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日本電訊電話公司的全麵支持,裏庫路特公司在較短的時間裏掌握了計算機和電訊技術,初步完成了該公司的“第二次創業”,並增加了收益。裏庫路特公司向真藤及兩名董事長轉讓即將上市的股票,無疑是對這種支持與合作的酬謝。真藤把倒賣股票收益的一部分落入私囊,另一部分用來收買自民黨議員,培植該公司在政界的親信。
然而,裏案引起公憤的主要原因在於該公司和當時日本政壇上名聲很大的政治家之間行賄受賄的腐敗行徑。據《朝日新聞》的不完全統計,裏庫路特公司通過轉讓股票、捐款、認購宴會券及其它各種形式,先後向60多位國會議員行賄,其數額達13.3億多日元。當然,這個數據是不完全的,有人甚至估計被該公司收買的國會議員可達200名之多。
裏庫路特公司向政界大量行賄,與國家相擁抱,是在中曾根當政時期。這不是偶然的巧合。在中曾根執政的5年(1982—1987)裏,日本為了實現從“經濟大國”向“政治大國”邁進,增大在國際事務中的發言權,著手調整內外政策,改組國內政治力量,保守黨的政治家們表現出異乎尋常的“活力”和雄心勃勃的戰略抱負。當政的中曾根首相自不待言,準備上台的“新領袖”、欲展宏圖的“下一代新領袖”們,都忙於擴充自己的實力,挖掘新財源。江副這個腰纏萬貫的暴發戶看準了這樣的時機和投資對象,給他們雪中送炭。他在選擇轉讓股票的對象時曾對身邊的人說,要選擇“到21世紀也能交往的先生們。”
中曾根通過其秘書共接受了2.9萬股即將上市的股票,其中股票上市後立即拋售2.3萬股,收益6385萬日元,另加各種捐款45—75萬日元,一共從裏庫路特公司獲得1.1億日元的政治資金。
在中曾根執政時期,竹下登、安倍晉太郎、宮澤喜一等3人,被人們公認為是接管中曾恨政權的“新領袖”,而他們之間為了爭先奪取權力寶座進行了明爭暗鬥。裏庫路特公司為了拉攏新領袖,乘機大行賄賂。竹下自1985年至1987年,以其秘書、親屬的名義從該公司接受股票1 .2萬股,倒賣收益2400萬日元,捐款4500萬日元,發售宴會券收入8000萬日元,另外其秘書向該公司“借款”5000萬日元,共達2億日元,令人驚訝。另外兩位“新領袖”安倍和宮澤分別從該公司接受股票1.7萬股和1萬股,政治捐款各5000萬日元。
6.4裏案逐漸曝光
日本首都東京的南端,隔著一條多摩川與川崎市遙遙相望。川崎市人口僅50萬,卻以鋼都和海港馳名國內外。根據日本國土開發廳的最新規劃,這裏屬於“東京的高科技開發區”,自然受到許多企業家的青睞。80年代的暴發戶裏庫路特公司也不甘人後,在這裏購地建房,開辟了電訊電話及情報服務業務。裏案內幕正是從這裏開始曝光的。
1988年3月,當裏庫路特公司在川崎的情報服務大樓張燈結彩,歡慶新樓竣工的時候,神奈川縣警察局接到了指控川崎市市長助理小鬆秀熙的舉報,說他在裏庫路特公司在川崎市火車站西口購地建大樓時,利用他當時擔任計劃調整局局長指揮開發工作的職權,為該公司提供諸多便利,並於1984年12月接受裏庫路特宇宙公司尚未上市的股票3萬股,在1986年10月底該股票上市後轉手倒賣,獲利1億多日元。
縣警察局和橫濱市地方檢察廳受理此案,決定隻做內部偵察,但其態度謹慎,封鎖消息,似乎無意深入調查。
警察當局的舉動,一般人自然無法知曉,但躲不過新聞記者的嗅覺。此事被《朝日新聞》川崎分社年輕副社長山本發現。山本從學校畢業不久,年輕氣盛、雄心勃勃,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膽識,欲幹一番大事業。他認定這其中必有來頭,便帶領幾名青年記者,開始了跟蹤調查。幸好,那時裏庫路特公司對來訪的記者沒有多少戒意,提供了該公司向小鬆轉讓股票的材料。不過這些材料需要由小鬆本人來供認,同時需要證明轉讓股票與小鬆業務之間的交換關係,否則就沒有新聞價值。然而,當記者登門采訪小鬆時卻受到了種種刁難,沒有得到任何有價值的新聞。
