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潛戰的逐步擴大
在大西洋,強大的空中巡邏迫使德國潛艇遠離沿岸到“大西洋空白區”去作戰。德國的這一轉變也迫使英國相應地改變了戰術:如果德國潛艇將在反潛飛機的作用距離之外與護航運輸隊交戰,那末對德國潛艇尚在利用而飛機又能達到的水區加強空中巡邏活動便是唯一的補救辦法,如潛艇通過比斯開灣的航路,在蘇格蘭和冰島之間的航路等。比斯開灣被劃分成許多鄰接的地段,由錫利群島向南成扇形排列,飛機依次搜索各個地段,但不采取二十五年前采用過的“蜘蛛網”搜索方式。對比斯開灣的巡邏,象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對德國航路的巡邏一樣,在開始階段收效甚微。由於利式探照燈尚不能用於作戰,德國潛艇在發現空中巡邏太強時,隻能采取如下簡單的對策,晝間由水下航行通過危險水域,僅在夜間幾乎完全不會遭受空中攻擊時才浮上水麵充電。
1941年夏季和秋季,飛機在德國潛艇航路上巡邏收獲很少,其中在8月底取得一次勝利。這次英國飛機沒有擊沉潛艇,然而卻更幸運地俘虜了潛艇。27日晨,飛機在冰島以南約80英裏處發現一般潛艇正在下潛。飛機立即將發現潛艇的情況詳細報告指揮部,接著便有幾架飛機向目標地域集中。
德國潛艇U-570絲毫沒有察覺到災難就要臨頭,繼續由水下向巡邏地區航行。在潛艇上方的海麵,波濤洶湧,許多新艇員暈船。快到11點鍾的時候,U-570潛艇重又浮起。艇長漢斯·拉姆洛少校剛剛爬出指揮室升降口,映入他眼簾的景象使他驚呆了:一架開著炸彈艙門的“赫德遜”式飛機正對他俯衝下來。他大聲命令立即下潛,但已經太晚了。“赫德遜”式飛機的駕駛員,湯普森空軍中校用四個250磅重的深水炸彈夾中了潛艇。
爆炸使潛艇猛烈震動,許多設備被毀壞,燈光被震滅,出現了許多破洞,海水流入蓄電池,出現了潛艇最可怕的東西——氯氣。拉姆洛已沒有別的辦法,隻好命令潛艇浮起,艇員穿上救生衣,準備棄艇。
湯普森在攻擊時已用完了他所帶的全部深水炸彈,現在隻能用機槍射擊在他下麵顛簸的潛艇。然而拉姆洛卻不了解這一切,他覺得“赫德遜”式飛機要結束他隻是時間問題,於是決定投降。水兵們舉起一塊大白布搖動著,向吃驚的湯普森和他的機組表明他們的意圖。“赫德遜”的報務員向同樣感到吃驚的指揮部發出了這一消息。
空中援兵很快從四麵八方趕來,飛機輪班在捕獲物上方盤旋,直到晚上驅逐艦和武裝拖網船才趕來把潛艇拖走。第二天下午,U-570潛艇披擱淺在冰島南海岸的海灘上。盡管德國人已經毀壞了艇上的保密設備,扔掉了他們的密碼本,但英國情報機關還是找到了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德國U-570潛艇在冰島經過修理之後,作為“格拉夫”號編入英國海軍服役。
