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和寓言
童話的起源和發展
一、童話的概念
童話是兒童文學的重要樣式,是一種具有濃厚幻想色彩的虛構故事。它完全借助幻想來表現現實生活和人民的理想、願望。“童話”英語為fantasy tale,即“幻想故事”(金山詞霸為fairy tale)台灣《中華兒童百科全書》中解釋為:“童話就是寫給小孩子看的故事,不過這故事並不是普通的故事,也不是真的故事。這故事是想出來的最可愛的故事。這故事把天底下所有的東西都當作人來看待,讓所有的東西互相交朋友,讓好的願望能實現,讓一切有趣的事情都能發生。”
二、童話的起源
童話源遠流長,最早的童話是由神話、傳說演變而來,起源於民間口頭創作與傳播。童話與神話傳說有著淵源關係,都以幻想為主要特征。
神話是最古老的文學樣式,是遠古時期的人民所創造的反映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社會形態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當原始人類由於生產力低下還無法解釋給自己帶來巨大危害、神秘莫測的自然現象的時候,他們就幻想在這強大的自然力背後,有一個能掌握和驅使自然的人,那就是神。人們憑借幻想去描述神的行為和生活,就產生了神話。隨著社會發展,神話的表現內容不斷擴大,發展到對宇宙的起源、生命的產生及各種社會現象的解釋與說明。希臘神話中,地母蓋婭生天父烏位諾斯,普羅米修斯用黃土造成了血肉之軀,智慧女神雅典娜給人以靈魂等;我國神話“盤古開天辟地”、“女媧攢黃土造人”等都是典型的例子。在對神的故事的敘述中,人們逐漸發現了自己,萌發了要描述自己的生活、表現自己的意誌的願望,同時又希望自己也能像神一樣具有無所不能的力量去實現自己的意願。這在現實生活中是無法實現的,於是人們就幻想在另一個世界裏去實現這一切,以此來排遣自己的渴望。由幻想造成的這種變異故事就是童話。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童話慢慢地演變成一種曲折地反映現實生活、寄托美好理想的方式。
創造神話與童話的幻想,都是以現實為依據的。神話中出現了各式各樣的神,但不管千變萬化,這些神都是按照現實生活中某些人的特征設計的,隻不過形象是怪異的,力量是超人的;神話中的神化世界、鬼怪世界、天堂、地獄,都是按照當時社會來描摹的;神話中神與神之間的關係也是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異的體現。童話中的萬物都被賦予了人的思想,童話中展示的神奇世界也都是源於生活而生成的。童話與神話根本的不同,是兩者表現內容不同。神話描寫神的故事,童話表現人的生活。童話有時也寫神,但童話中的神仙鬼怪不是世界的主宰,而是人的化身,是某種理想、希望、意誌的化身。
傳說是與一定的曆史人物、曆史事件及地方古跡、自然風物、社會習俗有關的具有較強的曆史性的故事。傳說也是在神話流傳演變基礎上產生的,最古老的傳說在內容與形式上和神話接近,既可以稱為神話,也可以稱為傳說。如“大禹治水”的故事。隨著民間創作的發展,它們的界限愈來愈分明。神話以超自然的神的形象作為敘述的中心,傳說則以曆史上真實存在的著名人物、特別是具有奇才異能神勇的超人和英雄作為讚頌對象,雖有虛構和誇張的成分,卻總是包含著實在的曆史因素,以自覺的藝術方式,從不同角度來敘述曆史的麵貌,評述有關曆史事件和人物。在記錄評價中,人們出於對英雄們的敬仰和熱愛,用幻想誇張了他們的本領和業績,使傳說中的人物事件加上了神化色彩,如“魯班的故事”等。這種自覺性的幻想的創造為童話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神話和傳說都是遠古時代特定曆史階段的產物,都已成為曆史的一部分,而脫胎於神話傳說的童話從它產生的那天起,就永遠與時代同步發展,隻要人類存在,隻要人類的幻想存在,童話就必然存在。
