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實施細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貫徹實施《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以下簡稱《規範》),根據《規範》的有關規定,製定本細則。
第二條本細則適用範圍與《規範》相同。
第三條本細則是對《規範》部分條款的具體說明。《規範》中已有明確規定的,本細則不再說明。
第二章藥品批發和零售連鎖的質量管理
第一節管理職責
第四條藥品批發和零售連鎖企業應按照依法批準的經營方式和經營範圍,從事藥品經營活動。
第五條藥品批發和零售連鎖企業應建立以主要負責人為首,包括進貨、銷售、儲運等業務部門負責人和企業質量管理機構負責人在內的質量領導組織。其具體職能是:
(一)組織並監督企業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等藥品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
(二)組織並監督實施企業質量方針;
(三)負責企業質量管理部門的設置,確定各部門質量管理職能;
(四)審定企業質量管理製度;
(五)研究和確定企業質量管理工作的重大問題;
(六)確定企業質量獎懲措施。
第六條藥品批發和零售連鎖企業應設置質量管理機構,機構下設質量管理組、質量驗收組。批發企業和直接從工廠進貨的零售連鎖企業還應設置藥品檢驗室。
批發和零售連鎖企業應按經營規模設立養護組織。大中型企業應設立藥品養護組,小型企業設立藥品養護組或藥品養護員。養護組或養護員在業務上接受質量管理機構的監督指導。
第七條藥品批發和零售連鎖企業質量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能是:
(一)貫徹執行有關藥品質量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
(二)起草企業藥品質量管理製度,並指導、督促製度的執行。
(三)負責首營企業和首營品種的質量審核。
(四)負責建立企業所經營藥品並包含質量標準等內容的質量檔案。
(五)負責藥品質量的查詢和藥品質量事故或質量投訴的調查、處理及報告。
(六)負責藥品的驗收和檢驗,指導和監督藥品保管、養護和運輸中的質量工作。
(七)負責質量不合格藥品的審核,對不合格藥品的處理過程實施監督。
(八)收集和分析藥品質量信息。
(九)協助開展對企業職工藥品質量管理方麵的教育或培訓。
(十)其他相關工作。
第八條藥品批發和零售連鎖企業製定的質量管理製度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質量方針和目標管理;
(二)質量體係的審核;
(三)有關部門、組織和人員的質量責任;
(四)質量否決的規定;
(五)質量信息管理;
(六)首營企業和首營品種的審核;
(七)質量驗收和檢驗的管理;
(八)倉儲保管、養護和出庫複核的管理;
(九)有關記錄和憑證的管理;
(十)特殊管理藥品的管理;
(十一)有效期藥品、不合格藥品和退貨藥品的管理;
(十二)質量事故、質量查詢和質量投訴的管理;
(十三)藥品不良反應報告的規定;
(十四)衛生和人員健康狀況的管理;
(十五)質量方麵的教育、培訓及考核的規定。
第二節人員與培訓
第九條藥品批發和零售連鎖企業質量管理工作的負責人,大中型企業應具有主管藥師(含主管藥師、主管中藥師)或藥學相關專業(指醫學、生物、化學等專業,下同)工程師(含)以上的技術職稱;小型企業應具有藥師(含藥師、中藥師)或藥學相關專業助理工程師(含)以上的技術職稱;跨地域連鎖經營的零售連鎖企業質量管理工作負責人,應是執業藥師。
第十條藥品批發和零售連鎖企業質量管理機構的負責人,應是執業藥師或符合本細則第九條的相應條件。
第十一條藥品批發和零售連鎖企業藥品檢驗部門的負責人,應符合本細則第九條的相應條件。
第十二條藥品批發和零售連鎖企業從事質量管理和檢驗工作的人員,應具有藥師(含藥師、中藥師)以上技術職稱,或者具有中專(含)以上藥學或相關專業的學曆。以上人員應經專業培訓和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考試合格後,取得崗位合格證書方可上崗。
從事質量管理和檢驗工作的人員應在職在崗,不得為兼職人員。
第十三條藥品批發和零售連鎖企業從事藥品驗收、養護、計量和銷售工作的人員,應具有高中(含)以上的文化程度。以上人員應經崗位培訓和地市級(含)以上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考試合格後,取得崗位合格證書方可上崗。
第十四條藥品批發企業從事質量管理、檢驗、驗收、養護及計量等工作的專職人員數量,不少於企業職工總數的4%(最低不應少於3人),零售連鎖企業此類人員不少於職工總數的2%(最低不應少於3人),並保持相對穩定。
第十五條藥品批發和零售連鎖企業從事質量管理、檢驗的人員,每年應接受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組織的繼續教育;從事驗收、養護、計量等工作的人員,應定期接受企業組織的繼續教育。以上人員的繼續教育應建立檔案。
第十六條藥品批發和零售連鎖企業在質量管理、藥品檢驗、驗收、養護、保管等直接接觸藥品的崗位工作的人員,每年應進行健康檢查並建立檔案。
第三節設施與設備
第十七條藥品批發和零售連鎖企業應按經營規模設置相應的倉庫,其麵積(指建築麵積,下同)大型企業不應低於1500平方米,中型企業不應低於1000平方米,小型企業不應低於500平方米。
第十八條藥品批發和零售連鎖企業應根據所經營藥品的儲存要求,設置不同溫、濕度條件的倉庫。其中冷庫溫度為2~10℃;陰涼庫溫度不高於20℃;常溫庫溫度為0~30℃;各庫房相對濕度應保持在45~75%之間。
第十九條藥品批發和零售連鎖企業設置的藥品檢驗室應有用於儀器分析、化學分析、滴定液標定的專門場所,並有用於易燃易爆、有毒等環境下操作的安全設施和溫、濕度調控的設備。藥品檢驗室的麵積,大型企業不小於150平方米;中型企業不小於100平方米;小型企業不小於50平方米。
第二十條藥品檢驗室應開展化學測定、儀器分析(大中型企業還應增加衛生學檢查、效價測定)等檢測項目,並配備與企業規模和經營品種相適應的儀器設備。
(一)小型企業:配置萬分之一分析天平、酸度儀、電熱恒溫幹燥箱、恒溫水浴鍋、片劑崩解儀、澄明度檢測儀。經營中藥材和中藥飲片的,還應配置水分測定儀、紫外熒光燈和顯微鏡。
(二)中型企業:在小型企業配置基礎上,增加自動旋光儀、紫外分光光度計、生化培養箱、高壓滅菌鍋、高溫爐、超淨工作台、高倍顯微鏡。經營中藥材、中藥飲片的還應配置生物顯微鏡。
(三)大型企業:在中小型企業配置基礎上,增加片劑溶出度測定儀、真空幹燥箱、恒溫濕培養箱。
第二十一條藥品批發和零售連鎖企業應在倉庫設置驗收養護室,其麵積大型企業不小於50平方米;中型企業不小於40平方米;小型企業不小於20平方米。驗收養護室應有必要的防潮、防塵設備。如所在倉庫未設置藥品檢驗室或不能與檢驗室共用儀器設備的,應配置千分之一天平、澄明度檢測儀、標準比色液等;企業經營中藥材、中藥飲片的還應配置水分測定儀、紫外熒光燈、解剖鏡或顯微鏡。
第二十二條藥品批發和零售連鎖企業分裝中藥飲片應有固定的分裝室,其環境應整潔,牆壁、頂棚無脫落物。
第二十三條藥品零售連鎖企業應設置單獨的、便於配貨活動展開的配貨場所。
第四節進貨
第二十四條購進藥品應按照可以保證藥品質量的進貨質量管理程序進行。此程序應包括以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