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英雄項羽(2 / 3)

第二天早晨,劉邦帶著100多名隨從,騎著馬,來到鴻門。他一見到項羽,便主動謝罪說:"我和將軍同心協力,反抗暴秦,將軍在黃河以北作戰,沒有想到,我能首先攻人關中,推翻秦朝,並有機會在這裏再次和將軍相見。可是,現在有人想從中離間我們,讓將軍和我發生誤會。"項羽聽到這裏,便脫口答道:"這都是曹無傷告訴我的,不然,我怎麼能誤會你呢?"說罷就在鴻門設宴款待劉邦。

酒宴擺好,大家就坐。項羽、項伯坐在西麵,範增坐在北麵,劉邦坐在南麵,張良坐在東麵。賓主邊吃邊飲,邊交邊談。範增多次向項羽示意,並舉起佩戴在腰帶上的玉塊暗示項羽殺掉劉邦。項羽卻依然故我,不理不睬。範增急了,便出去找到了項羽的叔伯兄弟項莊,對他說:"項王不忍心殺死劉邦。你現在就到酒宴上去敬酒祝壽,然後,你就請求舞劍助興,並乘機把劉邦刺死,不然的話,你們將來都成為劉邦的俘虜。"於是,項莊來到酒席宴前敬酒祝壽,並且對項羽說:"項王跟沛公飲酒,軍營裏沒有什麼可以娛樂的,就讓我舞劍給您們助助興吧。"項羽同意了。項莊就在席前舞起劍來。項伯看出了項莊舞劍的真實用圖。惟恐傷害了劉邦,於是就拔出劍,與項莊對舞,並總是用身子保護著劉邦,使項莊沒有機會下手殺掉劉邦。

張良也看出了苗頭不對,連忙離開座席,跑到軍門外去找樊噲。樊噲一見張良,就急不可耐地問:"今天的事怎麼樣了?"張良說:"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樊噲一聽就沉不住氣了,對張良說:"事情萬分緊急,讓我進去吧,要死就跟沛公死在一塊兒!"說罷,就一手持劍,一手拿著盾牌,直往營門裏闖,門前的衛士都上前阻攔,不讓他進去,樊噲側著盾牌一撞,便把衛士撞倒在地。沒等衛士爬起來,他已經闖入大營,趕到宴席前麵,麵對項羽怒目而視,頭發似乎都豎起來了,眼眶子好像也要瞪裂了。

項羽一見樊噲,大吃一驚,立即提高了警惕,按著寶劍,大聲問道:"你是何人?"張良連忙介紹說:"他是沛公的衛士樊噲。"項羽說:"好一個壯士!賞他一在碗酒!"樊噲拜謝了項羽,端過酒來一飲而盡。

項羽又說:"賞他一條豬腿!"手下的人給了他一條生豬腿。樊噲把盾牌扣在地上,把生豬腿放在盾牌上,用劍切成一塊一塊的,大口大口地嚼吃起來。項羽對他大加讚賞,說:"壯士,還能喝酒嗎?"

樊噲答道:"我死都不怕,還怕喝酒不成?"接著,他又十分嚴肅地對項羽說:"秦王就像虎狼一樣殘暴,殺人惟恐少了,用刑惟恐輕了,逼得天下人起來造反。入關之前,楚懷王與諸將約定:"誰先擊敗秦軍攻入鹹陽,就封誰為'關中王'。如今,沛公先進了鹹陽,秋毫無犯,他把宮殿府庫封起來,把軍隊退回灞上,等待大王到來。他派兵守關,是為了防備盜賊和非常事件。沛公這樣處心積慮,大王不僅沒有封賞他,反而聽信小人的讒言,要殺害有功之人。這跟殘暴的秦朝有什麼不同?這樣做,隻會使親者痛,仇者快,我認為大王不應該這樣!"項羽聽了這番話,不知如何應對,隻是說:"坐吧,坐吧。"樊噲就在張良的身邊坐下了。