三、童話的發展
(一)貝洛、格林兄弟與民間童話
民間童話是指人民口頭創作、在民間口頭上流傳的童話。民間童話在各地區、各民族之中世代相傳,隨著社會現實的變化發展,人們依據自己的理想和需要不斷加以補充和改造。後來某些人為著某種目的對民間童話進行搜集、整理或加工,又經過不斷的發展,一些作家掌握了童話的創作規律,從自己的生活實踐出發進行構思創作,童話便成了獨具特色的一種文學體裁。
古印度的《五卷書》、阿拉伯民族的《天方夜譚》中,都收入了經過搜集整理的民間童話。17世紀法國的貝洛是歐洲第一個把民間童話加工成文學童話的作家。1697年出版的《鵝媽媽的故事或昔日寓含道德教訓的故事》收入了8篇散文童話,再版時又補充了三篇童話詩。貝洛基本保留了民間口頭創作的情節,但卻用自己的創作思想表現這些故事,他挖掘和改進了民間童話所包蘊的寄托之意。他說:“我的這些童話都是有創作宗旨的,它們首先在啟人誠實,有忍耐心,有遠見,要勤懇,在各種災難迫使人偏離這些良好品質時,仍要保持這些品質。”貝洛童話融入了作者自己在生活中觀察所得,引進了民間口頭創作所欠缺的新的形象和現實生活圖景的描寫。貝洛開辟了創編民間童話的道路,盡管貝洛撰寫童話的目的並非專為兒童,但由於其故事生動有趣,“令孩子開心”“使孩子迷戀”“讓孩子大開眼界”(屠格涅夫語)而大受歡迎。
大量地搜集整理民間童話的是19世紀德國的格林兄弟。他們以《兒童和家庭故事集》為名發表的二百多篇童話,是具有世界影響的第一部巨型民間童話集。對民間童話記敘上采用了忠實的筆調,保留了這些民間童話最原始的內容和風格。格林童話在思想內容上體現了民間童話豐富的人民性,表現了勞動人民純正、健康、優美的思想和品質,包含著勞動人民長期生活經驗的總結。格林童話在藝術表現上有著卓越的成就與建樹。在題材上有所拓展,他們從現實生活出發,創造了許多普通人的故事,特別是兒童故事,開辟了民間童話許多新的表現領域。在表現形式上,差不多囊括了民間童話所有的類型,如魔物寶物型、哲理型、“灰姑娘”型、特殊小人型、奇人奇事型、“小紅帽”型等。其中奇人奇事型的故事主要以誇張手法構成幻想意境,標誌了童話表現藝術的新發展。這種誇張的手法到了文學童話發展階段,得到越來越多的使用。再如“小紅帽”型等表現兒童生活、兒童心靈的故事,準確反映了兒童思維的邏輯,完全寫出了兒童的幻想,這是對世界童話的一個重大貢獻。在結構上,初步形成了三反複的形式,為以後的童話創作提供了借鑒。
格林童話多數都寫得生動有趣,富有兒童趣味,又淺顯易懂,適合兒童的接受能力,這種兒童化的特點為以後的童話搜集與創作指出了方向。
(二)安徒生與文學童話
19世紀丹麥的安徒生第一個把作家個性化的詩的創作帶進了童話,他善於用飽蘸作家感情的筆觸描寫童話環境和童話人物。文學童話作為一種文學樣式在安徒生這裏走向成熟。
安徒生是第一個明確為兒童創作的童話作家,是第一個對於童心世界進行深入探索的作家。兒童那充滿生命、充滿幻想、充滿神秘的美妙的內心世界,在安徒生的童話中得到了最集中最精確的表現。他使童話的幻想帶上了兒童幻想的特點,他用孩子自己的方式表現孩子們的生活,他的語言具有濃厚的兒童特色。這一切標誌著真正屬於兒童的童話的誕生。
安徒生第一次勇敢地把現實生活引進了童話創作,他運用作家的理性思考,從現實出發處理民間童話素材,使之翻出新意,同時還創作了一批完全取材於當時社會現實的作品,將普通人平凡的日常生活引進童話。
安徒生發現了童話詩的性質,揭示了童話的內在美。抒情童話的出現極大地開闊了人們的視野,為人們多方位、多層次地探索童話的本質開辟出了新路。
安徒生是以往童話所創造的幻想意境與幻想手法的集大成者,同時又創造了新的幻想手法,創造了許多新的幻想意境、新的幻想形象。在體裁上安徒生創造了抒情童話、詩體童話、長篇童話和係列童話,擴大了童話的表現領域和表現形式。
