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區政府部門:主要是社會性開發和政策性開發。社會性開發,即通過國家財政撥款,實行全民義務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以及一部分職業技術教育,以提高全民的基本文化素質;政策性開發,即通過製定正確的人力資源開發政策,從法律製度、法規上保證對人力資源的培養、合理配置與有效的使用等,促使人力資源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這種開發是最高層次的開發,具有在全社會普及和提高科學技術、文化知識、道德水平的作用,以及宏觀指導功能。國家和地區政府教育方針和政策的決策是否正確,影響並製約著較低層次的開發。
廠礦企業等用人單位:主要是實用性開發。即通過教育培訓、使用激勵等等一係列的措施和手段,以提高職工隊伍的素質,充分調動和發揮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組織和個人的發展。在人力資源開發係統中,企業開發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為它能夠把教育培訓和使用激勵結合起來,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個人:即自我開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者具有選擇自己職業的自由,同時,在擇業過程中存在著競爭。這就要求勞動者適應環境、社會的變化而不斷地進行自我開發,以提高自己的素質。
多層次的人力資源開發,更能夠提高人力資源的效益,更有利於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使人力資源素質更高,配置更合理。
3、人力資源開發的內容
人力資源開發的對象是人的能力,即開發人力資源的身體素質、文化科學素質、技能能力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促使人得到全麵發展。但在實際中,對人力資源開發對象的具體內容又有不同的解釋,各有側重點。不同的國際組織,不同的國家對人力資源開發的對象的具體內容的理解都不盡相同。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人力資源開發主要對人的能力與潛能的開發,他們將人們的能力分為四個方麵:第一,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第二,生存,包括防禦、保護自己;第三,自主,包括有選擇的能力,沒有依賴性,不受壓抑;第四,個性,包括與他人進行溝通的能力,能夠適應社會環境等,上述觀點對人的能力理解側重於人的個性需要與發展。這四個方麵反映了人的需要的兩個層次,也是反映了隨著經濟的發展,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中,人力資源開發的內涵不斷擴大的過程。
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人力資源開發是關於人力資源的一個長期的全麵的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開發所需要達到的目標以及對策的提出是與一定社會發展水平、社會的經濟水平相聯係的。因此,人力資源開發的內容也必須根據本國或本地區、本企業的人力資源狀況的實際需求來決定。中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不發達,人力資源方麵存在著人口多,素質低,就業率高,結構不合理等問題。所以,有些專家認為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的主要內容是:第一,有計劃地控製人口增長;第二,普及九年製義務教育為實現中國今後整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勞動力素質基礎;第三,發展科學技術,真正依靠科技進步;第四,提高勞動者素質,提高勞動生產率;第五,充分挖掘勞動潛力,合理安排就業;第六,提高生活質量,改善人民生活。
4、組織內人力資源開發的工作內容
一個國家(地區)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組織(如企業)的人力資源開發有著密切的關係。
作為一個組織(工廠、企事業單位),它的人力資源開發工作的任務是由教育培訓部門、人事部門、勞資部門、組織部門互相配合,協力完成的。一般而言,它包括如下幾個方麵的工作:
(1)製定人力資源規劃以及與之相關的開發係統和相關匹配的政策。包括對人力資源現狀作出評估,依據組織的發展戰略、目標和任務並利用科學方法對未來人力資源供給和需求作出預測,製定解決人力資源供給和需求矛盾的方針政策以及保證人力資源規劃實現的政策與具體措施。這是進行人力資源開發的基礎和具有指導性意義的工作,可以說是進行人力資源開發的準備環節。
(2)教育與培訓。包括入廠教育、企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的教育、崗前培訓、在崗培訓等,目的是使員工盡快具備崗位工作的全部知識、熟練的技能和作為企業員工應具備的行為準則和精神麵貌。
教育培訓是組織內人力資源開發最重要的一環——育人環節,必須貫穿於組織活動的全過程。
(3)人力資源的配置與使用。組織的人力資源配置與使用是指人力資源要素在組織機構及崗位間的分配及動態的排列組合。具體地說,它主要包括招工、麵談、測驗、組織設計、工作分析、製定工作說明書;進行人員測評、製定人員配置表,根據崗位要求配置人員;人事記錄;處理人員流動事宜等項工作。
