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法〕食肉,飲湯。
〔功效〕調補氣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麵色萎黃、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等症。
牛筋花生湯
〔原料〕牛蹄筋100克,花生米(帶紅衣)150克,紅糖適量。
〔製作〕牛筋與花生米共放砂鍋或鐵鍋中,加水500毫升,文火燉煮2小時,至牛筋與花生米熟爛,湯汁濃稠時,加入紅糖,攪勻即成。
〔服法〕裝入幹淨容器中,分次食之。
〔功效〕養血補氣、強壯筋骨。適用於各種貧血、白細胞減少症、血小板減少症及骨折後期筋骨萎軟無力。
牛肉蓮藥苓棗湯
〔原料〕牛肉250克,蓮子、山藥、茯苓、大棗、小茴香各30克,食鹽適量。
〔製作〕將牛肉洗淨切塊,同蓮子共入鍋中加水適量,上大火煮至半熟時,加入茯苓(布包)、大棗、小茴香、山藥(洗淨切片)、食鹽,慢火燉至牛肉酥爛時即成。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益氣、益精寧神。適用於病後氣虛、血虛患者。
氣血滋補湯
〔原料〕烏骨雞肉、淨鴨肉各500克,雞血藤30克,仙鶴草25克,狗脊、夜交藤各20克,菟絲子、女貞子、旱蓮草、桑寄生各15克,合歡皮、白術、熟地、生地、川斷各10克,人參6克,蔥、薑等佐料各適量。
〔製作〕
(1)將14味中藥水煎取濃汁,濾去藥渣備用;雞、鴨肉沸水氽後切成塊備用。
(2)將砂鍋置中火上,鍋內下墊雞骨,加入鮮湯燒開,放入雞鴨肉塊,加入薑、蔥、花椒、紹酒,燒開後再加入中藥汁,改用小火燉至雞鴨肉軟爛,揀出蔥、薑、花椒、雞骨,加精鹽、味精、胡椒粉調好味即成。
〔服法〕食肉,飲湯。
〔功效〕氣血雙補、強筋壯骨、養心安神。適用於氣血兩虧之頭暈目眩、失眠健忘、精神疲倦、腰膝酸軟、四肢乏力等症。
頭腦八珍湯
〔原料〕羊腰窩肉3大塊,鮮藕、長山藥各1條,黃酒、高曲、酒糟、黃芪、濕澱粉、醃韭菜各適量。
〔製作〕將羊肉切塊,藕、山藥切段,三者同煮,並加黃酒、高曲、酒糟、黃芪調製,熟後用濕澱粉勾芡,撒上切碎之醃韭菜即成。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益氣健脾、滋陰補虛、養血和血。適用於病後體虛、羸瘦乏力等症。無病常食,亦可強身健腦,益壽延年。
歸參鱔魚羹
〔原料〕當歸、黨參各15克,鱔魚(黃鱔)500克,料酒、蔥、生薑、蒜、味精、食鹽等各適量。
〔製作〕
(1)將鱔魚剖開,去骨、內髒、頭、尾,魚肉切絲備用。
(2)將當歸、黨參裝入紗布袋內後,紮上口,置鍋內,加料酒、蔥、生薑、蒜、食鹽及水適量。
(3)將鍋置爐上,先用武火燒沸,打去浮沫,再用文火煎熬小時,撈出藥袋棄之,加入味精即成。
〔服法〕食肉,飲湯。
〔功效〕補氣補血。適用於氣血不足、久病體虛、疲倦乏力及麵黃肌瘦等症。
羊肉歸薑湯