1941年空軍上將朱伯特與關心雷達使用的其他英國軍官一起,通過在斯沃尼奇無線電通信研究所每星期日舉行的一次會議,可以了解到各種最新發明最近的情況。這些會議被稱為“星期日例會”,在會上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與有關的各方人士,從內閣閣員到直接來自各個戰場的初級軍官們會晤,儀器設計師們和使用者們坦率地交換意見,高級軍官不止一次地由於聽取熱心的初級軍官們的建議而“頓開茅塞”。“星期日例會”擔負起一個最重要的職責,那就是使科學家們了解現實,不至於為自己設計的輝煌成就所陶醉;使高級軍官們了解這些設計在實際上是如何具體使用的,使作戰的人們了解如何才能更好地發揮設備的最佳性能。德國海軍直到兩年半之後才設立了一個類似這樣的“情報交換”機構,在這以前他們的科學家和海軍官兵之間存在著一道鴻溝,而且確實造成了許多麻煩。關於這些我們還要在下麵詳細談到。
在英國方麵,岸防航空兵從裝備雷達以來,效果一直是令人沮喪的。到1941年6、7月份左右,岸防航空兵有四分之三的飛機都裝備了ASVII型雷達,從理論上說這種雷達發現水麵潛艇的距離應當大於任何能見度條件下的目視距離。可是在1941年夏天,大量德國潛艇不是用雷達而是用目視觀察發現的。如8月和9月份共發現潛艇77次,其中隻有13次是根據ASV雷達的早期情報發現的。顯然還有很多次飛機用雷達應當能搜索到,但卻漏掉了。
為什麼ASV雷達的使用效果這樣糟糕呢?1941年11月朱伯特命令成立工作組去檢查原因,不久原因便找到了。最大的問題是設備太不可靠。雷達是應戰爭需要匆忙設計和趕製出來的,測試設備和備件長期短缺,地麵人員得不到應有的訓練。在空中ASV雷達又象一個“沒娘的孩子”,沒有專人負責,而由領航員和無線電報務員兼管,成了他們的額外負擔;因此很自然,他們隻能在完成自己主要任務以後有空閑時間時才使用雷達。此外,安裝ASV雷達的部位是事後加上去的,地方通常非常狹小,這也使人們不大願意使用它。例如在“威特雷”式飛機上,雷達員要在寒冷、黑暗、象地道般的機身中部,麵朝機身側麵,坐在馬桶蓋子上工作。如果誰要使用廁所,他還必須讓開。
空軍上將朱伯特將工作組的改進意見迅速付諸實施。他改進了對地麵技術人員和空勤人員的訓練,接著又改善了備件的供應。ASV雷達變成無線電報務員的專責,在機組成員中還另派一人兼管雷達的使用。但是改善雷達員在服役飛機上的工作部位非常困難,朱伯特保證在以後製造的飛機上情況會大大改善。
當朱伯特的工作組還在調查的時候,朱伯特已開始收到第一批用雷達發現德國潛艇並接著成功地進行了空中攻擊的報告。11月30日,第502航空中隊的一架“威特雷”式飛機,在五英裏外用ASV雷達發現水麵有一艘潛艇,在雷達員引導下飛機進入目視攻擊位置,攻擊結果擊沉一艘德國潛艇U-206(艇長奧皮茨)。這是比斯開灣的空中巡邏在1941年取得的唯一的戰果。
U-206本來是去增援地中海潛艇部隊的,德國這支強大的增援兵力共由20餘艘潛艇組成,它的同伴們很快也在直布羅陀海峽遭到英國防禦兵力的攻擊。德國潛艇采用的戰術仍然是夜間以盡可能高的航速由水麵通過海峽,過去用這種辦法對付巡邏飛機總是安全的。然而這次情況卻不同,使用ASV雷達非常成功的英國海軍航空兵第812中隊,剛好派自己的“劍魚”式飛機離開直布羅陀機場去進行巡邏活動。“劍魚”式飛機在熟練的飛行人員駕駛下執行這項困難的夜間攻潛任務,是十分理想的兵器。飛機上有敞式座艙,飛行員和觀察員可以不受限製地觀察飛機下麵的大海,飛機機動性能非常好,而且飛行精確度很高。
就在擊沉U-206潛艇的當晚,第812中隊中隊長伍茲空軍少校又攻擊了德國U-96潛艇,迫使艇長勒曼·維倫布羅克海軍上尉放棄進入地中海的企圖而返回法國。在連續三個星期之內,“劍魚”式飛機還對通過直布羅陀海峽的四艘德國潛艇進行了多次夜間攻擊,每次攻擊都迫使德國潛艇返回基地修理。這四艘潛艇是:U-202(艇長林德爾),U-432(艇長舒爾策),U-538(艇長克雷希)和U-569(艇長欣施)。
