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3:傳奇海盜林鳳——中國殖民史第一人(2 / 2)

於是莊公(siocos)就退至甲米(Cavite)和林鳳彙合。同時另一方麵,西班牙人總督拉維薩麗思(Lavezaris)一等莊公(siocos)退兵就立刻沿馬尼拉灣築高牆,置兵防守。撒施洛(JuanSalceds)也率領戰艦六艘兵員數百名而來助戰。林鳳第一次進攻完成以後,菲律賓的土著(摩洛人)以為是中國人取得了勝利迅速在馬尼拉附近集結了近萬人,開始對西班牙人有所動作。十二月十三日林鳳發動了的二次進攻,命令莊公(siocos)率領一千五百人分兵三隊而進攻,林鳳的戰艦也在港外發炮助攻。但是由於西班牙人加強了城垣和增添了援兵,急切之間沒有拿下。林鳳於是又發五百援兵,但是終是無功而退。在林鳳的軍隊攻打馬尼拉時候,菲律賓的土著(摩洛人)擊殺傳教士以及商人兵士等準備策應林鳳的軍隊,但是林鳳失敗後迅速潰散。林鳳的軍隊失敗後就引軍北航從阿峨河(AngoR)退至彭家絲蘭(Pangasinan)於河上四哩的地方因地築城,建設炮台作為長久之計。並且下令當地圖酋助餉。西班牙的總督拉維薩麗思(Lavezaris)探知這一消息後心懷憂慮決定集合菲律賓的西班牙兵力齊集馬尼拉準備攻打彭家絲蘭(Pangasinan),以撒施洛(JuanSalceds)為統帥。撒施洛(JuanSalceds)以菲律賓兵六千人,西班牙兵六百五十人1先駛往彭家絲蘭(Pangasinan)北部的林葛蔭灣。當時林鳳的兵船有三十二艘停泊在那裏,全部被殲滅。撒施洛(JuanSalceds)舉兵登陸。兩軍混戰四月有餘的時間,林鳳又缺乏補給最終不敵。於是突圍出走,有一部分逃至山中。

林鳳在菲律賓兵敗以後,引兵內犯。曾到達柘林,靖海,碣石等地。同時也到達過福建等處,依台灣魍港為基地四處劫掠。但是當時福建方麵打擊海盜很嚴厲,林鳳四處碰壁,隻得離去。胡守仁再次擊敗林鳳,林鳳引兵退至廣東進犯潮州。當時潮州的參政金浙主撫,林鳳本人也看見了閩廣兩省的水師力量很大,意冷心灰不作進一步的抵抗準備。於是林鳳的手下馬誌善,李成等一千七百一十二人被招降,六百六十八名男女百姓被收容。林鳳素知中國傳統以來對待所謂盜賊毫不留情,隻身逃往外洋。

在林鳳與西班牙的爭鬥中,西班牙背後有一個帝國在支持著,雖然這種支持未必能夠從物質上奏效;而林鳳的背後卻是一個準備不惜任何代價剿滅他們的龐大的帝國,因而最終時西班牙人取得了勝利。表麵上看這是林鳳個人與西班牙之間鬥爭的失敗,其實是這未嚐不是明王朝的失敗,這一失敗同時也揭示了中國在未來世界裏遭受打擊和侵略的命運。因為兩個帝國對於海外擴張的意識是相差如此之遠,也正體現了兩個民族在邁向近代社會的進程中逐漸的拉開了距離。

自林鳳失敗以後,華人在東南亞地區很難在占主導性地位,因而時常難免於被屠戮、被驅逐的命運。因而林鳳失敗的命運也隱約預示了東南亞華人未來的命運。而中國人的這種海外開拓的悲劇性結局也隱隱約約預示了中國在近代世界的悲慘遭遇。林鳳的事業的失敗命運其實是中國與海外華人在未來的東西方競爭中將會失敗的的一種征兆,是一麵折射他們各自未來的鏡子。然而當意識到林鳳的這種開拓精神時,中華民族已經時處於“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的民國年間了。而一個民族精神上的惰性能夠持續幾百年的時間也足以讓人震驚的了。

參考引用書目以及論文一覽:

《明清之際中西關係簡史》張維華著齊魯書社1987年版

《南洋華僑史》李長傅著上海書店1984年據中華民國三十二年版影印

《南洋華僑通史》溫雄飛著上海書店1984年據東方印書館一九二九年版影印

《海外排華百年史》『美』沈已堯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

《中國殖民史》李長傅著上海書店1984年據商務印書館一九三七年版影印

《斐律史上李馬奔Limahong之真人考》張星琅《燕京學報》1931年8期

《斐律史上李馬奔真人考補遺》李長傳《燕京學報》1931年9期

《近代東南亞(1511-1992)》梁英明梁誌明周南京趙敏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中西的最初的遭遇與衝突》周寧著學苑出版社2000年版

《中國南洋交通史》馮承鈞著上海書店1984年版

《王賡武自選集》王賡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