過了一會,劉邦借辭要去廁所,就招呼樊噲一同出去了。劉邦出來後,覺得在這裏危機四伏,想要回去,可又覺得不該不向項羽辭行。樊噲說:"如今人家猶如菜刀和案板,我們好比魚肉,根本不必辭別。"這時,張良也跟出來了,劉邦讓他留下來向項羽辭謝,並把帶來的一對白璧和一對玉鬥交給張良,要他分別獻給項羽和範增。劉邦丟下隨從、車騎,騎上一匹快馬,由樊噲等四員大將保護著,沿驪山腳下,一路快馬加鞭,倉皇逃走,奔回灞上軍營。

從鴻門到灞上,相距40裏,劉邦走的是小路,僅有20裏。張良估計劉邦快到軍營了。便回到酒宴上向項羽辭行。他對項羽說:"沛公酒量小,醉了,不能親自來辭行,特意讓我奉上白璧一雙,獻給大王;玉鬥一對,獻給範將軍。"

項羽連忙問:"沛公現在哪裏?"

張良回答:"聽說大王有意責備他,他就先回去了,現在已到軍營了。"

項羽默然,也沒說什麼,並接過張良獻上的白璧,放在案上賞玩。範增接過玉鬥,隨即棄在地上,然後抽出寶劍,把它擊得粉碎,並信口罵道:"唉,跟蠢人不能共同完成大業。看吧,將來奪取天下的,一定是劉邦,我們就等著做人家的俘虜吧!"

劉邦一回到軍中,第一件事,就是誅殺與楚軍溝通的曹無傷。

五、諸侯割據

鴻門宴以後不幾天,項羽就和各路將領帶領著人馬進入鹹陽,在鹹陽城裏燒殺搶掠。他處死秦王子嬰,火燒了秦朝的宮室,那個"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的阿房宮,也被付之一炬,大火足足燒了三個月,項羽搶劫了秦宮的財寶和美女,準備帶回彭城。項羽的這些作法,大失民心。有人建議項羽:"關中之地,有山有河,四麵有險可守,土地肥沃,可以在這裏建都,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項羽看看秦朝宮室,已被燒得殘破不堪,變成了一片焦土,於是又懷念起家鄉來,心想著衣錦還鄉,便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有誰知道呢?"當時,有人在背後諷刺項羽說:"人們說楚國人就像穿著人衣,戴著人帽的獼猴,外表像人,其實不是人。現在看來,果然如此。"這話讓項羽聽到了,他就把這個人抓來活活烹死了。

不久,項羽派人向楚懷王請示滅秦後舉措。楚懷王說:"照原來約定的辦。"就是說,應該封劉邦為關中王。對此,項羽極為反感。他認為當初立楚懷王隻是為了便於伐秦。楚懷王本來就是他們項家立的,沒有什麼功勞,根本沒資格主持盟約!這三年來,披堅執銳,征戰南北,最後滅秦定天下的,全靠的是各位將相和他項羽的力量,楚懷王根本無功可言。於是;他名義上稱楚懷王為義帝,讓他建都在郴(今湖南郴縣),實際上是有名無實。

公元前206年二月,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把原來楚國、魏國的大部分地區列人自己的封地(今浙江、江蘇、山東西部、河南東部),並建都彭城。項羽擔心劉邦會跟他勢力相當,平分天下,不想封他為關中王,但是又不願意落個不守信用的壞名聲,便跟範增商量,把劉邦封為漢王,占有漢中、巴蜀地區(今陝西南部、四川北部),定都於南鄭(在今陝西南鄭)。因為巴蜀地區地形險要,交通不便,不利於劉邦的發展。因此,項羽說巴蜀也是關中地區,把它封給劉邦並不違背當初的盟約。為了防備劉邦通過關中向東擴展,項羽又把關中地區一分為三。封秦朝降將章邯為雍王,建都廢丘(在今陝西興平南);封司馬欣為塞王,建都櫟陽(在今陝西臨潼東北);董翳為翟王,建都高奴(在今陝西延安)。讓他們堵住劉邦東進的道路。此外,在關東地區還分封了14個諸侯王。項羽自稱各諸侯王的盟主,各諸侯王聽從他指揮。