〔原料〕羊肉150克,當歸、生薑各15克。
〔製作〕
(1)將當歸、生薑洗淨順切成大片;羊肉洗淨入沸水中焯一下,撈出晾冷,切條備用。
(2)鍋中(最好為砂鍋)加清水適量,將羊肉入鍋,再加入當歸和生薑,用武火煮沸,去掉浮沫,轉用文火燉約1小時,至羊肉熟爛即成。
〔服法〕吃肉,喝湯。每次空腹熱食1小碗,連服5日左右。
〔功效〕補氣養血。適用於婦女產後虛寒腹痛或虛寒性的痛經、血虛氣弱、腹中冷痛等症。當歸羊肉羹
〔原料〕羊肉500克,黃芪、黨參、當歸、生薑各25克,味精、鹽、料酒適量。
〔製作〕
(1)將羊肉撕去筋膜,切小塊;黃芪、黨參、當歸、薑片裝入幹淨紗布袋內備用。
(2)將羊肉塊、紗布袋、料酒同入砂鍋內,燉至肉爛、湯稠時,加味精及鹽調好味即成。
〔服法〕佐餐服食。
〔功效〕補氣補血、強壯身體。適用於病後及婦女產後體虛、營養不良、多汗肢冷、貧血、低熱等症。豆腐蛋羹
〔原料〕嫩豆腐100克,雞蛋1個,蝦皮6克,調料適量。
〔製作〕將雞蛋磕入碗內,攪勻;蝦皮用清水發透剁末;豆腐入沸水中燙5分鍾,撈出,瀝幹後打散,加入蛋清、蝦皮末、黃酒、麻油、蔥花、精鹽、味精及水少許,攪勻,上屜用旺火蒸10~15分鍾。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益氣養血。適用於氣血不足、食少乏力等症。
扶中湯
〔原料〕白術、生山藥、龍眼肉各30克。
〔製作〕先將白術用微火炒,然後與生山藥、龍眼肉一起入砂鍋中加水煮成湯即可。
〔服法〕去渣,代茶頻飲。
〔功效〕益氣養血、健脾補中。主治因久泄不止而致之氣血俱虛、身體羸弱或將成癆疾之症。
兔肉補虛湯
〔原料〕兔肉120克,黨參、山藥、大棗各30克,枸杞子15克。
〔製作〕將兔肉洗淨切塊,加入諸藥,加水適量,煮至肉熟透即成。
〔服法〕佐餐用。飲湯,食肉。
〔功效〕補氣養血。適用於氣血不足或營養不良、身體瘦弱、疲倦無力、飲食減少等症。
參棗鱔魚湯
〔原料〕鱔魚(黃鱔)250克,黨參9克,大棗10克,食鹽、味精、蔥、薑末適量。
〔製作〕活鱔魚宰殺後去內髒,洗淨切段,黨參用紗布包好,同大棗共入鍋中,加水適量煮熟,調入鹽、味精、蔥、薑末即成。
〔服法〕食鱔肉、大棗,喝湯。
〔功效〕補氣養血、強身益神。適用於精神倦怠、少氣懶言、頭暈乏力、下腹墜脹等症。
參芪羊肉羹
〔原料〕炙黃芪、黨參、生粉各20克,羊肉500克,當歸身、生薑各15克,蔥白10克,細鹽適量。
〔製作〕
(1)將羊肉洗淨,切成小肉丁;將炙黃芪、黨參、當歸同裝入紗布袋中,紮緊口備用。
(2)將藥袋與羊肉丁同時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開後,改用文火煨之;待羊肉熟爛,撈出紗布藥袋棄之,加入生薑末和蔥末,同時調入生粉,放入細鹽,再煮5~7分鍾即可。
〔服法〕上為2日量,分2~4次趁熱食用,可連服數日或間斷食用。
〔功效〕溫補氣血、滋補強壯。適用於一切體質虛弱、氣血雙虧、陽虛怕冷等症患者服用。
〔宜忌〕此藥膳以秋冬季食用為宜。
參歸鱔魚湯
