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清音原為流行於農村鄉鎮的“唱琵琶”或“唱月琴”,是清末牌子曲的一種形式,三十年代始進入重慶、成都等大城市,曲調主要有“八大調”與諸小調聯綴而成,大、小調可分別演唱,也可將大調分拆為頭尾,中間插入數首小調,構成各種牌子曲。著名女藝人李月秋在創腔和演唱上作出了較大貢獻。此外,像東北大鼓、廣東粵曲、四川竹琴等等各地的說唱曲種,也無一不在三四十年代進入了全盛時期。
三、說唱藝術中的新題材
由於說唱長於敘述宣講,這一時期隨革命運動風起雲湧,也產生了不少講唱時事政治的作品。蘇灘藝人林步青曾創製“時事新賦”,即興編唱諷刺社會黑暗的唱段;唱梨膏糖調的杭州藝人杜寶材也以編唱諷刺貪官汙吏和社會時弊的小曲而廣為人知,其形式即以他的藝名“小熱昏”命名。
在辛亥革命前後,湧現了不少新編的時事說唱,像單弦《秋瑾就義》,粵曲《革命武裝歌》、《三民主義歌》,西河大鼓《科學救國》、《中山紀事》以及像《十二月太平年》、《放足樂》、《女子文明燈》等要求民主自由的作品。之後由藝人們創作演出的還有天津時調《直奉戰》、《民國六年鬧水災》、粵曲《夜吊沙基烈士》等。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則有永新小鼓《打倒軍閥列強》、《鬧暴動》等。三十年代,錦歌新編了《長江歌》、《送郎參軍》等;侗族歌師石戒福編唱了琵琶歌《長征歌》等。
中國共產黨直接參加和組織過不少說唱藝術活動,用以革命宣傳。三十年代初,蘇區的紅三軍團政治部在《紅軍日報》上,登載過二十餘篇歌唱作品,瞿秋白親自修改過大鼓詞《王大嫂》,並在《紅色中華》上發表。四十年代在陝甘寧邊區《說書組》的幫助下,藝人韓起祥編演了《劉巧團圓》、《張玉秀參加選舉會》等,表現解放區人民新生活。
第三章戲曲音樂
一、京劇的改良與興盛
在光緒年間已進入盛期的京劇,至清末麵臨著被封建統治者攫奪和壟斷的危機,逐漸脫離人民和現實生活。清末民初,富有創新精神的“海派”京劇在上海崛起。其最早的代表人物汪笑儂出於對清政府昏庸腐敗、屈辱媚外的不滿,自編自演了《黨人碑》、《哭祖廟》、《罵閻羅》等新戲,借此抨擊時政,宣傳愛國,寄寓了深切的憂國憂民之情,並根據自己嗓音,吸取汪桂芬和孫菊仙二派之長,另創蒼勁悲壯、吐字有力的新腔。辛亥革命後,他還曾主持二戲劇改良社,開展戲曲改良運動。在戲曲改良運動及“文明戲”的啟示下,上海的夏月珊、夏月潤和潘月樵等也編演了《潘烈士投海》、《黑奴籲天錄》等愛國反帝、鼓吹革命的新戲,使海派京劇進一步成型。民國初年的戲曲改良活動,對戲曲藝術同社會現實和人民生活聯係起了促進作用;不少新劇目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的黑暗,表現了人民要求擺脫封建枷鎖的願望;在唱腔、表演、舞台裝置、服裝等方麵都進行了一些有益的革新。繼後的周信芳發揚“海派京劇”銳意改革的精神,於“五四”前後編演了《宋教仁》等時裝新戲。
“五四”前後,梅蘭芳等人對京劇的創新和改革的成績也十分突出。梅蘭芳曾同王瑤卿等人,融青衣、花旦、刀馬旦所長,聚唱、做、念、打於一身,別創“花衫”行當,使京劇旦角藝術臻於完美。他在辛亥革命時即編演了《一縷麻》、《鄧霞姑》等具有民主傾向的時裝京劇,及《天女散花》、《洛神》等古裝新戲;三十年代又先後編演了《木蘭從軍》、《生死恨》、《抗金兵》等讚頌民族氣節,充滿愛國熱情的新戲;在唱腔上他也進行了新的發展創造,運腔演唱凝重流暢,脆亮甜潤,寬圓兼備,具有雍容華貴的風格,世稱“梅派”;此外他對京劇旦角的身段表演、伴奏樂隊也進行了有益的改革,並在1928年、1935年分別赴美國、蘇聯演出,是使京劇贏得國際聲譽的第一人。梅蘭芳無愧於繼譚鑫培之後把京劇藝術推向更高峰的大師,他的代表作還有《宇宙鋒》、《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等。
