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溪市
蘭溪市地處浙江省中西部,錢塘江上遊。東連金華市,西南接衢州市,西北鄰建德市,東北臨浦江、義烏市。距省會杭州市132公裏,市區總麵積1314平方公裏,人口65.02萬,民族包括漢、佘、苗、回族等。
蘭溪曆史悠久,自唐鹹亨五年(公元674年)建縣,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曆史。據史料記載,因縣城之西瀕溪有蘭陰山盛產蘭茞,故溪以蘭為名,而縣以溪名。元代元貞元年(1291年)升為州,明洪武三年又變為縣,後又多次更變,1985年7月6日,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
蘭溪地形中部低四周高,東北有金華山脈,主峰大盤山海拔1312米,為全市最高山;北有龍門山脈,主峰肇峰山,峰巒起伏;西北有千裏崗山脈,主峰尖塢山,多崇山峻嶺;西南丘陵起伏;中部沿江兩岸是小盆地。主要河流有衢江、金華江和蘭江,三江在市區西南彙入蘭江。氣候特點溫暖濕潤,夏熱多雨,年平均氣溫17.7℃,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古城蘭溪,山青水秀,風光秀麗,既富文物古跡,又多風景名勝,是浙中“旅遊帶”黃金地段的重點旅遊城市。
距市區8公裏的六洞山風景區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為石灰岩溶洞,山有湧雪、紫霞、白雲、嗬嗬、無底、漏鬥六洞,洞如其名,各有特色。湧雪洞內有長達千餘米的全國最大的“地下長河”,水旱二界,鍾乳石千姿百態,鬼斧神功,瑰麗奇特,為江南一絕。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來此探奇覓勝。山巔有古刹棲真寺,寺內藏經樓,曾珍藏我國佛教經典《北藏》6367卷。
位於市西北15公裏的白露山風景區是一處曆史名人和自然景觀相映的遊覽勝地。有“兩門飛瀑”、“玉帶環抱”、“駝峰日落”等十景。山上有北宋時期建的白露寺,金碧輝煌,規模宏大。寺內有拒秦檜誣害嶽飛而棄官隱居白露山腳下的宋大理寺少卿周三畏墓。山之東有乘仙廟,廟內供奉因“甘露事變”蒙難的唐宰相舒元輿之像。山之南麓有宋左丞相兼樞密使範仲墓。
位於蘭江西岸的蘭陰山風景區與市區隔水相峙,山巔有蘭陰寺,寺前有摩崖石刻“蘭陰深處”四字。為紀念清初著名戲劇理論家李漁,在北麓修建了芥子園,建築古樸典雅。
蘭溪有全國最大的諸葛亮後裔聚居地諸葛鎮諸葛村,村內多明清古建築,民居布陣八卦,沿太極鍾池布八條巷道,曲徑通幽,入陣迷途,故名“八封村”。明代所建丞相祠堂和大公堂規模宏大,為諸葛後裔祭祖之處。江南保存最完整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諸葛鎮長樂村明清民居建築群,極具考察、旅遊價值。
蘭溪氣候溫潤,土地富饒,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瓜果之鄉”之美稱。傳統名產“金絲琥珀蜜棗”由當地青棗精工製成,晶瑩透剔,甘甜可口,素負盛名,明代曾列為貢品,號稱“冕棗”。“蘭溪大青豆”質地優良,顆粒肥大,名揚海內外,是浙江外貿出口的名貴大豆。蘭溪“花豬”品種優良,是中外聞名的“金華火腿”的上乘原料和產地。蘭溪盛產烏柏,被林業部列為全國重點烏柏主產地,有“烏柏之鄉”之稱。
蘭溪民風淳樸、人傑地靈,曆史上名宦輩出,著名文化名人有五代前蜀畫家賈休,詩、書、畫稱三絕;清代的李漁,創立我國古典戲劇理論體係,有“東方的莎士比亞”之美稱。還是現代著名作家曹聚仁,當代世界十大攝影家之一郎靜山、張學良將軍夫人趙一荻等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