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的功能
有一列火車行經路易斯安納灣區,不幸因一一艘大遊艇撞毀橋梁鐵軌,導致火車翻覆水中。火車中的魯西夫婦一心隻想到女兒的安危,眼見河水漫入車廂,費盡全力將女兒送出車窗,夫婦兩人不及逃生,慘遭滅頂。獲救的女兒安德芮因腦性麻庳須以輪椅代步。請讀者試想想看,魯西夫婦臨終前一刻腦中想的什麼?
魯西夫婦為拯救女兒奮不顧身的作為,確實展現出非凡的勇氣。這種為子女犧牲奉獻的故事在曆史上屢見不鮮,在人類未來的進化曆程中也必然會一再重演。生物學家或許會解釋說,這是人類為了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的本能反應,但對於危機時刻的父母而言,這無非是愛的表現。
這一舍己救女的偉大行為證實了無私的愛,對人類有多重要,危急時刻的唯一指引就是我們最深沉強烈的情感,這也是人類得以代代延續的重要原因。這是多麼偉大的力量。正因抱持著為子女可以徼珀切的堅定意念,才能超越個人求生的本能行動。從理智的角度來看,這種犧牲似乎是非理性的,從情感的觀點來說,卻是唯一的選擇。
情緒何以能以過進化的曆程占據代碼類心靈的核心位置?社會生物學家認為,人類在危機時刻的反應可提供解釋。人類在麵臨危險、痛失親人、遭遇挫折、維係夫妻關係、建立家庭等重要情境,都不容理智獨力逃避。必須仰賴屋的指引。每一種情緒都是可立即付諸行為的明確指示,而且一再證明可充裕應付人生的挑戰。經過進化過程的無數演練,這些情緒武器深印在神經係統中成為心靈的自發傾向。
經驗告訴我們,任何決策過程中情感孝量的比重絕不亞於理性。甚至時不過之。然而社會卻過度強度智商的重要,忽略了情緒當道這際,再高的智力也是罔然。
當激情淹沒理智
下麵再告訴你一個不慎引發的悲劇。十五歲折麥迪想和父親開個玩笑,躲在衣櫥裏,待父母訪友歸來時突然跳出來嚇他們,當時是清晨一點。
然而爸媽卻以為麥迪當晚會去朋友家住,因此進門時聽到屋裏有聲音便非常緊張,父親立刻拿起手槍到女兒的房間查看,隻見一個人影自衣櫥裏跳出來,父親慌亂中開了一槍,打中女孩子兒頸部。十二小時後麥迪傷重身亡。
恐懼正是人類進貨過程中遺留下來的一種原始情緒。恐懼促使我們保證家人遠離危險;恐懼促使父親抓起手槍搜尋隱身在家中某個角落的入侵者;恐懼使他在尚未認清對方是誰,甚至來不及聽出女兒的聲音,便扣下致命的板機。進化生物學家認為,這類自發的反應已深烙在我們的神經係統上,因為在史前史一段漫長的關鍵時期,這樣的反應不僅攸關人類存亡,更關係著重要的進化任務……將這個自我防衛基因傳給下一代。
從長遠的曆程來看,情緒的確是人類的絕佳武器,但對照日新月異的現代文明發展,我們的進化腳步顯然已追不上。因此,社會必須製定規章來壓製人們由內而外胸湧澎湃的情緒。
行為行動
基本上,任何一種情緒都是促使我們采取某種行動的動力,亦即拜進化之賜使我們在麵臨各種情境時能立時擬定因應計劃。情緒一字根源自拉丁動詞“行動”,意指采取趨吉避凶的行動。觀察動物或孩童的舉止,最易看出情緒與行動的關係,事實上,也唯有在文明化的成人身上,才看得到情緒與行動分離的特例。也就是說,任何情緒都可能促使我們采取行動。
每一種情緒各有獨特的生物特征,也都扮演不同的角色。隨著探討人體與人腦的新方法不斷出現,現在專家能夠以更精細的生理角度,觀察到情緒如何促使我們做出不同的反應:
1、憤怒時血液流向手部,更便天抓住武器或批敗敵人。心跳加速,腎上腺素之類的東西激增,激發強大的力量。
2、恐懼時血液流向大骨肌肉,並因而使臉部因缺血而慘白。身體僵立動彈不得,可能是爭取時間孝時是否躲避為上策。腦部情緒中樞激發荷爾蒙使身體處於警戒狀態,專注逼近的威脅,隨時準備作最佳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