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歡慶聖誕節日期間,坐上雪撬飛馳在積滿白雪的街道和郊外遼闊的雪原上去尋親訪友,觀賞冬天自然美景,的確是一件愜意的事情。一路上,再唱上這麼一首歌,更能增添人們的歡樂氣氛。
〔作品欣賞〕
《鈴兒響叮口當》這首歌是G大調,44拍。它的曲調非常簡單,聽上一兩遍就能學會。歌曲分兩段,後一段是副歌,各八小節,而後麵四小節基本上是前四小節的重複,僅僅在後一小節稍有些變化。
如果你稍微注意一下,就會發現前八小節連個附點音符都沒有,每個音都象蹦出來似的,活潑而富於彈性。它有三段歌詞,是描寫年輕人乘雪撬出遊的歡快心情。
副歌歌詞更簡單,描寫和模擬雪撬飛馳時清脆的鈴聲,演唱時,如果伴奏加上鈴聲效果,則歌曲色彩更濃。
21.《昨天再來》
〔作品簡介〕
“卡彭特小組”是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美國著名鄉村歌曲風格演唱組。主將是卡彭特兄妹二人。《昨天再來》這首歌是理查·卡彭特在1972年為其小組參加“格拉美鄉村歌曲大獎賽”時用美國人伯蒂斯的一首詞創作的。由於這首歌曲旋律動人,後來,故事影片《知情人》選它作為插曲,從此,這首歌更加廣為流傳。
〔作品欣賞〕
《昨天再來》是降G大調、44拍。歌曲由兩部分組成:前十六小節是A段,帶有回憶童年的性質,充滿著甜蜜和幸福感;從十七到三十二小節是B段,歌唱者回憶起昔日和心愛人分離的痛苦心情,她希望回到昨日的無憂無慮的幸福和美好的愛情之中。經過一個小過門,接唱第二段歌詞。最後八小節,是B段前半部分曲調的重複。反複一遍之後聲音越來越弱地結束,給人感覺是歌者遠去,但他的歌聲還在繼續。
22.《真善美的小世界》
〔作品簡介〕
這是一首美國兒童歌曲,是歌唱迪斯尼樂園(世界)的一首歌。它由美國人色爾曼兄弟作詞作曲。
在美國,有兩個迪斯尼樂園,一個在洛杉磯市,叫“迪斯尼樂園”;另一個在弗羅裏達州的奧蘭多市,叫“迪斯尼世界”。
沃爾特·迪斯尼是已故美國著名動畫片大師。米老鼠的可愛形象,就是他的傑作。這兩個樂園都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它們每年吸引著來自全世界的、數以千萬計的遊客。
〔作品欣賞〕
《真善美的小世界》是C大調,24拍,旋律流暢,情緒活潑,一學就會,通過遊客們的傳播,它已傳遍了世界。
美國楊百翰大學藝術團幾次來我國演出時,選定這首歌作為終場曲。他們的演唱富於熱情,雖然歌很短,但由於藝術上的精心處理,如輪唱、重唱,後半部從C大調轉成D大調……大大豐富和加強了歌曲的感染力。
23.《故鄉的路》
〔作品簡介〕
這是美國鄉村歌曲歌手約翰·丹佛等人創作的一首歌曲。
約翰·丹佛是美國著名的鄉村歌曲歌手。為了唱出自己的風格,他汲取美國西部和南部的民間音調,將之運用在創作之中。這些歌曲剛一問世,就使當地人聽來倍感親切。同年,他創作的《故鄉的路》很快在人們中流傳,使他開始小有名氣。歌曲表達了對故鄉山川、河流、田野、森林的無限熱愛。曲調非常樸實而動聽。
〔作品欣賞〕
《故鄉的路》是降A大調、24拍、複三部曲式。前十六小節是A段,描寫了西弗吉尼亞的自然景色,比較深情;從第16小節弱拍起,到第32小節,是B段,每一句采用一張一弛的手法,比較激情,描寫離家在外的人回到故鄉的親切情感。然後從頭反複一遍,以上構成複三部曲式的第一部分。它是二部曲式。
隨後是C段,十二小節。這一段在節奏上采用附點音符較多,如:3.3332.2221.111來表現駕車行駛的顛簸節奏;D段在節拍和感情上,和B段很相近,曲調有了些變化。最後六小節是尾聲,重複“故鄉的路,帶我回家”這兩句歌詞,反複了一遍之後,輕聲地結束全曲,給人以無窮的回味。
24.《四季歌》
〔作品簡介〕