正因為這一時期眾多京劇藝術家努力革新,使京劇在二十年代進入了鼎盛時期。京劇遍及全國,京、津、寧、滬特別流行,出現了名角如雲,流派紛呈的繁榮局麵。在北方有“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四大須生”餘權岩、言菊朋、高慶奎、馬連良,以及武生楊小樓、花臉郝壽臣等;南方則有老生周信芳,武生蓋叫天等,由話劇界轉入京劇界的歐陽予倩也以其腔、演唱的細膩傳神,暨他所編演的許多為舊社會婦女鳴不平的新戲名重一時,被譽為同梅蘭芳並列的“南歐北梅”。
二、地方劇種的迅速發展
辛亥革命後的京劇的改良運動,對秦腔、河北梆子、川劇、湘劇、婺劇、粵劇等劇種的改革、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秦腔的“易俗社”、河北梆子的“奎德社”,以及川劇的《戲曲改良分會》、《三慶會》,都對本劇種進行了改革,並使它們在四大聲腔的交融中得到了提高。至“五四”以後,又有眾多的地方戲曲成型並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這些新興的地方戲曲多來源於民間歌舞、民歌小曲或說唱,如郿鄠戲、五音戲、花鼓戲、花燈戲、灘簧戲(蘇劇、錫劇、滬劇、杭劇等)、的篤班(越劇)、落子(評劇)等等,其中具有全國影響的有評劇、越劇等。
評劇約於1910年由河北“對口蓮花落”,與東北的“蹦蹦”合流,並吸收京劇、河北梆子及皮影等戲曲劇目、音樂和表演藝術而形成的。評劇創始人、劇作家成兆才曾編寫了近百出戲。其中如《楊三姐告狀》等具有反封建意義的時事新戲,為評劇起了奠基作用,花蓮舫、李金順、白玉霜等著名女演員對其唱腔和表演進行了大膽改革,使之日趨成熟並一躍為具有全國影響的劇種。
越劇源於浙江嵊縣民謠山歌,最初因以篤鼓和檀板擊節,用幫腔伴唱而被稱為“的篤班”或“小歌班”。1916年起進入上海,至三十年代中期吸收京劇和紹興大班等劇種的手法,改進表演藝術,形成了全由女演員演出的“紹興女子文戲”。四十年代袁雪芬在進步文化運動幫助下對劇本結構、導演手法、舞台、化裝、服飾及音樂等各方麵進行大膽創新,編演了《梁山伯與祝英台》、《祥林嫂》等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並正式定名為越劇,之後又先後出現了諸如“袁(雪芬)派”、“徐(玉蘭)派”、“傅(全香)派”、“尹(桂芳)派”、“範(瑞娟)派”等眾多的流派,成為僅次於京劇的第二大劇種。
“五四”以後較有代表性的新興劇種還有由坐唱“揚琴”發展而成的呂劇;源於民間歌舞“花鼓燈”、“采茶”的黃梅戲及楚劇等。
三、對戲曲的爭論及題材的更新
“五四”新文化運動興起後,新文學界的幾名戰將曾在批判舊文化傳統的背景上,以《新青年》為陣地對“舊劇改革”展開了爭論。錢立同、劉半農、胡適等提出應予“全數掃除、盡情推翻”,以“西洋派的戲”替代“舊劇”的主張;張厚載(豂子)卻認為“可以完全保存”;鄭振鐸、沈雁冰等則提出了舊劇既要改革,但又不可偏頗的意見。由於這些討論大多對傳統戲曲本身藝術規律缺乏深入的研究,所以對戲曲藝術的發展並未產生什麼實際的影響。
