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的培養(1)(2 / 3)

現在讓我們來仔細研究一下,假如你今天遇到了某某人,並且在你們剛剛開始談話,你就說:“我覺得很可怕,真是太糟了。”這時你的意思是:

(1)你是在說:“我需要同情。”但是人們並不喜歡那些要求同情的人。

(2)你把焦點集中在自己身上。但是一位傑出人物,應該是將焦點集中到“你的談話對象”身上。

(3)你本人已經變成一種痛苦的表征,變成人們極欲避開的對象。訴苦就等於把你自己心裏的痛苦轉移到別人身上,人們並不喜歡接受別人的痛苦。古代的希臘人就有尋找快樂、避開痛苦的哲學,現代人仍不能脫離這種思想。

(4)隻要你一說出“我覺得心緒不寧”,就會真的使你自己“很糟糕”。

假定你改說“我覺得很愉快,今天真是一個非常美好的日子”,那麼:

(1)你已經代表著快樂與幸福。人們都很喜歡這種調兒,也很想要分享跟你在一起的那種樂趣。

(2)你確實會感到更好一些,這就是自我暗示的作用。

一種思想如果進入心中,就會盤踞成長。如果那是一個消極的思想種子,就會生出消極的果實。如果那是一個積極的思想種子,就會生出積極的果實。

每天你都有機會聽到好多人,以不同的方式對你說他們感到心緒不寧。有的人可能會抱怨種種病痛——頭痛、背痛、腰痛或胃病;另一些人則抱怨不幸的事件,諸如“我工作過多”,“我過度疲勞”等等。這些人整天用一種不祥的陰影籠罩著自己,盡管這些問題並不嚴重。

一旦你擁有了積極地情緒,你就會去積極的思維,從而積極地認識自我。

2.告別自卑,自我尊敬

有一位年輕的人壽保險推銷員跑去找谘詢專家,說他曾經在第一年中屢創紀錄,但是以後卻嚴重衰退。

他的問題到底出在什麼地方呢?乍看之下,這個年輕人非常沮喪,而且對未來感到很煩惱。他的支出帳單在繼續增加之中,但是傭金收入卻寥寥無幾。

他發現自己陷入困境:他愈需要傭金,愈賺不到;愈想要促成生意,愈無法成交。

他說:“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甚至乞求別人保險呢!可見我是多麼想爭取生意了!”

專家很快就認清了關鍵所在。他要這位年輕人盡量往繁榮興旺的方向思考,停止往貧窮的方向思考,要使自己深信“即使在財務上麵臨破產的境地,但是在其他方麵仍然非常富裕”,諸如“我的能力很強”、“我的野心很大”、“我的機會很多”等等。

結果真是令人十分驚異。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他又得到很高的保險額了,恢複以前那種高收入了。

一年以後,他又跑去找專家,對專家說:“我要讓你看一些東西。”他打開公文包,取出一件東西,說:“請看看掛在我辦公室中,用鏡框鑲起來的是什麼呢?”

以下就是他用鏡框鑲的一些文字:

我很富裕!

我的能力很強,

我的野心很大,

我的機會很多,而且

我的家庭充滿情愛。

我們應當記住這裏麵的教訓了。那就是:想到富裕能使人富裕;想到貧窮就會使人貧窮。

自尊,真正誠懇的自我尊敬,是獲得包括金錢在內的所有財富的最基本元素。

在“變成貧窮”與“沒有金錢”之間,是有極大的區別的。

當一個人除了具有貧窮的感覺以外,其他則一無所有的話,結果他就會繼續貧窮下去了。

請你多想想富裕,別再想到貧窮吧。

因為邁向富裕的道路是用富裕的思想鋪築起來的。自卑、甘於現實甚至自暴自棄永遠是弱者無能的表現,唯有自尊、自信,才能獲得社會的承認。

3.相信自己永遠是社會最需要的人

人們都向往人多的地方,往人群聚集的地方集中。那些忙碌興旺的生意或人物,都是看起來最被人們迫切需要的生意或人物。這並不是一種取巧的說法,這是最高級的真理。隻要你能創造出一種繁榮的、被人迫切需要的氣氛,你的知名度很快上升。最無力的銷售方式,是讓人感到貧窮。“我很貧窮,請給一點生意做吧!”這種請求別人可憐的做法是永遠也做不成生意的,隻會把到手的生意趕跑。

隻要你保持一種“缺錢、困窘”,以及“我做得並不怎麼好”的氣氛,那麼情況就會越來越糟。人們都喜歡跟那些事業興旺、繁榮的人打交道——任何事情都一樣。

醫生剛開業時,都會碰到這樣的困難——人們不願意把健康交給一位沒有經驗的醫師。有一位年輕醫生講述了他的一段傳奇經曆:

