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竹山莊的“玉節十七式”,由八卦掌脫出,每式各得八種變化,由楚氏先祖於竹林重悟而得,最得“空、韌、截、順”四字要訣,舒展靈動,虛實相通。楚穆植微微頷首,場中二子頗得神韻,想是平時都用過苦功。
又過得十來招,遲近禪漸漸吃緊,招式上忙亂起來。又過了四招,林燾忽然縱起一腳,足尖點在遲近禪左肋下。遲近禪躲閃不及,肋下一痛,登時退了兩步。
楚穆植看得真切,輕歎一聲:“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奈何佳木最難植啊!”身旁楚若嵐聽得真切,知道父親愛惜遲近禪平日淳稚勤奮,奈何天資太差,總難見得長進,借杜工部的詩暗舒心事,便輕聲接口道:“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既是玉節自後凋吧!”玉節便是竹子,楚穆植聽兒子也用杜工部的詩回應自己,言下之意遲近禪既有好本質,總會成大器,心下一寬,也為兒子了解自己心意倍感欣慰。
說話間,遲近禪又吃了兩拳,雖然疼痛,隻是咬牙堅持。正惱自己怎麼不及躲閃,莫非隻能挨打?一念及此,猛的心頭一亮,想起林中老頭曾教自己挨打不痛的法子,此時正是用武之地啊!便即思索那運動玄氣的口訣,可正自想著,猛然林燾一掌又到,遲近禪本就在勉強支撐,心神一分更是無從閃躲,這一掌正中臉頰。臉上吃痛,心中更亂,越發想不起口訣。這遲近禪偏偏又是個死心眼,身上越痛,心中越是不想閃躲,單想著如何不痛,竟至主動用身體去找林燾的拳腳,無端又挨了幾下,口訣卻是無論如何也想不起來了。
楚若璿在台上看得真切,知道再比下去遲近禪隻有多挨幾下打,便朗聲道:“止!林燾勝!”
演武到了此時,日已偏西,又過了兩對,所有弟子均已下場比過。楚穆植起身上台,勉勵了徒弟們幾句,下令歇息兩日,而後再行指點。眾弟子領命,紛紛回歸自己的房間。
遲近禪垂頭喪氣,獨自墜在最後。忽聽有人說道:“你今天怎麼了?能耐還不如往常,莫非練功夫也像吃梨花餅,越練越少了?”抬頭一看,正是師姐楚若璿。
遲近禪喃喃道:“唉,可不是嘛,我這功夫是越練越回去了。若不是林師兄手下留情,恐怕現在已經骨斷筋折了!”
楚若璿道:“真沒出息,難不成一輩子求人讓著你麼?再說,江湖比武可不似同門較藝,到時候恐怕你的小命就沒了!我看你比到後來,竟是把自己的身子往林師兄的拳掌上撞,這是幹嘛?”
遲近禪本想將林中老頭教了自己挨打不疼的法子這事說與師姐,又怕師姐笑自己荒唐,況且自己直到現在也想不起那運氣的口訣是什麼,說了也是徒增笑料,便苦笑一聲:“唉,能幹嘛?輸急了,打暈了,隻求速敗唄!”楚若璿見他沒什麼精神,也不再問,囑咐幾句好好休息,也自回房去了。
月上中天,遲近禪托著腮倚窗而坐,一會想想白天演武的情形,一會想想那個挨打不疼的口訣,想了許久,隻零零亂亂想起隻字片語,也不得個章法。那小耗子般的一股熱氣也再也沒有出現過。遲近禪心中暗罵:遲近禪啊遲近禪,你怎麼這麼沒用!功夫練得不到家,連挨打的功夫都記不住!累得師父和師兄師姐白白為自己勞心勞力,真是世上第一大笨蛋!
他心中想著,不自覺竟罵出聲來。忽見一個腦袋連著身子自上而下從窗簷倒著垂了下來,險些和自己鼻尖碰鼻尖,猛的一仰身,從坐處直跌下去。心中想著見鬼,急忙爬起來一看,隻見那個腦袋笑嘻嘻的問道:“娃娃,你說誰是世上第一的大笨蛋?”原來竟是白天竹林中那個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