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膳湯羹方

保健強身類

(一)補氣藥膳湯羹方

二冬湯

〔原料〕冬菇30克,冬筍60克,料酒、食鹽、味精、花椒水、水澱粉、香油、生薑、雞湯各適量。

〔製作〕

(1)先將冬菇用水泡發好,擇淨雜質,洗淨,對剖為兩半。冬筍洗淨,入沸水鍋中氽透,切片備用。

(2)在鍋中加入雞湯、料酒、味精、鹽、花椒水和薑片,用武火燒開後,取出薑片,放入冬菇、冬筍繼續燒開鍋後,改用文火煨5分鍾,用水澱粉勾稀芡,出鍋淋上香油即成。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補中益氣、生津止渴、清熱利水、延年益壽。適用於治療睥胃氣虛或胃陰不足、浮腫、消渴、腎炎等病症,亦可作為癌症的輔助治療的食譜。

人參大棗湯

〔原料〕人參6克,大棗20~25枚。

〔製作〕將人參潤軟切成小片,與洗淨的大棗同置砂鍋中,加水適量,文火燉煮30分鍾即成。

〔服法〕吃棗,飲湯,每日1次。人參片可連續使用3次,最後1次可將人參食入。

〔功效〕滋補元氣、補脾益肺、寧神益智、生津止渴。適用於病後體弱、倦怠、乏力、食少、心衰氣短、自汗、虛脫、心悸怔忡等症。

人參湯

〔原料〕人參12克,陳皮3克,紫蘇葉6克,砂糖50克。

〔製作〕將3藥同入砂鍋中水煮熬成汁,去渣澄清,再加入砂糖。

〔服法〕代茶頻飲。

〔功效〕順氣開胸、止渴生津。適用於因氣虛運行遲緩,以致氣機阻隔而引起的胸膈、胃脘虛脹,津液不布之口渴又不欲多飲之症。尤其適於年老體弱者飲用。

人參胡桃雞湯

〔原料〕新鮮雞肉600克,人參粉10克,胡桃肉300克,蔥、薑、料酒、鮮菜心、味精等各適量。

〔製作〕

(1)將雞肉洗淨放入鍋中,加清水、薑、蔥,燒開後撇去浮沫,再加紹酒移小火上燒煮。

(2)待雞肉熟透,加胡桃肉(壓成茸狀)、精鹽再燒幾分鍾,取出雞肉切成長條狀,菜心放碗內,雞肉條放上麵,人參粉、味精入湯中燜幾分鍾,攪勻注入碗內即成。

〔服法〕食肉,飲湯。

〔功效〕補腎納氣。適宜於肺腎氣虛所致喘咳不止,動則喘促,氣怯聲低等症。

人參鮮群湯

〔原料〕人參10克,幹貝、熟豬肚各30克,鮑魚50克,淨冬筍60克,水發海參、雞肉各300克,幹蟹黃、水發口蘑、海米各20克,豬肋肉200克,調料各適量。

〔製作〕

(1)將人參潤軟,切成薄片,泡入酒中5~7日得人參酒,人參片留用。

(2)將幹貝、蟹黃、海米用溫水浸泡;豬肚、冬筍切片;雞肉、海參切丁;豬肉切成小丁;冬筍入沸水中燙透;豬肉丁和雞丁用水焯一下備用。

(3)鍋中放入豬油,投入蔥、薑煸出香味,烹入料酒和雞湯,加入精鹽、味精,把幹貝、蟹黃、海米、豬肚、冬筍、豬肉丁和雞肉丁、口蘑、鮑魚同入鍋內,湯沸後打去浮沫,倒入砂鍋中用文火燉至肉爛,加入海參丁、人參酒,繼續燉10餘分鍾,再加入人參片,稍燜片刻即成。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大補元氣、增強體質。適用於老年體弱者食補之用。