我到這個城鎮開業不到一個月。來找我看病的人很少,而且都是些常見的小毛病。但是在一個星期五晚上的高中足球比賽以後,情況卻很快的轉變了。

我有一位朋友當晚來到我所住的城鎮。我恰好臨時有私事,到別的城市去了,我又忘了告訴我太太。

我的朋友找不到我。他深知我很喜歡足球,於是他猜測我一定是去看足球比賽了。所以他就在體育場用麥克風廣播尋人,以一種很緊急的方式,喊了我三次。

結果下個星期內,病人的數目一下子增加到以前四個星期中病人總數的兩倍,你說奇怪不奇怪呢!當人們知道我被人迫切需要的時候,我的醫療業務也跟著興旺起來了。

人們會到忙碌的商店中搶購物品;人們會到忙碌的醫院中排隊等候看病;男士們競相約會那些經常都排滿約會的女孩;人們會跑到活動頻繁的場所去,分享其他人正在享受著的事物。

以下建議可以增加你的知名度,增加你對其他人的影響力,那就是創造出一種興旺的景象,使別人知道“我的客戶很多”,或“我的崇拜者很多”。任何你所能想到的事,都給人留下一種“你已經有很多了”的印象。那麼你就會因而水漲船高。如果是保持一種“我做得並不怎麼好”的氣氛,那麼你就注定要變成一團糟了。所以,我們可以說:繁榮興旺招致繁榮興旺,貧窮沒落招致貧窮沒落。

4.相信自己擁有一個美好的世界

有一個老人坐在一個小鎮郊外的馬路旁邊。有一位陌生人開車來到這個小鎮,看到了這位老人。他停車打開車門,詢問老人:“這位老先生,請問這是什麼城鎮?住在這裏的是哪種類型的居民?我正打算搬來居住呢?”

這位老人抬頭看了一下陌生人,並且回答說:“你剛離開的那個小鎮上的人們,是哪一種類型的人呢?”

陌生人說:“我剛離開的那個小鎮上住的都是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我們住在那裏沒有什麼快樂可言,所以我們打算要搬來這裏居住。”

老人回答說:“先生,恐怕你要失望了,因為我們鎮上的人,也跟他們完全一樣。”

不久之後,又有一位陌生人向這位老人詢問同樣的問題:“這是哪一種類型的城鎮呢?住在這裏的是哪一種人呢?我們正在尋找一個城鎮定居下來呢!”

老人又問他同樣的問題:“你剛離開的那個小鎮上的人們到底是哪一種類型的人?”

這位陌生人回答:“住在那裏的都是非常好的人。我的太太和小孩子在那裏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但我正在尋找一個比我以前居住的地方更有發展機會的小鎮。我很不想離開那個小鎮,但是我們不得不尋找更好的發展前途。”

老人說:“你很幸運,年輕人。居住在這裏的人都是跟你們那裏完全相同的人,你將會喜歡他們,他們也會喜歡你的。”

生命真是非常可貴的。我們可沒有那麼多時間浪費在煩惱、自我輕視、憂鬱沮喪以及絕望之中。

二、心境恬愉,絕慮忘憂

人生太精彩,人生也太勞頓,甚或還有坎坷。如閑雲野鶴般攜杖山林溪邊,自是一種情趣,然而隻能是奮鬥後的小憩,世外桃源是不存在的,孤枕高臥在現代隻能是童話。創造生活,古今一理。現代社會激烈的競爭甚至也使人沒有須臾鬆懈的閑暇,因此,擁有一方心靈的蔚藍,解放自己的心跡,乃是人生旅途中最為重要的事情,也是EQ情商的一個重要表現。

解放自我,首先要使自己從各種不良情緒中擺脫出來,丟掉一切煩惱,做到心境恬愉,絕慮忘憂。

1.擺脫消極情緒

心靈的工作就像一座花園。每個人都知道,你種菜豆,收到的就不會是馬鈴薯。你種一顆菜豆就肯定不會隻收獲一顆菜豆,你會收獲許多菜豆。在播種與收成之間,菜豆的數目會增加許多,這就是心靈的工作方式。無論什麼事出現在你的心靈,都會出現很多的結果。播種一種思想,不論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你都會收到很多倍的思想,因為播種與收成之間,由於介入了幻想而使結果增加了數倍。

從某些角度出發,心靈也像商業銀行一樣工作,但是有些方式卻有很大的不同。例如,任何人與任何事物(無線電廣播、電視等)都會在你的心靈銀行存入積極或消極的思想。一般說來,你是唯一能在你的銀行帳戶存入的人,而且能使所有的存入都是積極的。從商業銀行取出存款會使存款減少。但是當你用正當的手段從心靈取出思想時,反而會增加它的力量。

