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爾伯格將他的《午夜星空》給了米高梅公司的伯格曼,條件和給哥倫比亞公司一樣。他要做這部影片的製片人而不是導演。他把導演的位子留給了一位有才華的新人。為了避免毀了《E。T。外星人》,斯皮爾伯格將他的《午夜星空》做了徹底的修改,把故事中圍困那家人的作惡多端的外星人變成鬼魂。《午夜星空》的名字也被棄之不用,最後被叫做《搶劫約櫃的人們》。
斯皮爾伯格在他的黃金時期,創作了他所創作的所有影片中最黑暗的影片。這表明了這一時期中他的兩種不同的心態。“電影小家夥”中的其他人,特別是斯考塞斯,正致力於製作有深刻內涵的影片,而斯皮爾伯格卻忙著拍喜劇和曆險影片。人們的譏諷令他感到痛苦,斯皮爾伯格堅持辯解說,在拍攝這些影片時,他從未放棄過被稱作“武力的負麵”的星球大戰片。他對記者戴爾·波洛克說:“我正致力於我自己陰麵的影片,確實如此,我每天都在做這一工作。”然而,每天麵對影片中的惡魔,使他感到更加衰老和精疲力竭,也更讓他瘋狂。後來他自己說,那段日子裏,他的靈魂備受折磨,他甚至長出了許多白發。
《搶劫約櫃的人們》在拍攝過程中一被三折,後果令人不快。而斯皮爾伯格仍不加掩飾地說,這部影片是根據他的生活經曆構思出來的。如:李接到了死去的祖母打來的電話,以及他在辛西那提時所產生的那些恐怖的幻想。超自然學者塞爾馬·莫斯,曾啟發了斯皮爾伯格對富有同情心的調查員萊士博士這一角色的靈感。影片中這一角色是由比特賴斯·斯特雷特扮演的。斯皮爾伯格一直都說:“早在1976年我就對他研究的民間故事感興趣。”這話或許是真的,但托伯·胡波這位《搶劫約櫃的人們》的名義導演,對此有另一種說法,而他所說的,聽上去似乎更符合斯皮爾伯格一貫喜歡盯著別的導演們已經著手進行的項目的習慣。
斯皮爾伯格推出《午夜星空》時,胡波還在環球公司導演《玩笑屋慘案》。使斯皮爾伯格高興的是,他被安排在羅伯特·懷斯的辦公室工作。羅伯特曾拍過《鬼魂光顧》,他的桌上擺著一本書,是關於一群叫做“頑皮鬼”的壞精靈的故事。它們經常顯形為石頭、青蛙或變成噪音、飛行物,做許多惡作劇。胡波把這件事當作一個征兆,他非常肯定他曾向斯皮爾伯格建議過拍一部關於頑皮鬼的驚險片,並與正在倫敦拍《奪寶奇兵》的斯皮爾伯格就“頑皮鬼”合作事宜有過通訊來往。
很顯然,沒有胡波的幫助,斯皮爾伯格也會認識美國最成功的恐怖小說家——斯蒂芬·金,他很願意把《搶劫約櫃的人們》寫成劇本。金和斯皮爾伯格愉快地吃了一頓飯後,就動身去了英國,留下了他的發行代理人道布爾戴全權代表與斯皮爾伯格談判。後來,金說:“道布爾戴對這一劇本的要價高得令人難以置信。這是一個沒有寫過劇本的外行人的要價。”米高梅公司和斯皮爾伯格拒絕了這個價格。金還說:“我曾收到過斯皮爾伯格的倍,信中說他很不高興,沒想到事情竟是這樣一個結局。”但據說,金對此並不感到內疚。而《搶劫約櫃的人們》後來的曆史也許讓他更不內疚了。斯皮爾伯格是一個喜歡按自己的方式行事的人。金對《科幻電影》雜誌的記者說:“真的,說到寫劇本,一定會是這樣的,無論你是和他一起工作,或是看他工作,總之都能習慣,但到最後,你就成了他雇的一個小工了。”