八鮮八補湯

〔原料〕人參3克,幹貝、熟火腿各20克,冬筍50克,水發海參、豬肉、雞肉各100克雇米兒克,蔥、薑、精鹽、味精、料酒、豬油各適量。

〔製作〕

(1)將人參用溫水濕潤切成薄片,用白酒浸泡5~7日(每日晃動1~2次),紗布濾取藥液,取藥液約25毫升,人參片留用。

(2)幹貝、海米用溫水浸泡;火腿、冬筍切片;雞肉、豬肉切成小塊;海參切小丁,控去水分備用。

(3)於鍋中放入豬油,投入蔥、薑、料酒烹炒,加水適量,再加入精鹽、幹貝、海米、火腿、冬筍、豬肉、雞肉,武火煮開後打淨浮沫,用文火燉至肉爛衝口入海參丁、人參藥酒再煮10分鍾左右,最後加入人參片燜片刻,味精調味即成。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大補元氣。對身體虛弱者可增強體質。

山藥羊乳羹

〔原料〕山藥50克,新鮮羊乳500毫升,白砂糖或蜂蜜適量。

〔製作〕

(1)將山藥在鍋中炒至微黃,軋碎碾為細末。

(2)將羊乳燒沸,加入山藥末和白砂糖,攪勻即成。

〔服法〕佐餐食用,每日1次。

〔功效〕益氣養陰、補腎健脾。適宜於慢性腎炎、慢性胃炎等病症及氣陰不足之症。

小麥黃芪牡蠣湯

〔原料〕小麥30克,黃芪15~24克,生牡蠣18克。

〔製作〕將牡蠣先煎30分鍾,後下黃芪、小麥,再煎60分鍾。

〔服法〕飲湯。每日1劑。

〔功效〕益氣固表止汗。適用於氣虛自汗症。

大棗冬菇湯

〔原料〕紅棗15枚,幹冬菇15個,生薑、熟花生油、料酒、食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先將幹冬菇洗淨泥沙;紅棗洗淨,去核;然後將清水、冬菇、紅棗、食鹽、味精、料酒、薑片,熟花生油少許,一起放入蒸碗內,蓋嚴,上籠蒸60~90分鍾,出籠即成。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益氣、開胃。適用於治療各種虛症、食少、高血壓、冠心病、癌症及胃、十二指腸潰瘍等病症。

牛肉返本湯

〔原料〕牛肉250克,山藥、蓮子、茯苓、小茴香(布包)、大棗各30克。

〔製作〕將牛肉切塊,與其它藥物一同加水適量,小火燉至爛熟,酌加食鹽調味。

〔服法〕飲湯吃肉(除茴香外,均食之)。

〔功效〕補脾益氣。適用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虛損羸瘦、體倦乏力等症。

牛肉芪麥湯

〔原料〕鮮牛肉250克,北芪、浮小麥各30克,淮山藥15克,大棗10枚,生薑7片,蔥、精鹽、胡椒麵各適量。

〔製作〕

(1)將牛肉洗淨,切成薄片;北芪洗淨切碎;淮山藥洗淨切碎,與浮小麥同裝入紗布袋中,紮緊口備用。

(2)將牛肉片、紗布藥袋、洗淨的大棗,一起放入砂鍋內,加入蔥節、薑片,注入清水適量,共煮為湯;待牛肉片熟爛,撈出蔥節、薑片和紗布藥袋不用,再加入精鹽、胡椒麵調味即可。

〔服法〕食肉,飲湯。

〔功效〕補脾健胃、益氣固表、調和營衛、止自汗。適用於氣虛所致的自汗症。

冬筍雪菜黃魚湯

〔原料〕冬筍、雪菜、肥肉各30克,黃魚1條(約500克),蔥、薑、花生油、香油、清湯、料酒、胡椒麵、食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