人力資源配置是人力資源開發係統中的關鍵環節,如果說教育培訓是著重對人力資源個體潛能的第一次開發,那麼人力資源的配置則是對人力資源潛能的更為重要的第二次開發,它要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個體潛能,更為重要的是通過人力資源間的合理配置充分開發群體潛能,使構成群體的個體成員在生理、心理、能力等方麵達到最佳的結合,產生最好的群體效率(1+1>2的效率)。群體組織結構是否合理,對人力資源開發效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4)與人力資源開發相關的組織開發。組織開發也稱組織發展。是指組織必須隨著客觀環境的變化而相應地采取自我完善和自我更新的活動過程。作為組織的人力資源開發部門在這方麵的主要工作應該包括:根據環境和條件的變化,協助組織確定合理的戰略目標;進行組織結構的設計、規劃和評價;進行工作設計;製定、調整各種製度、政策等等。從而提高員工的士氣,使員工在組織內和工作中獲得滿足感,達到人力資源和組織效率的最大發展。
(5)進行工作績效評價。開展工作績效評價是人力資源開發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開發人力資源潛能的一個有效手段。一般而言,是指組織各級管理者通過某種手段對員工的工作進行定性和定量評價的過程,這種評價一般涉及到員工的工作表現、工作成果等,而且定期進行,並與獎懲掛鉤。開展工作績效評價的目的是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檢查和改進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工作。
(6)工資管理。工資報酬問題是關係到該組織能否吸引員工的重大問題。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部門要從員工的資曆、職級、崗位及實際表現和工作成績等方麵考慮製定相應的、具有吸引力的工資報酬標準和製度。
(7)鼓勵、關心員工個人發展。作為一個組織或者一個企業要有重視員工潛能、發揮潛能的有效製度,有實現潛能轉化機製,對於尚未轉化的潛能,要給予公正的、客觀的評價,給予足夠的機會,盡可能地提供條件,使得潛能得到挖掘、發揮。包括:協助員工完成自我評估,並幫助其製定個人發展計劃,及時監督和考察其計劃實施情況,根據組織發展的需要及個人發展需要對員工開展提高性培訓和教育。這一工作有利於促進組織的發展,有利於使員工產生作為組織的一員的良好感覺,進而激發其工作積極性,提高組織效率。
(8)人力資源的維護。也稱人力資源的保持或保護。包括:通過建立溝通渠道、建立公正有效的激勵製度,正確的績效評價等手段,以及通過製定和實施員工福利、服務、保險、醫療、安全與衛生等方麵的政策、規定和措施,建立和保持和諧的社會環境、心理環境和生理保護。
(9)人力資源的信息儲存工作。為使人力資源開發更科學、更有效益,人力資源開發部門要注重建立現代化的人力資源信息庫,采集、分析人力資源的基本數據及其組織對人力資源的需求狀況。
(10)人力資源工作的審計和研究,包括人力資源活動記錄及評價,對人力資源活動進行理論檢驗、管理製度的革新、操作方法和協作關係的實驗,進行成本效益研究等。其中一個重要工作是與財務部門合作,建立人力資源會計製度,這是人力資源開發工作本身的重要一環,而且更重要的是為決策部門提供確定的數量的依據。
(11)組織文化的建設。建立組織共同的信仰、價值觀,共同的行為規範,改善員工的行為態度,增加組織的凝聚力,以實現組織的發展目標,使個人身心健康發展。這是人力資源開發一個不可缺少的工作。
(12)人力資源開發本身的研究工作。人力資源開發工作在中國剛剛起步,而且,隨著人力資源開發工作的開展,許多理論性、方法性的問題急待我們去探索、研究,如一些測定指標體係的建立等。因此這也是擺在我們人力資源開發部門麵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和職責。
上述十二個方麵的工作是一般性的歸納,在不同規模的組織裏,這些工作開展的情況還會有所不同,而且隨著人力資源開發工作地位的提高,其工作範圍和職責也有發展的趨勢。
(三)人力資源開發的諸多形式
1、人力資源的心理開發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德魯克說:“企業或事業的唯一真正資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開發人力資源以做好工作。”
人力資源之所以有待於開發,是因為客觀存在著的人力,並不等於現實的生產力,猶如蘊藏在地下未經開采的礦物資源並不是現實的生產力一樣。人力資源要和生產資料(物質資源)相結合,並進行生產,才能創造財富,才能變為現實的生產力。因此,勞動者首先要就業,要有工作,要使“英雄”有“用武之地”,要讓其有施展才華的舞台。可是僅僅做到這一點還不夠,因為人是有思想意識,有七情六欲的高等社會動物,有多種多樣的需求,有各種各樣的目的,有千變萬化的情緒。有的人精神振奮,鬥誌昂揚,有的人卻無精打彩,虛度時光;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也會判若兩人,有時候朝氣蓬勃,有時候卻垂頭喪氣,……因此,並不是說每個人隻要有了工作就能充分發揮他的聰明才智,把他的全部精力投入工作中去為社會創造財富,其中還有著巨大的潛力,這種潛力儲存在人們的思想之中。
所謂人力資源的心理開發,就是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知人善任,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特別是要激發勞動者的內在潛力,深刻地揭示這潛力的源泉和機製。
在科學發展史上,先後出現過管理心理學和行為科學。管理心理學主要是研究企業管理中的個體、群體、組織、領導的心理現象及其活動規律;行為科學是研究人的行為特點和規律的一門學科,著重對勞動者的行為及其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研究,以便調節企業中的人際關係。行為科學的基本理論主要有:激發動機理論、人際關係理論、領導行為理論。比較著名的行為科學著作有羅賓斯的《組織行為學》、佛隆的《工作與激發》、郝西等的《行為管理學》、麥格雷戈的《企業中人的因素》以及馬斯洛的《調動人的積極性的理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