中國共產黨則通過具體的指導與參予,注意使戲曲藝術同現實的政治鬥爭相聯係。在三十年代,田漢即在湖南主辦了湘劇演員訓練班,並先後組織排演了許多宣傳抗日救國的新戲。
四十年代成立了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延安平劇(京劇)研究院”,毛澤東為該院題詞“推陳出新”。在該院編演了《逼上梁山》、《三打祝家莊》等新戲後,毛澤東又寫信對他們把“由老爺太太少爺小姐們統治著舞台”的現象再“顛倒”過來,“恢複了(人民創造)曆史的麵目”而給予了高度讚揚。由此在解放區編演了一批反映革命新思想的戲曲作品,如表現新舊社會對比的秦腔《血舊仇》,歌頌解放區新生活的評劇《李香香》,以及京劇《闖王進京》、《太平天國》等等。
第四章民族器樂
一、蓬勃興盛的民間器樂
清末民初以後,在城鄉民間音樂生活中日益發展起來的民族器樂合奏,突出的有江南絲竹、廣東音樂、弦管、江樂等。
江南絲竹原流行於蘇南、浙江一帶,演奏形式以絲弦和竹管樂器相結合。清末民初在上海獲得很大發展,並逐漸產生了全國影響。尤其在辛亥革命後成立的“鈞天集”、“清平集”、“雅歌集”等社團,為傳播江南絲竹樂曲、培養演奏人才,發展該樂種藝術方麵都作了有益的工作。
“五四”以後具有較大影響的是廣東音樂。它在初期以演奏南音、粵謳等民歌和戲曲曲牌為主,後由著名藝人嚴老烈等將民間小曲器樂化,編創了《小桃紅》、《旱天雷》、《連環扣》等曲目,由於多在鄉村或城市廣場表演,要求音響大聲,采用二弦、提琴、鎖呐、鑼鼓等樂器多音色尖硬粗響,故稱之為“硬弓”階段。二三十年代,呂文成、何柳堂等人對廣東音樂進行改革,組成以高胡為主,加上揚琴、秦琴、椰胡及洞簫等音色深厚柔和的新樂隊組合形式,進入了廣東音樂的“軟弓”階段,並創作了如呂文成的《平湖秋月》、《漁歌唱晚》、何柳堂的《賽龍奪錦》,尹自重、何大傻等引進西洋樂器小提琴、薩克管等創作的《步步高》、《驚濤》等一批具有獨特風格的新作品,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歡迎,蜚聲全國乃至海外。
弦管即福建南音,是閩南、台灣的民間器樂合奏樂種,自1912年起,通過林霽秋、林祥玉、許啟章等人對傳統樂曲的搜集整理,對南音的繼承與流播起了重要作用。同時,諸如二三十年代後的“筠竹軒”、“靈裳堂”、“回風閣”、“南樂別墅”、“南樂研究會”等南音社團的建立與活動,包括它在東南亞華僑中的發展,都有力地擴展了它在海內外的影響。
具有潮州音樂風格的江樂,在二十年代前被稱為“外江弦”,主要在客家人中流傳。三十年代經百代唱片公司錄製發行《寒鴉戲水》、《出水蓮》等唱片,影響逐漸擴大。江樂由“和弦索”、“清樂”、“鑼鼓吹”三類構成,分別為絲竹樂、弦索樂、吹打樂性質。
清末明初以後的民間音樂社班則大多以當地的農民、手工業市民、道士、和尚及工人、小販等人組織而成,這些社班多為半專業的組織,或為民俗節慶自娛助興,或在紅白喜事中演奏,收取一定的酬勞,這具有深厚傳統而又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器樂,也哺育了眾多的身懷絕技的民間器樂演奏家,由於他們的社會地位在當時比說唱、戲曲藝人更為低下,所以多遭埋沒。清末民初的北京盲藝人王玉峰曾首創“三弦彈戲”,以三弦摹仿京劇唱腔、金鼓絲竹乃至喝彩聲,唯妙唯肖,有“絕技弦子”之稱。後來的上海盲藝人沈易書仿彈戲而改用了弓奏,創“三弦拉戲”,形成了用樂器摹仿各種戲曲唱腔或各種自然界音響的新演奏形式“卡戲”(即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