正在調查擱淺的時候,喜從天降,一位不願公開身份的人向山本提供了重要情報。此人在一天晚上給山本打電話,約山本在東京新宿區一家小咖啡館見麵。第二天,山本如約來到咖啡館,一位身穿和服的中年人朝山本走來,從懷裏掏出一份打印的材料讓山本從速過目。材料中寫道:1984年12月,裏庫路特公司將其未上市股票轉讓給76名政界、財界要人及社會名流,其中包括3名國會議員,並開列了這76人的名單及股票數額。由於人數多,且有不少陌生人物,隻憑腦子無法全部記下來。但證實了小鬆秀熙接受股票的事實,並了解到前文部大臣森喜郎等重要人物涉嫌此案的重要情報,受益匪淺。不一會兒,那人離席而去。山本無可奈何地目送這位神秘的人物遠去,消失在大街滾滾的人流之中。此人究竟是誰?一說是檢察當局的人,一說是裏庫路特公司的人,但都是猜測,並無材料證實。不過,這個人是知情者這一點卻是無可置疑的。
1988年6月18日,《朝日新聞》社會版頭條發表了山本記者從多方調查獲得的有關小鬆秀熙受賄的情況,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6月20日,川崎市市政府兔除了小鬆的職務。
日本經濟新聞社長森田因獲8000萬日元股利辭職。7月6日,裏庫路特公司董事長江副浩正也因此辭職。由於此案涉及政界、財界和新聞界要人達76人之多,為此東京檢察廳將立案進一步追查。“裏案”東窗事發,牽動了日本朝野和全國國民的神經。日本各大報紙競相報道一些政界要人以其秘書和親屬名義接受股票的情況6這些政界要人迫於輿論壓力,交代了部分事實,便都避重就輕,吞吞吐吐,把事情推給秘書或親屬,更不肯承認其中有違法行為。自民黨政調會長渡邊甚至倒打一耙地說,“股票交易合理合法,無可非議,批評者不過是看別人得到好處眼紅,才說三道四。”
6月中旬至8月底,雖說在野黨議員在國會強烈要求徹底查清此案,各大報紙也相繼揭露了一些內幕,但沒有更多、更確鑿的材料證明,因此輿論攻勢由強變弱,給人們以小題大做的印象。東京地方檢察廳雖從7月份著手調查,但沒有采取強有力的措施,隻不過裝裝樣子而已。這種形勢使不少在野黨議員們感到,要把此案徹底揭露出來,隻靠輿論攻勢是不夠的,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緊追不舍地跟蹤調查,掌握確鑿的罪證。於是,社會黨、日共等在野黨分別組成調查班子,深入追查。而社民聯議員械崎彌之助則單槍匹馬地進行調查,隻讓他的秘書和兒子做幫手。
在各方調查的同時,裏庫路特公司也采取了一係列反調查措施。
6月中旬,《朝日新聞》公布小鬆受賄情況後,江副浩正等公司領導人表麵上若無其事,內心卻是惶恐不安,如坐針氈。江副等人對1984年12月向76人轉讓股票(共124.6萬股)的內情被泄露感到惱火。但真正害怕的還不是這一筆,而是行賄嫌疑更重的1986年9月向79名政界、財界要人和社會名流轉讓的一筆(共76萬股)。這是因為,前者離股票上市差不多有兩年間隔,股票正式上市後其價格漲落並無確實把握,投機嫌疑不大,而且接受股票者多是該公司的老關係戶。這種轉讓在日本司空見慣,不一定把它看作是行賄受賄。
但後者則不然,轉讓對象幾乎都是政界、財界要人,轉讓時間又是股票上市前夕,投機性很濃,該股票一旦上市肯定會隨地價的上漲而上漲,持股者不費吹灰之力可坐收漁利。這就充分說明,這是地地道道的行賄受賄。因此,江副等人十分害怕這一筆勾當暴露出去。萬一事情敗露,公司的名義受損還是小事,更重要的是會直接殃及自民黨的聲譽和竹下內閣。因此,為了防止事態擴大,盡快平息方興未艾的這場風波,該公司秘密組織了以江副為首的“危機管理班子”,四處活動。他們隻相信金錢的力量,以為它能使鬼推磨,殊本知世上還有不吃這一套的硬漢。
裏庫路特公司的危機管理班子遇到械崎彌之助這位剛直不阿、見利不動心的議員,不僅沒有達到目的,反而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械崎通過調查發現了1986年9月裏庫路特公司向政界、財界要人轉讓股票的蛛絲馬跡。他把調查的結果一一公布出來,這給裏庫路特公司造成了致命的威脅。
