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也不要盡信廣告作用
這又是另一個極端。其實在“市場”上占據不敗之地的——“東西”,隻能是那些質量優秀的“東西”。對於不好的“商品”,廣告頂多能帶來一時的效益。如果你想要永久地占有“市場”,必須是好“東西”和廣告的結合。
(6)付出與所得不一定成正比
市場複雜而多變,付出虔誠的努力,卻得到失敗的結局,這並不罕見。如果輕信耕耘與收獲之間存在必然的聯係,一次失敗就可能挫傷創造的銳氣,在往後的日子裏,失敗就會不請自來。
(7)不能有欺詐心理
傳統上輕視商業的中國,流傳著很多對商業和商人的不公正評語,長期以來,害人非淺。比如“無商不奸”這一句話,它一方麵使人們對商人產生偏見,另一方麵挫傷很多商人經商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對那些經商的人在心理和品格上產生誤導,將他們導向失敗。真正的商業,是人們性格和智慧的較量,而不是人們劣根性的角逐。不明白這一點的人去從商,最終必定會倒大黴的——它已經不是失敗,而是完蛋!
你必須為你的事業付全部責任,所以事事都要小心,要三思而行,所以有一個較好的心理準備是非常必要的。
了解這幾點,了解創業中的困難,克服困難,將掃清自己成功路上的絆腳石,使自己一路順風。
6培養你創業者的素質
不是每個人都能創業,這正是因為他的不具備創業者的素質,這種素質才是創業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也不是一個人生下來就有或沒有這種素質。這種素質是可以培養的。如果你想創業的話,那麼就在之方麵培養自己吧!
以下是一位事業小有所成的人總結的發展創業力量的方法。
①嚐試與人合作:不要以為單靠自己的力量可以做到所有事情。具生意頭腦的人都要學習與人合作之道,盡管未必用得著,也要懂得這方麵的技巧。
②學習堅韌精神:創業的過程中,也許遇到形形色色的挫折,稍遇困難就沮喪,是不會成功的。創業的甜果往往藏在背後,隻有具備堅韌的毅力,你才能取得成績。
③廣集生財之道:處處都有賺錢良機,關鍵在你能否發現而已。不要小看社會上的小事,它可能啟發你生財妙法。
④學習冒險:世上沒有任何一種投資,是絕對穩妥和賺錢的,有了創業的意念,就要有冒險精神,不要老是介意蝕了一點餘錢,就打算退出。
⑤學習借錢投資:有人認為向別人借錢的生意,是傷體麵的事情。時移勢易,銀行給予生意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隻要認定目標,就要對自己的眼光有信心,向銀行或親友提出金錢上的借貸要求,並非羞恥之事。
⑥充分運用時間:除了平日必須要做的事情外,你還有許多空閑時間,都有可供利用的價值。
⑦學習有始有終:凡事淺嚐輒止,是不種壞習慣。由這一天開始,學習做每一件事,有始有終地完成,不得馬虎了事。
⑧培養創造力:設定要賺錢的目的,然後由近及遠,考慮不同的賺錢方法。不要隻想著可以賺大錢的方法,而忽略了其他不大有吸引力的賺錢項目。
創業,意味著開辟新的天地。因而擁有創業激情的創業者一定要有著冷靜、理性的頭腦,創業要從小處開始。就像一棵參天大樹是從播下一粒小小的種子開始的,一定要細心地嗬護,認真地管理,才能逐步茁壯成長。微軟公司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其市值一度超過了5000億美元,超過了龐大的企業帝國通用電氣,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這麼一個全球巨無霸在20年前還隻是一個小小的公司,比爾·蓋茨還隻是一名從哈佛大學退學的大三學生。和當時的一些公司相比,微軟真是太微小軟弱了,根本不會有人把比爾·蓋茨及他的小公司放在眼裏。比爾·蓋茨沒有因為自己的公司小而放棄,相反,他以無比的熱情投入公司中去,廣泛搜集招攬有用的人才,經過了重重曲折、失敗之後,微軟逐步從一個小不點長成了企業界的巨人。而這一切都是在20年的時間裏完成的。