斯皮爾伯格和金一直在考慮要在10年中合作一部片於,但從未找到合適的項目。金和彼特·斯特勞伯曾合著了一部名叫《護身符》的小說,環球公司以為斯皮爾伯格會來執導這部影片,就把小說買了下來。但他們不得不耐著性子白等了很長時間。1994年,金希望把他的一部描寫鬼魂的小說搬上銀幕,於是他和斯皮爾伯格,還有導演兼作家的麥克·加裏斯在斯皮爾伯格東罕普頓的家中聚到一起,他們商討了整整一個星期,但最終沒有達成一致。1996年,加裏斯得到了重拍金的《閃靈》這一項目的美差。
米高梅公司把《搶劫約櫃的人們》列在1981年夏天的拍攝計劃中,預計投入9500萬美元。斯皮爾伯格、弗朗克·馬歇爾和凱瑟琳·肯尼迪以及其他一些合作者,甚至包括了馬文·萊威,都全力以赴。馬文·萊威剛剛為哥倫比亞公司的《二手車》和《1941年》作了廣告與宣傳,就離開了哥倫比亞公司加入了斯皮爾伯格的隊伍。斯皮爾伯格由於對自己做製片人還沒有太大把握,他不準備拿他的名譽和財產下賭注。因此,一家新公司——外星人製片公司被拉來製作該片了。如果失敗了,外星人製片公司所負擔的義務是有限的,它的虧空可被一筆勾銷。在任何時候,“徹底獨立”似乎都很有吸引力,但你隻要回憶一下科波拉當時為了追求獨立而一頭紮進混亂局麵的情形,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甚至還在斯皮爾伯格做製片人的初期,作為阿姆柏林娛樂公司一個重要標誌的保密製度就已開始實施。新聞媒體抱怨說,他們對演員陣容及劇組人員的情況嚴格保密,辦公室電話也不對外公開。甚至米商梅公司中所有員工都被告知,要對外否認斯皮爾伯格正在該公司拍電影。然而幕後,他們已經以公司的名義做了許多交易。詹姆斯·凱恩的《搶劫約櫃的人們》的文學本,於1992年5月由華納圖書出版社出版。它和其他許多作品一樣,是以阿姆伯林公司的名義出版的。
斯皮爾伯格辦公室裏的擺設中有了台錄像機,這是華納公司的斯蒂夫·羅斯送的。羅斯擁有一家名叫阿塔裏的錄像機製造廠。斯皮爾伯格在老朋友華納公司製片負責人特裏·塞梅爾的介紹下,與滿頭白發溫文爾雅的華納公司首席行政官見了麵。很快,斯皮爾伯格就被控製在這位老謀深算的智者的魔法之中。
羅斯本來就是幹電影的材料。他出生於一個貧窮的猶太家庭,生長在布魯克林。他憑借自己的魅力、精明和高超的算計本領在埃迪·羅森賽爾手下找到一份殯儀館的工作,井和埃迪的女兒結了婚。他注意到公司的轎車在夜間鬧著沒人用,於是就開始在夜間把車租出去。這就使該公司在停車場地和租金方麵與犯罪組織發生了矛盾。羅斯在莫伯的幫助下,使此事得到妥善解決。莫伯與羅斯兩人在1992年羅斯去逝之前一直關係密切。憑借莫伯的權力,羅斯打入了娛樂圈,並於1969年買下華納兄弟公司。1988年,當羅斯把極有威望的時代發行公司與華納公司合並為世界上最大的娛樂企業聯合體後,對羅斯的早期活動有所了解的時代公司前任總裁突然宣稱:“斯蒂夫是黑手黨”。
