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山水詩(1)(3 / 3)

這是一首快詩,是毛澤東的即興之作,全詩一氣嗬成,生動地描繪了從莫幹山返回杭州的全過程,充分顯示了他的才情。毛澤東在詩中用進、入、過、到幾個動詞,全從動態著筆,使全詩充滿了動感。

初稿對照

七絕·莫幹山

翻身躍入七人房,回首煙雲是上蒼。

四十八盤才走過,風馳又已到錢塘。

五雲山中聞鶯啼——《七絕·五雲山①》

一九五五年

五雲山上五雲飛,遠接群峰近拂堤②。

若問杭州何處好,此中聽得野鶯啼。

這首詩最早發表於《黨的文獻》1993年第6期。

題解

這首詩是作者在杭州期間遊覽五雲山時所作,參看《五律·看山》和《七絕·莫幹山》

注釋

①五雲山: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群山之一,靠近錢塘江。相傳因有五色彩雲縈繞山頂,並且長久不散而得名。

②堤:這裏指錢塘江的江堤。

賞析

五雲山地處西湖側畔臨近錢塘江的地方,傳說有五色彩雲繚繞山頂經久不散,山頂還有一座小廟。出生於偏遠山區、長期在邊遠山區生活戰鬥的毛澤東來到這種祥雲紫氣的地方,自然非常高興,因此寫下了這首《七絕·五雲山》,有聲有色地描繪了五雲山的美景,表達了自己無比歡暢的情懷。

首句“五雲山上五雲飛”,開門見山,點出該詩的本題,七個字裏兩寫“五雲”,為我們描繪出五雲山高聳入雲,山頂上五色彩雲舒卷飄飛的動人景色。

次句“遠接群峰近拂堤”承接上句,進一步寫“雲飛”的情況。作者站在五雲山頂放眼遠眺,看到的是彩雲“遠接”西湖周圍的“群峰”;俯瞰山下,看到的是彩雲“近拂”錢塘江堤。作者在這裏用彩雲把遠方的群峰與近處的錢塘江堤連接起來,十分傳神地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充滿動感、多姿多彩的圖畫。

第三句“若問杭州何處好”是一個過渡。在這裏作者以設問的形式為人們造成一個懸念,從而引起人們探索的興趣,並且起到突出末句,為末句蓄勢的作用。

末句“此中聽得野鶯啼”回答了第三句的提問,可以說是畫龍點睛的一句,使全詩的審美意境變得更加豐富。在繚繞的彩雲中,嬌鶯婉轉地啼叫,這樣美好的場景不僅使五雲山更加令人神往,也表現出作者內心那美好、閑適的情調。

毛澤東以寫詞見長,而寫詩則以寫律詩見長,偶有絕句也大多選取戰馬、紅旗這一類意象,因此像本詩中這樣寫景的絕句可以說是少之又少。這首詩自然暢達,輕盈瀟灑,充分表現出作者當時輕鬆、自得的心態。

鐵馬從容殺敵回——《七絕·觀潮》

一九五七年九月

千裏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台①。

人山紛讚陣容闊,鐵馬②從容殺敵回。

這首詩最早發表於《黨的文獻》1993年第6期。

題解

錢塘江湧潮是古今一大奇觀,早在漢唐,人們就有觀潮的習俗。1959年9月11日,正在杭州視察工作的毛澤東得知這段時間正是觀看錢塘江湧潮的最佳時間,於是就來到海寧觀看了這一壯觀景象,這首詩就是他在觀潮後不久所寫的。

注釋

①釣魚台:釣魚的石台,這裏指東漢嚴光(子陵)隱居垂釣處。

②鐵馬:配有鐵甲的戰馬,這裏指錢塘江湧潮。陸遊《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有:“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賞析

毛澤東的這首七絕詩不僅寫出了錢塘湧潮的氣勢,也寫出了其內心的一貫氣勢。他眼中的錢塘潮陣容壯闊,來回奔騰,有“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之勢,如此氣壯山河的氣魄恐怕也隻有毛澤東這樣的詩人才能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來。

全詩的頭兩句緊扣“觀潮”的“觀”字,寫出了作者目送湧潮而來,又目送湧潮而去的神情,並為我們描繪了錢塘潮漲時的磅礴氣勢。錢塘江外杭州灣,外寬內窄,外深內淺,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喇叭狀海灣。起潮時,寬深的灣口,一下子吞進大量海水,由於江麵迅速收縮變窄、變淺,奪路上湧的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便都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這也就造成了壯觀的錢塘江湧潮。“千裏波濤滾滾來”化用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寫出了海潮初漲時的實景,在水天相接的地方,一條逐漸增粗的白練正由遠及近而來,這是作者的遠觀。“雪花飛向釣魚台”則寫出了湧潮磅礴的氣勢,奔湧而至的錢塘大潮,以排山倒海之勢,撲麵而來,潮水與石岸相撞擊,濺起雪白的浪花,好像要飛灑到錢塘江上遊釣魚台一樣,這是作者的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