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評估(3 / 3)

若是能認知你內在的朋友和內在的敵人,會很有助益。這樣做其實不難,我們通常潛意識中多多少少都知道。所以不妨回憶一下,你高層次的自我或低層次的自我變得很明顯的時候。當然,兩種自我也經常同時出現,每一種自我後來發生了什麼?

倘若一時想不起來這樣的場合,回過頭來看看你在前一部分的日記上登錄的事件,能不能找到一點線索。如果能運用貯藏格的話,一定會有助益。你認知了高層次的自我和低層次的自我以後,就用貯藏格來加以分析。這樣一來,你就能洞察這些部分自我的本質。觸發、加強、減弱這些部分自我的是誰?是什麼事情?什麼時候?

最後,你不妨試一試源自心理合成的方法,這是一種意像練習。

回憶一下發生過的重要事件,或者想一想你自己的特質和個性。然後閉上眼睛,想象著你麵前有個電影銀幕,你就注視著那銀幕,讓銀幕上慢慢出現影像,那是你部分內在自我的影像,也就是你高層次的自我或低層次的自我。這影像的形態可能是個人,也可能是個動物,或者是隻鳥,其他生物或實體,或者是沒有生命的東西。不論那影像是什麼樣子的,都不要加以幹擾,隻要讓那影像自然生成就可以了。那影像也許會自己改變形態,這樣也很好,隻要那改變不是由你造成的就可以了。

然後,讓那影像對你說話,聽聽看那影像說些什麼。你能不能感覺到,那影像在想些什麼?有些什麼樣的感覺?希望從人生得到什麼?有怎樣的野心?總而言之,那影像希望從你那兒得到什麼?

要是你感覺不出來的話,就問一問。最後,還要問一下,那影像叫什麼名字。

然後慢慢消逝。

有些人覺得,這個練習很困難,也許根本沒有影像出現,或者,看不出那影像有什麼意義。如果遇到這種情形,用不著擔心。你可以忘掉這個練習(有些練習對你會比較適合,另外一些練習就比較不適合)。或者,你也可以再考慮,過一段時間後再試試。

還有些人則覺得,這是個典型的經驗。也許你會覺得,這個練習會使你激動不安。所以,若是能和其他人一道來做這個練習,會有很大幫助的。

你得到了影像之後,或者是重複練習一段時間之後,你也許會希望繼續進行下一個輔助練習。

選擇好你希望繼續探索的一種內在自我,閉上眼睛,想像著你和那內在自我一起站在原野上,遠方座落著山脈,你和內在自我開始結伴爬起山來。

攀登高山時,景觀會不斷地變化。有時候是嶙峋陡峭,有時候則是長著花草的草原,鳥兒在四周飛舞。有時氣候溫暖宜人,有時候卻是寒冷徹骨,下著雨或雪,風雨彌漫。

隨著這些變化,你觀察一下同伴,你那同伴對於不同的情況有什麼反應?有沒有做什麼或說什麼?

最後你們爬到了山頂,陽光普照,你和同伴都沐浴在溫暖的金色的陽光裏。現在的情形怎樣?你對同伴的感受怎樣?同伴對你的感受又是怎樣?你們倆想做什麼?你打算要做什麼?

◆◆肯定法

前麵已經談過,以肯定法來評估自己,現在我們要更深入地探討一番。

我們說過,對於自己懷著不好的看法,會造成自行實現的預言,這是很危險的事。

好在這種典型的自我形象循環,能夠導向正途,要開始對自己抱持好的觀點,就算目前沒有什麼好的觀點,也沒有什麼關係。

最早使用肯定法的是法國,那還是本世紀初的時候,發明這個方法的是考依,考依把這個方法稱為“自動提示”。變通的方法很多,但是原則都是一樣的。你先要決定,對自己抱持哪些好的觀點,你希望那是真的,然後你就一遍一遍地告訴自己,那是真的。你告訴自己:“這件事我辦不到。”往往就真的辦不到;同樣地,如果你告訴自己:“我辦得到。”就能獲得成功。(考依有個著名的肯定說法:“每一天,我都變得愈來愈好。”考依還根據這個設計了非常有效的治療法。)

若是你覺得這個方法似乎太神奇了,可能靠不住,你想的也許沒錯。肯定法和其他許多方法一樣,都需要在某些情況中,才能發揮效用。

◆◆怎樣運用肯定法

情緒激昂的時候,或者是遇到危機的時候,能很快地肯定自己,會馬上發生效果。(例如,“對,我一定能辦得到。”)但是,如果要把肯定法當成一種方法,就得經常定時加以應用,要很有規律才行(最好是每天應用)。

