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休閑娛樂生活(1 / 3)

少女休閑娛樂生活

一、為什麼說娛樂是身心健康的調節劑文娛生活是一種積極的休息,可以調節精神,豐富生活,促進健康。

英國著名的化學家法拉第,在化學領域作出過卓越的貢獻。年輕時由於科學研究的勞累,患了神經官能症,影響了他的科研事業,使他精神非常痛苦。他曾多次就醫,都不見效。後來一位名醫告訴了他一句英國諺語“一個醜角進城,勝過一打醫生”。法拉第開始很奇怪,後來一想,覺得此話很有道理,就調整了科研和娛樂時間,抽空去看戲、散步、釣魚、旅遊和到海濱度假……。不久,病就自然痊愈了。以後他身體一直很好,活到76歲高齡。

為什麼娛樂、休息會有這麼好的治療效果?據現代生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情緒活動中樞並不在大腦皮層,而在腦的邊緣係統。這個中樞又叫“情緒腦”。它是由邊緣係統皮質、皮質下神經和一些神經纖維組成的。人的精神情緒活動與情緒腦、植物神經係統和內分泌係統都有密切關係,如果學習負擔過重,缺乏足夠的睡眠和休息,或因某些原因長期精神緊張和心情鬱悶等,就可導致腦的功能失調,出現神經衰弱、

焦慮症或癔症(即歇斯底裏症)等等精神情感疾病。此外,還能直接影響內髒活動和身體健康。

所以在緊張學習生活中,應當安排適當的娛樂。除保證充足的睡眠,經常性的體育活動外,還應包括欣賞音樂和民歌、下棋、舞蹈、遊覽等多種文化娛樂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不僅達到休息的目的,還可以調整情緒,鬆弛神經,克服焦慮急躁、沉鬱寡歡等不良心理狀態。

當今所有的醫學家都承認,娛樂能調整人們的精神情緒,是身心健康的最好的調節劑。

然而,有些同學對於娛樂也有不同的對待。有的人過於忽視娛樂,隻知抓功課,以至導致腦過勞、神經衰弱;還有的人,對於娛樂缺乏節製,可以打撲克、下象棋、看電影電視到深夜,或玩電子遊戲一玩幾小時。這樣做同樣可以導致疲勞、睡眠不足使身體抵抗力下降,容易誘發感冒和其他疾病,損害健康,影響學業。所以無節製的娛樂活動,會導致疾病發生,應適可而止,謹防“樂極生悲”。

二、切勿經不住誘惑而入迷失製

有一個女孩子迷上了跳舞。晚飯後,她常常背起書包說是到同學家溫課,其實卻是瞞著父母走進了舞廳。朦朧的燈光、悠揚的樂曲、瘋狂的氣氛,使她心蕩神馳,她把一切都置之度外了,結果,這位初涉人世的姑娘,經不起邪惡之徒的誘惑而落入了陷阱,葬送了美好的前途。

少女少男中諸如上述這類入迷“失控”的現象並不少見。迷於武俠或言情小說;迷於跳舞或電子遊戲;迷於穿著打扮或其他什麼嗜好……

打牌、下棋、種花、垂釣……生活是五彩繽紛的。我們在學習之餘、工作之餘完全可以按自己的興趣愛好在一片廣闊的天地裏自由馳騁。然而,真理向前多跨一步就會變成謬誤,即使是有益的業餘活動也會因過度、過分、失控而造成危害。隻要稍稍留意一下我們的周圍,就會發現因業餘愛好入迷“失控”而受害的不乏其人。有的因此而學習成績下降,未能考取理想的學校;有的因此而上當受騙,滑入了歧途;還有人因迷於集郵而發展到私拆他人信件,站到了被告席上……

少女少男對生活懷著強烈的新奇感,他們什麼都想嚐試一下。因此,他們的生活情趣十分廣泛,業餘生活內容絢麗多彩,這是可以理解的。積極參加一些健康有益的科技、文化娛樂和體育活動,甚至成為“電腦迷”、“球迷”、“影迷”、“集郵迷”等,應當得到支持,不但無害,而且有益。但這裏必須服從兩個前提:其一,擺正業餘愛好與正常學習的關係,決不能喧賓奪主讓過分的“業餘愛好”妨礙正常的學習;其二,要從業餘愛好中獲得精神的憐憫或美的享受,切不可因追逐情趣反而失去情趣,變得精神萎靡,情緒消沉,格調低下。總之,在業餘生活的廣闊天地裏應該有所選擇,切勿因經不住某種誘惑而入迷、失控,要找到自己主要的奮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