你的心靈銀行有兩位業務員——兩者都會遵從你的每一項命令。一位業務員是積極的,專門處理積極的思想存取;另一位業務員是消極的,專門接受消極思想的存入與反饋。

你是心靈的主人,對提取或存入都能完全控製。存入部分代表了你的人生經驗,取出部分決定了你的成功與快樂。你無法取出你未曾存入的任何事物(這在商業銀行也完全一樣)。

每一項交易都包含“要用哪一位業務員”的選擇。消極的業務員遇到問題,它使你回想起過去你不情願處理類似的問題,並預期你目前的問題會失敗。積極的業務員遇到問題時,會很熱心地告訴你,過去你是怎樣成功地處理更困難的問題,它帶給你一些技巧和天才的例子,並且使你確信能夠很容易地解決這個問題。

很明顯,你應該隻跟積極的業務員打交道,但是這能做到嗎?你存入的思想是否大部分誠實,或不誠實?道德或不道德?自由或保守?懶惰或勤勉?積極或消極?

2.擺脫恐懼情緒的束縛

恐懼多半是心理作用,但是它確實存在,並且是成功的頭號敵人。行動可以治愈恐懼、猶豫,拖延則隻會助長恐懼。

當你感到恐懼的時候,朋友們常會好意地安慰你說:“不要擔心,那隻是你的幻想,沒有什麼可怕的。”

但是這種治療恐懼的藥方根本起不了作用。這種安慰可能會暫時解除你的恐懼,但並不能真正地幫你建立信心,治療恐懼。

“那隻是你的幻想”的老式療法是假定恐懼根本不存在。然而,恐懼並不是幻想,而是真實的。在我們克服它以前,先要承認它的存在。

恐懼是成功的第一號敵人。恐懼會阻止人利用機會;恐懼會耗損精力,破壞身體器官的功能,使人生病、縮短壽命;恐懼會在你想要說話的時候封住你的嘴巴。

恐懼使人遊移不定,缺乏信心。它能解釋為什麼會有經濟蕭條,為什麼這麼多人不能成大器,不能過快樂的生活。恐懼確實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它會用各種方式阻止人們從生命中獲得他們想要的事物。

恐懼多半是心理作用。煩惱、緊張、困窘、恐慌都是起因於消極的想象。但是僅知恐懼的病因並不能根除恐懼。正如醫生發現你身體的某部分受感染,不會就此了之,而是進一步去治療。有效的治療必須對症下藥。

首先,你要有一個這樣的認識:信心完全是訓練出來的,不是天生就有的。你所以認識的那些能克服憂慮、無論何時何地都泰然自若、充滿信心的人,全都是磨練出來的。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海軍要求所有新兵一定要會遊泳。這些年輕、健康的新兵被隻有幾英尺深的水嚇得十分可笑。有一項訓練是從一塊離地六英尺高的木板跳進(不是潛進)八英尺或更深的水中,同時有幾位遊泳好手在旁邊監督。

那種景象挺可憐的。他們表現出來的恐懼一點也假不了,但是他們唯一能做的,也是唯一能嚇退恐懼的方法,就是縱身一跳。許多人“不小心”被推了下去,結果,就不再害怕了。

這是許多海軍士兵熟悉的經曆,它說明了一個要點:行動可以治愈恐懼,猶豫、拖延則助長恐懼。

當我們遇到棘手問題時,除非采取行動,否則不會有轉機。希望隻是個開端,要靠行動才能贏得勝利。

下次當你遇到恐懼時,不論輕重,要先鎮定,然後再去尋找“我該采取什麼行動才能克服恐懼”的答案。

每一種恐懼都有一套方法可以對付。

下麵所列的是一些常見的恐懼,以及可能的醫治行動。

①為儀表感到窘白——改進它。到理發廳或美容院去。擦亮皮鞋。洗淨衣服。整齊清爽並不一定需要新衣服。

②怕失去一位重要客戶——應加倍努力提供更好的服務。改進任何會使客戶對你喪失信心的缺點。

③怕考試不及格——把煩惱的時間用來學習。

④害怕事實完全超出預料——將注意力轉移到全然不同的事情上。例如,到後院拔草,跟孩子一起玩,去看場電影等等。

⑤怕別人會怎麼想、怎麼說——確信你計劃要選擇的事正確就去做。任何人做任何有價值的事,都會有人批評的。

⑥不敢投資事業或買房子——分析各種原因,然後下決心,並且要堅持到底。要相信你自己的判斷。

畏懼別人也是一種很嚴重的畏懼,但仍然有方法克服。如果你學會適當評價他人,就能克服對他們的恐懼。

下麵是兩種適當地評價別人、克服對別人的恐懼的方法:

①對別人的看法要保持平衡。與其他人相處時,要記住兩點:第一,別人都是重要的。每一個人都是重要的角色。第二,你也很重要。所以,當你遇到任何人時,要這樣想:“我們是兩個重要人物,正坐著討論有關共同興趣與利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