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圓號上還有幾種常用的特殊音色,它們是隨著演奏手法的不同而產生變化的。
(3)演奏技巧
圓號可以演奏連音、斷音以及兩種奏法的交替和轉換。奏斷音時,各音區都能使用“單吐法”,中、高音區還可以用“雙吐法”和“三吐法”演奏較快速的斷音音符。、
(4)特殊奏法
圓號有加弱音器和將右手伸進喇叭口內演奏“阻塞音”、“閉塞音”的幾種色彩性特殊奏法。
加弱音器
加弱音器奏記作“ConSordino”(縮寫consord.),取下弱音器記作“SenzaSord.”。
演奏時,將弱音器置於喇叭口中非常簡便;可邊吹邊放,瞬間即可完成,其過程不會造成演奏中斷。
阻塞音
阻塞音(SonsBoudzés)與閉塞音都是將右手伸進喇叭口裏的演奏方法,有所不同的是阻塞音塞入得淺一些。演奏過程中,手的塞入與複原比使用弱音器的過程還簡便。阻塞音使音色有了很大的變化:弱奏時,聲音柔弱、遙遠,適合表現各種柔和、抒情的旋律和輕柔的和聲長音;強奏時,發出帶有金屬性的音響。
閉塞音
閉塞音(Cuivré)這是將唇部緊緊頂住號嘴,同時將手更深一些(與阻塞音奏法比較)插入喇叭口內,用強力度吹奏的演奏方法。發音帶有明顯的沙沙的金屬震動,音響扣人心弦,富有魔力般的超俗特性,很適合表現曆史畫卷,宗教的、恐怖的、陰森的等等音樂氣氛。
運用閉塞音的音樂片斷,在開始處標出“Cuivré”字樣。恢複正常演奏時,同樣用“Sonsre'els”(真實音)或Offen(開放音)字樣提示。
三、打擊樂器
1.有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
(1)定音鼓
擊奏膜鳴樂器。其腔體如半球形大鍋,口上蒙以皮膜。管弦樂隊中最重要的打擊樂器。定音鼓可按樂曲要求的音高定音,並在演奏過程中可在一定範圍內改變音高。
常規的管弦樂隊通常用大、中、小三個或四個一套的定音鼓(三個一套更常用),其中有一個大定音鼓,一個或兩個中定音鼓、一個小定音鼓。
樂譜中定音鼓用低音譜表提高八度記譜。通常每個定音鼓都可在四度音程範圍內調音。
定音鼓用兩根鼓槌演奏,槌頭包以毛氈等材料。鼓槌有大小、軟硬之分,可適應各種力度、音樂情緒要求。需要時,還可用手拍或用大鼓、小鼓的鼓槌演奏。
定音鼓的基本奏法有單擊和滾奏兩種,有時也用雙擊(兩根鼓槌同時擊奏)。通過擊奏鼓的不同部位(鼓心、鼓邊)可使音色變化。演奏時力度變化幅度能從幾乎聽不到逐漸增強到如雷的轟鳴。奏震音(滾奏)時,也能方便地、不間斷地奏出漸強、漸弱、突強、突弱音勢。
定音鼓的踏板雖然可將音迅速改變,但在實際運用中頻繁地將音轉換還很罕見。
(2)鍾琴
又稱為排鍾擊奏體鳴樂器。主要用於西洋管弦樂隊的打擊樂器。以一係列按音階定音的鋼條組成,鋼條的頻率與厚度成正比,與長度平方成反比。
鍾琴水平放置,手持兩支硬木或金屬小槌擊奏,強弱自如。它可奏單音、雙音和滑音,音響明快悅耳。它在樂隊音響中極富光澤,穿透力也很強。它適宜奏旋律和各種音型,經常被運用於輕鬆的、描繪性的以及夢幻性的音樂情緒段落中。
(3)木琴
擊奏體鳴樂器。流行於東南亞、非洲和中南美洲民間的旋律性打擊樂器。也用於管弦樂隊。木琴的基本結構是以若幹由長漸短的硬木音條並行排列在架子上構成。樂隊木琴有兩種形製。較普遍的一種是豎排式。即音條像鋼琴黑白鍵排成兩列,每根音條下有一根金屬共鳴管。音域一般為C1—C4或f1—C5實音比記譜高八度。還有樂隊馬林巴,源於非洲和中南美洲的民間木琴。還有東南亞木琴、非洲木琴、中南美洲木琴等。