第812中隊正在逐步走上軌道:12月21日,一架“劍魚”式飛機第一次在夜間由空中擊沉一艘德國潛艇。那天晚上,這架“劍魚”式飛機正在海峽西部巡邏,普盧默空軍上尉從飛機座艙後麵的雷達熒光屏上看到三英裏外一個目標的回波,駕駛員威爾金森中尉操縱飛機轉向回波方向,尋找是否有漁船或近岸小艇的燈光。然而夜空一片漆黑,沒有月光,海麵波濤滾滾,什麼也看不見。威爾金森操縱飛機下滑到300英尺,從西麵去接近目標:如果這真是一艘潛艇正在通過海峽,那末這樣機動就可以到達潛艇尾後正好攻擊。但正好接近到一英裏的距離時,目標的雷達反射回波與海麵雜亂回波混到一起,普盧默隻好指示駕駛員繼續保持原航向飛行。他們兩人凝視著黑暗的海麵,尋找著任何一個運動的目標。沒過多久,他們細心的搜索終於得到了報酬,他們發現一艘德國潛艇在水麵航行的清晰航跡。飛機的攻擊使U-451潛艇完全出乎意外,三個450磅重的深水炸彈夾中了潛艇,潛艇被擊毀沉沒。
在11月末和12月的頭三個星期中,第812中隊在夜間攻擊中,共擊沉潛艇1艘,重傷5艘。盡管取得這些戰果,鄧尼茨仍然在12月和1月向地中海派去了15艘潛艇。在這以後,由於地中海已有足夠的潛艇,德國在數個月之內再沒有派遣潛艇通過海峽。
在岸基航空兵達不到的地方,向護航運輸隊提供空中掩護的唯一方法是使用航空母艦。然而在1941年,能用來向護航運輸隊提供一般掩護的航空母艦數量極少。顯然需要有一種簡單的、能迅速製造、成本便宜的第二流的航空母艦。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改裝商船,在商船上安裝飛行甲板、停機裝置和停機阻攔網。第一艘所謂的“護航航空母艦”於1941年夏季出現,這就是英國“奧達城”號,由俘獲的德國5500噸商船“漢諾威”號改裝而成。
從1941年9月起,“奧達城”號開始對往返英國和直布羅陀海峽的護航運輸隊進行護航。在這段航路上,主要威脅來自德國轟炸機,因此母艦上的飛機主要為六架“歐洲燕”式戰鬥機。這種飛機隻裝備機關炮。母艦上沒有機庫,所有保養工作都必須在甲板上露天進行。
在頭三次航行中,“奧達城”號提供了有效的防空掩護,成功地驅散或擊落了尾隨護航運輸隊的德國偵察機。設備簡陋的“奧達城”號在第四次航行中,完成了攻擊德國潛艇這樣困難的任務。12月14日,由33艘商船組成的HG76護航運輸隊由直布羅陀海峽駛向英國。除“奧達城”號外,護航兵力中還有3艘驅逐艦、10艘克爾威特型和斯盧普型護衛艦。在前三天,駐直布羅陀海峽的岸基飛機也提供了掩護。
16日晚,鄧尼茨根據偵察機發現目標的報告,命令9艘德國潛艇進入截擊陣位。到第二天清晨,攻擊潛艇已開始接近。一架“歐洲燕”式飛機在左側22英裏的海麵發現一艘潛艇,它立即用機關炮射擊,迫使潛艇下潛。護航司令官派出5艘軍艦追擊,經過用深水炸彈進行的破壞性攻擊之後,U-131潛艇浮出水麵企圖逃跑。接著是一場激烈的追擊,兩艘驅逐艦無情地向德國潛艇進逼,一架“歐洲燕”式飛機企圖加入戰鬥,但隨即被德國潛艇的機槍射手擊落,駕駛員被擊斃。潛艇擊落飛機,這還是第一次,然而德國潛艇艇員卻沒有多少時間欣賞自己的功績,他們很快就遭到驅逐艦的準確射擊,艇長鮑曼下令棄艇。
