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服飾文化(2 / 2)

第126章 和服

和服是日本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穿和服有很多講究。第一,重要場合或儀式以及傳統節日中,必須穿不同式樣的和服,新娘穿"白天垢",中年婦女穿"留袖",少女穿"振袖",老年男性穿"紋付"等。第二,講究複雜的穿用方法,如婦女在最裏麵穿"腰卷"(貼身襯裙),其次穿"襦袢"(貼身汗衫),然後穿"長襦袢"(貼身長衫),外麵穿"長著"(長和服),係"帶下"(細帶),再纏上腰帶,在腰背上打出式樣繁多、名稱優美的花結,在腰後打結處的腰帶內墊有一個紙或布做的芯子,看上去像個方盒。第三,注重和服穿著的配套。如袴(裙褲)套在"長著"的下部,木屐或草履必不可少,男人要邁穩健的外八字步,女人要走急速的內八字步。發型也很講究,未婚姑娘穿寬袖外服,梳圓發髻;已婚婦女穿緊袖外服,梳"島田"式發型。穿紅領襯衣的是姑娘,穿素色襯衣的是主婦。

和服一般腰身寬大,不貼身;袖子短而寬,最寬達3尺,一直拖地;領口較大。這些特點適應溫帶海洋性氣候的特點,散熱性強,夏天穿著涼快,但冬天禦寒保暖性差。

第127章 神秘的麵紗

在穆斯林國家裏,婦女必須深居簡出,據說是為了不讓外人輕易窺見。婦女若要出門探訪親友或學習教義,就需戴上蓋頭或麵紗。因為阿拉伯人認為,婦女除手腳外,全身都是羞體。男人若窺見陌生婦女的麵容,就認為是不吉利、不幸的事。因此戴蓋頭是穆斯林婦女的義務。戴麵紗成為穆斯林國家的風俗,也是阿拉伯婦女的特征。

由於受到婦女解放潮流的影響,目前穆斯林國家對婦女的地位也有了一些新的看法,不少婦女拋開麵紗、長袍,穿上了西服和袒胸露臂的時髦服飾。

第128章 男穿裙子女穿褲

在阿拉伯的北也門,居民服飾的最大特點是男穿裙子女穿褲。

男人頭上大多紮白頭巾,也有少數是花巾或彩條巾,上身穿襯衣,外著西裝上衣,肩上披著一條長巾;下身穿短裙或裙子,而且以白布麵料見多。男人不分老少,一年四季都穿裙子,腳趿拖鞋,不穿襪子。

婦女通常穿連衣裙和長褲。出門時,她們把身體包裹起來,隻露出兩隻眼睛,有時連眼晴也不顯露。裹身物有花格子的大披風,從頭頂披起一直拖到地麵,頭發、麵部和嘴巴另用一條黑巾裹著。另一種裹身物是黑紗,分三個部分。一是黑紗頭巾,把頭發、麵部和脖子全部遮起來,她看得見你,你看不見她;二是披肩黑紗,從肩膀披到腰際,胸前用帶子係著;三是一條大黑紗裙子。在街上或田野裏,你如果看到遠處好像立著一個黑衣人,那準是一個女人站在那裏。

第129章 吉祥的眉心痣

印度的大多數婦女額頭正中都有顆指頭大小的紅痣,這痣是人工用紅顏料點上或紅錫箔貼上的,印度人稱之為"特麗佳"或"特佳"。點上紅痣確實給印度婦女平添了幾分嫵媚。不同顏色和形狀的眉心痣往往代表不同的意義,總的來講是喜慶、吉祥的象征。因此人們又稱之為"吉祥痣"。

吉祥痣還有消災避禍的意義。在印度,人們往往故意在孩子的眉心點上黑色痣,達到消災避禍的目的。

吉祥痣還有表示身份的功能,過去印度姑娘結婚時,由新郎親自用朱砂給新娘前額點上吉祥痣。所以紅色吉祥痣是已婚婦女的標誌,未婚女子與寡婦不能點痣。現在印度人點痣的範圍大大地擴大了,無論已婚還是未婚,甚至幾歲的小孩也可點上吉祥痣。他們把吉祥痣視為一種有民族特色的時髦裝飾。

吉祥痣可用不同的顏色。許多婦女準備有五顏六色的塑料貼片,穿什麼顏色的衣服,就用什麼顏色的吉祥痣,使自己渾身上下色彩協調。吉祥痣還有不同形狀,可根據臉型、發型、衣著及愛好,點成圓點、三角形、五角形等各種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