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按說是比較重視並強調用人要“惟才是舉”的封建統治者,但是在選人時也多因以貌取人造成失誤。工部員外郎高炳因有雍容可掬的麵相,朱元璋以為外貌如此篤實,心地也必然忠誠可靠,於是選升少卿之職。高不久犯了錯誤,被開除公職。過了5年,高又以通經考試入第。朱元璋出於以貌取人的心理慣性,又任命高炳為江寧知縣,結果到任不久,高又犯了罪。
不僅領導者喜歡貌相好的人,即使群眾也往往喜歡外表美的人。這是因為人們對於相貌的狹義認識,是受形式美的規律支配的。
第一,人們喜愛平衡勻稱的體貌。
《太乙照神經》論相貌:“相貌者,先觀五嶽次辨三停。三停勻稱,一生顯達。五嶽朝聳,福祿來臨。”並引詩曰:“相貌分中及上下,三停均配定相生;若還一處不勻稱,善惡去來有改更。”以相貌定禍福終身,是不科學的。但何等的相貌受人喜愛,受人敬重,卻是有審美心理學的依據的。大凡發育正常、無殘無病的形體,都是平衡而勻稱的。而平衡勻稱的形體,不但給人以健康正常的示意,還給人以和平、安全的示意。相貌端勻的人,即使他心地險惡,劣跡斑斑,當你對他不了解的時候,你一般會認為他是個正派的人。
第二,人們喜愛比較豐滿柔和的體貌。
除了健康的因素而外,豐滿柔和的體態,顯得雍容華貴,表明他(她)的生活條件較為優裕(在以前是如此,但在現代發達國家已改變了這一看法。生活條件優裕的人,常因科學的飲食起居和健身運動,變得肌肉隆起而往往不再豐滿柔和),其心地較寬,給人以平和、安全的感覺。
第三,人們較為喜愛膚色亮澤、紅潤的體貌。
亮澤、紅潤的膚色,除了表明健康、生活優裕、營養豐富而外,還會給人以一種樂觀與熱情的情緒感染。這和“鐵青著臉”,給人以冷酷、無情的情緒感染一樣,其視覺作用往往具有欺騙性。感官的感覺是現象的和表象的。我國古書中把所謂“印堂(兩眉間)發亮”、“容光煥發”的麵相視為富貴相,而把所謂“印堂晦暗”、“容顏憔悴”的麵相看成貧夭相。
第四,人們喜愛明亮而坦誠的眼神。
這是體貌中最受人重視的視覺魅商因素。因為古人認為,眼睛是和人的內在精神、意識、本質聯係最密切的可視物。所以孟子說:“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腦中正,則眸子亮焉;腦中不正,則眸子目毛焉。”許多領導者都十分注意自己的體貌形象,從而提高了自己的魅商,並獲得了成功。加納前領導人恩克魯瑪長得英俊,舉止優雅,聲音既深沉又悅耳,對部分群眾很有吸引力。但實際上,恩克魯瑪缺乏使一個國家發展起來的想象力和本領。他是一個沒有建國方略的革命家,一個空想家,而不是一個建設者。可見,貌相看好,不見得就有高魅商,不過貌相可人的領導人,確實是比較容易贏得大眾的。
在美國1960年總統選舉期間,當約翰·肯尼迪和他的隨員走近的時候,一批青少年歡呼雀躍、聲嘶力竭地叫喊著。人們不禁懷疑,難道這些十幾歲甚至還不到十幾歲的孩子會因為肯尼迪在老年退休金上的立場和他的拉丁美洲政策而向他歡呼雀躍嗎?在這以後的10年中,約翰·肯尼迪和傑奎琳·肯尼迪的照片實際上確實成為成千上萬份著名雜誌的封麵照。他長得英俊,像男孩子一樣咧著嘴笑。但是,在1960年,肯尼迪同年輕人的基本要求、期望和價值觀幾乎毫無關係。肯尼迪的外表使他們高興,這就夠了。可以認為,由於肯尼迪的外貌的作用,不僅使很多青少年歡呼雀躍,也使許多成年選民莫名其妙地投了他的票。
如果說,領導魅商的實質是利益的創造和給予的話,那麼,因相貌堂堂而受人歡迎的領導者,起碼能在視感覺上給人以某種審美上的享受。因而注意自己的體貌形象以提高自己的魅商,對於領導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高大的人是否真正穩重可靠、富有能力,這是值得懷疑的。像中國古代的晏嬰,法國近代的拿破侖等,都是精力過人而能力非凡的偉人,可他們的身材卻非但不高,甚至還偏矮。
3.使自己的舉止得當
如果把衣著裝飾作為領導個體領導魅商構成的淺表層次,把相貌與體型作為外在第二層次的話,那麼舉止則可作為第三層次。
舉止對於人的本質、價值而言,仍然屬於形式的範疇,但是,比外在形式的體貌已更接近實質了。因為舉止已是領導者文化水準、性格特征與嗜好、經曆的直接表現。舉止彬彬有禮的領導者,表明他受教育的程度較高;舉止自如的領導者,表明他的性格開朗豁達魅商比較高。舉止粗魯的領導者,表明他受教育的水平較低,魅商比較低。