羅斯是一個反麵人物的典型代表。他是一個慣於下賭注的大賭徒,迷戀於21點術。他在巴黎購買價格昂貴的古董,與當地的藝術家結交,其中包括結交威萊姆·德·庫寧和他的妻子愛蓮,在長島時他們住得很近。他通過這些方式和自身的文化修養還影響了一位上層人物。
對羅斯來說,娛樂圈和這圈子裏的人都使他著迷。他們使他的那些聚會充滿喜慶氣氛,並給熱切的崇拜者們帶來了競爭氣氛,他們之中的多數彼此之間有利益關係,尤其是與斯皮爾伯格之間。特裏·塞梅爾回憶說:“史蒂文是一個年輕人,在他過去的30年中沒有做過什麼複雜的工作,對他來說,斯蒂夫是一個上了年紀卻依舊充滿魅力的人。至於斯蒂夫·羅斯對藝術、飛行、家庭感興趣的事我們知之甚少。”當羅斯表示,《這是一種美好的生活》這部影片是他最喜愛的影片後,他和斯皮爾伯格的友誼更加牢固了。
羅斯下決心要把斯皮爾伯格從MCA環球公司挖過來。斯皮爾伯格對納德·泰恩及繼他之後的總負責人弗朗克·普賴斯的敵意正好幫了羅斯的忙。1981年下半年,塞梅爾當上了羅斯公司電影製片部的經理,他讓斯皮爾伯格放手製作一部華納公司的電影。斯皮爾伯格和塞梅爾仔細看了項目清單。他們甚至連影片《迷離境界》的版本都沒有漏過,製片廠的前任負責人和羅德·謝爾林過去的代理人特德·阿什利已從作者的遺孀卡羅爾手中把版權買了下來。這部作品立即使斯皮爾伯格來了情緒。他不是簡單地把它看成單一的故事,而把它當作係列電影片來看。他甚至還對原來的一些片段進行了一番改編。塞梅爾同意這些改動。誰會與導演過《大白鯊》和《奪寶奇兵》的導演爭辯呢?斯皮爾伯格與一向善於掩飾憤怒的西德·辛伯格簽訂了一份合同,今後他將與華納公司和環球公司就不同的項目分別進行合作。為了不使公司裏這位最紅的導演從他們的手指縫裏徹底溜掉,在黑塔樓的走廊裏,公司的領導人們正認真籌劃著一個有效的辦法來刺激斯皮爾伯格的胃口。
經過對《E.T.外星人》馬拉鬆式的斟酌與推敲,當編輯小埃德·沃斯齊爾卡給斯皮爾伯格送來一盤他正在剪輯的影片《衣衫檻樓的人》時,斯皮爾伯格放棄了最初他對埃利奧特的選擇。這部影片講的是一個男孩如何和他糊裏糊塗的父親一起生活,並長大成人的故事。一個來自聖。安東尼奧的10歲男孩亨利·托馬斯扮演西西·斯白克的兒子。斯皮爾伯格覺得,這孩子好奇而膽大的特點非常適合埃利奧特這一角色。至於男孩的年輕母親這一角色,他曾打算讓後來在電視連續劇《幹杯》中演女主角的雪利·蘭格來擔任。但缺乏判斷力的蘭格更願去與林高·斯達爾合作拍《洞穴人》。這樣,喬·丹特和約翰·塞爾斯合作製作的戲劇片《怒吼》中的女主角迪·華萊士出演了這一角色。彼特·考依特扮演了神秘的“鑰匙串”。約翰·德魯·巴利莫的女兒,這位遭受酒精和毒品困擾的戲劇界最年輕的演員扮演了埃利奧特的小妹妹戈蒂。
6歲的巴利莫試鏡時告訴斯皮爾伯格,她參加了一個頹廢的樂隊。她說出了樂隊的名字和鼓手及低音琴手的名字。後來斯皮爾伯格問她作演員的母親艾爾迪克·加德:“您女兒和她的樂隊參加過巡回演出嗎?”這位母親說:“根本就沒有這個樂隊。”當時她已感到她的女兒有種不良的天性。果然,不出10年,這個小女孩就變成了一個吸毒者。
