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間鍛煉好嗎?
運動員在晚間比較容易出成績。至少這個時間是最有可能打破記錄的。我們當中很少人要去打破記錄,但對日常身體節奏的認識,可以從中受益。有幾個原因可以解釋人的體能表現在黃昏或夜晚時要比早晨好。例如,有很多訓練的表現與體溫有緊密聯係。體溫在黃昏和傍晚時最高(一天中體溫通常會在1至2攝氏度範圍內不斷變化,在淩晨5點達到最低)。研究也表明人的體溫在黃昏時最高。既然研究發現這種體能變化極小,除非你是競技運動員,否則它不會對你產生多大影響。而對於競技運動員來說,體能的微小變化都會影響是否能達到自己的最佳水平。
順便提一下,當你為競賽作準備時,專家建議最好訓練時間要與比賽時間相同。這可使你的身體節奏更適應這個時間以及環境因素。(例如戶外的氣溫和汙染程度)早晨還是下午?
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個最適合你的訓練適時間。如果你不能按照你的計劃去訓練,試著安排其它時間,結果也許會完全不同。無論什麼時間完成鍛煉,你都會從中受益。每年都會有幾千人死於缺乏運動,希望你不會成為其中之一。
運動要因病製宜
運動可以強身,但患病的人,特別是慢性病患者,不適當的運動可加重病情。因此,慢性病患者應選擇適宜的運動方式。
哮喘:跑步、球類、騎自行車等皆可誘發哮喘,醫學上稱之為運動性哮喘,而遊泳、棒球、滑雪等運動可改善症狀,尤其是遊泳更為適合,奧妙在於遊泳不會因氣溫升高而使呼吸道水分減少。遊泳時的水平運動交減輕了呼吸道的負擔,加上遊泳池環境清爽、空氣新鮮、負離子多,所以有利於病情向好的方向轉化。利瑞典一位專家用此法治療了48名病人,結果50%的病情好轉,72%的人發作減少、程度減輕。
高血壓:適於做散步、騎自行車、遊泳等運動,這些項目均為動態的等張性運動,可通過全身肌肉的反複收縮,引起血管的舒張和收縮,促使血壓下降。運動量為心髒負荷的50%左右為宜,即運動時脈搏保持在110次/分左右。每天一次,每次30一60分鍾。
心髒病:健康人要提高心髒功能,宜采用較大的運動量,運動時脈搏至少達到135次/分以上並持續15分鍾才有效。但如果已患心髒病則應謹慎,應根據心功能受損程度來選擇運動形式及運動量。一般說來,一二級心功能不全的輕症心髒病人可從事散步、慢跑、打太極拳、醫療體操等運動,運動時脈搏限定在104一120次/分左右;三四級心功能不全或心絞痛發作頻繁的病人不宜采用體育活動,以休息為主,也可適當做一些氣功等保護性輕微活動,原則是以不增加心跳次數為度。
糖尿病:此病特別適合於運動。臨床醫生報告,不少輕型糖尿病人隻需堅持體育鍛煉並注注意飲食控製即能康複。運動宜堅持從小到大循序漸進的方式,從輕微活動開始,逐漸提高運動強度,如散步、劃船、跑步皆可。但注射胰島素後以及飯前或患有心絞痛時不要運動,以防發生低血糖或加重並發症。
肥胖:散步、做健美操、遊泳、騎自行車等溫和鍛煉方式有助於減肥。以散步為例,飯後七分鍾開始,以每小時4.8公裏的速度持續20分鍾,即可收效,飯後2-3小時再追加一次(20分鍾左右)效果會更好。至於肥胖兒童,以運動強度為最大氧耗量的50%(脈搏控製在最大心率的75%),每天一小時,每周五天,長跑為主,配合球類、彈跳等為孩子所樂於接受的方式為佳。
尿失禁:約10%的女性患有此種難言之症,合理的體育活動有助於康複。可選擇強化骨盆肌肉的方法,施行的步驟是:先做骨盆收縮動作10秒鍾,放鬆10秒鍾,再做收縮運動10秒鍾……如此循環交替;每天持續做90-160次。
性功能低下:無論男女均可通過運動增進性欲,更易達到性高潮,從而獲得性滿足。一般每周三次,每次45分鍾的運動即能達到目的,過量運動反可使性欲減退。
晨練不如暮練好