你必須知道,要怎樣肯定自己。所以,你必須決定,目標是什麼,想要改進的,是你自己或人生中的哪些方麵。

幾乎任何事情都可以包括在內,譬如說,增進人際關係;變得更強壯,更健康(但是最好明確一點,你想要增強的是哪一方麵的健康?);增加勇氣或意誌;感覺輕鬆自在,或充滿活力;能夠完成某些任務;具有吸引力;對自己的感覺很不錯。有無窮盡的可能,你看過本編的各部分以後,毫無疑問地就能獲得有關目標的各種概念。一般說來,凡是好的事情,都可以用肯定法來完成。

你一旦有了目標以後,就可以用各種肯定法的技巧來實現那目標,在這裏隻敘述其中一個技巧就好了。這並不是說,我們要講的這個技巧比其他的好,而是因為篇幅有限的關係。

假定你的目標是提高自尊心,先拿出一本筆記簿來,或者是一些空白的檔案卡,照著下麵的陳述寫上去:

我,珍妮,每天都覺得愈來愈喜歡我自己了。

你,珍妮,每天都覺得愈來愈喜歡你自己了。

她,珍妮,每天都覺得愈來愈喜歡她自己了。

我,珍妮,開始喜歡起我自己是女人這一點了。

你,珍妮,開始喜歡起你自己是女人這一點了。

她,珍妮,開始喜歡起她自己是女人這一點了。

每個例子都寫三遍,分別以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來寫。這是因為,目前我們對於自己的看法,是個混合物,包含了我們對自己的想法,別人告訴我們的想法,以及別人提到我們的說法。不過,為了不占太多篇幅,我們不再把三種情形都寫下來。

我,——每天都變得比較好。

我,——每天都覺得,自己愈來愈快樂。

像這類的句子很多,當然,愈明確愈好。我們這裏隻是舉出部分例子來。

我,——美麗而可愛。

我,——聰明、有才華、有創意。

我,——每天都變得愈來愈聰明。

我,——和——每天都相處得愈來愈好。

我,——能夠給別人很多,別人也都承認這點。

我,——每天都變得愈來愈苗條。

我,——的鼻子實在很美。

我,——很有幽默感,別人都十分欣賞。

我,——開始原諒——所做的一切。

我,——本來對——很失望,現在已經逐漸恢複正常。

我,——正在寫報告,好在——之前完稿。

我,——很有自信,能在會議中清楚地把心中所想的事說出來。

你會注意到,這些例子都是以肯定語氣說出來的,沒有否定語氣的。(所以,不是“我不再緊張了。”而是“我感覺得很輕鬆。”

最重要的是,要寫出來,包括你的名字在內(以及其他相關人士的名字),並且要用我、你、他這些人稱,至少要有十個例子,然後大聲念出來。

記得前一部分談到的“鏡子、鏡子”嗎?你念出自己寫下的這些句子時,如果麵對著鏡子看自己,也許會有助益。還有一種方法,那就是一邊念,一邊用錄音機錄下來,然後再播放出來,在車子裏也可以,晚上睡覺時在床上也可以,或者早晨以定時裝置把你叫醒,那就再好不過的了。以這種方式開始新的一天,畢竟是很棒的——能聽到關於你自己的好事情。

這個練習和本冊中所述的許多其他活動一樣,若是能和同伴一起練習,會很有助益。剛開始的時候,也許會有點困難,畢竟我們不常到處向別人訴說自己好的一麵!不過,你的同伴能給你最有用的回饋,能告訴你,你的態度如何,以及說出那些肯定句法的方式,是不是打從心底說出來的。當然,重點在於繼續不斷地練習,直到你說出來的確是真心話為止。

有些讀者或許會覺得懷疑,其實這也不足為奇,因為你實驗些什麼,是由你自己來決定的。不過,你不妨從這樣的肯定說法開始:“我,——思想很開通,願意試行一下這個方法!”