在這次出航中,“奧達城”號已損失了兩架“歐洲燕”式飛機,而直布羅陀海峽又沒有飛機補充,它在返航時隻剩下4架戰鬥機,最後僅剩下了3架。這幾架殘存的飛機具有生死攸關的重要意義,而12月份在露天甲板上進行保養工作,簡直使保養人員精疲力盡。有一次一架“歐洲燕”式飛機越過了停機線,衝入阻攔網,將飛機螺旋槳撞彎。由於沒有備件,水兵們隻好用噴燈將金屬葉片燒熱,然後把它們基本上彎回原來的形狀。後來這架“歐洲燕”式飛機還成功地飛行過幾次。“奧達城”號就是用這樣的飛機在護航運輸隊周圍又進行了四天空中巡邏,它們迫使跟蹤的德國潛艇下潛,還趕跑了德國的偵察機。
然而到21日下午,在護航運輸隊周圍發現德國潛艇的報告接連不斷,顯然德國人將在當天晚上到達陣位展開攻擊。天黑不久,護航司令官命令進行近90°的轉向,力求規避潛艇的攻擊,但未能成功。首先,一條魚雷擊中在護航運輸隊中心的一艘軍艦,接著“奧達城”號自己也遭到攻擊。在夜暗中,U-751潛艇艇長格哈德·比加爾克海軍少校一直在水麵向護航運輸隊接近,突然他發現前麵有一條很長的黑影,它會不會是一艘大型油船呢?很快他便識別出,這就是給他找了不少麻煩的那艘航空母艦。比加爾克進行了兩次魚雷齊射,“奧達城”號艦首開始下沉。
次日清晨,即12月22日,HG76護航運輸隊到達英本土飛機的作戰半徑之內。後來,鄧尼茨在這天的戰時日記中寫道:
……傷亡的危險大於成功的機會。由於再未能與護航運輸隊取得接觸,於是決定放棄攻擊。
HG76護航運輸隊經曆了嚴峻的考驗。在整個作戰中,強大的德國潛艇兵力擊沉了“奧達城”號、1艘驅逐艦和2艘商船,他們付出的代價是損失了4艘潛艇。但是,如果沒有航空母艦,護航運輸隊的損失肯定要嚴重得多。事實上,“歐洲燕”式飛機對德國潛艇造成的威脅遠遠超出了它們的數量和4門機關炮的能力。鄧尼茲曾經指出:
最糟糕的事是出現了航空母艦。快速而機動的小型飛機經常在護航運輸隊周圍盤旋,潛艇剛取得接觸又不得不迅速下潛或放棄攻擊。敵人飛機還使潛艇不能持續跟蹤或不能接受己方飛機的引導。因此,擊沉航空母艦……在未來攻擊護航運輸隊的作戰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使用這種比較便宜而又能迅速改裝的護航航空母艦也為“大西洋空白區”提供有效的空中掩護指出了一條道路。在1941年後幾個月,當“奧達城”號用實際行動證明著上述思想的時候,又有一些船隻為此而進行了改裝。然而我們將會看到,又經過了相當長的時間這些船隻才在反潛作戰中得到正常的使用。
1941年12月7日,日本襲擊了珍珠港,隨即對美、英宣戰。四天之後,希特勒向美國宣戰。從這時起,這場戰爭真正達到了全球規模。
日、美突然參戰使鄧尼茨和他的參謀部感到意外,但他們很快便醒悟過來。這位德國海軍司令官意識到必須盡快把德國潛艇派往西大西洋,一定要趕在那裏的商船編成護航運輸隊之前。他的潛艇部隊已經過戰爭的磨煉,精通自己的武器;而美國人要達到這種狀況還需要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可以輕而易舉地取得一些勝利。
1942年1月中旬,第一個由5艘德國潛艇組成的艇群到達美國東海岸。德國人發現對美國船舶容易攻擊的程度遠遠超出他們最豐富的想象。在這一海區,隨時都有成百艘商艘通過,沒有護航運輸隊,航運路線混亂,幾乎沒有護航艦艇和飛機來幹擾攻擊者。