人們習慣認為早晨是鍛煉身體的大好時光。而現代保健醫學研究表明事實並非如此,尤其是中老年人。專家們對人體生物鍾運轉的節律特征進行研究表明:早晨是肝髒中含糖量最低時期,老年人若在這段時間進行體育鍛煉,運動的能源---糖,將主要靠脂肪分解供給。脂肪作為能源物質進入血液後,由於機體不能有效地利用其中的遊離脂肪酸,因而導致血液遊離脂肪酸濃度顯著增高。老年人由於心肌活動能力降低,過剩脂肪酸所帶來的毒性,往往產生各種心律失常現象,甚至引起心源性休克,使人猝然死去。對身體素質較差的老年人來說,用大量的脂肪消耗作為早晨鍛煉的能源,實在是得不償失。
有關學者曾對心髒病史的病人調查發現:上午九點鍾左右發作心髒病的幾率比下午一點鍾左右要高三倍,早晨起床後的幾小時更是心髒病發作的高峰期。這主要是因為早晨血液黏稠,容易形成血栓,進行較強烈的運動,也容易造成碰、撞、扭傷等。那麼,老年人什麼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合適呢?根據人體生物鍾節律,最佳時間是下午5點鍾和接近黃昏的時間。此時,絕大多數人體力、動作的靈活性、協調性、準確性以及適應能力均處於最佳狀態。而且,人體內的糖分也增至最高峰,進行各種健身運動時,不會產生能源代謝紊亂和器官機能運轉超負荷的現象。因此,老年人保健鍛煉,暮練比晨練安全、效果也更好。
增強體育鍛煉 提高生命質量
久坐少動的生活方式是全球引起死亡和殘疾的十大主要原因之一。心腦血管病、2型糖尿病、骨質疏鬆症及某些癌症的發生都與體力活動不足有關。每年約有200萬人的死亡是歸因於缺少體力活動。在世界許多國家,大約有60%~85%的成人的體力活動沒有達到有益於他們健康的要求。因此,WHO在今年世界衛生日特別提倡:增強體育鍛煉
提高生命質量
當你在散步、玩耍、清潔房間、跳舞、或爬樓梯的時候,你就在增進你的身體健康。許多世紀以來,隨著文明的進步,人類已經了解並且確信了一個簡單的真理,那就是良好的健康始於合理的飲食習慣和適當的體育鍛煉。許多研究資料證實,科學的飲食習慣和適當的鍛煉能減少心髒病、腦卒中、2型糖尿病以及某些癌症即所謂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到2020年,非傳染性疾病的負擔將超過全球所有疾病負擔的70%。2002年世界衛生日(WHD2002)的口號是---運動有益健康,主題是體育鍛煉,它號召個人、社區以及國家采取行動實踐這一倡導。這一口號言簡意賅,跨越了經濟、社會製度和地域的障礙。把科學的智慧和觀念變成政策,幫助人們健康長壽和生活得更好。非傳染性疾病是指那些由於人們長期不良的飲食習慣和其他生活習慣和環境的變化引起的疾病。當前,許多國家麵臨著對付癌症、心血管病和腦血管病這些非傳染性疾病和如像艾滋病(AIDS)、結核和瘧疾這些傳染性疾病的沉重負擔,因此,WHO建議開展一次有關全球疾病負擔和影響因素的討論。體育鍛煉,將是改變局麵的關鍵,因此也將是2002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心血管病、糖尿病和肥胖等,他們的起因之一是缺乏體力活動。WHO估計,因體力活動缺乏每年導致200多萬人死亡。不健康的飲食、缺乏體力活動和吸煙,大約是80%過早患上冠心病的患者的得病原因。在許多國家,如美國和芬蘭的研究都表明,那怕是相關生活方式的適當改變,都可預防60%的2型糖尿病的發生。一個人的一生中,通過保持合理的飲食,正常的體重以及適當的體力活動,1/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缺乏體力活動將增加高血壓、血脂代謝障礙、骨質疏鬆、抑鬱症發生的危險。
肌肉損傷後的冷敷方法
冷敷,是肌肉損傷後進行緊急處置的一個重要手段,因為冷敷可以減輕疼痛和痙攣,減少流向患部的血流量,減少患部的腫脹和炎症,從而促進患部早日恢複。
然而,在運動實踐中,由於對肌肉損傷的冷敷方法缺乏正確的認識,往往隻對皮膚的表麵進行冷敷,而忽略了患部深層的冷敷,從而使患部出現內出血等症狀,延長了恢複時間,給患者造成身心傷害。
合理的冷敷方法是:
1)在患部用冰塊、冰袋等直接按摩,直到患部失去患部感覺,冷敷時間在十五分鍾左右。
2)根據患部情況每隔1~2小時進行一次冷敷,直到患部疼痛消失。
3)在損傷後的1~2天內進行冷敷。