因而,創業者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冷靜下來,從小處開始,勤勤懇懇、認真地做好每一步。不要犯“眼高手低,盲目有大”的錯誤。一些創業者,尤其是在校的大學生,對個人的期望值都是很高的,認為要創業一定要創大業,搞得轟轟烈烈才帶勁,其實,這一思想是創業者容易失敗的最大隱患。初創業者一定要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穩紮穩打,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都是從小企業開始的。要甘心忍受創業前期默默無聞的狀態,不要期望一成名、一飛衝天。認認真真地將每件事情做好。這樣,在企業逐步發展壯大的同時,初創業者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和增強,在有利的時機到來的時候要牢固地緊抓不放,這樣小企業也會在將來騰飛成為大的企業集團,創業者的能力也就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可以駕馭任何一個龐大的集團公司。甚至可以轉而從政,管理一個省、甚至一個國家。例如美國的前商務部長多伯特·魯賓曾在華爾街著名的投資銀行高盛公司工作了近30年。然後成為美國商務部長,在全球政治、經濟領域縱橫馳騁、叱吒風雲。
知識經常時代在中國展現了無限商機,現在極為需要的是一批既有知識又有膽識的創業者。創業者既不能為未來的不確定而心生恐懼,又不能對新知識一無所知。如何解決這個困難呢?前一段時期在中國各大高校熱鬧異常的創業大賽給創業者可以指引一條道路。創業者首先應該對自己的創業計劃有一定的了解,對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和困難事先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就可以放心大膽地開始創業。在創業的過程中逐步修改自己的創業商業計劃,在遇到實際問題時,通過廣泛讀書、或者請教專家來解決問題並從中逐步總結經驗。其實,在大學裏或者在其他學校中,學生學的不是知識而是一套思維方法,知道如何去尋找資料、如何去分析、判斷、總結。一個人很難在創業之初就全部掌握有關經濟學、管理、會計、法律、金融等諸多知識。創業者一定不能因為目前缺乏這些知識而心生畏懼,裹足不前。而是要大膽往前闖,既要大膽,又要心細。仔細留心所遇到的所有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積累經驗。
縱觀現今中國,缺少的就是一大批有膽有識的企業家,缺少那種成功的素質,廣大企業者們開始行動吧,從培養自己的素質開始,你就是那站在巨人臂膀上的人。
7創業要抓住機遇
創業,意味著開辟新的天地。因而擁有創業激情的創業者一定要有著冷靜、理性的頭腦,創業要從小處開始。就像一棵參天大樹是從播下一粒小小的種子開始的,一定要細心的嗬護,認真地管理,才能逐步茁壯成長。
一個創業者,也要善於抓住機遇。就像揚帆出海,隻有趁風而行,才能更快到達目的地,抓住機遇,你的企業才會短時間內壯大。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全力以赴用好機遇
發現了機遇,抓住了機遇,並不等於成功。這一點須特別引起注意。比如,你發現了一個信息,此信息可幫你賺一筆錢,於是你就立即投資、購置設備、招聘人員,組織生產。可是,在運作當中,你重視不夠,管理不善,照樣賺不到錢,有可能連本錢也要搭進去。
發現機遇,抓住機遇,僅是事業成功的一半,而另一半則是看你能否抓好機遇,利用好機遇。這是一個整體,隻是發現了,而沒有抓住;隻是抓住了,而沒有抓好;隻是得到了,而沒有用好,仍然達不到抓住機遇的效果。這如同自然界物質轉換一樣,從一種物質形態變成另一種物質形態,必定要經過轉化,要轉化就需做功。如,知識是重要的,但知識不等於力量,隻有當知識轉化為智力或創造力以後才能真正成為力量。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是一項科技成果或科學發明並不直接成為生產力,隻有當它被開發成有價值的產品時,才能變成生產力。同樣,機遇對人生發展是重要的,但機遇不等於成功,隻有把機遇變成現實,創造出有價值的業績時,才能算是把機遇變為成功。
所以,要想獲得成功,不僅須發現機遇,抓住機遇,還須全力以赴,用好機遇。
(一)珍惜機遇緊抓不放
機遇的得到,並非易事。在這不太多的機會中,有時不發現不了。我們所能發現的就更少了。既然發現了,我們就應珍惜它。不能在機遇到來之前,竭盡全力,絞盡腦汁,勇於拚搏,從不懈怠。一旦機遇到手,就沾沾自喜,以為萬事大吉,放棄努力。如此,可能導致前功盡棄。在這方麵失敗的實例很多,其教訓值得我們注意。
(二)分析機遇找到最佳發展途徑
抓住機遇後,還要分析和認識機遇所提供的有利條件,並與自身的發展需求有機結合起來,統籌謀劃,製定出可行的實施計劃和落實措施。
