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人,溫縣是你好友司馬防的家鄉。以你的看法,他這人如何?”
伏壽的潛台詞是,司馬防是否有可能倒向曹氏。楊俊一口否認:“建公耿直公正,對漢室一片忠心。我當年將平兒……呃,陛下寄養他家中,也是看中建公的穩重。”
“我聽說司馬大人昔日在雒陽擔任尚書右丞之時,曾推舉曹操為尉,於其有舉薦之恩。在漢室和曹氏之間,司馬家究竟會如何選擇呢?”
伏壽的言辭鋒利尖酸。她跟隨在皇帝身邊多年,對各地大族充滿了不信任。他們大多對朝廷缺乏忠心,隻會龜縮在塢堡裏算計自己家的利益,隨時倒向擁有實權的一邊——無論那是誰
對伏壽的態度,楊俊一時也無話可說。司馬防與他是至交好友,對楊平也是關懷備至,但這位老朋友從未明確表露過自己的政治態度。司馬家蟄伏在溫縣,不與外界過多交接,擺明了要看清形勢,擇時而動。
更何況,如果郭嘉對楊平之死產生懷疑,去調查溫縣的話,那說明楊俊本身也遭懷疑,自己都未必能得全,遑論替別人做保。
這時劉協忽然開口:“朕以為,司馬家大可不必擔心。”
“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陛下你的真實身份。”伏壽毫不客氣地反駁,“司馬家愛護的是楊平,不是劉協!如果他們知道你是當今天子,是否會願意為您與曹氏對抗?”
劉協猛然昂起頭,眼神熾熱:“會的。我與司馬家幾位公子親若兄弟,他們會為我與天下為敵。”
伏壽不知道劉協的這種自信從何而來,她不欲爭辯,退一步道:“姑且認為陛下你是對的。但司馬家遠在溫縣,不知許都內情。郭嘉這次派鄧展去畫楊平之像,他們沒有理由說謊,情勢對我們仍是不利。”
“別人或許無從察之,但仲達——就是司馬家的二公子——肯定能覺察出其中異樣,做出最好的應對。”
“他連你的生死都不知道,怎麼幫你?”
“你不了解仲達,他是一個既聰明又任性的家夥。”
說到這裏,劉協的唇邊不期然流露出一絲笑意,仿佛又回到了河內無憂無慮的時光。他拍了拍膝蓋:“我覺得,郭嘉拿到畫像卻沒有任何舉動,這一定跟仲達有關係。”
“你覺得?”唐姬忍不住語出嘲諷。劉協不以為仵,他從座位上站起來:“畫像之事,朕來親自處理,你們大可寬心。”唐姬被他的眼神掃過,心中居然一凜,這個河內的紈絝子弟,不知何時起,身上居然也開始有了淡淡的帝王之威。難道這就是楊修說的覺醒?她在心底暗想。
伏壽頗有些擔心地問道:“陛下你打算怎麼做?”劉協回答道:“再過幾日,朕要去一趟尚書台,到時候一探究竟便是。”
伏壽覺得這不太合儀軌,剛想勸阻,忽然看到劉協的自信眼神,一下子便明白了。
按說以天子之尊,欲找臣子議事,召其入宮奏對便是,不必屈尊前往掾台。但妙就妙在,尚書台設在禁城之外、宮城之內,屬於中朝機構。雖然天子暫住司空府,但他如果要去禁宮廢墟旁的尚書台,理論上不算是出宮,誰也不好指摘。
伏壽這時才發現,原來劉協不光已經融入“皇帝”這個角色,甚至已開始學著利用官場規則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個細微而關鍵的變化,似乎是從他聽說了溫縣司馬家的事情之後開始。
這時楊俊頗為擔憂地勸道:“陛下此舉,甚為不妥。如今郭嘉隻是疑心溫縣與臣,如果陛下不請自去,豈不是主動承認身涉其中瓜葛?”
劉協笑著擺了擺手:“不必擔心。朕此去尚書台,是有旁的事情與他們商議。荀令君他們不虞有他。”
楊俊不知道天子說的什麼,把探詢的目光轉向伏壽。伏壽猶豫了一下,開口道:“陛下提議,他要禦駕親征官渡。”楊俊一時大驚,這豈不是兒戲?
“陛下這個提議,一定會讓人懷疑漢室想渡河投袁,平白增添曹氏的疑心,你們……不該如此魯莽。”楊俊本來想開口訓斥,突然想起來他們已不是父子關係,隻得強行轉圜語氣。
伏壽苦笑,其實禦駕親征這件事,她也是劉協向荀彧提出要求之後才知道。她當時的反應和楊俊差不多,很激烈地反對。不過楊修聽到這個提議以後,卻大加讚賞,認為相當有創意,值得一試。伏壽隻得勉強答應一試。
伏壽道:“楊大人不必如此緊張,此事無非是向曹氏示好之意,擺出個姿態而已。曹氏怎麼可能會答應呢?陛下更不會真的前往官渡。”
“擺個姿態而已麼?那還好,那還好……”楊俊知道目前漢室的策略是韜光養晦,隻得歎了口氣,起身告辭。
其實從楊俊把楊平送入許都的那一刻起,他的使命便已經完成了。漢室如何圖存,自有楊修等一幹才俊支撐,他楊俊應該與“楊平”徹底切割開來,不得再有半分瓜葛,以免被人過多聯想。今日覲見,已屬冒險之舉。
想到這裏,楊俊用僅有的一隻胳膊支著地麵,勉強撐住身子想站起來。劉協忽然快步走過來,攙起楊俊手臂,慢慢把他扶起來。楊俊嚇了一跳,連忙想要避開。劉協卻壓低聲音,在耳畔輕道:“父親,就讓虎頭送您一程吧。”
楊俊聞言一震,扭頭盯著劉協,一時四目相對。虎頭是楊平的小名,小時候楊俊就經常這麼叫他。聽到這一聲熟悉的稱呼,楊俊嚴峻如岩的神情終於鬆弛下來,肩膀低垂,任憑自己兒子攙起,朝著門口走去。
在這一刻,沒有君臣,隻有父子。這一對父子,還從來沒走得這麼貼近,這麼親切。劉協這時才發現,自己對楊俊這位“父親”的愛,並不遜於對司馬父子的感情。可惜之前因為種種隔閡,他從未與自己父親認真地交流過,以致留給他們互相了解的時間,隻剩下這短短的幾步。
兩人在無言中慢慢踱到了門口。劉協戀戀不舍地把他的胳膊鬆開,楊俊邁出門檻,轉身跪倒在地,叩謝天恩。這裏是司空府,曹氏耳目到處都是,如果看到當今天子居然執晚輩禮親自送楊俊出來,會引發大亂子。
兩個人心裏都清楚,父子之情,到此為止了。
“朕要去打打拳,活動一下筋骨。”劉協故意提高聲音,吩咐冷壽光去取外袍來。
伏壽望著他的背影,忽然意識到:明明在數天之前,這位假劉協還懦弱而幼稚地試圖逃避,而現在自己似乎都快要追不上他的步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