斯皮爾伯格在為《E.T.外星人》選演員的同時,還秘密地進行著《搶劫約櫃的人們》的工作。從劇本上看,胡波和斯皮爾伯格對該片的處理都很平淡。劇情是引人注目的郊區房地產商白胡子斯蒂夫·弗利林的家突然受到鬼魂的侵擾,開始隻是頑皮胡鬧,爾後變得凶殘起來。原因是斯蒂夫的雇主,一個極吝嗇的商人在一塊墓地上建了一座房子,但沒有把地底下的屍體挪走,於是鬼魂侵入了這座房子。最後,一群最好戰的鬼通過電視屏幕迷惑了5歲的卡羅爾·安妮,把她困在一個5維空間的迷宮中,通過迷宮的門是卡羅爾臥室裏的壁櫥。一個通靈專家試圖把她救出,但失敗了。最後這家人請來了矮小肥胖、自高自大的唐吉納。他的法術很有效。他設法先把女孩的母親送入迷宮,然後讓她把女孩救了出來。
故事的背景是加利弗尼亞的奎斯塔佛迪,這裏離理查德·尼克鬆的家鄉聖·克來蒙第不遠。故事中的房子座落在綠色的河穀中,故事中的夫妻二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妻子頭發零亂,身著短裝,常常坐在樓上吸一種混合煽。而她的丈夫則手中捧著羅納德·裏根的自傳,坐在發出嘶嘶聲響的電視機前打著鼾。
他們活潑的兒子是個半大小於,他膽子很小,害怕藏在他床底下的布娃娃,甚至害怕窗外的樹。這就像斯皮爾伯格童年時的景像。影片中有他對電影機的幻想,有對藏在床下的玩具的恐懼,以及當他把可憐的安妮、蘇和南希鎖在儲藏室裏時看到她們所產生的那種害怕的感覺。
有沒有斯蒂芬·金已經不重要了。斯皮爾伯格把編寫劇本的任務交給了邁克爾·格雷斯和馬克·維克多。這兩個年輕人和他們創造的尚未搬上銀幕的劇本《要麼向左轉,要麼死亡》引起了他的注意。它講的是航空交通指揮員的故事。他本應像編導《E。T。外星人》那樣很迅速把他們召集起來,對著錄音機討論故事的情節,直到達成一致意見。但這樣會使他的簽字到處都是,對製片人這一新角色來說,這是他盡力避免的。
格雷斯和維克多的故事自然不會讓斯皮爾伯格完全滿意。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後,他重寫了這一故事。5天之內他寫了100多頁。“我不能單獨一人寫,”他說。於是肯尼迪和馬歇爾也搬進他的家與他一起工作。每天清晨,斯皮爾伯格把自己晚上寫的作品讀給他們聽,然後他們說出他們的看法或給他一些鼓勵。他還把寫給胡波的信拿給他們看,“當我在辛辛苦苦寫作的時候,胡波卻在什麼地方閑逛。”這個評論給胡波在這部影片中的角色定了調子。根據這個評價,在挑選演員和工作人員時,胡波就毫無疑問地靠邊站了。影片中有個怪物,當調查者出現時,它從壁櫥中跳出來,把調查者嚇走。胡波提議請特技專家克雷格·裏頓製作那個怪物,但斯皮爾伯格經過再三考慮後,沒有采用胡波提議的那個道具,而選擇了一個曾認為效果欠佳的道具,燈光和魔術使這個被叫做“食管”的怪物形象逼真可怕。
斯皮爾伯格挑選了演員和工作人員。他甚至還迫不及待地寫了分鏡頭本,並讓埃德·弗勞克斯開始著手製作提示板。盡管胡波是《搶劫約櫃的人們》的名譽導演,影片上也有托伯·胡波的字樣。但人們,甚至胡波自己也鬧不清楚究竟誰在控製這部影片。
