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國力論提出的時代意義(2)(1 / 3)

若我們研究市場經濟,講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離開文化曆史與現實,必然離開了我國國情,其理論難免偏頗。因為,離開了中國文化和經濟文化曆史基礎,我國市場經濟體製和發展模式是難以建立起來的,同樣,研究市場經濟和我國市場經濟體製也不能離開我國經濟文化,不能離開文化力的創造和調動,否則,經濟的發展與文化發展脫節,經濟文化發展與人的發展脫節,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全麵發展將是不可能的。甚至,思維和視角的偏斜,將造成行為的扭曲,從而危害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

“文化力”一詞,首先表明了人類文化發展不是抽象的,它有具體的內容和表現形態;其次,它還表明“文化力”不是固定不變的,它的變化要同一定的經濟環境相結合,並與經濟發展互動作用,文化力發展在市場經濟發展中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在“文化力”的研究中,我們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中進行分析,它有別於一些專門研究經濟或文化學科使用的概念。將它作為現代經濟文化的範疇,引導出我們研究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的新問題,重視實際生活中現代經濟文化的實踐,促使人們以綜合的觀念和新的理論思維去探索社會發展和現代化的複雜規律。若以現代科學發展的趨勢來審視,科學的發展基本趨勢是交叉化和綜合化,科學的研究方法更重視從係統的整體的角度來分析自然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文化力”的提出有利於我們從經濟文化科技以及人的發展相結合來探索經濟和現代化發展,無疑是具有方法論和實踐論意義的。由此,對經濟發展的文化力的界定可為:在經濟活動所產生和蘊涵的,推動經濟文化緊密結合和協調發展過程中,以人為主體,通過人的活動所顯化出來的精神力與物質力的綜合結合力。

3、文化力的構成及其層次

根據前述分析,經濟發展中的文化力在構成上具有以下特征:

(1)文化力構成因素的特殊性

文化力作為經濟發展中的綜合力,它是經濟發展動力體係中的重要力量,也是經濟和社會經濟文化動力機製。其構成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麵的因素:①物質要素。即人們在經濟發展中,滿足自身活動發展需要,並促進社會發展而創造的各種事物以及相關的物質要素。包括科學技術、生產工具、機器設備、信息網絡、交通設施等;②社會經濟要素。經濟製度、企業製度、市場製度、法律調節強製力、社會組織機構、生產要素、資源管理與配置體製、經濟運行與調控機製、文化教育與精神生產產品等;③以人為主體的相關因素。包括人口、民族、人們的文化心理、經濟行為方式、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民族的凝聚力、民族傳統文化特征、創造力、道德規範約束力等;④曆史經濟文化要素。民族經濟文化成果、民族性格、傳統風俗、文化遺產、價值取向、民族精神等。

以上文化力的構成要素互動作用構成了文化力整體力量體係,在整體力量的形成過程中,諸多因素和變量交互作用,構成了文化力的綜合性和可塑性、曆史繼承性、現實變動性、隱含和外顯性等複雜特征。這是我們認識文化力必須加以重視的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文化力的構成要素雖然是複雜的,但是第三類因素,即人為主體的相關因素是文化力形成的主要因素,它是市場經濟發展中文化力在不同國家或地區存在普遍共性與差異性,文化力的現代性與傳統性特征的重要根源。實踐證明,文化力是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征的。它在不同時期和不同地區存在不同的特性,各國家或地區在市場經濟發展中必須重視符合實際的具有先進性的文化力的構造。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證明傳統東方文化和中國曆史的傳統經濟文化在現代化發展中是具有不可忽視的潛力的。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和經濟文化現代化建設說明,弘揚民族經濟文化,吸收世界優秀文明成果,構造和重塑現代文化力,是當代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為此,在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中,我們要加強傳統文化的改造,認真剖析是應加以繼承發揚的優秀因素,分析應揚棄的落後因素,棄舊圖新,這是發展文化力和構造文化力關鍵的一環。

(2)文化力構成的層次性特征

文化力在構成上,若在新的曆史條件和新的經濟框架中來分析,主要是人與自然、社會、經濟、文化關係中,主觀因素產生的精神力與客觀因素產生的自然力、主客觀因素產生的社會力、物質力,以及各種力交叉作用形成的結合力、綜合力。

首先,我們從人與自然的關係來分析,人與自然的關係是自人類誕生以來就存在的永恒關係,是始終存在於社會發展中的重要關係。在這個關係中,人通過勞動獲得了生存與發展的條件,完善了自身的發展,演化出了對於人有重要意義的經濟文化成果,形成了推動自身發展的文化力;人類自身的發展必然與環境變化息息相關,文化觀念和價值取向作用都影響到環境變化,而環境的各種要素在客觀上影響到人類的經濟文化發展和文化力的形成,環境客觀因素作用於文化發展,必然使人的文化具有了認識和改造自然的某種物質力量。