美國人由於忽視了二十年前就應當吸取的教訓而付出了重大的代價。在1月後半月,美國損失商船13艘,但總噸位卻達到10萬噸,德國潛艇的攻擊目標如此之多,以致他們隻舍得用貴重的魚雷攻擊其中最大的商船。他們遭到的報複往往非常輕微,甚至潛艇可以浮到水麵用火炮擊沉受傷的商船。
根據哈爾德根少校(U-123潛艇艇長)航行日記中一天的記載,可以對德國潛艇的作戰情況得到深刻的印象。1月18日晚上,哈爾德根少校在北卡羅來納州的哈特勒斯角附近浮到水麵。不到兩個小時便擊沉1艘貨船。接著又有3艘商船在魚雷攻擊距離之外通過,後麵隻跟隨1艘小小的岸防艇,這個潛艇艇長認為不值得攻擊。接著他發現航道用燈光浮標作了明顯標誌,所有艦船都在浮標左側行駛;哈爾德根沿著浮標線前進,立刻便發現了更多的目標,他簡直忙不過來。他又擊沉一艘貨船,這時他看到有5艘商船燈火輝煌,正排成一列從後麵開來。領頭的是一艘8000噸的油船,德國人用甲板上的火炮向它射擊,引起大火,然後用魚雷將其擊沉。在用魚雷最後結束這艘油船之前,德國人還用魚雷擊沉了另一艘貨船。在返航時,哈爾德根報告說:
多麼遺憾!要是那天晚上有兩三艘大型布雷潛艇和我在一起……或者除我之外還有10艘、20艘潛艇,那該多好啊!我敢保證,每艘潛艇都能發現大量目標。我總共看到約20艘輪船和幾艘較小的貨船,有的沒有燈火管製,它們全都緊靠著海岸航行。這一帶的浮標和航標燈光暗淡,但在2-3英裏的距離上完全可以看到。
英國的反潛組織在1939年秋天是非常薄弱的,但與當時大西洋彼岸的狀況比較,則可稱完善。美國當局與擁有龐大潛艇部隊的敵國交戰達五周之久,還沒有一個反潛作戰的集中指揮機構。
根據美國1920年陸軍撥款計劃規定,當時所謂的陸軍航空兵團負責控製岸基航空兵,海軍則負責艦載航空兵(水上飛機、飛船、母艦飛機和軟式飛艇)。這樣就出現了如美國海軍史學家所說的那樣一種情況:
在1941年陸軍航空兵幾乎控製了美國全部軍用岸基飛機,但卻不準備把反潛作戰當作自己的任務。陸軍飛行員不進行水上飛行訓練,不進行保護艦船或轟炸潛艇這類小型活動目標的訓練。而海軍又沒有飛機,不能象英國岸防航空兵那樣勝利完成任務。
美國海軍在東海岸幾乎沒有獵潛艦艇,反潛飛機更少得可憐。當幾個飛行中隊調往太平洋之後,東海岸隻剩下約60架“卡塔林納”式和“水手”式水上飛機,一個“赫德遜”式飛機中隊和4架軟式飛艇。
象兩年前的英國一樣,美國也采用“稻草人”空中巡邏為自己遭受襲擊的商船提供一點空中掩護。值得指出的是,世界上這個頭號富國是征用私人飛機完成這一任務的,並征集私人飛行員參加民用空中巡邏,對擔任這項任務的飛行員不付給報酬,隻付給生活費用和巡邏飛行的裏程費用。飛機真是五花八門,各種塗色和各種型號的都有,從雙引擎飛機直到很小型的輕便飛機,它們在靠近東海岸的航道上開始巡邏飛行。
在1942年頭幾個月裏,美國海軍和陸軍竭盡全力改進對德國潛艇的防禦,但讀者已經看到,要編成、裝備和訓練一支有效的海、空反潛部隊,在幾周之內是不可能完成的。直到4月份,美國才遲遲地在東海岸采用了護航運輸隊。然而當東海岸已不太容易擊沉商船時,德國人便向南轉移到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一帶作戰,那裏的商船依然是單獨航行的。在這段時間內,德國潛艇在美國海岸附近損失極小,到5月底為止隻有4艘潛艇沉沒,其中兩艘是在3月份被美國第82海軍巡邏中隊的“赫德遜”式飛機在空中攻擊中擊沉的,它們是U-656和U-503。直到6月初,護航運輸隊才逐漸普及到這個地區。在護航運輸隊編成後,德國潛艇又回到它們過去的遊獵地區:空中巡邏達不到的大西洋中部。