項羽分封諸侯,破壞了秦始皇以來的統一局麵,恢複了戰國時代的封建割據,違背了人民渴望統一,安定團結的迫切願望。同時,他分封諸侯又不完全按照功勞的大小,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很多是依據個人的好惡。由於分封得不夠公平,沒有受封、或者封地不多的人,怨天尤人,所以醞成了割據勢力之間的矛盾和鬥爭。

這年四月,受封的諸王各自領兵回到自己的封地去。項羽也東歸彭城。這時,義帝還在彭城。項羽催促他趕快遷到都城郴縣。義帝在趕往郴縣途中,項羽又派人在路上把他殺死了。

不久,在關東地區便爆發了諸侯王之間的局部戰爭。沒有被封的田榮,對項羽怨恨在心。他領兵趕走了齊王田都,殺了膠東王田市[船扶)和濟北王田安,自稱齊王,並與彭城聯合起來,反對項羽。陳餘也沒有被封,便與田榮聯盟,打敗了常山王張耳的軍隊,趕走了張耳。

項羽得到齊、趙兩地叛亂的消息後,立即征集九江王英布領兵伐齊。沒想到英布推說有病,不肯親自出戰,隻派他手下的將領帶著幾千人去援助項羽。項羽因此對英布極為不滿。公元前205年(漢二年),正月,項羽親自領兵北上,在城陽(今山東莒縣)與田榮會戰。田榮戰敗,逃到平原(今山東平原縣南),被平原百姓殺死。項羽乘勝前進,一直攻打到北海(今山東淄博以東、掖縣以西地區)一帶。在齊國境內,項羽燒毀房屋,夷平城市,活埋降兵,燒殺搶掠,結果遭到齊國人民的反抗。田榮的弟弟田橫也集聚了齊國散失的士卒幾萬人,占據城陽,與楚軍為敵。項羽屢戰不勝,被拖在城陽一帶。

這時,劉邦已率領主力部隊,浩浩蕩蕩地殺出函穀關,直奔項羽的國都彭城。消息傳來,項羽讓部將領兵繼續進攻城陽,親自率領3萬精兵向南進發,經魯(今山東曲阜縣),出胡陵(今山東魚台縣東南),晝夜兼程地趕回彭城。襲擊劉邦。彭城道上,煙塵滾滾。楚漢之間第一次大規模的交戰將開始。

六、攻占彭城

原來,早在公元前206年(漢元年)八月劉邦乘齊、趙反楚、項羽無暇西顧的時機,按照韓信的建議,決定向東發展,爭奪天下。他兵出漢中,打敗雍王章邯,占領了關中的大塊地盤。不久,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也都歸服了劉邦。為了阻止劉邦東進,項羽又封鄭昌為韓王,駐兵陽翟(在今河南禹縣),對抗劉邦。劉邦也放出風聲說:他得到關中已經足夠,無意向東發展;真正想滅掉楚國的,是齊國和趙國。項羽果然上當,一門心思要攻占齊國。劉邦在平定關中以後,繼續出關東進,河南王申陽被迫投降,韓王鄭昌也被劉邦打敗。公元前205年(漢二年)三月,當項羽與田橫在城陽交戰的時候,魏王豹投降了劉邦,殷王司馬印也成了劉邦的俘虜,劉邦進占洛陽。同時又為義帝發喪,派使者遍告諸王,說項羽殺死義帝,大逆不道,號召各都諸侯一起討伐項羽。這年四月,劉邦領著河南王、魏王、殷王等5個諸侯王的軍隊,乘項羽後方空虛之際,一舉攻人彭城,並搶走了項羽宮中的財寶和美女,每天設宴飲酒,慶祝勝利。