其次,我們從人與經濟的發展關係來分析,人類的經濟活動,經濟文化建設實質上是在一定生產力條件下,人類獲得生存與發展的活動形式。這種活動形式是以生產關係的發展為核心的,經濟的生產關係全麵存在於經濟文化和社會再生產過程中,在社會經濟文化和直接生產過程中,經濟文化生產與創造,消費與需求是一個普遍存在的連續過程。這個過程不僅包括物質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環節,而且還包括精神文化生產和科技教育活動,管理和服務等相關聯的各種活動。這種生產和活動構成了現代經濟文化和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內容。現實生活中,經濟發展除了客觀物質條件,自然資源環境因素之外,人的自身觀念、價值、思維特點,以及人口數量、科技文化素質、心理倫理素養、組織管理水平等也是製約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些因素通過對文化的發展和文化力的構成作用表現出來,就使得文化力不但具有物質力量,而且還有社會力、精神力等力量,它是形成社會發展創造力的根源。

再次,從經濟發展所包涵的經濟文化協調發展關係來看。人類的經濟活動是由初級到高級不斷發展變化的。隨著生產力發展和科技進步,社會結構調整,科學和產業的發展,經濟分工已突破了傳統產業分工的粗略的框架和產業發展片麵專門化的界限,現代市場經濟一方麵社會分工日益明晰和深化;同時,生產的社會化和多樣化、綜合化也在發展,現代經濟分工已不限於物質生產領域,它擴大到精神文化領域,由國內分工走向國際分工,跨國經營中,經濟文化產業不斷崛起,產業投資與開發,國際貿易和競爭離不開文化價值力量支撐和文化力的推動。在這一新的經濟關係中,經濟文化發展的橫向關係空前發展,網絡化的社會經濟文化活動強化了經濟文化機製相互作用,經濟文化因素的流動和聚合,經濟文化資源優化配置、科學組合產生和蓄積了社會發展新的推動力,形成了經濟文化組合力、結合力、整體力,它們成為經濟發展科學化、民主化、合理化、法製化、競爭化的推動力量;於是,文化力表現為社會發展內在的綜合力、協調力、調節力、控製力、驅動力、凝聚力、組織動員力等,直接推動著社會發展。

總之,經濟的文化力表現為係統的層次結構。第一級為人與自然關係上,自然生態經濟文化協調發展過程中,人類改造自然發展自身所具有的物質力量,其中包涵自然力在文化發展上的內化,它成為直接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物質力;第二級是人與市場經濟發展關係中現代經濟文化以人為主體的發展中,人類創造的經濟文化所包涵的精神力、創造力、它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社會力量,其本質是人的創造力;第三級為在市場經濟發展中,人們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自然規律、現代經濟文化協調發展規律辦事,形成了有利於社會各方麵協調平衡發展內控約束、調節、製衡、整合的綜合力量,它是綜合的社會發展力。因此,現代經濟文化發展和市場經濟發展中的文化力,就其研究的視野和文化力的構成以及作用,要比專門學科概念的內容要豐富、寬廣得多,對社會現代化具有更深遠的意義。

4、文化力的基本特征

市場經濟發展和我國經濟文化建設證明,市場經濟決不是沒有秩序和理性控製,自發盲目無序運行的發展過程,它決不是單純的追求物質生產增長和商品堆積的功利活動。市場經濟發展必須以人的自我發展完善、人的全麵發展、經濟文化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緊密結合才能促進社會的現代化。經濟與文化,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的脫節或封閉,分離性兩極化運行必會帶來社會發展中各種不協調的狀態,必將製約現代化進程。因此,研究市場經濟發展的文化力,把握文化力運動作用特征,則有利於促進市場經濟和經濟文化現代化。

(1)文化力的不可替代性

市場經濟發展需要遵循客觀規律和行之有效的內外力量規範,才能順利進行。市場經濟離不開經濟文化基礎和經濟文化現實發展來推動,以特定國家的文化價值環境為依托,同時也要按國際慣例和規範進行組織、並確立公正、民主、法製等準則,而文化力作為物質與精神力量結合的綜合社會力具有社會發展的其他力不能代替的作用。一方麵,它可以形成民族的凝聚力,價值取向認同的向心力,促進市場經濟的思維模式、行為方式、組織製度的建設;另一方麵,它可以通過潛涵或內隱的力量作用於市場經濟主體人的發展和現代化,塑造和培育一代企業家,管理者以及各方麵的人才,形成人才群體、強化智力資源、文化資源開發,以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和生產力發展潛力。

(2)文化力的曆史繼承性和現實可塑性

文化力不是脫離曆史和主體存在的自然之物,它深刻地蘊涵在國家和民族發展的現實與曆史過程中。首先,文化力的形成有曆史的繼承性,凝鑄了社會發展與進步的曆史成就以及經驗,研究文化力必須繼承民族經濟文化的優秀成果。其次,文化力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必須要加強對外開放和開展廣泛的國際經濟文化交流才能吸收域外民族經濟文化發展的精華,促進我國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再次,文化力的形成和發揮作用,離不開自我發展機製的優化塑造,其核心就是要發揮人的創造性作用,因此加強科技文化教育,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質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關鍵問題。

(3)文化力的綜合性

經濟發展,事實上,是以經濟文化資源優化配置和現代化建設為重要內容的,在市場機製廣泛形成與作用下,文化力具有了新的內容和涵義,其綜合性是明顯的。文化力不斷推動著市場經濟發展中文化的現代化繁榮,而且推動著社會各方麵的關聯協調發展,它具有明顯的綜合效應,能促進社會持續穩定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