◆◆安全感、信心、希望

有些人把人生當成一連串亂七八糟的事件,受到各種互相爭鬥的力量控製,假如你認為人生就是這樣,而且經曆過的人生階段也是這樣,那就不可能管理好自己。你需要有相當的安全感、信心、希望才行。

我們來看看,這些名稱代表了什麼意義。我們可以這樣說,安全感、信心、希望連接了你現在對於過去和未來的感覺。過去會不會讓你覺得,對於自己、工作、人際關係都有安全感?或者,由於過去遭遇過的事情,結果你覺得缺乏安全感,受到孤立,和其他人不一樣,其他人好像都能應付得比較好,或者其他人的境遇比你好得多。

同樣地,你展望未來的時候,會不會看到不確定的陰影,非常嚇人?或者,你能滿懷自信地展望未來,有合理的信心,不論將來發生什麼,你自己或你周圍有足夠的資源,來麵對未來,甚至能管理掌握情況。

所以,若想真正有效地管理自己,就要有安全感(安全感的基礎,大半來自過去的經驗),另外還要有信心,這樣我們才能懷著希望展望未來。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介於這兩種極端之間,這就是說,有某種程度的安全感、信心、希望,但是也許沒有我們希望的那麼多,或者,也許你的感覺因時因地而不同,或會因情緒和環境而改變。

本編中其他地方,也敘述了一些方法,用這些方法,你就能比較了解,自己是怎樣感覺的。譬如說,每天都練習一下倒轉回顧法,你就會知道,哪些人、哪些情況、哪些事件,會影響你的安全感、信心、希望;你也會知道,這些感覺對於你和你周圍的人,有什麼影響。

同樣地,你也可以用重要事件分析法,或貯藏格法來達到同樣的目的。

你一旦了解發生了什麼,以及發生的原因,就能喚起高層次的自我,就像剛才所討論的那樣,平息不安全的感覺,獲得希望和信心。我們剛才談過“不合理的假設”,也許有些無助的感覺,隻是那“不合理的假設”造成的,也許有些適宜的肯定法能幫得上忙,還有,別忘了,有四種頗具建樹的方法,能幫你解決困難;改變環境,離開那環境,改變你自己,或者是設法和環境相處下去。

不管你選擇什麼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若是能和別人合作進行,必定獲益匪淺,能幫你增加安全感、信心、希望。許多過程都能因此而加強,這包括了聽別人說的話,告訴別人你掛念的事情,發泄胸中的悶氣,發覺你並不是孤伶伶的,發現朋友、夥伴和知已。

盡管有這些處理情緒不穩定的方法,倘若你仍然覺得缺乏希望、信心、安全感,那麼也許有個比較大手筆的途徑,能幫得上忙。我們建議你,可以考慮考慮傳記練習法。首先回顧一下過去發生過的事件,那些經驗現在對你有什麼影響,然後,展望未來的時候,以更具意義和目的的觀點,來探討人生的問題。

這個方法可以自己一個人練習,不過,如果和別人合作練習,效果會更大。

◆◆傳記練習法

我們現在要敘述的,是一種架構很優良的方法,借助這個方法,可以綜觀過去的人生經曆,一直到目前為止。再和現在麵臨的問題連接起來,你就能決定未來,而且你的決定不是沒有目標的。這個方法可以分成七個步驟,這樣探討起來比較方便。

第一個步驟:事件。你也許還記得,我們在第二部分中討論過“倒轉回顧法”,就是以反時間順序,回顧一天中發生的事情。傳記練習法的第一個階段,也是大同小異。隻不過,這一回我們要回顧的,是到現在為止,一生中重要的事件。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以現在為立足點,回顧過去的一生。你能回憶起哪些主要事件?認知了這些事件後,就把它寫下來。不過,應注意的是,事件可能發生得很快很短促,一下子就過去了;或者,也可能是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而你仍然能分辨得出來,那是個明確的事件。

你希望回憶多久以前的事,就回憶到多久,然後拿出一張紙來,愈大張愈好,畫出你的“人生圖”,把紙的下緣當成時間軸線。你可以自己決定,怎樣按照時間畫出事件來;最常見的方法是,畫出“人生曲線”,然後注記對於人生的各種感覺(譬如說,側重質的方麵,好像“好怕——美妙”等等),同時,還要標示出你認知的各個事件。還有一種不同的方法,就是從報刊雜誌上剪下文字與圖片,構出你的人生拚圖,這些剪報必須能夠說明、象征、指示出你某個時候的人生曆程。

第二個步驟:時期。自己畫出一張坐標圖,把你自己一生中的主要事件都按時間順序描繪在坐標圖中,然後就看一看這些事件之間的空間,能不能加以描述一番。不過要記住,這些都是範例而已,真正重要的是,要看一看你自己的人生曆程,是不是能分辨出各個事件之間的時期。同樣地,你也可以和同伴共同討論一番。