這時,項羽援救彭城的隊伍雖是精兵,但隻有3萬;劉邦在彭城的軍隊卻有56萬。雙方的兵力懸殊很大。

不過,劉邦仗恃著兵多將廣,被勝利衝昏了頭腦,麻痹、輕敵;項羽卻急如星火,決心以少勝多,收複失地。所以漢軍軍心渙散,戒備鬆懈;楚軍卻鬥誌旺盛,求勝心切。

四月的一天早晨,項羽率領楚軍從彭城以西的蕭縣向東攻打劉邦的軍隊,打打走走。中午,就在彭城把漢軍打得大敗,一直追到彭城東北的泅水,漢軍無路可退,紛紛落入水中,淹死、戰死的漢軍有10多萬人。另一部分漢兵也從彭城向南逃跑,楚軍一直追到彭城西南靈璧(在今安徽宿縣西北)以東的睢水邊。前邊有睢水擋路,後有楚軍掩殺,漢軍死亡人數難以計算,10多萬人隻好跳進睢水逃命。但是人多擁擠,加之水深流急,死傷無數,甚至堵塞了睢水。

楚軍把漢軍圍得水泄不通。劉邦想從西北方向突圍,但左突右突也突不出去。正是萬分危急之時,天氣驟變,西北風越刮越大,吹斷了樹木,掀翻了屋頂,霎時間,飛沙走石,天昏地暗。這猛烈的西北風,正好迎著楚軍追擊的方向刮來,楚軍陣腳大亂。劉邦趁此機會隻帶著數十名騎兵逃出重圍。

彭城之戰是楚漢之爭的第一次重大戰役。在這次戰役中,楚軍在項羽的指揮下,以少勝多,打敗了漢軍,很快收複了彭城,打了一個漂亮仗。已經投順劉邦的諸侯,這時又紛紛歸服項羽了。劉邦卻全軍覆沒,連他的父親太公和妻子呂雉,也被項羽俘虜了

七、楚河漢界

在彭城潰敗之後,劉邦領著殘餘勢力退到滎陽(今河南滎陽縣西南)。他的將領也都領著敗兵前來會合,蕭何又從關中送來了兵員和物資,漢軍的聲勢又重新振作起來,並據守在滎陽、成皋(今河南滎陽縣境內)地區。

滎陽和成皋,同為關東重鎮,是出關東進的必經之地。這裏依山傍水,地勢險要,黃河從北麵流過,與濟水彙合,水路交通便利。北麵的敖倉,是秦朝在關東的最大糧倉。西麵是函穀關,關中的物資可以源源不斷地運來。所以,滎陽和成皋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要地。於是,楚漢之間的曠日持久的爭奪戰,便在滎陽、成皋地區展開了。

項羽從彭城西進,在滎陽以南的京邑(在今河南滎陽縣東南)和索亭(今滎陽縣)之間同劉邦展開大戰,楚軍吃了敗仗,被阻止在滎陽縣以東,與漢軍對峙。

漢軍從滎陽到黃河邊修了一條甬道,用來運取敖倉的糧食。項羽多次派兵破壞漢軍的甬道,攔截漢軍的糧食,引起漢軍的恐慌,劉邦十分擔憂。公元前204年(漢三年)四月,劉邦被迫向項羽求和,條件是把滎陽以西的地盤割給劉邦,項羽不再向西進攻。項羽準備到此為止。範增卻對項羽說:"漢軍不難對付,現在不打,以後會後悔莫及。"項羽聽從了範增的意見,便迅速地包圍了滎陽。

劉邦擔憂滎陽城被攻破,便采用了陳平的計謀,調拔項羽與範增的關係。一次,項羽的使者到漢營去見劉邦。劉邦特意擺下極為豐盛的宴席。使者進來以後,劉邦裝出一副吃驚的樣子說:"我以為亞父派來的使者,沒想到是項王的使者。"說罷,就讓人把宴席撤去。另換上一桌粗劣的飯菜。這位使者回去以後,把這事如實稟報了項羽,項羽便懷疑範增同劉邦有勾結,於是,削弱了範增的權力。範增知道以後,非常生氣,便要求辭職還鄉,項羽竟沒有挽留。範增離開滎陽,還沒有回到彭城,就病死在半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