這首歌由日本歌曲作家荒木豐尚作詞作曲。它是一首典型的歌謠曲,它具有歌謠曲的一切特點。這首歌也是用“俗樂”中的一種缺少“5”(sol)音的民族都節調式構成,這種調性和西洋音樂的小調很相似,以“6”為主音,缺少七音“5”,曲調就在“671234”這六個音上做文章。
四季,是作曲家們最喜歡的題材之一。像意大利作曲家維瓦爾迪、俄羅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寫的器樂作品《四季》,都非常有名。日本早期藝術歌曲作曲家瀧廉太郎也編過一本由四首歌組成的《四季歌集》。但作為一首直接唱四季的通俗歌曲,荒木豐尚寫的這首,無疑是一首成功之作。這首歌通過每段才四句的四段歌詞,非常精練地分別描寫作者通過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來表達他對朋友和親人的感情。這裏,不僅僅把它們作為一種自然現象對待,而是用藝術的比喻和聯想方法,把它們和朋友、父母、愛人的感情融合在一起。
〔作品欣賞〕
這首《四季歌》按一般音樂上的分析,調式和b小調是十分接近的,節拍是44拍,曲式結構是單樂段的歌謠體。開始有六小節前奏,前三小節是采用模進手法進行發展的。然後用切分音順音階下行帶出持續音來。歌曲本身隻有短短的八小節,音域不寬,在六度音(6—4)之間進行,旋律動聽,很容易上口。
許多日本歌唱家和演出團體訪華演出時,都喜歡唱這首歌,它也越來越為中國聽眾所喜愛。
25.《北國之春》
〔作品簡介〕
這是一首受到日本人民喜愛的歌曲。它的詞作者井出博正和作曲作者遠砤實,雖然算不上有名的詞作家和曲作家,可是他們合作寫的這首歌的確是十分動人的。
《北國之春》曲調婉轉、優美動人,帶有濃鬱的民族風格;歌詞富有詩情畫意,寓意深刻。由於近年來,日本人民要求歸還北方四島的心願非常強烈,而這首歌是寫一個遊子對北方故鄉及親人的懷念,歌曲所表達的中心思想“故鄉啊,我的故鄉,何時能回到你懷中?”能引起人們許多聯想,因而,這首歌就格外受到人們的喜愛了。
〔作品欣賞〕
這首歌是降B大調,44拍,用日本民歌中最常見的五聲音階組成。他的第一小節,就是用歌曲裏的最高音3作同音反複組成的樂句。歌曲前八小節情調高亢、明朗,裏麵用了一些三連音和顫音,使曲調更顯得婉轉動聽。中段也是八小節,曲調比較平穩,與前後形成對比。最後四小節再以高昂的曲調,表達歌曲的中心思想。前奏和過門也是由這四小節的音調發展而成。《北國之春》這首歌傳入我國之後,由於它的音調和我國民族音調有相近之處,因而,這首歌也受到我國人民的喜愛。
26.《落葉》
〔作品簡介〕
這首歌的詞作者是法國人雅克·普雷維爾,曲作者是匈牙利人約瑟夫·柯斯瑪。雖然,它是四十年代的作品,但是到今天人們還在演唱、演奏它,《落葉》這首歌的旋律優美動人,配合著那情景交融、懷舊感傷的歌詞,讓人聽後產生一種淡淡的憂傷。也許就是因為這個緣故,許多人,尤其是那些在生活上遭到挫折和不幸的人,特別喜歡它。法國和世界上其它國家的一些人,並沒有因為它的曲作者是匈牙利人,而把它當作匈牙利歌曲來看待,而是把它作為法國名曲之一。
〔作品欣賞〕
《落葉》這首歌是G小調,44拍,帶有較濃鬱的法國歌曲風格。歌曲由兩個段落組成:第一段以三連音作為構成曲調的主要因素,它表現出主人公見到飄零的落葉,觸景生情,回憶起往日和心愛的人在一起的激動和不安情緒,因為這位姑娘已經離去了。經過漸慢的處理之後,是歌曲的第二段。它從前一段第三拍的後半拍開始,三個八分音符都用了保持音(6-7-1-),具有一種特殊的韻味,也是恢複原有節奏的需要。這一段旋律比較舒展,優美,好似主人公踏著落葉在漫步,回憶著往日的幸福,曲調情意甜蜜。它和第一段在情緒和曲調上都形成對比。這一段反複了一次,更加深了人們對它的印象。
27.《梭羅河》
〔作品簡介〕
這首歌是印度尼西亞作曲家、歌手格桑於四十年代寫成的,當時他二十二歲。