年齡不同健身不同
人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各年齡段的人有不同的生理特點,鍛煉也必須根據不同年齡階段而有所不同。男人要保持健康而有活力的體魄,就要了解一下各年齡段進行鍛煉的要領。
20歲左右,這個時段身體功能處於旺盛時期,心髒、肺活量、骨骼的靈敏度、穩定性及彈力等各方麵均達到最佳點。20歲的人能為今後的身體健康儲備"資源"。這個階段一定要堅持鍛煉,以保持體重,否則30歲以後再去減肥就很吃力了。鍛煉可隔天進行一次,每次大約30分鍾增強體力的鍛煉,方法是試舉重物,負荷量為極限肌力的60%,一直練到覺得疲勞為止(大約每次做10-12次)。必須使主要肌群(胸肌、肩肌、二頭肌、三頭肌、腹肌、腿肌)都得到鍛煉。20分鍾的心血管係統鍛煉,方法是跑步、遊泳、騎自行車,強度為脈搏150-170次/分鍾。
30歲左右,此年齡段的人身體功能已超過了頂峰,為了使關節保持較高的柔韌性,應多做伸展運動。鍛煉仍是隔天一次。20分鍾增強體力鍛煉,與20歲時相比,試舉的重量要輕一些。但次數可多一些。20分鍾的心血管係統鍛煉,強度不像20歲時那樣大,5-10分鍾的伸展運動,重點是背部和腿部肌肉。久坐辦公室的人,更要注意伸展運動。方法:仰臥,盡量將兩膝提拉到胸部,堅持30秒鍾;仰臥,兩腿分別上舉,盡量舉高,保持30秒鍾。
40歲左右與20歲相比,40歲以上的人體力逐漸下降,肌肉逐年萎縮,身體開始發福。超過40歲的人選擇運動項目不僅應有利於保持良好的體形,而且能預防常見的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血管病等,鍛煉減少為每星期兩次,內容包括:10-15分鍾的體力鍛煉,最好不使用啞鈴,用健身器。25-30分鍾的心血管鍛煉,中等強度。5-10分鍾的伸展運動,尤其要注意活動各關節和那些易於萎縮的肌肉,網球、遊泳、慢跑、跳舞、散步等是可選的運動項目。
經常踢腿可以暢通經絡
踢腿,是中老年人簡便易行的健身法,踢腿是通過人體的下肢運動,使經絡舒通,血脈流暢。祖國醫學認為,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絡髒腑,溝通內外上下,調節器官功能的通路。經絡通,百病無,人長壽。現代醫學證實,踢腿使運離心髒的雙腳能及時得到新鮮血液供應,並促其回流,不僅能增強人的免疫力,還能防止下肢肌肉萎縮或腳病發生,特別有利於改善高血壓患者的症狀。
方法:一隻手扶柱、牆或椅背,在單腳站立的條件下,踢另一條腿,向前和向後交替。踢腿時,上身正直,腳麵繃直,腿亦伸直,用足力氣,踢至最高處,與踢腿同側的手臂,作反方向甩動。兩腿和雙臂要左右交替,進行20—30次。
減肥需要時間、耐心、辛勞
要說女人們現在最關心的事,除了永葆青春,可能就是想有一副穿什麼衣服都好看的苗條身材了。別人都是纖細、飄逸的樣子,而自己卻未到中年提早發了福,進了商場試什麼衣服都小一號。為此,讓眾多女士加入了減肥的行列,多瘦都不嫌瘦,最好是擁有“仙風道骨”才好。哪裏有瘦身“法寶”,她們就以身相試,什麼水果減肥、健美操、減肥茶、減肥藥、針灸減肥,嚐試著最快、易容易的減肥方法。
不少愛美者認為藥物減肥能夠以最快、最容易的辦法幫自己得到苗條的身段。藥物減肥作用雖然強烈,但如同一柄雙刃劍,效果雖好,副作用同樣相當明顯,對身體影響也較大。
目前一些減肥者較多服用的減肥藥品為安非拉酮和芬氟拉明等,其中又以芬氟拉明為最多。據藥學專家介紹,芬氟拉明屬食欲抑製劑,由於它為中樞減肥藥,對食欲的抑製作用非常明顯,使人少進食從而達到減肥目的。它的副作用非常多,如頭暈、抑鬱、乏力、口幹、腹痛等。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過量服用此藥很容易中毒,其表現為情緒不安、精神錯亂、眼球震顫、發熱、多汗、上腹部疼痛等。嚴重者可導致昏迷驚厥、心動過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