1942年初期,戰爭已向東方擴展。從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之後,英國和後來參戰的美國便盡一切可能向這個遠方的盟國提供援助。在能夠運輸軍用物資的各條航線中,以通過北極的航線,即繞過挪威北部去蘇聯摩爾曼斯克和阿爾漢格爾斯克的航線為最短。但這條航線意味著商船要遠遠離開岸防航空兵的掩護區航行,而且還要進入德國駐挪威的魚雷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機的作戰半徑之內。盡管如此,第一批沿這條航線航行的護航運輸隊卻幾乎未引起德國人任何反應。到1942年春天,損失開始增大。在3月底通過的PQ13護航運輸隊,共有20艘商船,損失達5艘之多。5月份出發的PQ16護航運輸隊,共有35艘商船,損失8艘。之後的PQ17護航運輸隊損失最慘,它共有商船37艘,其中23艘被潛艇和飛機擊沉,殘存的商船於7月初到達目的地。
從1941年7月到1942年6月底為止,德國潛艇共擊沉同盟國商船350萬噸以上,其中300萬噸是在1942年的6個月中主要是在美國海岸附近被擊沉的。在此期間,同盟國共消滅德、意潛艇55艘,其中飛機單獨擊沉11艘、俘虜1艘,3艘是由飛機協同水麵艦艇擊沉的。戰爭開始進入艱苦的階段,同盟國的處境直到這時仍然很糟糕。7月初,德國廣播電台在報道襲擊PQ17護航運輸隊的細節時,得意洋洋地說:
您不能耳聞目睹的重大事件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您不是聽到過鍾擺的響聲嗎?那是每秒鍾響一下。現在您可以想象一下,您坐在海上一支浮動的筏子上,或坐在一個類似小島的地方。鍾擺每響一聲就有一噸物資沉入海底,羊毛、棉花、鹹豬肉、糧食、無數的石油、各種油料、食糖、彈藥、罐頭、飛機備件……這些物資每秒鍾要向海底沉沒一噸。使您的神經可能感到刺激的鍾擺聲仍然不停地響著。夜裏當您睡醒的時候,請您想一想這每一秒鍾就意味著一噸物資在沉沒。剛才已經宣布,我們的潛艇和空軍已經擊沉156艘商船,總登記噸位達866,000噸。
而這時,同盟國方麵開始使用一係列新式反潛武器,“重大事件”確實正在發生,但並非全都符合德國潛艇部隊的口味。
在整個1942年上半年,當美國努力尋求一種消滅德國海盜潛艇的防禦方法時,它的英國盟友在北方地區和比斯開灣也加緊在德國潛艇航路上進行空中巡邏活動。德國潛艇在晝間進行水下潛航,僅在夜間浮上水麵,就使巡邏飛機很難發現。英岸防航空兵的雙引擎飛機沒有利式探照燈,不能在攻擊的最後階段照明潛艇,因此不能象直布羅陀海峽上空靈活的海軍航空兵“劍魚”式飛機那樣,成功地進行夜間攻擊。然而潛艇在比斯開灣夜間不受攻擊的“豁免權”在1942年夏天到來之前就被剝奪了。從6月初開始,第172中隊已有5架“威靈頓”式飛機裝備了利式探照燈,並作好了戰鬥準備,飛行人員為使用探照燈進行了艱苦而嚴格的飛行訓練。