機遇提供給人們的外在有利條件是多方麵的。有技術的,有環境的,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有些是短時起作用的,也有長期起作用的;有些可能直接產生作用,有些則要經過配套才能發揮作用等等。我們必須進行具體分析,把可利用條件的性質、程度、方式以及存在的不利因素和風險搞清楚,做到心中有數,以便趨利避害,恰當運用。
如果機遇能夠符合自己的特點,那麼,抓住機遇的人,就能夠熱愛它,利用它,創造出人間奇跡。
所以,在捕捉機遇階段,人們的目光主要是盯向外部,而在抓住機遇後,眼睛就應轉向內部,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專業領域,將機遇提供的啟迪、思路和有利條件,引申開來,結合自身特點找到最佳發展途徑,利用機遇促進自身的發展。
(三)努力拚搏用好機遇
機遇對於一個人而言,僅是提供一個機會。能否利用這個機會,創出一番事業,取決於你的努力程度。世界上沒有一個成功者,是沒有經過努力而得到的,這是一個客觀現實。麵對機遇的到來,如果不敢選擇,不敢嚐試,那不是一個勇者,一旦機會選定了,如果怕困難,不願為之奮鬥,那也不可能成為一個成功者。
所以,我們在抓住機遇後,是否努力奮鬥,敢於拚搏,是事業成功的關鍵。
8既站在巨人肩膀上,又具有獨創性
無論追求什麼目標,計劃最重要,一定要為奮鬥目標預做準備。
要分析、勾畫前景藍圖、安排優先順序、擬訂策略。
要去研究渴望成功的領域,也要借助他人的專業知識,通過閱讀書報雜誌,以及訪晤可能了解如何達成類似目標的先進人士,而設計出前進的路線。
要知道以前的人針對類似目標曾做過哪些事?是否奏效?現在其他人針對類似目標在做些什麼?有無展望?還有哪些事從來沒有人嚐試?為什麼?到哪裏可以找到前進的第一個據點,得以循此登上更高層級?
很多人以為,勤奮是成功的關鍵。勤奮的確非常重要,把事情做得漂亮,要比勤勞苦幹更重要。
古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發明杠杆與滑輪;他因陶醉於杠杆原理,而講出一句名言:“給我一塊站的地方,我便能移動整個地球。”
當時的統治者西洛,有一天出題向這個吹牛的家夥挑戰,如果無法通過考驗,就要他從此閉嘴。題目是這樣的:
西裏裘斯港的水手想把一艘大船弄上岸,西洛王命令阿基米德擔當這個任務。
據說,這位聰明的數學家巧妙的安排了一係列的滑輪與齒輪,借力使力,終於成功的把大船推上岸。
以阿基米德來說,把事情做得漂亮,其重要性絲毫不遜於賣力苦幹。
哲學家笛卡兒曾說:“光有好頭腦不夠,最重要的是要好好發揮腦力。”
再難的工作,準備時如果能多用點腦筋,實際進行時就會順利許多。我們為一切新工作預做準備時,有必要先弄清楚,我們所需的杠杆作用之“滑輪”與“齒輪”在哪裏?我們的立足點又在哪裏?我們必須想清楚,如何把事情做得漂亮,早日達成目標。
我們要充分利用既有的條件一包括自己的所能、所用。所知。
知道本身就是杠杆;如果擁有所需要的正確知識,即使僅是稍做準備,也可能成果豐碩。
但是,光知道杠杆,光站在巨人肩膀上,還是遠遠不夠的,一個真正的成功者,他必須有自己獨創的一麵。
中內功所創立的大榮公司,能在短時間內就向日本流通事業的最前列公司急速成長,是因為中內功能在生意上發揮獨創性的緣故,反過來,沒有獨創性的話,就絕對不可能有這麼大的發展了。中內功說:“即使做生意,也必須有獨創性。”他還說:“這個社會是個活用個性的時代,也是一個必須將性格拿出來才能生存的時代。今後的經營,如果不把性格和哲學發揮出來的話,就不會有存在價值。”
人們常先想到然後去行動,結果對往後的人生產生極大改變的機會。
其實這種突然想到的事,並不是偶然產生的,而是與那個人過去的人生因果關係有關聯。從現實規律來看,這可以說是必須會產生出來的。
古今中外有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偶然產生出來的靈感,完成了許多美好的工作。這也是需要努力並抱著良好的想法才可以的。而這種努力和想法,也會醞釀出更富有靈感的土壤來。
另一方麵,也有人說:“天才是努力得來的”。
這並不是說努力就必定可以成為天才,每個人的容量都有限度。
做了超出容量以外的努力,雖然可以接近天才,但並不能成為天才。不努力的話,即使有天賦的人,也不能成為天才的。
靈感或天才都是獨創性的問題,這種獨創性並不隻在意識方麵可以求到,在生活中也是可以通用的。
可見,你想要獲得成功,必須有獨創性才行。隻要你積極的工作,靈感就會湧出來。要看你有沒有獨創的決心,凡是要完成一件事,必須有決心。不能活用自己特性的時候,隻要有決心的話,有時也可以做到獨創性的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