於是,該公司派其子公司宇宙公司社長辦公室主任鬆原弘多次登門拜訪木酋崎,企圖以重金封住他的嘴。木酋崎一眼看穿了鬆原求見的意圖,事先與電視台聯係,在他家裏會客廳安裝了攝像機。把鬆原將一包點心和內裝500萬日元的紅包遞給他,他當場回絕的場麵及對話全部拍了下來,錄了音。1988年9月5日,木酋崎在國會舉行記者招待會,向社會公布此事,當晚日本電視新聞節目中播放了錄像資料。
這樣,曾一度平息的裏案風波又起,社會輿論再度紛紛譴責裏庫路特公司的卑劣行徑,要求徹底查清此案的呼聲日益高漲。
在社會輿論的壓力和在野黨的攻勢下,東京地方檢察廳才下決心查處此案,9月份成立了“特搜部”。10月20日逮捕了鬆原弘,並查抄了位於東京銀座的裏庫路持公司本部,運走多達1700個紙箱的有關材料。11月份特搜部又成立了4個調查小組,配備精兵強將分頭進行偵察工作。隨後,裏案涉嫌政界要員受賄的情節陸續公之於世。竹下政府的腐敗內幕逐漸大白於天下。
6.5竹下卷入裏案
這股黑幕重重的政商勾結賄賂案醜聞,在日本國會由熱帶低壓氣流逐漸釀成巨型台風,直接危及竹下內閣的存在。
竹下登首相看到裏案的烈火即將燒到首相府,他焦急地要從火坑中跳出來。1988年12月27日,他決定改組內閣,以便取得國民的信任。但是沒有能如願以償,相反輿論界指出:內閣中新任的法務大臣長穀川峻直接接受了裏庫路特公司的股票,已構成受賄。竹下登對此十分驚訝,他詢問法務大臣長穀川峻是否確有其事?長穀川峻信誓旦旦地保證自己與裏庫路特公司轉讓股票一事毫無瓜葛。事隔一天,輿論界公布出長穀川峻的後援團體確實接受了裏庫路特公司的政治捐款和股票,頓時國內輿論嘩然。長穀川峻對新聞界說,政治捐款和股票一事均由秘書代辦,自己一概不知,這顯然是一片謊言。自民黨和竹下首相感到長穀川峻確實卷入賄賂漩渦,竹下為使國民信任本屆政府是清正廉潔的民主政府,所以不得不接受長穀川峻法務大臣辭職。長穀川峻僅上台3天就下野的事件是日本曆史上內閣辭職57人中最短的一位。竹下首相原來企圖建立新內閣以樹立政府威信,展開內政外交活動,現在卻出師不利。
不僅如此,內閣中的經濟企劃廳長官員原田寬和大藏相宮澤喜一都因接受裏庫路特公司的政治捐款而辭職。同時內閣官房長官小淵惠三也涉嫌裏案,竹下首相親自為小淵排憂解難,並出麵作保,才勉強維持原職。竹下組建的新內閣還沒有行使職權,就有3位內閣成員因受賄而辭職的事實,使日本國民不滿政府情緒鼎沸,加上竹下首相強行通過稅製改革,加重國民負擔;更加激怒了國民。1989年1月底表示支持竹下政府的隻占國民的27.4%了。廣大國民對於政府官員接受賄賂、大吃大喝等腐敗現象深惡痛絕,普遍認為官員從政道德每況愈下,為此強烈要求竹下首相改變政府形象,徹底查處裏庫路特案件,顯然竹下首相步履艱難,力不從心。
1989年3月,東京檢察廳在追查裏庫路特的過程中,爆發了特大新聞。有證據證明竹下登首相就任之前曾接受過裏庫路特公司的巨額政治捐款,涉嫌貪汙受賄。
早在1987年5月底竹下登任自民黨幹事長之際,他的後援組織“岩手長期政策懇談會”曾在盛岡市舉辦宴會,裏庫路特公司購買了3000萬日元左右的宴會卷。在宴會前10天,裏庫路特公司還購買了竹下後援會在東京舉行的宴會卷2000萬日元。
這樣,竹下首相的政治團體和後援組織在短期內得到了裏庫路特公司5000萬日元的“捐款”。
裏庫路特公司為何對竹下登如此慷慨大方呢?這是因為該公司確認竹下登將是下一屆首相強有力的候選人,所以對他進行政治投資,有朝一日可以收回超額本錢和利潤。竹下登和“經世會”的同僚們為了奪取首相寶座,也迫切需要錢財,以便在選舉中取勝。由此可見,竹下登和裏庫路特公司之間是心照不宣和不謀而合。
為此在自民黨選舉總裁前夕的1987年5月30日,竹下登及其後援政治團體在盛岡大飯店舉行宴會,眾議員、財界、政界等1000多人出席宴會。第二天,竹下登同“岩手長期政策懇談會”的會員在裏庫路特公司經營的高爾夫球場進行聯誼比賽,爾後公司又派直升飛機送竹下登等人返回東京,這些活動證明竹下登同裏庫路特公司的關係非同尋常。
