腦能革命與健腦運動(1 / 3)

腦能革命與健腦運動

一般人認為,腦能革命從人類的嬰幼兒時期就開始——其實這是某些專家權威不正確的認識所導致的。事實上,人類的嬰幼兒時期屬於腦能積累時期,革命遠遠談不上;直到人類進入青少年時期,腦能革命才爆發出強勢。

一、開發大腦功能的生活方式變革

高質量的睡眠使腦細胞解除疲勞

我們的大腦中存在著控製“清醒”和“睡眠”的兩個中樞係統,分別被稱為“覺醒中樞”和“睡眠中樞”。通常是在覺醒中樞工作的時候,我們就睜開眼、起床;而在睡眠中樞活動的時候,我們就上床就寢。最新的研究提出,在體內可合成一種睡眠物質,僅需要幾億分之一克的量就可能使人很快熟睡。

覺醒中樞的活動與光照、聲音、感覺和肌肉活動有密切關係,還受各種情感的影響,所以消除以上這些因素是進入睡眠的第一步或稱第一階段。

真正的睡眠來臨,必須在睡眠中樞開始活動之後,這個時候認為睡眠物質產生、發揮作用。並且在睡眠中樞開始活動時,覺醒中樞則受到抑製。

另一個幹擾睡眠的重要因素是精神狀況。人類的精神的興奮和變化,直接刺激著覺醒中樞使其興奮。這種精神的作用也可以解釋成意誌的力量。例如第二天上午有一份報告必須要交出去的時候,可以工作到深夜或者徹夜不眠。這種意誌的力量對睡眠是起妨礙作用的。

也就是說,我們的睡眠質量是由大腦和身體的疲勞程度、外界刺激和感覺給予的情報、精神作用或意誌力等各種條件相互混合而決定的。當心緒不寧、精神緊張難以入睡的時候,就是以上這些因素刺激著大腦的覺醒中樞。大多數的失眠症與這種精神因素有直接關係。

睡眠具有使腦細胞解除疲勞的重要作用,手足軀體在不使用時就可得到休息、解除疲勞。而大腦每時每刻都在接受眼耳等感覺器官傳來的刺激,一分一秒也不停地思考著、分析著,隨時做出各種不同的反應。隻要是在清醒狀態,大腦就不會得到休息。

服用安眠藥可能會很快入睡,但一直是處於深睡眠狀態,沒有正常人深淺睡眠交替出現的現象,這很難說是對身體健康有益的睡眠。

一般人會認為,服用了安眠藥可以很快入睡而得到良好的睡眠,其實安眠藥的作用與麻醉藥是相似的,會引起記憶障礙等各種各樣的不良後果。當然不能否認安眠藥在某些治療情況下使用是十分有效的。但是普通健康人不應該稍有失眠就服用安眠藥,因為這對大腦的健康是很危險的。酒類與安眠藥一樣是對大腦有害的,靠酒精來入睡不能得到自然的睡眠。

腦能功能革命提倡一日睡眠6個

小時以內關於睡眠時間的長短也是值得注意的問題。曾經調查、試驗過睡眠時間與大腦的機能關係,結果發現睡眠6個小時以上的人,其腦力低於6個小時以內的人。

“一天睡8個小時都不夠,睡6個小時怎麼可能做得到”。

但是讓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平時人們所相信的8小時睡眠時間到底是誰提出來的呢?也許是來自祖先們傳下來的習慣吧,其實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6小時睡眠的第一個優點是可以節省一定的睡眠時間,並且這段時間是大腦充分發揮作用、工作效果特別提高的時間。

第二點是時間雖然短,但是卻能得到非常高效率的睡眠,一天工作了近20個小時,身體和大腦都竭盡了全力,頭一碰到枕頭就會迅速入睡,並且是深深的熟睡,一般說來睡得越深,身體和大腦疲勞恢複得越好。

另一方麵,通常的8小時睡眠時,淺睡眠的時間比較多,整個睡眠也比較淺,特別是早晨天亮前後。睡眠變淺就說明大腦有些部位無意識地清醒了,不會有效地解除身體和大腦的疲勞,也妨礙第二天的工作。

也許大家都有睡眠過長的體會,睡了那麼長的時間,反而渾身乏力、頭腦昏沉沉的。8小時睡眠的情況與此十分相似。肌肉不鍛煉就會鬆弛無力,大腦不使用就會昏沉遲鈍。

精神緊張失調的最大國家是美國,據統計現在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人為失眠而苦惱。在英國大致也是三人中有一人。德國和法國是五人中有一人在受失眠症的折磨。日本的失眠症患者比率恐怕與美國不相上下。