(1)先將黃魚去鱗,除內髒,洗淨;冬筍發好,切片;把雪菜洗淨,切碎;豬肉洗淨,切片備用。

(2)將花生油下鍋燒熱,放入魚兩麵各煎片刻;然後鍋中加入清湯,放入冬筍、雪菜、肉片、黃魚和佐料,先用武火燒開,後改用文火燒15分鍾,再改用武火燒開,揀去蔥、薑,撒上味精、胡椒麵,淋上香油即成。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補氣開胃、填精安神。適用於體虛食少和肺結核,以及手術後病人的營養滋補。

全鴨冬瓜海參湯

〔原料〕淨鴨1隻,冬瓜1000克,海參(水發)50克,薏米、芡實各30克,豬瘦肉100克,鮮荷葉1張,薑、蔥、佐料各適量。

〔製作〕

(1)鴨子放開水氽2分鍾撈出;豬肉、海參切片,冬瓜去皮籽,切條備用。

(2)砂鍋加清水放入鴨子置旺火上燒開,撇去浮沫,加薏米、芡實、蔥、薑、紹酒、花椒、豬肉,蓋上荷葉,中火煮60分鍾,加入冬瓜燒開,然後移小火上,加海參、精鹽,至鴨肉熟爛即成。

〔服法〕食肉,飲湯。

〔功效〕健脾益氣、養陰利水。適宜於脾虛水腫、食少便溏,亦可用於病後體弱調補。

〔宜忌〕夏季食之最好。

芪棗甲魚湯

〔原料〕甲魚(團魚)1隻(約500克),黃芪30克,大棗10克,料酒、生薑、鹽少許。

〔製作〕

(1)將鮮活甲魚宰殺,用沸水燙後揭去甲殼,取肉切塊,同黃芪、大棗共入砂鍋中,加水適量大火燒開。

(2)加入料酒、鹽、生薑,改用小火燉2小時,至甲魚肉爛即可。

〔服法〕吃棗和甲魚肉,喝湯。

〔功效〕補氣升陽、滋陰補虛、健脾養血。適用於脾虛食欲不振、血虛麵色不華、身體消瘦及子宮脫垂等症。

芪圓羊肉湯

〔原料〕生黃芪、桂圓肉各20克,山藥15克,新鮮羊肉100克,調味品各適量。

〔製作〕

(1)將羊肉切薄片,放沸水內稍燙即撈出,再放冷水中浸泡備用。

(2)砂鍋加水燒沸,加入黃芪、桂圓、山藥及羊肉片,文火燉煮90分鍾,加入調味品即成。

〔服法〕佐主食進餐。

〔功效〕補虛健脾、滋陰斂汗。適宜於病後體虛乏力、自汗盜汗,也可煮成濃汁用於營養不良小兒。

冰糖蒸窩湯

〔原料〕燕窩40~50克,冰糖250克。

〔製作〕將燕窩以水發好,洗淨;鍋內加水適量,置火上使沸,投入冰糖溶解,打去浮沫,放入燕窩以文火燉20分鍾至熟。

〔服法〕晨起空腹服。

〔功效〕益氣補中、養陰潤燥。適用於久病體虛、年老體弱、氣怯食少等症。

泥鰍筍耳湯

〔原料〕泥鰍250克,水發香菇30克,水發木耳15克,蔥、薑、豬油、料酒、食鹽各適量。

〔製作〕

(1)將泥鰍用溫水洗去粘液,剖腹去內髒,洗淨,切段,用油稍煎;木耳擇去雜質,撕為兩半備用。

(2)將泥鰍、料酒、鹽、蔥節、薑片、木耳、香菇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用中火燉30分鍾即成。

