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帶下病(2 / 2)

【製法】先將胡椒炒焦,研成末。再將雞蛋捅一小孔,把胡椒末填入蛋內,用厚紙將孔封固,置於火上煮熟,去殼食用。

【服法】佐餐食,每日2次。

【來源】來自民間。

偏方8

【組成】肉桂5克,附子10克,雞蛋1枚。

【功效】溫腎,止帶。適用於婦女帶下量多、子宮脫垂。

【製法】將肉桂、附子水煎後,去渣,打入雞蛋,煮熟食用。

【服法】食蛋飲汁,每日2次。

【來源】來自民間。

偏方9

【組成】鮮雞蛋1個,白果2枚。

【功效】斂肺氣,止帶濁。適用於婦女白帶過多。

【製法】將雞蛋的一端開孔,白果去殼,納入雞蛋內,用紙粘封小孔,口朝上放碟中,隔水蒸熟即成。

【服法】每日1次。

【來源】來自民間。

偏方10

【組成】白果12克,腐竹50克,粳米100克。

【功效】健脾益氣,升陽除濕。適用於脾虛帶下。

【製法】將白果去殼皮,同腐竹、粳米同煮為稠粥。

【服法】每日1次,空腹食。

【注意事項】白果有小毒,不可多食。

【來源】來自民間。

偏方11

【組成】腐皮90克,銀杏9克,大米60克。

【功效】健脾除濕,收澀止帶。適用於脾虛型帶下。

【製法】將銀杏去殼、去芯後同腐皮、大米(洗淨)同煮成稠粥。

【服法】每日1~2次,溫熱食。

【療程】一般服5~7次見效。

【注意事項】銀杏有毒,不可多食。

【來源】來自民間。

偏方12

【組成】白果6克,蓮肉15克,江米50克,烏骨雞1隻去內髒。

【功效】補肝腎,止帶濁。適用於下元虛憊的白帶量多。

【製法】先將白果、蓮肉研末,納入雞膛內,再入米、水,慢火煮熟。

【服法】食肉飲粥,日服2次。

【來源】來自民間。

偏方13

【組成】大米60克,銀柴胡10克,馬齒莧25克,赤芍10克,延胡索10克,大棗10枚,山楂條10克,白砂糖10克。

【功效】清熱除濕,化瘀止痛。適用於濕熱下注、阻滯氣血之痛經、經前小腹疼痛、血色黯紅、質稠有塊、帶下黃稠等症。

【製法】銀柴胡、馬齒莧、赤芍、延胡索加水1 000毫升,武火燒開,文火煮30分鍾,去渣留汁,以藥汁煮大米、大棗至粥熟,加山楂條、白糖調勻。

【服法】頓服。

【來源】來自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