格桑在回憶創作《梭羅河》這首歌時談到:“當時,我經常到梭羅河畔遊玩,久久凝望著那清澈的河水和河麵上絡繹穿流的舸船和小舟。雨季,梭羅河水波濤滾滾;旱季,那河水輕輕流動,又是一番景象。此情此景,使我聯想到時光的流逝,人事的更迭,猶如一個民族的曆史在發展、演變”。年輕的格桑,正是懷著對故鄉、對祖國無限深厚的感情,在河邊醞釀了《梭羅河》這首歌,後來,又經過一個多月的推敲和潤色,最後才完成這首充滿著鄉土氣息、抒發著強烈民族激情的歌篇。
格桑寫完《梭羅河》後不久,就應邀到廣播電台演唱。通過電波,這首歌很快就流傳開了,不僅本國,國外也知道印度尼西亞有首名曲,叫《梭羅河》。五十年代,《梭羅河》傳到我國,同樣受到中國人民的喜愛。
〔作品欣賞〕
《梭羅河》這首歌是C大調,4〖〗4拍,它由一個主部和一個副部組成,音樂帶有較濃鬱的印度尼西亞民歌特色。主部曲調比較寬廣舒展,頗有一個人在河邊漫步的意境。他望著美麗的自然景色,回憶起悠久的曆史,激發起他對祖國的熱愛。這一方麵,與歌詞的內容是十分吻合的。它的第三個樂句,音符有比較多而大的跳動,而這種跳動,正是印度尼西亞民歌中常見的,也是構成其重要特色的一種手法。
副部在曲調進行上,用了一係列短促的八分音符,它與前麵寬廣、舒展的曲調,形成強烈的對比,感情上顯得十分激動,最後一句:這裏的半音下行也頗具特色。這在速度上放慢了,好似沉醉於對往事的向往。然後,又回到主部結束。
28.《鴿子》
〔作品簡介〕
這首歌在拉丁美洲一些國家和西班牙廣為流傳。《鴿子》這首歌是西班牙作曲家塞巴斯蒂安·依拉蒂爾根據古巴的一些民間音樂素材在古巴的哈瓦那寫成的。但是,這首歌卻是由墨西哥著名歌劇演員孔恰·門德斯唱出名的。
塞巴斯蒂安·依拉蒂爾是西班牙著名作曲家。1809年1月20日出生在西班牙阿拉瓦。依拉蒂爾小時候由於接觸許多民間藝人,對音樂十分喜愛。長大後,到馬德裏學習音樂。畢業後,曾在巴黎住過很長一段時間,後又到古巴哈瓦那僑居多年,回到西班牙之後,曾在馬德裏音樂學院任教。
〔作品欣賞〕
《鴿子》這首歌是依拉蒂爾在哈瓦那僑居時,用當地民間舞阿伐奈拉的節奏寫成的一首歌曲。阿伐奈拉這種舞曲一般是慢速或中速,24拍,以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為其特點。由於探戈舞曲也是以切分音為特點的,所以,這兩種舞曲在節奏上、風格上有相近之處。但它們又不完全相同。所以,常常有人把《鴿子》這首歌改編成器樂曲當作探戈舞曲使用。
三、外國優秀民歌欣賞
1.《伏爾加船夫曲》
〔作品簡介〕
這是一首俄羅斯民歌。伏爾加河是歐洲第一大河,全長3530公裏,通過運河能與波羅的海、白海、亞速海和黑海溝通,是俄羅斯內河航運的幹道,被稱為俄羅斯的母親河。
以人力船運輸的時代,船夫是極其辛苦的,遇到激流險灘,要靠人拉纖繩拖著船前進,為了步調一致並調理情緒,船夫們便要喊唱號子。《伏爾加船夫曲》是伏爾加船夫們勞動生活的真實寫照,它以勻稱的節奏、沉鬱的音調,生動地反映了他們堅韌不拔的性格和向往光明的思想情感。
〔作品欣賞〕
這首《伏爾加船夫曲》充滿著生活氣息,用“53630”這一樂彙貫穿始終,雖為四四拍子卻有很強的進行式節奏感,歌唱性強的旋律也是這一樂彙的變奏和發展。全曲分為4個段落,雖是重複卻因唱詞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同時用弱音記號P和強音記號f標出了11個小段落,從特弱的“PPP”到最強的“ff”又到“PPP”,這種從弱音到強音又到弱音的變化,可理解為船夫從黎明開船到日落收工的一天勞動過程,也可理解為從平緩到激流又到平緩的勞動情景。
2.《三套車》
〔作品簡介〕
這是一首為廣大群眾所熟悉並被廣泛傳唱的俄羅斯民歌,它那旋律小音階的抒情性,表達了人物複雜的情感,堪稱民歌中的上品。
在冰封雪凍的伏爾加河上,趕車人在唱著憂鬱的歌曲,乘車人問他為何如此憂傷,他回答是因為那匹老馬將被財主買走,他在為馬的命運而擔心。