〔服法〕佐餐食之。

〔功效〕溫中益氣、祛風、利濕解毒、收痔、壯陽、利尿。適用於營養不良性水腫、濕熱黃疸、急慢性肝炎和腎陽虛弱所致的陽痿、早泄,以及小兒營養不良、痔瘡等症。

參芪鴿肉湯

〔原料〕黨參、黃芪各20克,山藥30克,淨白鴿1隻,精鹽、調料適量。

〔製作〕將白鴿肉切塊,放砂鍋中,加黨參、黃芪、山藥、鹽、調料和水適量,文火燉煮50分鍾,肉熟即成。

〔服法〕飲湯,食肉。隔日1次,連用10日。

〔功效〕益氣健脾、補中和胃。適宜於脾胃氣虛所致的食欲不振、食後腹脹、氣短乏力、虛汗頻出等症。

茯苓牛肉湯

〔原料〕茯苓、大棗、山藥各30克,牛肉250克,薑、蔥、花椒、鹽各適量。

〔製作〕

(1)將茯苓、大棗、山藥洗淨,裝在用幹淨紗布縫製的藥袋中;將牛肉洗淨切小塊。

(2)將牛肉及藥袋同入鍋中,加蔥、薑、花椒、鹽同燉。待牛肉熟後棄藥袋,調好味。

〔服法〕食肉,飲湯。可連服5~10日。

〔功效〕健脾益氣、利濕寧神。適用於各種疾病的病後調養、補虛。

帶魚益氣湯

〔原料〕帶魚500克,黃芪24克,炒枳殼9克。

〔製作〕將魚治淨、切塊,與黃芪、枳殼同煎,去藥。

〔服法〕食肉,飲湯。

〔功效〕補氣升陽。適用於氣虛所致的髒器下垂、氣短乏力等症。現多用於脫肛、子宮下垂、胃下垂等。

葷素羹

〔原料〕羊肉2500克,草果5個,豌豆500克。山藥、糟薑、乳餅、胡蘿卜、蘑菇、生薑、雞蛋、芝麻泥各適量。

〔製作〕先將羊肉洗淨切塊,豌豆搗碎去皮;再將二者與草果共煮取湯,而後入山藥、糟薑、乳餅、胡蘿卜、蘑菇、生薑、芝麻泥,羹成後加蔥、薑、醋調味。

〔服法〕食肉,飲湯。

〔功效〕補中益氣。適用於脾胃虛弱、四肢無力、食少便溏等症。

黃芪鯽魚湯

〔原料〕鯽魚250克,黃芪15克,生薑3片,精鹽、味精適量。

〔製作〕將鯽魚去鱗及內髒,洗淨切塊。黃芪入砂鍋中水煎2次,去渣,合汁1碗,同鯽魚塊、生薑、精鹽共煮熟爛,調以味精即成。

〔服法〕食肉,飲湯。

〔功效〕益胃健脾、補氣升陽。適用於氣虛所致的脫肛、子宮脫垂及胃下垂等氣短乏力症。

黃芪煮腸湯

〔原料〕黃芪60克,豬小腸33厘米(1尺長),黑豆、赤小豆各30克。

〔製作〕

(1)將黃芪洗淨,裝入紗布袋內,紮口;再將豬腸洗淨;黑豆、赤小豆淘淨,納入腸內,兩頭紮緊備用。

(2)將豬腸、藥袋加水共煮,至腸熟豆爛,去藥袋即可。

〔服法〕喝湯,吃腸及豆。

〔功效〕益氣補虛利水。適用於妊娠氣虛、小便不通、小腹急脹疼痛、坐臥不安、心跳氣短、神疲無力、大便不暢等症。

黃芪母雞湯

〔原料〕黃芪片50克,母雞1隻,蔥白、生薑、細鹽各適量。

〔製作〕

(1)將母雞宰殺,去毛,除內髒,洗淨備用。

(2)將母雞同黃芪、蔥、薑一同放入砂鍋內,加水煨至爛熟;撈去黃芪及蔥薑,加入少量細鹽,再燜15分鍾左右即可。

〔服法〕每日1~2次,每次喝湯1小碗,以空腹燉熱服為宜,連服5日左右。四季均可。

〔功效〕大補元氣。適宜於虛勞羸弱、中虛氣陷、營養不良、泄瀉、脫肛、小便頻多和婦女體虛崩漏、帶下、產後乳少、浮腫、多汗及一切氣衰血虛之症。

黃黑羊肚湯

〔原料〕黃芪、黑豆各50克,羊肚1隻,調料各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