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病症藥膳湯羹方1(2 / 3)

〔製作〕將鯽魚去鱗、鰓及內髒,洗淨後同甜杏仁共入鍋中,加水適量煮熟,調入紅糖稍煮即成。

〔服法〕食魚,飲湯。可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益肺。可輔助治療咳嗽多痰、痰質稀白、麵青肢冷、形體消瘦及痰濕型慢性支氣管炎。

蛤蚧胎盤湯

〔原料〕蛤蚧、胎盤各1個,魚腥草80克。北杏仁15粒,瘦豬肉40克,鹽適量。

〔製作〕將蛤蚧、胎盤、魚腥草、北杏仁、豬肉洗淨,微火煲湯3小時,加鹽調味即成。

〔服法〕分2次服食之,每周或每旬內煲3次。

〔功效〕補腎納氣、化痰定喘。可輔助治療支氣管哮喘。

蟲草豬肺湯

〔原料〕新鮮豬肺200克,冬蟲夏草5~10克,調料各適量。

〔製作〕將豬肺洗淨切塊,與冬蟲夏草共放砂鍋中,加水及調料燉煮50分鍾,豬肺熟即成。

〔服法〕吃豬肺,喝湯。隔日1次,連用20日。最好在秋分前後開始服用。

〔功效〕補腎益肺、納氣定喘。適宜於肺腎不足之慢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哮喘、心源性哮喘等病症的預防性治療。

〔宜忌〕不宜與飴糖同食,忌食過鹹的菜或食品。

荸薺百梨羹

〔原料〕荸薺5隻,百合20克,雪梨1隻,冰糖適量。

〔製作〕

(1)將荸薺以清水洗淨,去皮搗爛;雪梨去皮核,切碎成小塊;百合洗淨備用。

(2)將上3味混合加水適量,文火上熬煮50分鍾,至熟爛成糊狀時,加入冰糖,攪勻後放入幹淨玻璃瓶中即成。

〔服法〕每日服食3次,每次1~2湯匙。

〔功效〕滋陰潤肺、止咳化痰、清熱除煩。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喘息性支氣管炎、陰虛肺熱痰質粘稠不易咯出者,亦可用於急性肺炎恢複期的調養食療。

牛胎盤湯

〔原料〕牛胎盤1/2~1個,袖子皮幹品15~30克。

〔製作〕將牛胎盤洗淨,切成小塊;柚子皮切塊,加清水適量煲成湯。

〔服法〕飲湯,吃肉。

〔功效〕補肺化痰定喘,並可輔治哮喘。

大棗白果湯

〔原料〕大棗、白果各10枚,紅糖少許。

〔製作〕

(1)將白果敲碎,取仁,去兩頭,捅去芯,入沸水中略氽;將大棗洗淨,去核。

(2)將上2味入砂鍋一起煎煮,至棗肉熟爛,加入紅糖少許即成。

〔服法〕常煎常服。

〔功效〕理中益氣、潤肺止咳、消炎化痰。主治氣喘。

銀耳百參湯

〔原料〕銀耳、百合瓣各10克,沙參15克,冰糖20克。

〔製作〕將銀耳用涼開水浸泡至脹大變軟後,放入砂鍋中,與百合、沙參、冰糖一起加水以文火燉煮1小時即可。

〔服法〕飲湯,食銀耳、百合、沙參。

〔功效〕養陰潤肺、清熱止咳。適宜於肺陰不足所致的幹咳少痰、咯痰不爽、痰中帶血、口幹便秘等症。尚可作為慢性肺結核患者的輔助食療。

銀耳羹

〔原料〕銀耳5克,白果10枚,冰糖適量。

〔製作〕

(1)擇取幹燥、黃白色、有光澤和膠質的厚銀耳,用溫水浸泡1小時,洗淨;白果擊碎,去殼取仁,入沸水鍋略氽,撕去皮膜,切去兩頭,捅去芯,再入沸水汆去苦味備用。

(2)將銀耳、白果仁、冰糖同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開,後改用文火煨至爛熟即可。

〔服法〕溫熱飲用。每日1~2次,連服6日左右。

〔功效〕滋補潤肺、止咳定喘。適用於肺結核、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所致的虛勞咳嗽、痰中帶血、哮喘等症。

白及肺湯

〔原料〕白及片40克,豬肺1個,黃酒50克,細鹽適量。

〔製作〕

(1)將豬肺挑去血筋、血膜,剖開,洗淨,切塊備用。

(2)將豬肺塊與白及片一同放入砂鍋內,先加水煮沸,再改用文火煨1小時,最後加入黃酒、細鹽,煎取稠湯即可。

〔服法〕空腹飲湯食肺。每日2次,早、晚各熱服1小碗,宜常飲用。

〔功效〕補肺止血。適用於肺結核和支氣管擴張出血,以及矽肺等疾病。

百菠雪梨湯

〔原料〕百部15克,百合、菠菜根各30克,雪梨1隻。

〔製作〕將雪梨去皮、核,切小塊;菠菜根洗淨切段;與上2味藥共放砂鍋中,加水適量,煎煮40分鍾即可。

〔服法〕飲湯,食梨。

〔功效〕清肺養陰、化痰殺菌。適宜於各期肺結核的輔助食療。

筍蛤湯

〔原料〕冬筍、火腿肉片各25克,鮮蛤1000克,芝麻油、食鹽、料酒各適量。

〔製作〕先將鮮海蛤反複洗淨,與火腿肉片、筍片同入油鍋中煸炒一會兒,再烹入料酒,加清水適量,用中火煮30分鍾,加入食鹽適量,淋上芝麻油即成。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消腫、利水、益氣、化熱、祛痰。適宜於瘰鬁(淋巴結核)、癭瘤、消渴、咳痰以及肺結核等病症。