〔原料〕黨參15克,當歸10克,牛蹄筋25克,大鱔魚500克,蔥、薑、花生油、肉湯、料酒、胡椒粉、味精、精鹽各適量。
〔製作〕
(1)將黨參、當歸洗淨,切片,用白紗布包好紮緊;鱔魚剖腹,除內髒,去骨和頭,洗淨,肉切成條,入油鍋中炸至金黃色,用漏勺撈出備用。
(2)鍋中加入蹄筋、鱔魚肉、鹽、藥包、料酒、蔥節、薑片和肉湯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後改用文火燉100分鍾,揀去藥包、蔥節、薑片,加入味精、胡椒粉即成。
〔服法〕食肉,喝湯。
〔功效〕補氣營血、強筋健胃、通絡止痛。適用於治療氣血虛弱、筋骨軟弱無力或疼痛,以及外傷性骨折。
參棗湯
〔原料〕人參5克,大棗15枚。
〔製作〕將人參用冷水浸泡1小時,切成薄片,同洗淨去核的大棗一起放入砂鍋內,用文火煎煮,取湯1碗;把人參、大棗留在鍋內,再加水煎取湯汁1碗;把2次湯液合並,攪勻即可。
〔服法〕將以上湯汁分4次飲用。宜於早起或臨睡前空腹溫熱飲用,尤以秋冬季飲服為好。
〔功效〕益氣養血、滋補強壯、健脾胃、療虛損。適用於年老體衰、病後虛弱、氣血雙虧等症。
〔宜忌〕服用期間,不宜喝茶、吃蘿卜。感冒發熱和春夏季節忌飲。
參龜湯
〔原料〕黨參15克,當歸、枸杞各10克,淨龜肉600克,淨羊肉200克,蔥、薑佐料及糖色等各適量。
〔製作〕
(1)將上3味中藥裝紗布袋中紮口;龜肉和羊肉入開水氽一下,清水漂洗後切成大小適宜的塊備用。
(2)炒鍋置旺火上,加豬油燒至七成熟,放龜、羊肉煸炒至變色時加紹酒適量,再炒幹水分,移入砂鍋內,加清水、中藥袋、糖色、薑片、蔥節等,燒開後用小火燉至軟爛,加精鹽、胡椒粉、味精調味即成。
〔服法〕食肉,喝湯。
〔功效〕補益氣血、滋陰溫陽。適宜於氣血不足、元氣衰微、久病體虛之人的冬季食補調養。
枸杞鴿湯
〔原料〕淨鴿3隻,枸杞子30克,蔥、薑等佐料各適量。
〔製作〕將淨鴿每隻剁成4塊,入沸水中氽燙片刻,洗淨,盛於湯碗內,投入蔥、薑、雞湯和洗淨的枸杞子,入籠蒸1.5小時左右取出,揀去蔥、薑,用精鹽、白糖、料酒和胡椒麵調味即成。
〔服法〕食肉,喝湯。
〔功效〕補肝腎、益氣血。適用於久病體弱、氣短乏力、腰膝酸軟及糖尿病等症。
益氣黃鱔羹
〔原料〕黃鱔1尾,當歸身、黨參、黃芪各20克,蔥白、生薑、生粉、細鹽各適量。
〔製作〕
(1)將黃鱔去頭及內髒,取魚肉洗淨,切成肉絲或肉丁備用。
(2)將當歸、黨參、黃芪同放入砂鍋內,加入約2碗水,煎沸30分鍾左右,撈出中藥,取其濃汁備用。
(3)把參芪當歸汁倒入小鍋內,加少量清水,放入鱔魚絲同煮;沸後改用小火煨爛,最後加入蔥白末和生薑末及生粉、細鹽,再煮5分鍾即可。
〔服法〕每日1次1小碗,溫熱食用,連用7日。
〔功效〕益氣血、補虛損、壯筋骨、強精力。適於久病體弱、氣血雙虧者服用。
黃芪猴頭湯
〔原料〕猴頭菌250克,黃芪50克,雞肉500克,胡椒粉、生薑、蔥白、料酒、食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
