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如何看微軟(2 / 3)

IT業的發展一直是以技術創心為原動力,以未來的成就為希望。但是,如果取得成功後馬上麵臨被肢解的下場,相信對今後的從業者和投資者的打擊將是巨大的,特別是這種打擊不是來自市場,而是來自“背後的刀子”。不過,很奇怪的是美國民眾的行為,在微軟被這個官司攪得焦頭爛額的時候,它的股票卻節節攀升,用戶好象並沒有對它失去信心,現在就不知道,這個報告在美國股市的衝擊力到底有多大了。

文章認為,提醒大家注意上述四個問題,並不是認為微軟就沒有罪,也並不是認為它的價格政策好,卻正是把微軟視為中國軟件業最大的敵人,想擊敗這樣強大的敵人,隻能去仔細研究它,研究它的優勢和弱點,學習它的成功的經驗,這才是成熟和有生命力的產業和民族。

2.微軟到底有多倒黴?

在華爾街,裁決後微軟公司的股票下跌了四個百分點。盡管審判的最終結果還是一個未知數,美國司法部等已經在考慮如何懲罰微軟了。懲罰方案大致有以下幾種:一種是按業務內容將微軟分割成幾個獨立的公司,不過有人認為接管Windows業務的公司仍有可能壟斷市場;一種是將微軟按照當年AT&T那樣切割成幾個比爾子公司,然後讓其互相競爭;另一種是要求微軟銷售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是強迫微軟允許競爭對手銷售並改進各自的Windows版本。如果這樣,微軟就由“帝國時代”走向黑暗時代了。

對此,蓋茨及其對手們是如何看的呢?

蓋茨:哼,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你們樂什麼樂?傑克遜老頭兒的話不過是一小小的警告而已!不過最近的生意也不好做,我還要去安慰我的老客戶和股東呢!

比爾ˉ蓋茨星期日向客戶和股東發出一封公開信。信中說微軟被美國政府控告觸犯反壟斷法一案中,他深信微軟最終能取得勝利。蓋茨表示,他對傑克遜法官的裁決表示失望,並堅持認為微軟公司的行為是公平競爭行為。

盡管它不是最終裁決,但這一判決對美國高科技產業來說是一個“劃時代”的事件。過去隻針對石油和鐵路等傳統產業的反托拉斯法律如今也邁入了數字時代。它將使微軟麵臨強有力的挑戰,並可能醞釀出重塑美國高科技格局的法律條例。微軟的死對頭們如是說:

網景公司:得知微軟挨批,網景總部大樓內開起了慶祝會,微軟在互聯網瀏覽器市場上的夙敵——前CEOJamesBarksdale大呼:“對整個業界來說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日子。”這個在微軟免費瀏覽器進攻下節節敗退的公司,知道這一消息後,全體職員立即聚集到加州的總部召開了歡慶會。RedhatInc.紅帽公司:Linux操作係統的最大分銷商紅帽公司CEOBobyoung表示:“微軟壟斷桌麵操作係統給業內每個人都造成了相當的痛苦。現在,是解放的時候了。

美國在線:高級副總裁GeorgeVradenburg稱:“其實誰也不想將微軟一棍子打死,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組織一個保護用戶、促進競爭和創新,同時又能防止微軟在今後繼續壟斷的快速高效補救良策。”

3.微軟案的前景

新浪網友徐遠明就以下五個方麵談了對微軟案的看法。

第一,微軟是因壟斷而被起訴的嗎?

表麵上,微軟是因為壟斷乃至濫用壟斷力量而被起訴,實際上,微軟被起訴的實質並不在於壟斷,也不在於濫用壟斷,微軟被起訴的真正實質在於觸犯眾怒。觸犯眾怒的原因是什麼呢?觸犯眾怒的原因在於微軟的效率。表麵上的理由是微軟希望通過壟斷而不是通過提高效率來獲取利益,實際上是因為微軟的效率太高使得微軟的對手感覺到嚴重的生存壓力而采取的不得不為之的一個與微軟對抗的辦法。微軟的壟斷並不是獨有的,象INTEL、CISCO、AOL等在各自從事的領域都是高度壟斷的,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獲取競爭與合作的利益也不僅僅是微軟的行為,包括消費者在內的幾乎所有的決策者在與競爭或合作對手博奕時無不利用自己的獨特地位,那麼,為什麼惟獨微軟被起訴呢?其中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微軟的效率太高,以至於超過競爭對手和公眾可以接受的範圍;二是蓋茨本身的“偏執狂”,蓋茨考慮問題考慮的最多的是如何提高微軟的效率,而很少考慮競爭對手的生存乃至公眾的反應。在蓋茨看來,優勝劣汰是必然的,對待效率低的公司就應該毫不留情地將資源從他們手上接過來。蓋茨的想法是對的,是符合資本主義國家的市場競爭規則的,美國大部分經濟學家也同意蓋茨的觀點。但現實生活中的人畢竟是活生生的人,當他們感覺到失敗而且把失敗原因歸結於微軟而不是歸結於自身時,他們必然要采取一切的手段與微軟競爭。反壟斷就是他們能夠獲得的武器之一。從這點來說,微軟也是有責任的。微軟的責任之一在於不該把一些競爭對手逼上絕路,而應該在雙贏上采取更多的辦法;微軟的責任之二在於沒有更好地向公眾解釋自己的行為,以便和公眾溝通,使公眾理解自己的行動;如果說微軟還有責任的話,那就是微軟的效率太高,速度太快。欲速則不達。如果蓋茨同意這個觀點,適當地放慢速度,也許公司的前進步伐能夠走的更穩一些,最終結果反而會更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