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市

以出產火腿聞名的金華,是一座有1900多年曆史的古城,地處浙江省中部。東鄰台州,南毗麗水,西連衢州,北與杭州、紹興接壤,全市總麵積1.09萬平方公裏,1995年末總人口436萬。

金華在春秋、戰國時期為越國地;三國吳寶鼎元年(266年)置東陽郡;梁陳天嘉三年(526年)改稱金華郡;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置婺州。隨後多次更迭地名,建國後置金華專區。1985年5月15日撤地建市。

金華位居浙江省最大的盆地——金衢盆地東半部,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18℃。主要山峰有金華山、大盤山、南山。主要河流有金華江、衢江、白沙溪、梅溪、考順溪。

素稱“百工之鄉”的金華,曆史上就有從事手工藝、織布、食品加工的傳統。境內新石器時代就出現“著黑陶”,蘭溪宋墓出土的棉毯,為目前全國已發現的最早的一條。著名的金華火腿,唐代時就開始醃製,因肉色紅潤,宋康王賜名“火腿”,1915年已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獲一等獎。此外,始於漢末和三國時期的金華鬥牛風俗,有別於西班牙的一人一牛在陸地上鬥,而是在水田中鬥,少則一對,多則三、四對,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金華牯牛大戰,堪稱中華一絕。

金華曆史上就是一座風光秀麗的山木城市,古城麵向婺江,背靠北山雙龍風景區,依山傍水,環境幽雅。雙龍風景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我國著名的遊覽避暑勝地。區內有雙龍洞、冰壺洞、朝真洞,各以其洞內“臥舟”、“觀瀑”、“賞石”之險奇而聞名。另外,市域內還有省級重點風景名勝4處,與雙龍風景區相毗鄰的蘭溪六洞山風景區,曾是徐霞客遨遊之地,這裏的湧雪洞地下河長近千米,寬10米左右,河道曲折,鍾乳百態,秀色迷人。永康方岩,蒼峰突兀,岩壁如削,山上古木參天,環境幽雅,人稱“浙東第一山”。浦江仙華山,峰岩壁立,山勢崢嶸,甚為壯觀。武義的龍潭風景區,青山綠水無垠,環境幽雅宜人,是避暑之勝地。

此外,金華文物古跡眾多,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三處:太平天國侍王府是我國目前保持原貌最完整,壁畫等藝術品最豐富,建築規模最大的太平天國遺跡;宋代名刹金華天寧寺大殿,“眾木承梁單有榫,九楹大殿全無釘”,保留了相當多的北宋構件,其梁柱題詞之多,在中國建築史上實屬罕見;東陽盧宅古建築群,以民族傳統文化,地域特色的建築風格及精湛的木雕技藝有機結合,融為一體,被國內外專家稱為具有國際水平的東方住宅。坐落在市區婺江之畔的人詠樓,史稱“江南第一樓”,是曆代名士會文賦詩之處,南宋著名詞人李清照在此留下了“千古風流人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隻恐雙溪艫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等傳統名篇。

“水通南國三千裏,氣壓江城十四洲”,獨特的地理條件為金華奠定了經濟優勢。金華是浙江省農副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有“浙江第二糧倉”、“水果城”、“山菜庫”之稱。著名的經濟特產除“金華火腿”之外,還有“金華佛手”、“金華藕粉”;“義烏紅棗”、“義烏紅糖”;“蒲江桃形李”及東陽磐安的中藥材。金華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以瑩石最為著名,儲量占全省一半以上,占全國的五分之一。武義縣是全國著名的瑩石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