舉止雖然不直接反映領導者的本質價值,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本質價值的實現。因為,我們這裏所說的舉止雖然是一種禮貌,而不涉及決策及其運用的利害關係,但領導者的舉止本身,即是一種價值導向,關係到對被領導者的心理影響。劉邦一邊洗腳,一邊接見小吏酈食其,酈食其立即就其舉止指出其如此不重視人才,如何能得天下。劉邦聽後,立即更衣整飭,以禮相見。
表現尊重與親密的舉止言談,對於密切領導者和被領導者之間的關係,具有廣泛的意義。表現狂傲的言談舉止,具有誘發被領導者抵觸情緒的強力效果。
1996年12月31日深夜至1月1日淩晨,忠於中非總統帕塔塞的部隊和前上尉軍官菲來領導的嘩變士兵在首都班吉再次發生激戰。原因是,總統帕塔塞在新年講話中以嘩變士兵的父親自居,引起士兵的強烈不滿。憤怒的士兵對於帕塔塞的言詞深為惱火,於是進攻總統府,打算以武力迫使他下台。這是言詞不當的惡果。
在正式重大場合講究舉止很重要,在一般場合,在實際生活中舉止也不應馬虎。
人們常說,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走要有走相,講的就是動作姿勢。這些“小節”大有講究必要。美的動作姿勢給人悅目、舒適之感;醜的動作姿勢,給人以反感、厭惡的印象。
坐的姿勢要求端正、舒適、自然和大方。不論坐在椅子上或沙發上,最好不要坐滿,隻坐一半,上身端正挺直,不要垂下肩膀,這樣顯得比較精神,但不宜過分死板、僵硬。年輕或身份較低的領導采取這種坐姿表示對對方的恭敬和尊重。時間坐長了,可以靠在沙發上,但不可伸直雙腳半躺半坐,更不可歪歪斜斜地躺在沙發上。坐時兩腿要並攏或稍分開,男的可以翹“二郎腿”,但不可翹得很高,不可抖動;女的可以小腿交叉,但不可向前直伸。切忌將小腿架在另一條大腿上或將一條腿放在椅子上,因為這種動作是很粗俗的。入座時,動作要輕而穩,不要猛地坐下,以免發出響聲。入座時,手可平放在腿上或沙發扶手上,手也可以托著下巴,但不能托著腦袋,以免顯得無精打采,手不要隨心所欲地到處亂摸,要絕對避免邊說話邊搔癢或將褲腿捋到膝蓋上。坐定以後,兩眼要平視,要注意與你交談的人或發言者,不要肆無忌憚地打量別處。
人的風度和動作,有著明顯的性別之分,男的和女的各有各的美態標準。男屬陽,女屬陰,男的要有陽剛之美,女的要有陰柔之美。男的要有男人的氣質,要表現出男人的剛勁、強壯、粗獷、英勇、威武之貌,給人一種“動”的壯美感。女的要有女人的特點,要表現出女性的溫順、纖細、輕盈、嫻靜、典雅之姿,給人一種“靜”的優美感。
無論男女,走路時不可把手插進口袋,更不要插進褲袋,也不要插腰或倒背著手。走路的腳步要幹淨利索,有鮮明的節奏感,不可“拖泥帶水”,遝裏遝拉,抬不起腳來,也不可重打如錘,砸得地動樓響。幾個人走路,步調要一致,既不要過快,也不要過慢,顯得與眾格格不入。明顯地超前或拉後,無非是為了表示不滿,是一種無聲的抗議。社交場合,腳步的強弱、輕重、快慢、幅度必須與場合協調。在室內走路要輕而穩,在公園散步要輕而緩,在病房或閱覽室要輕而柔,在婚禮上要歡快、輕快,在喪禮上要沉重、緩慢。
手的動作姿勢也宜自然,說話講到自己時應將手掌按在自己的胸口,講到別人時不能用手指;介紹人時,應掌心向上,由內向外自然地伸開手臂;同人握手時,是右臂平伸,掌心向左,雙方以溫暖的掌心相握,眼睛看著對方,臉上應有誠摯、親切的笑容。
有些人貌不驚人,甚至還有點醜,卻贏得人們的好感與敬意;有些人一表人才,相當的帥,卻並不討人喜歡,固然與各自的品格有關,但其舉止是否文明也是原因之一,有時還是相當重要的原因之一。可見領導者要提高魅商,在言談舉止上還真要下一番功夫。
4.錘煉自己的語言,掌握語言表達藝術
語言是一個領導者顯示魅商高低的最主要的表達方式。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一言知其賢愚”。事實上,口才是一個人思想品格、文化素質、知識才幹、性格氣質等綜合因素的反映。無論你是否願意,也無論你是否有心留意,你總在通過語言向外界表現著你自己。而別人也正是通過你的說話,直接或間接地了解和認識著你。所以,語言是表現自己魅商的一種十分重要的手段,因而注意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水平對於領導來說也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