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及別人的自尊心(1 / 2)

顧及別人的自尊心

無論你可能確信什麼,你都必須確信一點:在自尊心方麵,別人和你一模一樣。自尊心是每一個人都擁有的,無論他是高高在上的一國領袖,還是沿街乞討的流浪者。然而,在待人處世方麵,我們往往是過分地強調了自己的自尊心,而把別人的自尊心踩在了腳底下。

有一個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很貪玩,不愛寫作業,特別是數學,那些加、減、乘、除對他來說是一種莫大的障礙。這就難免會出問題,有一次數學測驗他得了49分——全班就他一個人掛“紅燈”,數學老師把他叫到辦公室,怒氣衝衝地當著辦公室許多老師的麵就把他狠批一頓:“你數學到底怎麼學的?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的題都做不及格,你還有指望嗎?……”他那時還小,對老師說的許多詞語並不十分明白,但他的小小的自尊心是明顯地受到傷害了,而且印象很深,直到成年後還能回想起那個令人傷痛的場景,當著許多老師的麵,被無情地數落……

後來他就真的“沒有了指望”,數學課經常無故缺課,他對那門課產生了厭倦,對教課的老師產生了反感,他討厭她。幸虧父母發現及時,給他補了許多課,才使他期末考試“幸免於難”。後來過了一年後換了個數學老師,老師盡管在上課時極其嚴肅,對作業要求也很嚴格,但他從來不發脾氣。知道這個孩子基礎差,老師總是采用循循善誘的方式,捕捉住這個孩子的每一點小小的進步對他鼓勵,這使他信心大增,他對數學逐漸產生興趣,直到現在,他一直對那位有著一顆仁慈之心的老師心存感激。

故事說明著一個簡單但又常常為人所忽視的道理:沒有人願意被別人傷及自尊,人們總是希望得到肯定和讚美。許多人看著不順眼就想指責別人,別人一有失誤就抓住“把柄”加以“發揮”,似乎這樣才能使自己心情舒暢,但誰又能去考慮那些自尊心被深深傷害了的人的感受呢?

人們總喜歡玫瑰的花而不喜歡玫瑰的刺。批評像根刺,稍不小心就會把別人的自尊心刺傷。批評也往往收不到預期的效果,相反會引發對方的不滿情緒和反抗心理。更危險的是,批評還會傷害一個人寶貴的自尊。試著體會別人的心情,采用和氣開導的方式,會更容易讓人接受。

林肯就受過這方麵的深刻教訓:

林肯住在印第安納州鴿灣穀的時候,年紀輕輕,喜歡評論是非,還常常寫信和詩諷刺別人。他常把寫好的信扔在鄉間路上,使被諷刺的對象能拾到。

林肯在伊利諾州春田鎮當見習律師時,仍改不了這一毛病。

1842年秋,他又在《春田日報》上寫了一封匿名信諷刺當時的一位自視甚高的政客詹姆士·席爾斯,被全鎮引為笑料。席爾斯憤怒不已,終於查出寫信者是林肯,他即刻騎馬找到林肯,下戰書要求決鬥。林肯並不喜歡決鬥,但迫於情勢,隻好接受挑戰。他選擇騎兵的腰刀作為武器,並向一位西點軍校畢業生學習劍術,準備到決鬥那一天決一死戰,幸虧在最後一分鍾被人阻止了,否則很難想象“兩虎相爭,必有一傷”的局麵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