木琴是以雙手持小硬頭槌或軟頭槌擊奏發聲。用硬頭槌擊奏時,能發出木質、堅硬清脆、餘音短、穿透力很強的聲音,很適合演奏各種形式的音階、琶音、滑音、顫音、滾奏者、雙音、跳進甚至遠距離跳進的技巧性的樂句。木琴能用很快的速度演奏,可自如地控製強弱變化。木琴在樂隊中常被運用於輕鬆、活潑、歡快、詼諧、幽默、怪誕的音樂段落中。
(4)排鍾
排鍾〔意〕Campant(縮寫Camp.)又稱“管鍾”,由一些很長的、長短有別的鋼管組成。它懸掛在一個較高的架子上,演奏者手持一根或兩根木槌擊奏,成套的排鍾按各調自然音階鑄造。在音樂會中,演奏者根據樂譜要求懸掛所需排鍾。
排鍾發音莊嚴而洪亮,餘音很長,聽起來音高似乎不很確定。從18世紀以來,它經常被用來模擬教堂的鍾聲,表現勝利凱旋,渲染神秘、幽遠、幻想性的音樂氣氛。排鍾的使用要特別有節製,除非用不可時才用之,音域一般不要超過一個八度。排鍾可用高音或低音譜表記譜,在僅使用一、兩個排鍾時,也可用一線記譜。
2.無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
(1)鋼鼓
擊奏體鳴樂器。流行於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和南美洲圭亞那、蘇裏南、委內瑞拉等國的打擊樂隊。
鋼鼓是一種用汽油桶加工而成的具有不同音高的低、中、高新型敲擊樂器,用橡皮包頭的木錘擊奏,高音的邊框較矮,稱為鋼盤,中、低音的邊框較高,稱為鋼鼓。鋼盤音色明亮,中音鋼鼓音色柔和,低音鋼鼓音色低沉。鋼鼓極少單獨使用,常以樂隊形式演出,用鋼鼓樂隊可以巧妙地模仿管風琴、木管、鋼管及弦樂器的音響效果。
(2)三角鐵
三角鐵〔意〕Triangolo(縮寫Trgl.)是用細鋼條彎製成三角形的打擊樂器。用一金屬棒敲擊,發音清脆悅耳,穿透力強,適宜作較簡單的節奏敲擊,也可將金屬棒置於三角鐵環內轉動奏出“滾奏”效果。
三角鐵係土耳其軍樂樂器,後傳入歐洲。18世紀為交響樂隊采用,樂隊采用的三角鐵,通常用邊長15、20、25厘米三種,發音高低不同。敲擊三角鐵不同部位,其音高音色略有不同,底邊音最低,等腰上段的音較高,奏震音則反複快速敲擊角隅的兩邊,或在三角內劃圓圈輪擊三邊。
(3)鈴鼓
鈴鼓〔意〕Tambourino(縮寫Tbrn.或Tno.)是在一個單蒙麵皮革的木圈邊上又裝有扁平形的金屬串或小鈴檔的打擊樂器。可用手擊鼓、搖鼓、拇指搓鼓皮三種奏法演奏,演奏時嘩啦啦的金屬聲伴隨鼓聲一同發響。鈴鼓在樂隊中應用範圍較廣,除廣泛用於節慶、舞蹈等音樂場麵外,還經常用來表現其他形象內容的、強調節奏性的音樂段落中。
(4)響板
碰奏體鳴樂器。流傳西班牙民間的打擊樂器。主要用於歌舞的伴奏,後亦用於歐洲藝術音樂中。以貝殼形的兩塊烏木碰擊發音。最初是將兩塊烏木分別綁在拇指和中指上,後改於握掌心內碰奏,或裝在一木柄上碰奏,或以雙手持板碰擊。響板發出堅硬的噠噠聲,活潑而清脆,富有特色。響板用於西班牙的歌舞音樂,也出現在藝術音樂中。
(5)沙槌
搖奏體鳴樂器。亦稱沙球。起源於南美印第安人的節奏性打擊樂器。傳統沙槌係用一個球形幹葫蘆,內裝一些幹硬的種子粒或碎石子,以葫蘆原有細長頸部為柄,搖動時硬粒撞擊葫蘆壁發聲。也有木製、陶製、藤編和塑料製等形狀類似的沙槌,內裝珠子、鉛丸等物。通常雙手各持一隻搖。
沙槌在拉丁美洲各國有多種形製,巴西有用馬口鐵製作的,以兩個截頭圓錐體的大口互對而成的沙槌;還有啞鈴狀的雙頭沙槌和十字形多頭沙槌等。四、弦樂器
1.小提琴
