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入學前教育為新生學習導航(2 / 3)

總之,要讓學生意識到:從初中升入高中,不是爬過一座緩坡,不是越過一條小河,而是要去攀越一座更高更險峻的大山,沒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沒有正確的態度和方法,沒有頑強拚搏的精神和堅強的意誌,是很難超越人生的最高境界的。

再次,教師在教學各環節中要加強對新生學習方法的指導。這是入學教育的重點和核心工作。

絕大部分學生進入高中後,麵對全新的課程和高考能力要求,仍然采用初中的學習經驗和方法來學習,認為死記硬背是學習的法寶,認為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為了幫助學生迅速適應高中教學提高學習效率,每位教師要學會研究學生,研究新課標、新教材,研究教法,在具體教學中作細致全麵地指導。

就語文課教學來說,從自習到課堂到日常生活中,如何利用時間和機會學習就是一門學問。早晚自習時間記憶力強,要指導學生正確誦讀名詩名篇,識記基礎知識,培養語感,尤其要指導他們在早自習時間內不搞理化科目的練習。課前要求學生做好預習工作;課堂上要在思維上要與教師保持一致,認真聽講,科學地做筆記,積極參與討論和答問;提高練習質量和效率,重視課後係統複習鞏固,不讓知識過夜和積壓。在平時指導學生多讀名著和優秀期刊雜誌並作知識的積累;多觀察自己生活周圍的現象,並把所思所感以周記日記形式記錄下來,為寫作積累素材;多借助媒體如電視、網絡、影視、宣傳牌等關注國內國際大事,拓展文化視野;多參與各種活動如朗讀比賽、演講比賽、辯論賽、知識競賽,文化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及社會實踐活動來多渠道地學習知識。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是相等的。因此,語文教師要相機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擷取智慧的花朵。除此之外,還要在生活中、心理上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教會他們如何衛生用腦、如何休息、如何對待學習中的挫折和情感上的困惑等等。

我們認為,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用你的高妙的教藝去征服學生,用你的文化內涵去感染學生,用你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如果學生能從你身上尋求到語文學習的興趣、信心和希望,這將勝過一切方法。誠然,教無定法,學無定法。各科也有其特點,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方法指導時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宜,因時而宜,不能千篇一律,不能機械套用。

最後,教師時時刻刻加強對新生的學習品質和生活習慣的規範化教育。這是入學教育的難點和長期開展的工作重心。

高一新生來自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文化背景等。不同的生活環境培養了他們不同的興趣和愛好,同時也形成了他們一些不良的學習品質和生活習慣。如果在高中階段任由其發展,將不利於學生身心健康,更不利於學校正常教學工作。因此,教師在高一起始年級就要狠抓學生的學習品質和生活習慣等各種習慣的規範化教育,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明白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