(1)將猴頭菌洗淨,用溫水泡發好,撈出,洗淨,切片,發猴頭的水用紗布過濾待用;雞肉洗淨剁塊;黃芪揩淨切片備用。
(2)把雞塊、黃芪、薑片、蔥節、料酒、發猴頭的水和少量清湯放入鍋內,先用武火燒沸,然後改用文火燒燉90分鍾,下猴頭菌片,再煮45分鍾,加入精鹽、味精和胡椒粉,盛入湯盆即成。
〔服法〕食肉,喝湯。
〔功效〕助消化、利五髒、補中益氣、養血生津。適宜於氣血虛弱、消化不良、神經衰弱等症。
鹿肉大棗湯
〔原料〕新鮮鹿肉150~200克,大棗30克,紅糖適量。
〔製作〕
(1)將鹿肉洗淨切片;大棗去核備用。
(2)將鹿肉、大棗放入砂鍋中,加水煮燉90分鍾,肉熟爛後加入少許紅糖調味即成。
〔服法〕飲湯,食肉及棗。
〔功效〕補腎益精、補氣養血。適宜於氣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氣短、乏力納呆、精神不振、神經衰弱等病症。
瘦肉章魚西菜湯
〔原料〕西洋菜1500克,幹章魚50克,瘦豬肉500克,蜜棗3個,味精4克,精鹽7克,清水3000毫升。
〔製作〕
(1)把洗淨的西洋菜(又名豆瓣菜),切去老莖,瀝去水分待用;章魚去掉內髒,洗淨,將其腹部附著的薄膜泡在水裏待用;把豬肉洗淨;蜜棗去核待用。
(2)將砂鍋內放清水3000毫升,燒沸後放入章魚、西洋菜,鍋中水再燒沸後,放入瘦豬肉、蜜棗,用中火燉90分鍾。至湯水剩2000毫升時,加鹽、味精調味。
(3)鍋離火後,將西洋菜撈出,瀝出湯,裝入盤內,再把撈出的章魚、瘦肉切塊,放在西洋菜上。另用小碗盛淡色醬油,並澆上熟油,用以蘸菜;將湯和蜜棗盛在大碗內即成。
〔服法〕佐餐服食。
〔功效〕補氣血、益精脈增強體質。適用於病後體弱,陰虛肺熱者。
鱔魚補氣湯
〔原料〕鱔魚1尾(約500克),豬瘦肉100克,黃芪15克,調味品適量。
〔製作〕將鱔魚去腸雜,洗淨切段;豬肉洗淨、切小塊;二者與黃芪共煮至肉熟,經調味即可。
〔服法〕食肉,喝湯。
〔功效〕補虛損。適用於氣血虛弱、體倦乏力、心悸氣短、頭昏眼花等症。
鱔魚強筋壯骨湯
〔原料〕鱔魚1尾,當歸9克,黨參、牛蹄筋各15克,調味品適量。
〔製作〕將鱔魚去腸雜,洗淨切段;上2味藥裝入布袋內,紮口;二者與牛蹄筋同燉至肉熟,去布袋,經調味即可。
〔服法〕食肉,喝湯。
〔功效〕補氣血、強筋骨。適用於氣血不足、筋骨軟弱無力等症。
〔宜忌〕外感發熱及腹部脹滿者忌用。
鱔絲湯
〔原料〕鱔魚絲50克,雞絲.25克,雞蛋2枚,麵筋15克,精鹽、味精、醬油、醋、芝麻油、雞湯、鱔魚湯、蔥、薑、胡椒粉各適量。
〔製作〕
(1)將鱔魚肉洗淨,切作絲;雞肉洗淨,切絲備用。
(2)鍋中加水2碗,燒開,入鱔魚絲、雞絲、麵筋條,加入醬油、醋、蔥絲、薑絲、鹽,燒開,倒入雞蛋成花,略煮1~2沸,撒上胡椒粉,加上味精,淋入芝麻油盛碗即可。
〔服法〕佐餐食之。
〔功效〕補虛助力、善祛風寒濕痹、通血脈、利筋骨、補中益血。適用於髒腑氣血虛弱、心悸、乏力、頭昏等症。
(四)補陰藥膳湯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