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但令無剪伐(2 / 3)

老頭將手收回,笑道:“小子,我助了你二指玄氣,幫你挨打不痛。”頓了頓又說道:“傻人有傻福,你功夫不好,徒有其形,體內經脈便也是徒具其勢,卻空空如也,便如修了一條寬敞大道,卻空閑了十多年未曾跑過車馬,哈哈,有趣有趣。”

遲近禪似懂非懂,問道:“你剛剛往我身上放了什麼?怎麼就能挨打不痛了?”

老頭聞言又搖了搖頭,歎道:“癡兒就是癡兒,腦子不靈光,一切都是空談呐!罷了,也別辜負這一隻羊腿,二指玄氣。按著我教的口訣,運動那股真氣,熟練之後,心意到處,真氣自到。一會與人比試,他打你哪裏,你便將氣運向哪裏。如此,想這念竹山莊內便沒人傷得了你了。”說罷,在遲近禪耳邊低語幾句,問道:“可記得了?”

遲近禪默念了兩回,都似磕磕絆絆,老頭又說了兩次,總算記在了心裏。老頭道:“你按著口訣,運動真氣試試。”遲近禪依言一試,果然,那熱騰騰的小耗子不知又從哪裏冒了出來,隨心而轉,莫不如意。遲近禪越練越開心,心想若真如老頭說的,今天止壇演武便不怕挨打了,正要向老頭道謝,卻發現身旁隻有一堆殘燼,瑟瑟竹風,哪裏還有老頭的蹤影。

遲近禪呆立了半晌,恍如大夢初醒,老頭音容笑貌還在眼前,怎麼轉眼就不見了?莫不是遇見了什麼神仙精怪?罷了,時間已近正午,還是趕緊回莊早做準備吧。

遲近禪有一項頂要緊的好處:若是想不明白,任你舌燦蓮花,他也是充耳不聞;可若要不想,便可瞬間將所有想法一齊放空。路上他擔心將那口訣忘了,不住在心中演練,那股玄氣也不住在體內遊走不停。

行進莊門,忽聽身後馬蹄聲近,接著一個熟悉的女子聲音喚他:“小師弟,你是特地來接我,好待一會挨打了叫我再幫你求情的嗎?”

遲近禪回身一看,正是師姐楚若璿和師兄楚若嵐,不禁喜笑顏開:“是啊是啊,今天又要麻煩師姐為我撐腰啦!我早晨還擔心你和師兄趕不回來了呢!”

馬到近前,楚若璿飄然落鞍,笑道:“你呀,真沒出息,怎麼不說好好練功,不再叫我給你求情了呢?”

遲近禪道:“哪個沒有好好練功了!可練了也不頂用啊!”

此時楚若嵐也跳下馬來,接道:“嗯,這話倒是不假。若論這念竹山莊內哪個練功最勤,怕還真要數禪弟第一,連我都要愧居其後。不過總是進境太慢,叫人心急。這次演武過後,我再去請爹給你說說,無論如何幫你見個結果。”

遲近禪聞言正正衣襟,衝著楚若嵐深施一禮道:“近禪再次謝過師兄!此番又要麻煩師兄和師父他老人家了。”一旁的楚若璿笑道:“放心吧,天道酬勤,老天不會虧待你這個饞貓的!快走,我包裏給你帶了輿山的梨花餅,演武之前讓你嚐嚐鮮!”

修篁樓下是一大片空場,居中有座十丈方圓五階高的平台,平台正中地上端端正正砌了個“止”字。此處便是弟子們演武的“止壇”。用莊主楚穆植的話講,習武之人,知進易,悟止難。進不過是需要找對方向,止卻是要拿捏到分寸。習武修心均同此理。

此時,楚穆植端坐止壇邊的高台上,望著自己分立壇上的十六名弟子,又看看身旁的一雙兒女,不禁老懷安慰。待得楚若嵐一聲令下,弟子們紛紛捉對較量,舉手投足間均已有火候,楚穆植心中更是欣然,端起茶盞,暢快的飲了一回。可茶杯放下時,心也向下一沉。隻因聽得兒子楚若嵐朗聲道:“止!閔祥麟勝!下一場,林燾對陣遲近禪!”

隻見二人緩步上台,先衝著師父施禮,轉回身又互施一禮,移步抬手各自亮開門戶。林燾左手高抬,右臂平端胸前,起手是一式青竹丹楓,算得淵停嶽峙。遲近禪足踏兩儀,雙手環抱,一招胸有成竹,也是有模有樣。二人略微一頓,林燾首先發難,左手自上疾劈而下,直奔遲近禪麵門,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可虛可實,對方躲不開自不必說,若是向左躲,便疾踏右足而上,側身時胸前右臂肘撞而出,向右躲,左足跟進,右手葉底藏花便到。遲近禪知道厲害,雙手向上虛架,待林燾右手追出時急轉身形,一招疏林旋葉堪堪避過。二人一招一式鬥在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