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企業信息化的現狀
我國企業信息化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企業信息化規模、層次和總體水平與發達國家間還存在很大差距。
我國企業信息化的現狀可以概括如下:
①基本認識普遍提高,重視程度相差較大;
②基礎應用的普及麵較寬,重大信息工程建設相對滯後;
③新成長企業信息化建設起點高,老企業信息化基礎相對薄弱;
④效益好的企業、外向型企業、具有國際市場開拓能力的大中型企業信息化需求較為強烈,效益不好、競爭領域相對狹窄以及小型的企業信息化需求相對不旺;
⑤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因行業、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而存在差異;
⑥重大信息工程建設的模式各異,從開發利用手段看,自主開發、聯合開發、委托開發、全套引進等多種形式並存;
⑦信息化成效反差較大;
⑧信息化發展勢頭良好。
2.中國企業信息化麵臨的幾個主要問題
(1)人的問題
企業管理人員對信息技術不懂,當然無法把信息技術應用到企業中去。目前企業建網基本采用的是當今比較先進的技術,如Internet、Extranet等,但相應的計算機人才水平不高,在企業信息化係統的後續開發、應用上比較慢,也使係統的效益沒有真正發揮出來。
青島海爾集團在企業信息化工作中,共投入3500多萬元資金,用了7年多時間,建立了CAD/CAM/CAE係統、電話服務中心、營銷網絡通信係統等工程,大大加強了海爾的競爭能力。海爾集團信息中心的史春潔女士談及發展之時,特別強調的一點就是信息人才缺乏,能熟練掌握計算機係統的人少,能進行應用開發的人更少。
(2)企業內部結構不適合信息技術結構
企業上一個計算機係統,每個地方都要求有一個子模塊,這種不改變企業的結構,而隻是將信息技術往原來的模式裏硬裝的方式,其結果隻能是失敗。要用好信息技術,企業必須進行適合信息技術的結構調整。但主要問題是信息技術究竟在哪些方麵能和企業融合在一起並產生效益?而且企業缺少資金,企業信息化是一個係統工程,對於一個較大的企業來說,實施全麵的企業信息化,往往是投資上千萬、上億元,而硬件軟件的革新速度飛快,往往花費很長時間開發的係統投入使用不久就跟不上時代的需求了。
對於國有企業而言,雖然十五大以後已經有了很大的改革,企業的經營機製有了很大的變化,但舊有的體製和機製的餘孽仍舊是製約企業信息化的瓶頸之一。一位老總曾說過,企業要能發展,首先是要能控製它,國內有很多企業是曇花一現,很大原因是控製不了它。而企業信息化能幫助我們控製企業,能夠幫助我們在改革的路上走得更快更穩。
從社會大環境來看,更大的問題還在於缺乏一個良性循環,缺乏一個相互促進的大背景。社會信息化程度不夠、水平不高,必然影響企業信息化的內在驅動,致使近年來一些努力並沒有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