音色優美、華麗,音域寬廣,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在樂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提琴在交響樂隊中,分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第一小提琴經常擔任樂曲的主旋律,第二小提琴常擔任樂曲主要聲部的和聲伴奏,在複調音樂中,第二小提琴也演奏獨立的曲調。小提琴的四根弦,由粗到細定音為G、D、A、E,即C調的5263其音色各不相同,最高的E弦音色華麗、適於表現明朗、熱情、活潑等情緒。
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是極其多樣的,如:上弓、下弓。下弓奏出的音比上弓奏出的音有力量;連弓是一弓連貫地拉出許多音,奏出來的曲調圓滑流利;雙音是兩根弦同時發音,音響豐富有力;和弦是三、四根弦同時發音。音響強烈、熱情;跳弓演奏頓音,弓子好像在琴上跳躍,音樂活潑、跳動;撥弦是用手撥動琴弦發音;其聲音具有輕盈、活潑、詼諧的性質,有時還表現出一種神秘的氣氛;泛音是用左手指輕輕接觸琴弦的等音部分,拉出空泛的哨音,表現安靜、遼闊或月夜的氣氛;使用弱音器會得到像蒙上一層紗似的音色。上述演奏技巧也適用於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2.中提琴
擦奏弦鳴樂器。提琴族中的中音樂器。外型、結構與小提琴相似。略比小提琴大一些。五度定弦,為C、g、d1、a1。琴身長度一般為42厘米。中提琴音色比小提琴渾厚、柔和。
早期,中提琴隻在樂隊中應用。19世紀,柏遼茲曾為帕格尼尼創作了廣泛發揮中提琴技能和表現力的一首交響曲《哈羅爾德在意大利》。20世紀以來,出現了特蒂斯、普裏姆羅斯、興德米特等中提琴演奏家。巴托克為普裏姆羅斯寫了中提琴協奏曲;興德米特為自己寫了4首中提琴協奏曲。這些作品均具有廣泛影響。
3.大提琴
擦奏弦鳴樂器。提琴家族中的低音樂器。管弦樂隊的主要成員,4弦為五度定弦,定音為C、G、d、a,比中提琴低八度,音域為C—g2(泛音可到e4)。音色豐厚優美,兼有男高音和男低音的特色。琴身下端有一根立柱,演奏時直立地上;夾琴於兩膝之間,左手按弦,右手持弓,撥奏和拉奏效果都很好。
4.低音提琴
擦奏弦鳴樂器。提琴家族中,體積最大,發音最低的樂器。是樂隊音響的支柱,也是基本節奏的基礎。形似大提琴,肩部斜傾,背板平坦,琴身一般為112厘米,全琴為180~220厘米,下端有一支柱,演奏時直立地上。有4根弦,按4度定音,E1、A1、D、G,偶爾有用5弦的,即再增加—C1弦,提高八度記譜,琴弓有兩種類型,一種稱法國弓,亦稱“博泰西尼弓”,執弓如小提琴。另一種稱德國弓。亦稱“西曼德爾弓”,執弓如握手鋸。五、撥弦樂器
1.豎琴
撥琴弦鳴樂器。現代管弦樂隊中的大型撥弦樂器。落地琴架呈三角框形弓狀。
豎琴使用大譜表記譜,樂器所擁有的音與它由低至高排列的47根弦(有的豎琴有46或48根弦)一樣多,即擁有自bC1至g447個音、六個半八度的寬廣音域。所有的音按自然七聲音階排列,定弦基調為bC大調。
豎琴琴體下方有七個踏板,每個踏板能控製音列中所有的同名音。所有踏板都設計有三級,踩動它可將音升高或降低。如將七個踏板都踩置於第一級時,音列即為定弦的bC大調音階;置於第二級即為C大調音階;置於第三級時,就將音列調到了#C大調。總之,利用踏板,演奏者可方便地彈出所有調的七聲音階,並可調製出其他音階形式,如:五聲音階、泛音階、含有某種特殊變者的音階等;也能將全部音列調成某種和弦式音列。