人為馬擔心,是因為貧窮的趕車人同樣也在當牛做馬,人和老馬是相依為命的。財主為什麼要買這匹老馬?買去以後馬的命運如何?趕車人為什麼不能拒絕財主的購買?歌曲裏都沒明說,但歌唱者和聽眾都會從下行的旋律和悲傷夾雜憤怒的情緒中,感受到財主的狠毒和趕車人的無奈。歌曲表現了人對馬的無限深情。
〔作品欣賞〕
《三套車》這首歌是d小調,44拍,采用分節歌的結構形式。悲傷、陰暗的曲調,十分貼切地反映了趕車人憂鬱的情感。歌曲原來有五段詞。譯配成中文歌曲之後,為了便於傳唱,省略了後兩段詞。最後一段,在個別小節的曲調上,有了一些變化:把第2小節7.#53.3改成了3.217.7接著,又回到原來的曲調上。這個小的改動非常重要,它把趕車人想起財主即將奪走伴隨他多年的、心愛的老馬時的激動和憤怒心情,表現得十分生動而逼真。它還推出了全曲的高潮。結束之前,重複唱最後四小節,一方麵是感情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麵,也加強了歌曲的終止感。
3.《星星索》
〔作品簡介〕
這是一首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中部巴達克人的民歌。巴達克人以農業為主,但由於生活在托巴湖地區,也經常駕帆船在湖上航行,而用“星星索”(singsingso)的哼聲,為劃船時船漿起落節奏作伴襯,此歌即由此得名。
全曲節奏徐緩而帶有搖晃感,旋律委婉、抒情,感情深厚、真摯,表達了一個年青人對心上人的深切思念。
〔作品欣賞〕
《星星索》采用G大調,44拍。結構為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
第一段那委婉、悠長的旋律,長短交替進行的節奏、固定的音型以及附點音符和三連音的大量使用,使音樂具有濃烈的印度尼西亞民間特色,表現了一個青年駕著小船,伴著微風去和心上人幽會。
第二段的旋律平穩流暢,切分音和附點音符的連續運用,抒發了這個青年內心的熱切心情。
接著,當唱到“我心像東方初升的紅太陽”時,旋律長時間在高音區環繞,音樂達到歌曲的高潮,並引出第一段再現。最後,音樂在悠長的、漸弱的高音上結束。青年隨著歌聲向心上人那裏劃去,漸漸地消逝在遠方。
4.《哎喲,媽媽》
〔作品簡介〕
這是一首印度尼西亞民歌。在印度尼西亞東部是馬魯古群島,群島的南端,有個叫安汶的深水良港。它在連接歐亞航道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安汶島上居住著安波那人,能歌善舞,他們常常用豐富多彩的民間歌舞,來招待來自遠方的賓客。《哎喲,媽媽》是那裏流傳最廣、最受歡迎的民歌。這首歌最早流行時,歌詞比較粗俗。但是,它裏麵包含有安波那人幽默、活潑的情趣。後來,印度尼西亞組成文化代表團到國外訪問演出,宣揚、傳播印度尼西亞音樂文化,選中了這首民歌。他們對原詞作了修改,保持歌曲樸素風格。
〔作品欣賞〕
《哎喲,媽媽》這首歌是D大調、44拍、二部曲式。A段采用問答的方式;B段第二句是用第一句曲調以模進手法寫成,而用的是相同的歌詞,似感情的波瀾。第三句推出高潮,第四句才道出主要內容:年青人就是這樣相愛。
5.《拉網小調》
〔作品簡介〕
這是一首日本民歌。日本是一個島國,漁業生產自古以來占著重要地位,作為反映人民生活勞動的民歌,以拉網捕魚為題材的頗多,《拉網小調》就是其中膾炙人口的一首。
這首民歌曲調明快、感情豪放,具有勞動人民樸實、勇敢的氣質。它在情緒上類似我國的勞動號子。襯詞的運用加強了勞動氣氛,在演唱形式上多為領合形式,在我國更多的是以男聲獨唱的形式出現在音樂舞台上。是很受群眾歡迎的曲目。
〔作品欣賞〕
《拉網小調》隻有四段歌詞,而且四段歌詞很簡短,前後兩句是相同的勞動襯詞,中間兩句以上下句結構反映了漁民們在海洋中拉網捕魚的生活感受。歌曲為樂段結構。第一樂句節奏性較強,描繪了齊心用力拉網的勞動情景,第二、三小節的重複很有特色,表現了頑強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