安徒生之後,人們差不多都是按照他開辟的童話道路繼續前進。
(三)葉聖陶與中國童話
葉聖陶年1923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國第一部作家童話集。這部童話集,既“給中國的童話開辟了一條自己創作的路”,也為我國現代兒童文學奠定了基礎,明確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方向。(1)葉聖陶的童話都是以兒童為宗旨的。在他的童話中,童心童趣的幻想得到了發揮和表現,展示了文學童話的特殊魅力。葉聖陶的創作繼承發揚了西方童話的優良傳統,使我國文學童話創作有一個很高的起點。(2)因為童話被葉聖陶看做是“兒童小說”,所以現實主義色彩賦予他的童話幻想以更多寫實的內容,在童話的幻想世界裏,一切形象都是現實生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稻草人》的創作,為幻想地表現現實找到了新的途徑,形成了中國童話的民族特色:具有鮮明的思想傾向性,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適合中國兒童聽讀心理和習慣的極強的故事性;簡潔樸素的具有民族風格的口語。
隨著曆史的發展,經過幾代童話作家的共同努力,我國的童話創作逐漸走向成熟,特別是到了新時期,童話創作獲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在創作實踐中,作家們開始了對傳統童話觀念的突破性思考,樹立新的童話觀念,強調童話的文學性,重視兒童思維特點和美感熏陶作用。思想解放帶來了童話創作的繁榮局麵,出現了不同的創作傾向,形成了不同的創作風格,構成了新時期童話的多元化的藝術格局:(1)富於喜劇效果的熱鬧派風格。以情節的奇幻怪誕、曲折熱鬧和人物的誇張、變形等為特色,采用幽默、諷刺、漫畫和喜劇乃至鬧劇的表現形式,展現異乎尋常的想象力;(2)追求純淨幽美的抒情風格。著意突出因奇異幻化而產生的濃鬱的抒情色彩,注重意境、詩情和哲理的交融;(3)堅持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發揮童話譏諷時弊、教育兒童的作用,但同時追求趣味性和快節奏。總之,新時期的童話創作更著重於追求強化童話的審美意識、衝破自然法則的約束、充分發揮童話的幻想作用,反映出現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帶來的觀念變化,使孩子們從固有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中解放出來,獲得真正的審美愉悅。
童話的基本特征
一、童話的基本特征
(一)幻想是童話的基本特征。豪夫在他的《童話年鑒》中形象地指出:童話是一個美麗可愛的仙女,她是“想象”女王的大公主。安徒生曾把他自己的童話作品解釋為“富於幻想色彩的故事”。童話就是將現實生活邏輯中絕對不可能有的事情,依照“幻想邏輯”寫成的故事。如最古老的童話《五卷書》中有落網的鴿子一齊拖著網在空中飛,老鼠、烏龜、小鹿、烏鴉四個好朋友設計脫險,猴子智勝海怪,老鼠變女,美女嫁蛇等奇異有趣的故事。最現實的童話《稻草人》中一個插在田野裏的稻草人竟因目睹了人間的慘劇而難過得“昏了過去”,最荒誕的童話《隨風而來的瑪麗波平絲阿姨》中到底也弄不清瑪麗阿姨的身份,她是隨著東風而來的,當風向變了的時候,她又隨著西風而去。這一切故事都是現實生活裏不可能發生的,它們隻存在於幻想世界之中。當然,任何一種文學樣式都存在著幻想成分,然而,在童話中,幻想是主體,是核心。童話的人物是幻想世界裏的人物,童話的故事是幻想世界的故事,沒有幻想就沒有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