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男的日常鍛煉(3 / 3)

六、談談夏季運動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說的是堅持常年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達到強身健體的一般目的,而且還能提高人體體溫調節能力,增強機體對冷、熱的耐受力。然而,在盛夏季節,驕陽似火,氣溫經常在30攝氏度以上,青少年在進行體育鍛煉時,必須注意運動衛生,以防損傷身體,造成疾病。

首先,在夏天鍛煉身體時,應避開中午和過午。因為這段時間,陽光強烈,氣溫很高(遊泳可除外),室外運動容易得日射病或中暑。一般來說,夏季鍛煉時間應選擇在早晨6—8時,下午4—6時。如果氣溫達到40攝氏度,就應考慮改變鍛煉的方法和手段。

其次,夏季室外體育鍛煉,以選在無風、林蔭處為宜,室內鍛煉以選在光線明亮、氣流暢通、沒有飄塵的體育館或空曠房間為宜。在夏天多雲或陰沉的天氣,常氣溫很高、濕度很大,人體散熱很差,令人感到悶熱難耐,如果在這時進行體育運動,無論在室內或室外,都有中暑的可能。因為運動鍛煉時,體內能產生很多熱量。熱量散發不出去,蓄積在體內,使體溫超過37攝氏度,就會發生中暑,輕則感覺頭暈、四肢無力、惡心;重則會發生虛脫、昏倒等情況。

所以,在潮濕悶熱的天氣,應減少運動量。一旦出現中暑的跡象,應立即停止運動,在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喝些淡鹽水,以調節體內的水鹽代謝平衡。還可服些人丹、十滴水,在顳額部塗點風油精等,以消除中暑不適。

此外,室外運動,還應注意保護皮膚。有些同學,對日光照射過敏,一接觸強烈的日光,皮膚就會發生紅斑、丘疹、水泡、糜爛、滲液等情況,幾天後皮膚掉些皮屑或脫皮。這種情況,醫學上稱作“日光變應性皮炎”,是和過敏性因素有關。這部分同學應當避免在烈日照射下進行體育鍛煉。

還有一件值得注意的事:在夏天運動鍛煉時,要注意胃腸道的生理衛生。例如運動時身體出汗很多,體內丟失大量水分而口渴欲飲,停止運動後,往往容易不加限製地大量飲水。可是在運動時,大部分血液集中到活動的肌肉裏,胃腸道血管收縮,對水的吸收能力很差,飲進的水在胃腸中堆積,會使人感到腹部飽脹不適。如果是冷飲和冷食,還能對很熱的胃腸造成強烈刺激,引起腹痛或腹瀉。此外,咽喉突然受到涼的刺激,還會引起充血、嗓子痛、聲音發啞等不適的感覺。

最後,夏天運動鍛煉,要注意不可過累。鍛煉後不要立即用冷水衝洗,以防引起感冒(即熱傷風)。以上談到的一些,在夏天運動鍛煉時,都應該加以注意。

七、為什麼冬季鍛煉效果佳

嚴冬來臨,朔風怒吼,寒氣逼人,人們在室內的時間增加,室外活動相對減少。有些同學由於畏寒怕冷,而放棄了室外體育鍛煉,這樣時間一長,容易使體力和禦寒力降低,進而身體抵抗力減退。一些疾病如感冒、氣管炎等會隨之而來,致使學習、生活受到影響。

首先,經常呆在室內,如果不能經常作到開窗通風換氣,室內空氣會逐漸汙濁,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令人感到頭暈腦脹,學習效率下降。其次,在冬季,室內空氣中的雜菌數要比室外多幾十倍,如果長時間呆在室內,由於缺少活動,抵抗力下降,容易染上呼吸道疾病。

如果不畏寒冷,經常到室外進行體育鍛煉,會使身體得到非常多的益處。冬季溫暖的陽光,照到身上可以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振奮,從而能降低身體的過敏和緊張狀態。對於平時易患感冒的同學,日光是極好的天然治療因素。此外,身體在受到陽光中紫外線照射後,不僅能增強皮膚抵抗力,促進骨骼發育,還能提高肌肉神經係統的活動能力。

到室外進行體育鍛煉,可以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使大腦的供氧增加,腦細胞代謝得到改善,疲勞的大腦得到休息,從而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據一些體育科研資料證明,經常進行冬季體育鍛煉的人,抗寒能力有明顯提高,在遇到冷空氣時,皮膚溫度在5分鍾之內就可以恢複正常,而一般人則往往需要10分鍾左右。這充分說明冬季鍛煉的好處。

在冬季,青少年適合參加什麼體育鍛煉項目呢?可參加的鍛煉項目很多,例如長跑,不僅能增強心肺功能,還可以培養堅強的性格和頑強的毅力。其他如滑冰、滑雪、打球、跳繩、踢毽子、拔河、舉重等等,都可根據個人體力情況或條件參加。體質差些的同學,可以作操或快速步行,也可收到鍛煉的效果,達到改善體質的目的。

冬季體育鍛煉時,要注意運動衛生。例如長跑時不要完全用口呼吸,而應采用鼻呼吸,或鼻口混合呼吸,以防吞咽下冷空氣,使胃痙攣,產生胃痛。有的同學在運動鍛煉時,不脫掉部分衣服,待運動結束後身上發熱出汗時卻脫去衣服散汗,這樣很容易招致傷風感冒。正確的做法是運動開始時脫衣服,鍛煉結束時立即穿好衣服。

在冬季運動鍛煉時,有的同學為了暖和身子,不作準備動作,就立即開始劇烈運動,這樣對身體不利。因為肌肉韌帶需要一個適應劇烈活動的緩衝過程,不作準備活動,很容易造成運動外傷。此外,下雪天,不宜在室外運動鍛煉。因為這種天氣氣壓較低,濕度很大,呼吸困難,出汗不易蒸發,體育鍛煉對心肺和代謝均不適宜。而雪後天晴,空氣淨化清新,地麵覆雪無塵,適於鍛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