1942年6月4日淩晨,一般1,076噸的意大利潛艇“盧吉托臘利”號在比斯開灣西南角的水麵航行。該艇在一天前剛由法國拉帕利斯港出航,現在與較小型的“莫諾西尼”號一道,向西往波多黎各島附近的巡邏區駛去。當夜沒有月光,四周一片漆黑。
突然間,潛艇指揮室的值班人員發現在艇首方向有一盞明亮的白色燈光,似乎是一架飛機正朝潛艇飛來。當時已來不及下潛,值班軍官命令左滿舵,規避將到來的攻擊,約20秒鍾之後,燈光消逝,一切平安無事。
燈光確實來自飛機,那是第172中隊傑夫·格雷斯韋爾空軍少校駕駛的一架“威靈頓”式飛機第一次使用利式探照燈作戰。機上雷達員在約6英裏的距離上用ASV雷達捕捉到目標,隨即引導飛機向目標飛去。這時機組人員進入戰鬥崗位,放下利式探照燈。格雷斯韋爾操縱飛機逐漸降低高度,直到有照明的高度計讀數為250英尺為止。當雷達員報告距離接近到1英裏時,坐在機首的特裏格少尉打開探照燈。他象多次訓練時一樣,慢慢轉動他麵前的操縱手柄,使探照燈光束完全照到目標上。光束越升越高,但他卻什麼也沒有發現……。
特裏格將光束再次向下照射,他和格雷斯韋爾都看到有一艘大型潛艇在左機翼下方消失了。要操縱“威靈頓”式飛機轉向攻擊已來不及了。格雷斯韋爾詛咒自己的厄運,因為他憑自己慘痛經驗知道在他重新進入攻擊之前,敵艇是有足夠時間下潛的。
雖然對潛艇的觀察隻是一掠而過,但已清楚說明,失敗的原因是“威靈頓”式飛機的飛行高度太高。使用利式探照燈進行攻擊的極限高度為250英尺,但探照燈打開時,飛機所在的實際高度至少要比這一高度高100英尺,因此當特裏格將光束瞄準飛機和目標之間某一點的時候,實際上已經越過了潛艇。而當他升高光束時,情況就更糟。格雷斯韋爾知道,他是按氣壓高度表將飛機準確下降到250英尺高度的。顯然高度表的讀數定高了,其原因不難解釋:格雷斯韋爾無法準確測定比斯開灣上空的海平麵氣壓,隻能在起飛前根據預報的氣壓數對高度表進行裝定,而預報的氣壓數據報錯了3個毫巴,正好相當於100英尺。格雷斯韋爾返回基地後,立即對高度表進行了修正。
與此同時,在意大利潛艇“盧吉托臘利”號的指揮室內正進行熱烈的爭論。艇員們覺得不可能有別的解釋,燈光一定來自一架己方的飛機,否則為什麼不進行攻擊呢?為了確實弄清楚情況,潛艇發射了識別照明彈。
當格雷斯韋爾將飛機調整好準備再次進入目標的時候,他吃驚地看到紅色、綠色和白色的火球騰空而起。於是這架英國飛機的機內通話也變得活躍起來,他們爭論著,就象下麵潛艇裏發生的情況一樣:這是不是一艘英國潛艇呢?後來格雷斯韋爾想到,英國潛艇不向空中發射識別信號,它們隻在水麵點燃各種顏色的浮燈。於是爭論結束,他們又準備攻擊。
潛艇的信號彈給格雷斯韋爾提供了飛機的準確航向,在信號彈的亮光熄滅之前,雷達員再次收到了潛艇的回波。格雷斯韋爾再次向潛艇接近,又降到250英尺的高度,但這次特裏格在距目標四分之三英裏處打開了探照燈。他按通常的辦法將光束慢慢地由下而上照射,在估計的位置上果然有一艘潛艇。格雷斯韋爾聽到一聲叫喊:“目標正前方!”,即開始投彈。操縱機首機關炮的普利少尉開始射擊,一連串曳光炮彈直奔潛艇指揮室而去。格雷斯韋爾將飛機下降到50英尺,幾乎在潛艇的正上方投放了4個250磅深水炸彈,間隔35英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