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天下有無數的山,也有無數山的故事。山裏有奇珍異寶,佳卉奇葩,鶯歌燕舞,虎嘯猿啼;山裏有長虹彩霞,朝陽夕照,激流飛瀑,清風明月,亂石崩雲;山裏能藏龍臥虎,山裏能漁樵耕讀;山裏有田園牧歌的寧靜,也有狂風暴雨的凶險;山裏有神有仙有僧有道,有上帝的寵兒,有落魄的書生,也有避世的遺民。在山裏,詩人能找到夢幻意境,歌唱家能唱出天籟之音,畫家能發現絢麗色彩,政治家能體會巔峰的感覺,哲學家能發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的慨歎。家鄉的山,域外的山,塞北的山,江南的山,處處有山。蘇州的山在園中,園林假山;杭州的山在湖邊,湖光山色;桂林的山在水側,山水甲天下;西藏的山在天上,天上人間;家鄉的山在心裏,魂牽夢縈。
地震的記憶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震驚中外的汶川大地震發生,四川省約8萬人遇難和失蹤,甘肅省60個縣受災,重災縣8個,100多人遇難。此時,距離2008年高考僅26天,我作為甘肅省招生辦主任,正陪同部裏的同誌檢查高考準備工作。經省政府與教育部協商,甘肅省隴南市和甘南藏族自治州17個縣當年的高考實行延期考試。這就表明,甘肅將麵臨兩次命題、兩次印卷、兩次考試、兩次評卷、兩次劃線、分解兩批計劃和建立兩個錄取係統進行錄取的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從地震當天開始到8月18日錄取結束,曆時百日,我省的高考經曆了一次嚴峻的考驗。在教育部、甘肅省政府和教育廳的領導下,甘肅省招生辦組織各市縣和評卷院校等,出色地完成了當年的高考和錄取任務。教育部檢查組同誌說:經曆了今年的高考,甘肅省能克服任何困難,完成高考任務,教育部可以放心。在這次高考工作中,省招生辦全體人員同舟共濟,齊心協力,各司其職,各盡其責,能擔當、敢負責,沒有一個人懈怠、瀆職。關鍵崗位的幾位同誌抱病堅持工作,以堅定的信念、堅強的意誌捍衛職責,演出了一幕精心組織,無縫銜接,辛勤工作,災區考生得實惠、全省考生均受益的抗震救災高考大劇。關鍵環節也相當精彩。
在這次抗震救災高考中,不少領導和群眾曾經擔心:你們靠什麼來保證兩次高考順利進行,保證公平公正?我們明確表示:靠的是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靠的是嚴肅的規則,嚴密的程序,嚴明的紀律,嚴謹的作風,嚴格的責任;靠的是一級對一級,一層對一層,一個環節對一個環節的責任製和責任追究製。當高考麵臨預防餘震,板房不足的情況時,省招生辦不推卸責任,堅定地提出了在符合當地抗震防護標準的教室中安排考場的意見,得到各方麵的認可。甘肅省招生辦提出的高考防震預案,隻有五小條,既簡便易行,又嚴密可靠。在餘震不斷的情況下進行高考,部裏和省裏的領導都反複強調,考試期間如果出現餘震,考生就要疏散。但如果疏散導致試卷丟失,考場混亂、失控怎麼辦,難道在延考的同時再出現延考群體?對此沒人回答。6月7日早上,當政府領導與天水招委領導通話時說:據地震局預測,高考兩天尚未出現強烈餘震的跡象。隨後我們立即安排通知各市州招生辦:這兩天不會出現強烈餘震,放心做好高考工作。事後有人提出,萬一出現強烈餘震而沒有及時疏散,造成嚴重後果誰來負責?我說在這樣的大事麵前,我們也是賭的不出現大的餘震,如果出現了,那是“天亡我也,非戰之罪”(項羽語)。毛主席在指揮淮海戰役中說過:淮海戰役是60萬對80萬,一鍋夾生飯,我們啪的一下就押上去賭了,賭的是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人一生中總會遇到兩難選擇的事情,在趨利方麵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在避害方麵折財和危險難以同免,需要你抉擇,甚至賭一把,可以說在特殊情況下賭一下,也是不得已的做法,是一個男人的勇氣。2008年的抗震救災高考已過去幾年了,但在我的心底烙下了深深的印記,終生難忘。我還寫了一首高考難的詩以記其事;
奧運之年高考難,平安承諾不平安。
寒冬風雪迷江岸,炎夏洪災遍地船。
地震頻繁患蜀境,藏獨不斷擾高原。
移民替考人為禍,固守嚴防能過關。
地震,曆來是一個恐怖的話題。從我懂事起,說起地震,就和說狼來了一樣可怕。我的家鄉——會寧縣,與寧夏的西吉縣毗鄰,遭遇過海原大地震的浩劫。1920年12月16日,震級達8.5級、裂度達12度的海原大地震發生,震感波及全世界,死亡27萬人,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1.2個唐山大地震。這次地震造成規模巨大、數量極多的山體滑坡(當地人稱山走了),形成眾多的堰塞湖,僅西吉縣就形成40多座天然堰塞湖。距離我的家鄉僅十餘公裏的西吉縣黨家岔形成的一個堰塞湖,湖水麵積達到80平方公裏,蓄水量達到1100多萬立方米,是亞洲第二大堰塞湖,現已被命名為震湖,迄今已有90年。我的家鄉會寧縣青江驛有座山走了半邊,也形成了一個堰塞湖,曆時近30年。我
的二爺就是在那次地震中喪生的,年僅十幾歲。據爺爺講,他們弟兄四人,爺爺是老三,平時晚上都是老大老二老三睡在一間土窯炕上,土炕總是中間熱兩邊涼,老大睡邊上,爺爺年齡小本應睡中間,可二爺較勁,要睡中間,爺爺隻好睡邊上。地震那天晚上,二爺突然要睡邊上,爺爺隻好睡中間,結果半邊窯倒塌,二爺被砸死,大爺和爺爺隻受了些傷,幸存下來,真是命運無常啊!小時候,經常聽到地震的傳說,傳說海原大地震之前,有一個老年道人(可能類似紅樓夢》中的跛足道人)走村串戶,逢人便講:“高高山上搭茅稈,村村戶戶無人煙。”又傳說:有一個半歲小孩開口說話,“今年的麥子長得長,沒人揚”,令人毛骨悚然。少小之年經常聽大人說地震了,便聽到轟隆隆的聲音,房子哢哢作響,地麵悠悠搖晃。1970年的一個夜晚,西吉縣發生5.5級地震,我從炕上爬起來,想開門出去,竟然被搖晃得下不了炕,開不了門,從此給我的印象是大地震來了根本跑不了。此後相當一段時間,地方政府號召防震,村裏的人家家戶戶在麥場上搭建茅稈房,有的村子茅稈房失火,火燒連營,笑話不斷。1976年,我在甘肅師大上學,接連發生唐山大地震和鬆潘地震,一位同學家在唐山,家裏人都受了傷,房子全倒了,同學們都捐款捐物,互相幫助,讓大家都感到集體的溫暖。那年,學校學生防地震,人心惶惶,風聲鶴唳。一天晚上,有人製造假地震,住在四樓的一名學生在睡夢中爬起來,把窗子當做房門衝了出去,釀成慘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