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對外貿易管理計算機係統網絡遍及全國。美國在控製紡織品配額商品進口時,可以通過網絡係統對超過配額的貿易商品實行統一管理。
(2)實現網絡申領發放許可證
網絡商務在進出口許可證管理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可以幫助實行全麵的進出口許可證核查:海關憑許可證驗收,銀行憑許可證結彙,這樣可大大減少不必要的單證和中間環節,提高效率節省費用。
加拿大、日本、匈牙利和南斯拉夫都通過計算機係統對進出口許可證實施全過程的跟蹤反饋,隨時了解全國的進出口情況,以便采取措施,加強外貿管理工作。
目前,我國很多關係國計民生的大宗商品隻能在外經貿部領證,如果采用聯網的方式,分布在全國的企業隻要網絡申領並獲得批準,在當地就可領證。這將是在提高效率的基礎上使政府行政管理上一個新檔次,排除人為幹擾,增加透明度,消除腐敗的好辦法。我國1999年下半年發放許可證將采取手工和網絡並存的方式,到2222年1月許可證申領發放將全部通過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我國還將加快加工貿易網絡監管係統的開發。
(3)運用網絡商務進行海關管理
在海關管理上,世界各國都在利用網絡係統。美國海關總署從1989年2月底對用電子商務方式報關者給予優先處理。美國政府從1992年起全國采用電子商務方式辦理海關業務,不采用電子商務方式者,其清關手續將被推遲處理。法國目前已有52%的海關手續應用電子商務,英國已有92%的海關手續使用電子商務。可以說在歐洲大部分國家網絡化已成為做生意的重要途徑,這些國家從1992年開始全麵推廣電子商務辦理海關業務,如不采用電子商務方式,海關清關手續將被推遲辦理,或不被其選擇為貿易夥伴。在加拿大,海關應用電子商務已具有相當規模。
對海關來說,開展電子商務的作用主要有兩個:①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②促進企業的進出口,給企業提供方便,同時杜絕逃稅現象。
中國海關總署開發了“進出口報關單聯網電子核查係統”,於1998年9月1日起通過中國電信公眾多媒體網向全國各外彙管理部門、各外彙指定銀行提供報關聯網核查功能,從而告別了過去人工二次核對報關單的做法。該係統於1999年1月1日起在全國正式運行。我國各地正積極發展與此配套的電子報關係統。
(4)運用電子商務進行進出口商品檢驗
商品檢驗是國際貿易經營中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環節,它與外貿經營單位、運輸部門、銀行、保險、出口商品生產企業以及國內外其他檢驗機構有著緊密的業務聯係,各種單證交換頻繁傳遞量大。目前我國的商檢業務初步實現了報驗、檢驗出證的計算機管理,初步建成了係統內數據通信網。今後,我國商檢電子商務應用的兩個主攻方向:一是受理報驗和簽發商檢證書;二是進口貨物流向信息傳遞。
(5)實現外貿業務全過程管理的電子化
網絡的核心內容是信息的互相溝通和交流。交易雙方可通過Internet進行交流,洽談確認,這些貿易業務過程可以實現電子化商務管理。電子商務的交易後期是電子付款和貨物運輸及跟蹤,也可以實現網絡化商務管理。目前,我國對外貿易運輸的電子化管理是通過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在全國所有口岸建立起對外貿易運輸網Intranet實現的。貨物運輸的訂艙、單證傳輸、集裝箱管理、船舶管理、貨物跟蹤、財務及結算運作過程將實施國際標準的電子商務單證傳遞。采用網絡貨物跟蹤係統,客戶和貿易夥伴可直接進行查詢以獲得有關貨物狀態的信息,了解運輸方麵的商業夥伴的數據信息,從而減少貨物的庫存天數,降低成本,縮短貨物結關時間,加快貿易流通過程。外經貿業務實施電子化管理,在貿易鏈運作過程中全方位拓展電子商務的應用,促進企業實現規模經營、專業化、現代化的管理,提高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
香港的Tradelink電子商務公司采用網絡作為其主要的電子貿易管理工具,力圖通過提供一係列高附加的網絡貿易服務,提高香港6.5萬多家進出口商和整個商業界的生產力和競爭力。該係統的第一個電子在線服務功能是通過電子服務係統遞交紡織品出口限額許可;第二個服務功能是實現用戶貿易申報的電子化。Tradelink公司還可以在收到海外客戶的采購訂單後就自動生成必要的生產指令、裝船文件和許可證申請。
■規範網絡貿易方式
世界銀行1995年4月發表的《1995年全球經濟前景及發展中國家》的研究報告中預測,在未來12年內,工業化國家的經濟將穩定發展,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可得到實質性的發展。為此,國際貿易可望以每年6%的增長率快速發展。快速發展的國際貿易迫切要求實現全球貿易運作環境的信息化,改革以往以“貿易單據”為主體的對外貿易交易方式,以一種省略各種單據製作、往返傳遞,縮短貿易完成時間,減少單據傳遞造成的差錯的方式進行貿易。這樣就迫切需要電子商務的到來。另一方麵,市場競爭也出現了新的特征。價格因素在競爭中所占比重逐漸減小,而服務性因素所占的比重逐漸增大。追求成本降低也不再單純從生產製造過程中找,而是尋求訂單、原材料采購、及時銷售、降低庫存及有效管理等各個環節和有效的協同配合中獲取。因此,提高商業文件傳遞速度、處理速度、空間跨度及準確無誤,使貿易“無紙化”成為貿易鏈中的所有成員共同的願望。
網絡商務規範了傳統國際貿易方式:
(1)電子貿易促進貿易過程的創新。網絡貿易方式可以減省許多在傳統貿易方式下看來是必需的貿易環節;在傳統貿易方式下需要許多個環節才可以完成的貿易過程,在網絡方式下隻需要很少幾個環節就可以完成。從這個意義上說,電子貿易的確給從事國際貿易的企業帶來效益,並因而帶來國際貿易方式的創新。
(2)網絡貿易可以省略貿易單據的製作和往返傳遞手續,這樣就可以縮短貿易過程和時間,減少單據往返傳遞中的差錯,節省貿易運作中的人力、物力、財力消耗,加速貿易資金周轉,大大促進國際貿易發展。在傳統國際貿易方式下,全球貿易額的上升帶來了各種貿易單證、文件數量的增多。在貿易單據流通的過程中,買方和賣方之間的數據往往要重複輸入。因此,產生大量的時間延誤,並且每次重複輸入數據都可能產生錯誤。紙麵文件的處理工作(包括文件繕製、郵寄、管理等)出現的問題是,重複率高、錯漏多、效率低、費用大。紙麵文件成了阻礙貿易發展的一個突出因素。電子貿易正好可以克服這一障礙,促進全球貿易的順利發展。
從這個意義來講,規範貿易方式,適應網絡貿易創新的需求就顯得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