當有關這部電影的矛盾爆發後,許多人感到奇怪,當時斯皮爾伯格為什麼不把胡波解雇而由自己來擔任導演。如果真的那樣做了的話,這件事就會招致一場涉及法律的事端。導演協會明文規定,任何製片人在非特殊情況下,不得占有某個導演已做過一些準備的影片的名譽,因為有不少見利忘義的人準備在某部影片中插上一足,從而使這部電影的榮譽歸於自己名下。
同樣,規定中還說:導演不能同時導兩部影片。因為有些導演為了賺錢而身兼數職。如果斯皮爾伯格同時進行《搶劫約櫃的人們》和《E。T。外星人》,他就同時違反了兩條規定。
斯皮爾伯格始終說這部影片最初的內容全是自己的勞動成果。同時,他也為日漸增多的指責感到苦惱。所有反對他的說法都來自不成功的劇作家,許多人聲稱斯皮爾伯格的《搶劫約束的人們》剽竊了他們數年前寫給ICM和派拉蒙公司的作品。斯皮爾伯格樂於幫助年輕導演和作家的好名聲,使他每星期都能收到上百件作品,但斯皮爾伯格很快就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像許多大公司那樣,對那些未經他同意就來信要求他幫助的人們的作品,采取不予理睬的做法。後來,那些想通過得到斯皮爾伯格的幫助而取得成功的人便藏在他家門口,乘他不在,將作品塞進他的車裏。這真是“哪裏有喜事,哪裏就有傳票”。影片《搶劫約櫃的人們》招來了演員保爾·克萊曼斯和作家貝內特·邁克爾·耶林涉及3700萬美元的訴訟。他們說斯皮爾伯格剽竊了他們1980年的作品。導演兼作家弗朗克·德菲裏塔也聲稱,這部影片在內容上與他的《統一體》有雷同之處。(在拍這部影片時,斯皮爾伯格的一位不太固定的女朋友巴巴拉·荷塞參加了演出。)
為了使《搶劫約櫃的人們》與眾不同,斯皮爾伯格選擇了新合作夥伴,演員中也沒有人曾與他合作過,包括扮演父母的克雷格·T·尼爾林和喬貝斯·威廉姆斯。奧利弗·羅賓斯飾演他們的兒子羅比,黑瑟·歐羅克飾卡羅爾·安妮。邁克爾·凱思仍擔任這部影片的製片,攝影師馬修·裏昂娜提以前曾為《脫離跑道》、《打撈泰坦尼克》和《時間飛逝在裏皮蒙》等片擔任過剪輯,但這次他要做的工作與從前完全不同。製片設計師詹姆斯·H·斯潘塞也是新的合作夥伴,他曾參與過西爾威斯特·史泰龍主演的轟動一時的影片《洛奇》。這次,他的工作是使斯皮爾伯格理想化的城鎮生活更加完善。斯潘塞後來又十分愉快地與斯皮爾伯格合作拍攝《迷離境界》和《小精靈》。這次斯皮爾伯格沒有請約翰·威廉姆斯來為影片譜曲,而是請了傑裏·戈德史密斯,他們2人早已成了好朋友。在1981年12月的一個晚宴上,詞曲作家協會為斯皮爾伯格頒獎,以表彰他在推動電影音樂進步方麵所取得的成就。當時,斯皮爾伯格說,如果他沒有做電影導演的話,他一定會學習音樂,為電影譜曲。
也許永遠不會有人十分有把握地說出誰是《搶劫約櫃的人們》的導演,它把幾部影片結合在了一起,其中包括1942年拍的《通往恐懼的旅途》和1951年拍的《外星怪物》。雖然影片導演署名為某人,但電影的風格卻完全是另一個人的。奧遜·威爾斯曾打算導演《通往恐懼的旅途》,甚至還想在片中演個小角色,後來他到巴西拍《那全是真的》去了,諾曼·福斯特做完了這件事。但仍有很多跡象表明這部影片更像威爾斯的影片。《外星怪物》也顯然是霍華得·哈克斯的作品,無論是從影片的男性特征,還是從重複對話的特點上均可以看出這點。然而,哈克斯卻堅持說,是他的編輯克裏斯蒂安·尼拜導演了這部影片。
