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仿句題技巧與實例
所謂仿句題,也叫句式運用題。它用於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品析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對修辭知識、語法知識的積累與運用。這種題型,一般是命題者提供一定的語境,要求考生參照規定的句式模仿寫作。其實質是要求學生根據不同的語境和要求,寫出與例句內容和形式相同或相近、意義上有密切關聯的句子。
這裏結合近年來的中考題談談仿句題的題型特點與解答方法。
一、仿句題的考查內容
(一)考查學生對修辭方法的積累與運用。
1.比喻。①明喻例句:生命像火焰,火在舞蹈,那扭動、變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張力的表達。造句:生命像。(生命像大海,海在呼嘯,那響雷般的怒吼是大海對搏擊風雲的戰鬥生活的渴望)(江蘇鎮江市)
②暗喻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進取。B是兩顆聯結在一起的心,是友誼。C是未滿的月牙兒,是缺憾。仿句:。(D是一把豎琴,是快樂;0是、一輪大陽,是朝氣;S是一條曲線;是優美)(江蘇常州市)
2.擬人。例句:大自然能給我們許多啟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訴我們做事應持之以恒;大地能載萬物,以在告訴我們求學要廣讀博覽;依照畫線句再寫一個句子。(青鬆不懼風雪,是在告訴我們做人要堅毅剛強)(天津市)
3.排比。例①:成功要用理想去引路,要用創造去開拓,要用汗、水去澆灌。仿句:,。(友誼要用真誠去播種,要用理解去嗬護,要用熱情去澆灌)(四川德陽市)
例②:人們都愛秋天,愛他的天高氣爽,愛她的雲淡日麗,愛她的香飄四野。仿句:(人們都愛蓮花,愛她的亭亭玉立,愛她的不蔓不枝,愛她的香遠益清(北京市東城區)
4.對偶。例①:從“白玉長堤路”和“鏡湖水如月”中任選一句,-寫出與這構成對偶的句子,內容要體現鄉土特色。A。白玉長堤路,。(烏篷小畫船)B.鏡湖水
如月,。(耶溪女似水)
例②:遙望東南,建幾處依山樓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間麵臨綠水的軒齋。
改後為:遙望東南,建幾處依山樓榭;,。(近看西北角,造幾間臨水軒齋)
(二)考查學生對語法知識的積累與運用。
1.假設關係的複句
例句:如果我是陽光,我將照亮所有的黑暗。(1)如果我是清風,我將。(吹走世間的塵埃)(2)如果我是春雨,我將。(滋潤人們的心田)(重慶市)
2.並列關係的複句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嶺中的巨鬆,而是遼闊草原上的一棵小草——為壯麗的河山添一筆綠意。仿句:。(我不是矗立在廣場中央的高大石像,而是綿延千裏的路軌下的一顆小石子——為繁忙的交通運輸獻上全部的力量)(陝西省)
3.解說關係的複句
例句:沒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涼的戈壁,冷冷清清,沒有活力。
仿句:沒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斷線的風箏,搖搖擺擺,不知歸宿)(湖北黃岡市)
(三)考查學生對表達方式的理解與運用。
1.描寫句。例句:語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讓人回味無窮。
仿句:語文是,讓人。(色彩繽紛的花園,讓人流連忘返)
語文是,讓人。(意境深遠的油畫,讓。人驚歎不已)
語文是,讓人。(旋律優美的音樂,讓人聽之動容)(山西省)
2.議論句。例句:貪婪是靈魂的蛀蟲,侵蝕了多少善良的本性。
仿句:,。(懶惰是精神的蝥賊,偷走了多少寶貴的青春)
3.抒情句。
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樹,就撒下一片陰涼;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潤一方土地;,。(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份綠意;如果你是一顆星星,就點綴一角天空)(安徽省)
上述題型的出現,表明語文考試已經擺脫傳統的“用詞造句”、“判斷下列句子中用了什麼修辭”、“判斷下列複句的形式”等題型,而是緊密聯係社會生活,從現實生活中選擇材料,考查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對語言規律的認識和提煉能力,以及學生在理解基礎之上的運用能力,起到“一石三鳥”的作用,真是妙哉!
二、仿句題的題型
1、套用式仿寫題
[考題1]仿照例句的形式,寫一個句子,內容自定。
例句:人們都愛秋天,愛她的天高氣爽,愛她的雲淡日麗,愛她的香飄四野。
仿句:(2002年北京東城區中考題)
[解析]做此類試題,首先要明確題意,辨明例句所用的修辭手法,然後直接套用。例句從內容上看,寫出了秋天的三個特點;從句式上看,采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因此本題的仿寫重在仿句內容的選定,其句式隻需直接套用例句。內容的選擇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人或物,關鍵要把握其特點。如:人們都愛春天,愛她的風和日麗,愛她的花紅柳綠,愛她的雨潤萬物。
2、修改式仿寫題
[考題2]刪改下麵句子中畫線的部分,使它與前麵的句子組成對偶句。
遙望東南,建幾處依山樓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間麵臨綠水的軒齋。
改後為:遙望東南,建幾處依山樓榭;,。(2002年天津市中考題)
[解析]此題是在原句基礎上進行修改式仿寫。題目要求刪改後與前麵的句子組成對偶句,即兩句在詞語和句式方麵都要分別整齊相對,既是對後句的修改,又是照前句的仿寫。據此不難得出對仗工整的修改句:近看西北,造數間臨水軒齋。
3、續寫式仿寫題
[考題3]仿照畫線的句子,續寫一個句子,與畫線的兩句構成語意連貫的排比句。
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樹,就撒下一片陰涼;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潤一方土地;,。(2002年安徽省中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