第三個步驟:主題。接著要做的,就是回顧一下那些事件和時期,看看能不能辨識出什麼主題來。所謂的“主題”是什麼呢?一般說來可能是:

(1)一再重複的模式——包括思想、感覺、行為、事件的模式。

(2)你或你的生活有持續的特征,或者有些時候,會有某種特征。

(3)某些事情發生的趨向。

(4)你自己的特殊方麵變得很明顯,包括你高層次的自我和低層次的自我。

舉一些例子來說,我們在經理人的傳記中看到如下的主題:

(1)低估自己的趨向。

(2)身體不好的時期一再重複出現。

(3)到國外出差。

(4)和其他人一起工作時,發生的問題有個固定模式。

(5)做母親的責任,和身為職業婦女,別人對我的期望,這兩者之間有衝突。

(6)有一種強烈的傾向,那就是把我自己擺在第二位,達到他人的需求,而忽略了自己的需要。

(7)親密的家庭關係。

(8)有一種強烈的傾向,那就是變得非常獨立,別人要我做的事情,我都不想做。

(9)如果我不能隨心所欲的話,我的反應有點像寵壞了的小孩。

(10)帶頭做某件事,推動某件事,然後讓其他人接手,完成那件事。

不過,這些都隻不過是代表的例子而已,真正重要的,是你自己的主題。若是能和其他人合作練習的話,功效就會大多了;其他人能給你回饋,問你一些問題,討論的時候,別人也許會幫你發掘主題。

這個時候,你對於人生曆程中的某些主題,或許會產生好的或壞的感覺,如果是這樣,沉思一會兒,但是不要想得太複雜,不要決定采取什麼行動,因為那是屬於下一個步驟的整體過程。

第四個步驟:我麵臨的問題與事件。就以傳記法的過程來說,有三種主要方法,能揭示人生所麵臨的問題。和其他人合作,以他人的人生曆程為藍本練習傳記法,會有很大的效用。

(1)縱觀你的人生曆程。想像著你的傳記是別人的傳記,是別人描述給你聽的。那麼你覺得這傳記怎樣?你感覺怎樣?你認為那個人還沒有完成的事業是什麼?那個人必須要麵對的是什麼?那個人必須決定什麼?選擇什麼?那個人的自傳向哪些人說了什麼?那個人在人生中完成了什麼?還有什麼尚未完成的?

然後,別忘了“那個人”就是你自己。

你會注意到,我們在這裏要找的,仍然是你會麵臨的問題。等一下你就會更具體地集中精神來解答這些問題,答案的形成包括了意向、計劃、行動。

(2)主題。通常我們考慮到人生主題的時候,就會知道需要麵對什麼問題。主題是告訴你些什麼?你對於主題有什麼想法?你能不能從主題中辨識出任何模式來?譬如說:

①有沒有從人生中消失的主題?

②有沒有自己一下子冒出來的主題。

③有沒有出現後又消逝了的主題?如果有的話,有沒有任何模式或原因。

你對於這些主題,或者其間的模式有什麼感覺?主題和模式對你說了什麼?或者問了你什麼?有沒有指出你需要決定或選擇的事?

(3)你意識中的人。毫無疑問地,其他許多人也都會牽涉在你的事件、時間和主題之中。如今在你日常生活中,還是會接觸到其中某些人。另外還有些人,跟你的距離或許比較遠些,也許好多年來,你都沒有見到過那些人,或沒想到過那些人。還有些人可能死了,或者還沒有出生(例如,你現在懷孕了)。如果是因為傳記練習法前麵的幾個步驟,使得那些人再度出現在你腦海裏,那麼,那些人就存在於你的意識網絡中,不過也許在此之前,你自己並不知道。

你“意識網”中的這些成員,能激發出一些問題來。為了避免超載,開始的時候,隻選幾個問題就可以了,一個問題一個問題慢慢來。你對於那個人的想法和信念是什麼?那個人是你意識網中的一部分,你對於這一點覺得怎樣?你對於那個人的感覺怎樣?那個人對你說了什麼?因為那個人或經由那個人,你碰到了什麼問題?要決定什麼?選擇什麼?

你也要想一想,沒有在你意識中占一席之地的那些人,這能告訴你什麼?或者問你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