豎琴用左右手的一至四指演奏,不用小指。樂譜中的高音聲部由右手演奏,低音聲部由左手演奏。單手可奏單音、雙音、和弦(同時發響),每隻手最多奏四個音,最寬不能超出十度。音型進行幅度很寬時,用迂回進行容易演奏,並能將音與音銜接得很連貫。
兩手交換演奏,可奏出像鋼琴一樣的單音式的分解和弦。
泛音、煞音、滑奏是豎琴的特色奏法。
2.吉他
撥奏弦鳴樂器。17世紀歐洲興起的流行樂器,樣式多種,現在已遍及全世界。常見的吉他背板平坦,兩側腰彎,音孔圓形,金屬或尼龍弦6根,中國也稱之為六弦琴。定弦為E、A、d、g、b、e1。音域為3組半,移調樂器,記譜比實音高八度。
另一種夏威夷吉他則形體較小,奏時平放在膝上或桌上,左手持滑棒按弦,各音多用滑奏,音色優美。
3.曼陀林
撥奏弦鳴樂器。流行於意大利南部和歐美、亞洲各國。共鳴箱如半梨形,短頸,琴頭呈鐮刀形,向後彎曲。音孔為橢圓形,指板從琴頸引伸到音孔上,有17品,4組鋼絲弦,定弦是g、d1、a1、e2,用撥子彈撥。其特點是需快速反複彈撥,以震音方式保持音響的延續,音色清脆嘹亮。
六、鍵盤樂器
1.鋼片琴
擊奏體鳴樂器。用於管弦樂隊的打擊樂器。
鋼片琴為法國米斯泰爾發明。最初的發音體用一係列音叉,亦稱鋼叉琴。1886年正式命名為鋼片琴,實際現在的鋼片琴音條和共鳴管均以鋁製作。鋼片琴外形如小形簧風琴,聲源體為金屬板條,以類似鋼琴的擊弦機擊奏、有踏板製音器控製音響的長短,和鍵盤鋼條琴相似,但每一鋼音條下方附有共鳴管,放大音量,並使音色清晰純淨。鋼片琴音域一般為C—C4,4個八度。
2.管風琴
氣鳴樂器,流傳於歐洲的曆史悠久的大型鍵盤樂器。
管風琴由音管、音栓、鍵盤、軌杆機、風箱、琴箱組成。管風琴的音管一般為哨管和簧管兩種不同發音方式的管,以哨管為主體,大都以木料製成。音栓也叫拉栓,是圓形突鈕,可推進推出,通過軌杆機操縱滑板,控製音管;滑板上有與該排各音管對應的洞孔。音栓主要有:主要栓、笛音栓、弦音栓、簧音栓、變化音栓、混合音栓、聯鍵音栓等。管風琴音量洪大,氣勢雄偉,音色優美、莊重,並有多樣化對比、能模仿管弦樂器效果,能演奏豐富的和聲。
3.鋼琴
鋼琴是一種鍵盤擊弦樂器,具有鍵盤擊弦的裝置,用槌擊弦,弦的震動通過響板放射出來,標準的鋼琴有黑、白鍵共88個,鋼琴的音量豐滿,餘音長,易於表現音樂的強弱變化,另有踏板裝置,能給聲音帶來種種不同的效果。鋼琴不僅是專業音樂藝術的主要獨奏和伴奏樂器,而且在群眾音樂領域中的作為家庭樂器,都廣為使用。鋼琴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平台式,一種是立式,前者用於音樂會,後者用於學生學習和家庭。
管弦樂隊中以及管弦樂曲中,鋼琴所占有的地位與其他樂器是同等的,它可部分地承擔演奏旋律、華彩樂句;它的音響可裝飾其他樂器(組)的音色;它可獨立以及與其他樂器合作承擔音樂織體中各種節奏因素。
鋼琴用大譜表按實音記譜,一般有88個鍵,按半音階排列,擁有A2—c5極為寬廣的音域。音域中所有音的音色比較統一、發音均衡,力度控製自如。各音區都能發揮出人們通常能感覺到的音高性能與性格差別——最低的一些音沉重、稍混濁;中間一些音剛柔兼備;較高的一些音清脆明亮,即便是最高的一些音也保持著清晰明亮的音響。各個區域的音都能在樂隊中或獨奏、重奏、伴奏中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