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帶下病(1 / 2)

[(二)帶下病

]

帶下量多

偏方1

【組成】枸杞子15克,白果7枚,烏(海)參2隻,鴿蛋12隻。

【功效】適用於白帶量多的患者。

【製法】枸杞子洗淨,白果剝去殼,烏(海)參用涼水浸泡漲發後,從中間剖開,去除腸子,洗淨後在開水中焯2遍,鴿蛋煮熟,剝去殼,滾上幹澱粉,在油鍋中炸成金黃色;炒鍋內注入雞湯,放入烏(海)參、酒、薑、鹽,煮沸後撇去浮沫,移文火煨40分鍾,加入鴿蛋、枸杞子、白果,再煨10分鍾,濕澱粉勾芡,加味精而成。

【服法】佐餐食。

【來源】來自民間。

偏方2

【組成】蕹菜根500克,鮮白槿花250克(幹品100克),豬肉或雞蛋適量。

【功效】適用於白帶量多的患者。

【製法】蕹菜、鮮白槿花(或幹品)與豬肉或雞蛋適量共燉熟即可。

【服法】佐餐食。

【來源】來自民間。

偏方3

【組成】菟絲子20克,桑椹子30克,韭子10克,豬腰2個,生薑1片。

【功效】補益肝腎,黑發養顏。用於腰酸不適、夜尿多、婦女帶下、耳鳴失眠、須發早白、視物不清者。

【製法】菟絲子、桑椹子、韭子、生薑洗淨並用白紗布包紮;豬腰切開,去白脂膜洗淨,切厚片。將全部用料放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文火隔水燉3小時,調味即可。

【服法】飲湯吃豬腰,每天1料。

【來源】來自民間。

偏方4

【組成】白果10個,豆腐100克。

【功效】清熱除濕止帶。適用於濕熱下注所致的白帶量多的患者。

【製法】將白果去心,與豆腐同燉至熟。

【服法】佐餐食。

【來源】來自民間。

偏方5

【組成】魚鰾20克,豬蹄1隻。

【功效】健脾除濕,收澀止帶。適用於脾虛型帶下。

【製法】將魚鰾、豬蹄共放沙鍋內,加適量的水,慢火燉爛調味即成。

【服法】佐餐食,每日1次。

【來源】來自民間。

偏方6

【組成】雞肉200克(切塊),白果10克,黨參30克,白術10克,懷山藥30克,茯苓15克,黃芪30克。

【功效】健脾除濕,收澀止帶。適用於脾虛型帶下。

【製法】水煎服,煮湯,去藥渣即可。

【服法】飲湯食肉,每日1劑。

【來源】來自民間。

偏方7

【組成】胡椒7粒,雞蛋1枚。

【功效】健脾除濕,收澀止帶。適用於脾虛型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