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倫春族是我國古老民族之一,他們世代生息在我國東北地區,常年與林海雪原打交道。鄂倫春一詞有兩種含義,一為使用馴鹿的人,一為山嶺上的人。勇敢強悍的鄂倫春人以他們的獵槍、獵犬聞名於世。在這種獨特的生活環境裏,他們的體育活動也別具一格,如皮爬犁賽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種。皮爬犁是一種在爬犁底下釘上毛向外的獸皮用以滑行的工具。每逢大雪紛飛的冬季,鄂倫春人生活的世界裏,銀裝素裹,人們便爬上山坡,坐上皮爬犁,從山坡上向下快速滑行。皮爬犁比賽分為比速度和比距離兩種,是一種鍛煉敏銳眼力和掌握平衡技巧的活動。
高原上的賽跑
在遼闊的青藏高原,聚居著具有悠久燦爛文化的少數民族——?藏族。藏族人主要從事農、牧業,喇嘛教對其文化和風俗習慣有著深遠的影響。藏醫藏藥和藏族的天文曆算、文學、戲劇、歌舞、繪畫等都有自己的特點。從唐代開始,就有漢藏兩個民族進行體育交流的記載。藏族傳統的賽馬、賽跑、馬術、射箭、摔跤等體育活動則是從藏民族曆史的長河中培育出來的顆顆明珠。
藏族的體育活動有著悠久的曆史。建於公元7世紀的布達拉宮和大昭寺,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寺廟裏,就有關於摔跤、賽跑、舉重、射箭、遊泳等體育活動內容的壁畫。
和蒙古族習俗相近,藏族也有賽馬和長距離賽跑的活動。藏族的賽馬活動往往安排在傳統節日裏舉行。屆時,強悍驍勇的藏族青年,穿著黃緞馬褂或紅、綠緊身上衣和鑲金邊的箭褲,腳蹬馬靴,腰挎箭袋,騎著由哈達、羽毛和銅鈴打扮起來的駿馬,飛馳在比賽場上。在著名的布達拉宮的壁畫中,藏族騎手們賽馬時的雄健英姿被描繪得栩栩如生,再現了藏族賽馬活動的熱烈場景。藏族人的賽跑亦如賽馬,甚為盛行,其距離一般為20公裏左右。在海拔3700米的拉薩,人要跑20公裏非同小可,對內地人而言,不要說跑步,就是坐著不動亦感到呼吸困難。所以參加賽跑活動者主要是本地的藏族人。
藏民還有各種馬上技藝的表演。參加者均穿上彩衣,佩劍,肩掛叉子槍,駕快馬。他們一般在規定的馬道上飛馳,或者馬上射箭,或者馬上放槍,或者在飛奔的馬背上側身拾起地上之物。這種活動形式,一般的藏民均可辦到,可見他們的馬技之高超。
除了賽馬、馬術及賽跑等活動外,藏族中還盛行各種時令雜戲,包括元旦之日的兒童跳鉞斧戲、初二日的兒童攀繩比賽以及男女參加的摔跤(布庫)活動和舉重等等。其中舉重所用的器具是大石一塊,重可達六七十斤,圓滑如卵,能舉起者,賞哈達。這種活動多在夏天舉行,現在西藏的桑耶寺壁畫中仍可看到這種舉石的形象。
在藏族的體育活動中,棋類遊戲也十分盛行,如被稱為多目之戲的藏棋,是流行於曆代西藏貴族階層中的一種棋戲。另一種叫做吉布傑曾的類似圍棋的棋戲,則主要在西藏民間盛傳。這種棋是用木炭在石板上或用尖石子在地麵上畫出棋盤,揀小石子做棋子即可進行對弈(見圖32)這種棋戲不受場地時間限製,簡便易行,因此,長期以來流傳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