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鍛煉是戰勝“非典”有力武器(1 / 1)

體育鍛煉是戰勝“非典”有力武器

在決戰“非典”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麵前,本市廣大群眾在積極的預防。眾所周知,通過體育鍛煉,增強自身體質,提高抵禦病毒侵入的能力和戰勝病毒的免疫能力是人類戰勝瘟疫關鍵之一,據報道,許多“非典”患者就是依靠自身的免疫力戰勝病魔的。為此,本報記者就群體鍛煉與預防“非典”中的有關問題采訪了天津體育學院社會體育科研所董新光教

談到群體鍛煉與預防“非典”的話題,董新光教授觀點鮮明:“在群體鍛煉預防‘非典’過程中,其鍛煉自身也需要有一個‘預防’與‘抵禦’相結合的問題。”

董新光教授介紹說,非典型肺炎主要通過近距離空氣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從鍛煉自身預防的角度講,要在預防空氣飛沫和近距離密切接觸中各注意三個問題,具體為:

預防飛沫傳播一是少到人群聚集多的地方去鍛煉;二是不與或少與來自疫區的人接觸和結伴鍛煉;三是在體育經營場所鍛煉,也要像在車站、碼頭一樣對鍛煉者進行觀察和注意,防止接觸。對場所而言,也有一個對鍛煉者進行體溫檢查的問題。

預防密切接觸傳播注意的三個問題為,一是在街上的健身器材鍛煉時,因有的器材在早上和晚上鍛煉還沒有來得及消毒,最好避免用手去摸,要戴上手套接觸器材,回去後把手套及時洗幹淨;二是日前市體育局已經下發了關於加強群眾體育活動中非典型肺炎預防的通知,要求對公共健身器材定期、定時清潔消毒,各基層對群體設施的及時消毒尤為重要,不能使街頭健身器材成為汙染源。經營場館的器材如保齡球、台球杆等更要及時消毒,管理部門的同誌要負起責任來;三是在運動中預防手與口、鼻、眼直接接觸。運動中免不了要流汗,不要用手擦,要用毛巾和紙巾去擦。在這特殊時期,在公共場所盡量不用公用毛巾和公用口杯喝水。

談到抵禦的話題,董新光說,積極鍛煉可提高肌體的免疫力和抵抗能力,這不僅表現在身體上,還有心理上的因素。

從鍛煉上講,人在運動中的白細胞數量比靜止時要多得多,一般人的白細胞平均在7000左右,輕微運動為1萬到1.2萬,長時間運動在1.6至1.8萬,白細胞多了,抵抗能力會增強。

人在心理上的抵禦能力也是不可忽視的方麵,積極的心理會使人精神振奮,人在興奮時,體內抵禦不良東西的能力在增加。而不好的心情和懼怕、有壓力等不穩定心理,會產生恐懼、憂愁,會誘發許多疾病,人對病菌的抵抗能力也會下降,預防“非典”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在群體鍛煉中,應當注意哪些問題?董新光談了五個方麵。一是最好到戶外和郊外進行運動,如騎車到空氣新鮮的郊縣鍛煉是不錯的選擇;二是堅持鍛煉在家也好,如在屋裏可做仰臥起坐、打太極等運動,因地製宜進行鍛煉;三是鍛煉以保持體力為主,不強調立竿見影。鍛煉要有一個過程,不能急於求成。鍛煉不要過度,過度會使人的抵抗能力下降;四是鍛煉要養成講衛生的習慣,勤洗手、洗澡,勤換衣服,運動量大時要準備好洗手巾等;五是注意營養問題,注意運動後的營養調配,保證身體營養需求,同時還要休息好。

董新光教授最後強調指出,預防“非典”,提高身體素質是十分重要的,而鍛煉身體則是提高身體素質的最好的、也是最基本的辦法。因此,他呼籲廣大市民要經常投入到體育鍛煉活動中來。與“非典”決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鍛煉身體則是一輩子的事情,人的一生當中,如果養成了鍛煉身體的好習慣,將是終身受益的事情。有了良好的身體素質,戰勝“非典”就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