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微軟引起的話題
前事不忘,後世之師。透析微軟現象,我們自身也能得到諸多的啟示。
1.政府在推動我國軟件產業發展中的作用
微軟案引發了許多有識之士對我國軟件產業發展的思考,《新浪科技》的署名文章就政府在我國軟件產業發展中的作用提出了如下看法。
電腦和電腦網絡在我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麵,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大大地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當我們讚揚電腦和信息化所帶來的便利和進步時,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其中存在著國家安全的巨大隱患。我們的電腦操作係統用的全是外國產品,其中大部分是微軟的產品。據美國報紙揭露,占據個人電腦操作係統絕對壟斷地位的Windows95,為美國國家安全局留有後門;奔騰Ⅲ芯片的產品序列號,可以用來追蹤使用者;作為電腦網絡門戶的路由器絕大部分用的是美國的產品。這等於說我們的家門雖然上了鎖,卻把鑰匙給了別人(最近,傳來一個好消息。桑達公司開發出擁有自己知識產權的路由器)。一旦發生戰爭,這些係統能否正常工作,會不會將我們的秘密泄露出去,是很令人擔心的。由於所有的軟件都必須在操作係統的平台之上工作,買一台電腦,就要買一套操作係統的軟件。因此,微軟發了大財,我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因此,開發中國自己的操作係統,開發關鍵的通用軟件和關鍵設備,是一項關係到國家安全和國家重大經濟利益的大事,是一件具有全局性和戰略性的大事。
政府可以也應該在開發我國自己的操作係統和通用軟件(如word文字處理軟件等)上發揮重要的作用。首先,將其列為國家最重要的科研項目之一,組織力量,集中優秀人才來攻關。其次,投入大量的資金。國內電腦公司的經濟實力根本無法與微軟競爭,需要動用國家的力量來支持。國家應將其立項和投資,也可對開發有成績的公司給予投資、資助、貼息貸款、減免稅收等鼓勵和支持。再有,也可使用政府采購的政策來支持國產軟件。如果金山公司的文字處理軟件WPS能夠滿足辦公的要求,政府可以規定各政府部門優先使用WPS,向政府部門報送的文件要用WPS的格式等等。同時,要求金山公司加大開發力度,提高產品質量,縮小與微軟產品的差距,更加適合中文信息處理的要求。我堅信中國的軟件工程師一定能開發出最好的中文處理軟件來。
文章最後說,借鑒美國司法部和地方政府對微軟的壟斷起訴這一事件,我國政府也應采取法律手段限製微軟在中國市場上的壟斷行為。
2.對微軟起訴亞都的思考
《中國青年報》在今年6月刊登了專題報道《對微軟說不》後,引起很大反響。許多讀者寫信致該報發表自己的看法。下麵就是一名讀者寫給該報的反饋文章。
在驚悉微軟起訴亞都一事後,我看了幾乎所有相關的報道。看得出來,如果事實成立,亞都肯定要受到處罰。這是使用盜版的結果,也是10年來我們放縱一家公司的結果。在有關微軟的這類法律糾紛中,麵對冠冕堂皇的要挾,我們的廠商、執法部門、用戶是坐以待“審”,還是去行使自己的權利?
為什麼我們購買的電腦上一定要捆綁Windows?在硬件設備用戶可以根據需要定製購買的今天,用戶為什麼就無權選擇軟件?即便我想用DOS或想用Linux,也得為機器裏的Windows付錢!國內的PC廠商應該坐下來想想,想想每年交給微軟的錢,想想要用這些錢來搞研發會是什麼樣。前幾天長城集團開了頭炮,4999元的PC,我們頭一次不用為廠家強賣給我們的軟件付費,可以說是真正想用戶所想,可惜這樣的廠家和產品都太少。
我們可不可以不要壟斷?10年來,我們的PC硬件廠商快速發展,軟件業卻裹足不前。因為我們的軟件業麵對的是一個壟斷的市場。壟斷的結果隻能是技術的落後和價格的歧視。3年的時間,CPU已從486飛到了奔騰Ⅲ,而從Windows95到Windows98並沒有太大的進步。但與此同時,幾乎所有微軟的產品價格,國內都要比國外貴出一倍以上。微軟一直在反盜版,可微軟的價格才是產生盜版的主要原因。壟斷了市場,微軟便以各種手段打擊競爭對手。沒有對手時價格高高在上,不如對手時不是價格極低,就是白送,直到讓對手無法生存。看看微軟對待WPS和Netscape的做法,作為一個軟件廠商你將如何活下去?微軟在扼殺中國的軟件產業。
操作係統已經被微軟百分之百地壟斷,辦公軟件也已經拿下。下一個目標是什麼?10年後,我們的軟件業是否還能繼續存在?美國的法院可以調查微軟的壟斷,我們的執法部門就不應該去查一查它是否符合中國的法律?
如果說Windows技術的落後我們認了,但麵對安全的漏洞,我們卻無法容忍,也不該容忍。Windows已成了全球最大的病毒養殖廠。想想剛瘋狂過的CIH,除了病毒製造者應該受到懲罰外,微軟又該負什麼責任?在微軟產品的協議書裏充滿了不保證這個,不負責那個,好象出了問題都是用戶的原因。當然任何一種產品都無法保證不出問題,但關鍵的問題是微軟明知它的操作係統存在安全問題,明知它的Office可以繁殖宏病毒,明知它的產品裏存在大量錯誤,但它還是強調不保證、不負責。由於商品的質量問題而引起的損失,用戶可以向廠商索賠。電腦軟件是商品,那麼那些使用正版Windows的用戶是否應該行使自己的權利向微軟起訴?起訴它的軟件讓你的數據丟失,讓你的生意受損,讓你的家庭遭難!
3.國產軟件的活路——如何對待微軟現象
美國的PhilipZhang在看了《中國青年報》刊登的《對微軟起訴亞都的思考》一文後,撰文發表自己的意見。他列舉了微軟的幾個現象,以此提醒我們思考:如何對待微軟現象?國產軟件的活路在哪裏?
(1)微軟現象之一:“臭蟲”=高科技
在美國,微軟公司屬於資金雄厚的公司,卻不是一流的技術公司。它的巨額收入來自“捆綁”的迫銷迫買方式(軟件預先裝置在硬件係統,買一台電腦就得付錢買一套微軟公司的產品,買兩台要買兩套同樣的微軟產品,不管購買者的需要如何);它的產品大都是利用資金的優勢吞噬或仿造別人的產品,然後改頭換麵。
然而,微軟公司並沒有把全部技術學到手,因而錯誤百出,要經常打補丁來對付臭蟲(程序錯誤)。這類產品在美國屬於二、三流產品,沒有“捆綁”,很難有較大市場。如果使用原發明產品,效能要好得多,也沒有那麼多臭蟲和補丁。同時,這些原發明公司在消滅臭蟲的時候,免費向用戶提供補丁版本。微軟公司則相反,許多糾正臭蟲的補丁版本也要用戶交錢。程序錯誤的臭蟲越多,微軟公司在中國賺的錢也越多。很奇怪,中國為什麼對二、三流技術的微軟公司那麼青睞?是因為微軟公司財大氣粗而不敢得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