“6小時睡眠”是同時解決“睡眠不足”和“失眠症”的有效方法,問題不在於睡眠的量(時間)而是決定於質。

這個“6小時睡眠”,能使大腦功能得到改善的話,任何人都可以從明天開始實行。改掉懶惰的生活習慣,重新安排新的、有規律的生活和工作習性。實行新的睡眠法,使身體變得更有節奏性,快速地、高質量地完成工作。

在實行“腦能革命”的過程中,必須隨時將大量的最新發明、技術、知識吸取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這需要一定的時間。“6小時睡眠”可以節約寶貴的時間,如果由8小時睡眠改為6小時,每天就可以多出2小時的可支配時間。如果一生的壽命有80歲,每天節約2小時,共可節約58400多個小時,換算成年的話,是17年左右,就是說可以多活17歲。

頭腦革命的臥室

為了得到高質量的睡眠,臥室、照明和臥具也有必要加以調整改善。

首先是臥室的內部裝飾,這一點往往容易被忽視。

我們提倡應該在黑房頂、黑牆壁的房間裏睡覺,如果懼怕或厭惡黑色的話,也應該是色調較暗的顏色,總之應該避開白色和明亮的淺色。在睡眠的半途中如果不自覺地睜開眼,看到的是黑色或暗色的牆壁,不會給大腦較強的刺激。

臥室的換氣和溫度調節也是要注意的。正像常言說的“頭寒腳暖”,要使頭部溫度低、雙腳溫暖。要達到此目的,應該有一個“熱地板”和“冷房頂”的溫度調節器,這種調節器就是“腦能革命的空調器”,有利於健康又節能省電。

臥室的照明盡可能不使用直接照射的光,而采用反射光,不要使用熒光燈管。室內的亮度應該能隨著每日的身體情況和情緒的不同而變化。帶有調光器的照明燈可以任意調節亮度。

臥具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項目。應該注意鋪在下麵的褥子的軟硬程度,不要使用過於鬆軟的褥子。一般說來,硬床板硬褥子可以避免脊椎骨彎曲,比較好,但太硬了引起周身疼痛,難以入睡。

枕頭的選擇是極其重要的。在睡眠中,支托著寶貴的頭顱的工作是由枕頭承擔的,大部分人都輕視了這個一世一生都在為我們服務、照顧我們的“保姆”。我們是不是為它付出了應有的資金,是不是極其慎重地對待它、選擇它呢?

枕頭的內部材料包括棉、蕎麥殼、木棉等多種,許多人認為羽毛枕是最好的,但從“腦能革命”的觀點來看,是大錯特錯。現在商店裏賣的枕頭以小豆的較好,第一小豆與其他材料相比“比熱”較大,也就是說能吸收更多的熱量,可以使頭的溫度下降,達到“頭寒”的效果;第二是可以隨著頭的凹凸不同而改變形狀。

單從使頭部降溫方麵考慮的話,陶瓷製的枕頭應該最好,但過於堅硬,且高低、形狀又不能調節,有很多的缺點。羽毛枕過於鬆軟,不能有效地支撐頭顱,傳熱相當慢,影響頭部降溫。

枕的高低也要考慮,也是很重要的。一般來說,每個人的臥具隨著個人的體格而不同,具體的高度不能一概而論,大致上是使頸部保持自然彎曲為好。有了最適當的高度,在睡眠中大腦的疲勞才能迅速解除,是使大腦變聰明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頸部保持自然彎曲,可以使血液暢通無阻地流向大腦以及返回心髒。

莎士比亞在描述睡眠時是這樣寫的:“使我們從精神和肉體的疲勞中解脫出來的睡眠是一天的生命終結,是艱苦勞動之後的熱水浴,是心靈創傷的良藥,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最好的禮物,是人生餐桌上的最好的營養品。”

睡眠是治愈身心疲勞的靈丹妙藥,是為明天貯備活力的寶貴時間。在這樣極其貴重的時間裏,逗留的場所裏,絕對需要前麵所述的“腦能革命臥室係統”。

二、開發腦能的方法之一:健腦法

這裏介紹的幾種無師自通的速效健腦法,在讀書學習感到疲勞時,不妨試一試。

伸懶腰能解除腦疲勞

伸懶腰也是一種返序運動。經常坐著工作或學習感到疲勞時,往往不由自主地伸一伸懶腰,殊不知這種不自主地伸展運動也有健腦作用。伸懶腰時,對上肢和軀幹部的肌肉有一種反向牽拉作用,這種向上舉的活動能使全身的肌肉得到一定程度的舒展。長時間坐在桌前讀書或工作的人,有意識地伸一伸懶腰,活動一下肢體,扭一扭腰肢,握一握拳頭,打個嗬欠,做一次深呼吸運動,由於胸腹腔的擴張,可使內髒功能得到改善,加快血液循環,頭部供血增多,因而能消除大腦和肌肉的疲勞,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