〔宜忌〕脾胃虛寒、素體陽虛者忌用。

燕窩湯

〔原料〕燕窩5竟每冰糖30克

〔製作〕燕窩用50度溫水泡軟,洗淨,撕成細條。用清水一碗放入冰糖,置微火上燒開溶化後下燕窩,再置文火上加熱至沸即可。

〔服法〕佐餐或代茶飲。

〔功效〕補虛損,潤肺、滋腎陰。尚可輔助治療肺結核。

4.肝炎、肝硬變

茵陳桃花湯

〔原料〕茵陳30克,桃花3克,粳米適量。

〔製作〕先將粳米煮成稀粥,再把茵陳、桃花煎湯後兌入粥內即成。

〔服法〕每日飲服2次。常服見效。

〔功效〕利濕退黃、瀉下通便。適用於黃疸身目俱黃、大便秘結等症。

〔宜忌〕溶血性黃疸不宜服用。

茵陳蜆肉湯

〔原料〕茵陳30克,蜆肉100~150克。

〔製作〕將茵陳、蜆肉洗淨,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煎煮,至肉熟即成。

〔服法〕飲湯,食肉。日分2次飲服。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適用於急性黃疸型肝炎,症見身目俱黃,色如橘子者。

糖醋骨湯

〔原料〕紅糖30克,醋100毫升,鮮豬骨250克。

〔製作〕將鮮豬骨洗淨,砸碎,與食醋、紅糖一起放入砂鍋,加水1500毫升,燉1小時,冷卻後用紗布過濾取汁,裝瓶備用。

〔服法〕用溫開水衝服。每日3次,每次30毫升,15日為1個療程。

〔功效〕平肝、退黃疸及增進食欲。適用於急性黃疸型肝炎病人。

金針豆腐羹

〔原料〕金針菜、豆腐及調料各適量。

〔製作〕金針菜洗淨,加水煮熟後,再放入豆腐及調料燒沸即可。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開胃進食。適用於急性肝炎身目發黃、肝功能有變化者。

茵陳公英湯

〔原料〕茵陳100克,蒲公英50克,白糖30克。

〔製作〕取茵陳、蒲公英加水500毫升,煎為400毫升時,加入白糖見溶即可。

〔服法〕飲服。分2次服完,每日2~4次。

〔功效〕清熱解毒、利膽退黃。適用於急性黃疸型肝炎發熱患者。

酸棗湯

〔原料〕酸棗50克,白糖適量。

〔製作〕將酸棗加水500毫升,以文火煎1小時後加入白糖即可。

〔服法〕飲湯。

〔功效〕適用於急慢性肝炎時轉氨酶高及心煩不安患者。

雞骨草蛋湯

〔原料〕雞骨草、山梔根各30克,瘦豬肉50克,紅皮雞蛋1隻,白砂糖適量。

〔製作〕豬肉切片,雞蛋、山梔根、雞骨草洗淨,共放鍋中,加水煮10分鍾,取出雞蛋去殼,再放入煮30分鍾,加入白砂糖再煮30分鍾即成。

〔服法〕飲湯,食肉、蛋。每日1次。

〔功效〕清熱養陰、舒肝止痛。適宜於慢性肝炎具有肝區隱痛、煩熱、尿黃、乏力、納呆等證候。

雞骨草田螺湯

〔原料〕雞骨草30~60克,田螺500克。

〔製作〕先將田螺在清水盆內養24~28小時,常換水以除去汙泥,然後將螺殼斬掉少許,加水與雞骨草同燉至熟成湯。

〔服法〕飲湯,食肉。

〔功效〕清熱利濕、舒肝散瘀。適用於黃疸型肝炎、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變等症。

白背葉根豬骨湯

〔原料〕鮮白背葉根90克(幹品30克),豬骨(脊骨較好)200克,食鹽少許。

〔製作〕將豬骨剁成小塊,與白背葉根放入鍋中,加清水5碗,約煎至1碗時,再加入食鹽少許調味即成。

〔服法〕飲服。日分2次服完。

〔功效〕疏肝解鬱、養陰活血。適用於慢性肝炎及肝區銳痛等症。

靈芝女貞丹參湯

〔原料〕靈芝10~12克,女貞子15克,丹參、內金各9克。

〔製作〕將上4味加適量水,一煎1小時取汁,二煎再取汁1次,二汁合一即成。

〔服法〕早晚溫服,每日1劑。

〔功效〕補肝腎、和血、助消化。適用於肝腎不足、脅痛、疲勞、納差及慢性肝炎的脅肋隱痛、勞則痛甚及食少等症。

益肝湯

〔原料〕黃芪、葛根各30克,枸杞子、桔梗各12克,瓜蔞、丹參各20克,白芍、山楂各15克,蒲黃、靈脂各10克,三七麵1.5克,水牛角粉2克。

〔製作〕先將前10味加水煎取汁,再衝入三七麵、水牛角粉即成。

〔服法〕飲服。每日1劑。

〔功效〕益肝理脾、疏經通絡。適宜於慢性活動性肝炎、早期肝硬變及防止肝炎肝硬變、癌變患者服用。

鱉甲紅棗湯

〔原料〕鱉甲15克,紅棗10枚,米醋2匙,白糖半匙。

〔製作〕

(1)將糖放醋中,使糖溶化;紅棗洗淨備用。

(2)鍋燒紅,以小火炒鱉甲,5分鍾後倒入糖醋,迅速翻炒,汁將幹時盛起,傾入砂鍋中,加大棗及冷水1大碗,小火煨1小時,至棗酥爛時棄去鱉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