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占地位將加速衰退?
另一種看法是,微軟案初步裁決後,微軟在軟件產業的獨占地位將加速衰退。
1.“軟”件霸主出現危機
不論這樁反托拉斯案最終結果如何,產業勢力和策略聯盟的急遽變化已經分化了微軟的獨占優勢,而三月間並購網景等網絡公司的美國在線,則可能趁機直搗微軟的弱處。
雖然微軟仍是世界上勢力最為強大的科技公司,微軟的Windows係列產品仍在全世界個人電腦市場占有絕對優勢地位,其網絡瀏覽器市場占有率也從一年前反托拉斯訴訟之初的40%增加到了64%,微軟還控製著利潤豐厚的辦公軟件市場。但微軟已經受到了聯邦政府的反托拉斯訴訟的牽製,而微軟沒有抓住Internet成為電腦運算主角的趨勢,在促使網絡用戶轉型為購買者關鍵的電子商務上,也落後於雅虎、亞馬遜、eBay和美國在線等其他公司。產業分析家指出,微軟本來有機會利用公司網站MSN與美國在線一比高下的,但它沒有把握好時機。
微軟在法庭外瞬息萬變的科技市場上麵臨著Internet將個人運算擴展至桌麵電腦以外的巨大挑戰,許多大型個人電腦製造廠商,包括康柏和被視為“微軟最忠實的廠商”的戴爾,不再獨鍾Windows操作係統,現在也提供可以取代Windows的Linux操作係統。
過去對微軟高度配合的電腦製造商越來越有自己的主見,一方麵在新電腦上附裝美國在線的Netscape瀏覽器,一方麵自行開發完全無需使用微軟軟件的新一代精簡型電腦。
部分產業觀察家說,傑克遜法官的“事實認定”調查結果將激勵其他公司積極研究不必使用微軟產品的個人電腦與Internet器置,蘋果電腦在這類電腦消費者市場最成功。
對於微軟產品的價格、質量和開發周期多有批評的個人電腦製造商捷威,上月更進一步宣布與美國在線達成重大協議,捷威電腦將隨機加裝美國在線的軟件和網絡服務,包括開發無需使用微軟軟件的電視信息應用裝置。
另一方麵,與網站連結的信息應用設備,如3Com推出的掌上電腦和最先進的移動電話,將成為電腦運算的主流,雖然微軟也推出使用精簡的個人電腦窗口軟件的“WindowsCE”,但市場接受度有限。
微軟一再自我標榜的新一代“Windows2000”企業操作係統的進度落後了兩年,產業觀察家對於比爾·蓋茨犧牲其他網絡策略技術而一味開發Windows的作法感到不解。
同時,Internet新興銷售或出租軟件的銷售模式,對於微軟辦公軟件主導的傳統軟件銷售模式已構成重大挑戰。微軟勁敵Sun最近在網站上推出StarOffice軟件包,這項上線直接采購軟件的趨勢迫使微軟也開始在網絡上銷售軟件。
微軟也麵臨公司內部的挑戰,微軟33000名員工中有四分之一員工因認股選擇權躋身百萬富豪之列,這也給了他們隨時可以離職的自由。盡管微軟宣稱,該公司7.4%的離職率不及同行業平均離職率的一半,但該公司高端主管離職的卻情形越來越多。光是去年就有十二名主要經理和主管退休或休長假,包括總技術長米勒沃德和主導研究Windows95和IE的席弗柏格,其他在msn網絡服務和辦公室軟件設計和行銷上舉足輕重的主管也相繼求去。產業分析家說,微軟高端主管求去是因為與蓋茨意見不合,蓋茨雖然知道必須投入Internet市場,但卻堅持Windows係統的立場,令許多核心領導人不能認同,隻得選擇離開。
2.壟斷案給微軟當頭一棒
美國聯邦法院法官傑克遜5日公布“事實認定書”,認定電腦業巨擘微軟公司在個人電腦操作係統方麵有利用其影響力懲罰競爭對手的壟斷行為。8日是“事實認定書”公布後紐約股市的第一個全天交易日,微軟公司的股票一開盤即下跌了7個多美元。此後雖有所回升,但仍以下跌1.625美元收盤。微軟股票的頹勢使微軟公司的經營前景及其可能造成的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進一步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有關微軟的壟斷案可以追溯到8年前。1991年,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就曾根據若幹投訴,開始調查微軟公司在個人電腦程序方麵是否存在壟斷行為。兩年後,該委員會對微軟壟斷案進行了兩次表決,均未裁定它有壟斷行為。此後,美國司法部與歐洲反托拉斯部門曾對微軟進行了多次調查,這期間微軟也曾與有關方麵達成過和解協議,但1997年10月,美司法部控告微軟公司迫使電腦製造商使用其“探索者”網絡瀏覽器作為使用其“視窗”操作係統的條件。司法部認為,微軟此舉違反了1994年的一項裁決。去年5月18日,司法部及19個州的檢察官以違反《反托拉斯法》為由對微軟提出了起訴。盡管傑克遜法官的事實認定書隻是初步裁定,並非最終判決,但由於它一般構成一個案件的基本框架,是未來法庭判決的主要依據。因此,這一認定結果對於微軟來講是一個嚴重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