在此,順便介紹一下搖椅的優點。200年前避雷針的發明者富蘭克林製造了有益於休息的搖椅,搖椅產生的輕微而有節奏的前後擺動,對大腦及四肢的肌肉有良好的調節作用。由於能使其鬆弛,全身及腦的血液循環得到改善,消除疲勞而使之集中精力思考問題。據說美國前總統肯尼迪對搖椅就有一種特殊的偏愛,在平時看報或思考問題時,總是喜歡坐在躺椅上,即使在白宮也常常坐在搖椅上搖晃著會見客人。經常在搖椅上搖晃,不僅有健腦作用,對高血壓、腦血管病、神經衰弱、疲勞等也有治療作用。如家中有搖椅,不妨試一試。

跳繩最佳的健腦運動

在世界上,跳繩被譽為是最佳健腦運動。跳繩時,身體以下肢彈跳及後蹬動作為主,手臂擺動,腰部也得配合上下肢的活動而不斷扭動,腹部的肌肉群配合提腿,上下肢不停地交替運動。同時,跳繩時呼吸加快,使胸、背、膈肌都參加活動,大腦也須充分不停地運動,手握繩頭不斷地旋轉,則會刺激拇指的穴位對腦下垂體發生作用,從而更增強了腦細胞的活力,提高思維和想象的能力。

跳繩可促進血液循環,使人頓感精神倍增,起到通經絡健腦的作用。如能在每分鍾跳120次,跳5分鍾,相當於跑750米的運動量。開始時可跳慢一些,或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跳一會兒休息一會兒,每次堅持跳5分鍾。從時間上說,最好在早餐前進行,然後再吃早點。這樣對上學或上班的人來說,會使頭腦更清醒,思維和記憶力更強。

倒立健腦有速效

舉世聞名的科學巨人愛因斯坦舉行婚禮時,到了許多祝賀的人。來賓們要新郎表演節目,他靈機一動,彎腰撐地,順勢來了個倒立,並且倒立著爬行起來,使在場的人們十分驚奇。愛因斯坦性格開朗,說話幽默,他表演的節目也與眾不同。後來又有人發現,每當他讀書工作感到疲勞時,便倚牆倒立,借此消除大腦的疲勞。

倒立可使人處於一種“逆反狀態”之中,德國醫生卡拉普認為,倒立屬於“返序運動”。目前,醫學家們發現,除倒立之外的返序運動還有爬行、倒行、赤足行走、坐搖椅、伸懶腰和太空旅行等。這種運動能使人體的神經係統得到全麵鍛煉,從而建立新的平衡。運動著的器官由於受到有張有弛的返序活動,使伸肌、屈肌都受到了鍛煉,從而提高了機體的靈活性。胸腔及腹腔內的各種髒器也由於返序的作用,暫時改變了胸腔腹腔內壁的壓力,並使髒器之間產生相互按摩的作用,加強了各髒器的生理功能和協調作用,血液循環也由此得到改善。除太空旅行外,其他返序運動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製,簡單易行,因此認為是值得提倡和推薦的健身運動,作為健腦法也是行之有效的。

倒立,也叫拿大頂。會這種活動的人不少,但多數是為了玩耍而做,對其中的奧妙並非都知道。不論是從事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一般都是在直立的狀態下進行的,時間稍長就會使頭部血液供應不足,而大腦所需的氧氣和營養也會因此而減少,這時就會出現腦疲勞的現象。若此時搞幾次倒立,可使精神為之一振,麻木的頭腦又清醒如初,就像加了油的機器一樣重新投入了正常的運轉。

國內外醫學家及體育家通過實驗研究認為,倒立能加強心血管係統的功能和上肢及肩部肌肉的力量,同時也能使腹肌、胸肌及膈肌的力量增強,使胸腔腹部內髒周圍的支持組織受到強化。

這種返序運動在地心引力不變的情況下,人體各關節及器官所承受的壓力發生了變化,全身肌肉的緊張度也發生了變化。

重要的是,倒立可使更多的血液流經頭部,這樣能充分改善大腦的供血,及時補充所需的營養及氧氣,促進了大腦的健全發育。由於倒立能鍛煉腦血管的抗壓能力,使腦血管更加柔韌而富有彈性,從而減少了腦血管病變的可能性。

倒立還可通過肌肉、骨骼之間的反射作用,對內髒和神經產生積極的良性生理影響,改善了神經係統和內分泌係統的調節功能,也緩解了胸腹內部的充血狀態。這對改善大腦的血液循環、鎮靜興奮的神經也頗有助益,因而可使心神穩定、注意力集中,其記憶力也會得到改善,視覺、聽覺及睡眠亦可得到改善。因此,倒立可用於治療神經衰弱、情緒憂鬱、心煩意亂、癔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