克裏斯蒂安曾非常想擁有導演的榮譽,這次他的名字也確實出現在了銀幕上。至於《搶劫約櫃的人們》的拍攝,《科幻電影》雜誌曾引用克雷格·裏頓的話:“托伯。胡波一直呆在拍攝現場,但工作卻是在史蒂文有力的大手指揮下進行的。就像他在一次接受采訪時說的,史蒂文承認他需要別人的幫助,但工作起來,他總想自己親自去做所有人的事。”然而許多演員卻堅持說,這部影片的負責人是胡波。戈德史密斯回憶起他作曲時的一次情形說:“實際上我隻與史蒂文一起工作。一天胡波來到拍攝場,找了個地方坐下來,但史蒂文對他視而不見。過了5分鍾,胡波就起身走了。”據他估計,拍攝工作是這種情況:胡波說“開始”,這也是他做的最後一件事。但客觀一點說,戈德史密斯從未到過攝影棚。弗蘭克·馬歇爾的說法也是阿姆伯林公司的官方說法:“史蒂文起的是創造性的作用,胡波是此片的導演,他每天都到拍攝現場。但史蒂文設計了每一塊故事提示板,他除了到夏威夷和喬治·盧卡斯會麵3天外,也天天都在拍攝現場。”
應該肯定,《搶劫約櫃的人們》這部影片在風格方麵與斯皮爾伯格的其他作品有許多相似之處。在主題方麵也和斯皮爾伯格以後的作品有相似之處。如果這部影片完全是別人的作品的話,隻能說明這部影片是胡波在別人的指導下完成的,而這種事情在胡波以後的生涯中再也沒有出現過。其實,最可信的說法應該是胡波導演了演員的表演,斯皮爾伯格指導了動作表演。他們就是這樣工作的。有矛盾時,胡波總是甘拜下風。於是這部影片就出現了表演與特技相加的混合效果。
也有一種傾向認為,按照暴力程度不同,可以把這部影片分為“胡波鏡頭”和“斯皮爾伯格鏡頭”。溫暖的家庭生活場麵當然屬於斯皮爾伯格,而屬於胡波的場麵一定是:廚房操作台上令人作嘔的濕乎乎的軟體動物,通靈專家的幻覺以及當他洗臉時臉上的肉像泥巴一樣掉落在洗臉池中等。但有些情況證明事實並非如此。斯皮爾伯格構思了這部影片的恐怖效果,如樹像動物一樣能攻擊人,從臥室的壁櫥裏出現的怪物,這些畫麵會在兒童的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實際上有許多被人們看作是典型的“胡波鏡頭”也要歸功於斯皮爾伯格。當克雷格·裏頓在製作要被撕碎的假麵具時,斯皮爾伯格說:“喂,在我的影片中要用它。”而且,是斯皮爾伯格而非裏頓設計了把臉上的肉弄掉的鏡頭。當然,“聖人”史蒂文也有他自己可怕的一麵。
斯皮爾伯格曾說過:“《搶劫約櫃的人們》是對電視的報複”。影片中出現的第一個鏡頭是到處都是顯像管,卡羅樂·安妮搖搖晃晃地從古怪的金屬樓梯上走下來,後來鬼魂也是從這條路進來的,她盯著發出嘶嘶聲並且滿是雪花的屏幕,平靜地和“電視人”對話,以及後來她勝利地歡呼:“他們在這兒!”這些鏡頭在每一個曾幻想過自己突然到了另一個世界的兒童心中都會引起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