按日本“政治資金法”規定:資本家為政治家捐款是有限製的。象裏庫路特公司擁有16.2億日元資金的企業,它1年內對政黨、政治團體和政治家的捐款最多為1500萬日元,對其它團體的捐款不得超過750萬日元。用這一法定標準去對照竹下登這次接受的捐款,顯然是大大超限。如果把公司請竹下登的後援團體人員大吃大喝和玩高爾夫球等等費用加上去,那就超過更多了。竹下首相對此必須作出明確答複。
為此國民支持政府率下降為13.1%。
竹下首相眼看“裏案”的烈火很快會燒到自己,憑他在政壇多年的經驗,便立即采取措施,當即立斷地讓自己的秘書青木伊平離職,因為青木秘書曾為竹下登接受裏庫路特公司2000股未上市股票,為竹下親戚接受10000股。這一事實一旦公諸於眾,竹下首相必然會被轟下台。如今讓青木秘書離去後就可以度過難關,因為東京地方檢察廳一旦追查竹下購買裏庫路特公司未上市股票一事時,則可以用經手人已經離職為由,搪塞對付,同時還可以用“秘書擅自行事”,“不懂股票交易”等言詞進行推諉。雖然青木秘書跟隨竹下30多年,兩人感情很深,但這時為了保住首相寶座,隻好丟車保帥,忍痛割愛。至於後援會的問題還構不成受賄罪,所以竹下首相認為渡過難關是有希望的。
青木伊平被竹下首相解職後,預料到東京地方檢察廳不會放過他的,感到有難以承受的壓力,他在惶恐、困惑、迷惘之中找不到周全的應對辦法。1989年春,東京地方檢察廳開始詢問他的情況,他難以應酬,又不忍心揭竹下的老底,為了保全竹下首相的聲譽和安全,他在絕望中跳樓自殺了。這就是我們在前麵看到的驚人的一幕。
青木伊平自殺後,使檢察廳追查竹下首相受賄案一時斷了線。這時國民對政府的支持率由3月份的9%再降到3%。
這在自民黨執政史上是前所未聞的。隨著調查的進一步深入,竹下接受賄賂的醜聞逐漸水落石出。青木秘書的自殺並沒有能挽救竹下登的政治命運。這使竹下登心如絞痛。竹下首相在國會裏被在野黨議員的質詢弄得十分狼狽。當被問到是否交代清楚了,他也不敢理直氣壯他說個“是”字。果然,當他交代從裏庫路特公司接受總額達1.5億日元的捐款後不久,新聞界又揭發他在競選自民黨總裁時,通過其秘書向該公司“借款”5000萬日元一事,使他無言以答,無路可退,隻好辭官謝罪。4月25日,他被迫宣布,一俟國會通過本年度預算後就辭職。6月2日正式辭職,這我們在前邊已有敘述。
竹下登就這樣垮台了,那麼當初他是如何一步步登上首相寶座的?這還得從頭說起。
6.6竹下登的發跡
竹下登於1925年乍暖還寒的2月26日降生在日本島根縣飯石郡桂合村。他的父親勇造是竹下家的倒插門女婿。他們長期經營釀酒行業,家庭經濟尚屬小康之家。
他的父親還當過“莊頭”(相當於村長)。竹下登的父母希望兒子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特別是他母親,對兒子管教嚴格,要他勤奮刻苦,認真學習,不準出現半點怠慢情緒。同時要他遵守“任何時候不要讓他人生氣”的做人道理。竹下登雖然後來蜚聲政壇,可是小時候的他卻十分一般,一些舞文弄墨的文人曾想發掘他小時候的種種驚人事跡,結果卻無從尋覓,不過其母親的待人格言倒使兒子恪守了幾十年。
竹下登在讀初中時就離開父母住在學校裏。他難以忍受孤獨和寂寞,讀書成績又極一般,表明其天資不屬聰穎之列。
他為了消磨時光,白天一有空閑就練習柔道,直到精疲力盡方才罷休。晚上,他不讀正課書籍,廣泛閱讀小說,對小說中描繪的農村風土人情和各式人物倍感親切,為此能把許多精彩段落背下來,幾十年以後仍然記憶猶新。
由於竹下登把許多時間沒有花在正課上,致使中學的主要課程成績平平,初中畢業時沒有能考上縣裏的重點中學。
竹下登的父母決心要把兒子培養成為一名大學生,把他送到京都早稻田大學舉辦的一所私立補習學校,竹下登頗感難堪。但是竹下登後來感到沒有考上重點高中倒是一件大好事,因為,如果考上重點高中則必然會學習理工科,而從私立學校補習班畢業能上早稻田大學,這樣就必然學習人文科學,這是從政的基礎。同時,早稻田大學是培養政治家的搖籃,為他後來從政提供了許多有利條件。事實上,竹下登也的確是從早稻田大學開始步入政治舞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