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叢①。獨立疏籬趣未窮②。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注]①並:合,合並。②籬:籬笆。
[鑒賞提示]鄭思肖(1241—1318),字憶翁,號所南,自稱三外野人,連江(今屬福建)人。少為太學上舍,應博學宏詞試。元兵南下,痛國事日非,上書,不報。後隱居蘇州。這是一首托物言誌的詩,它通過對菊花的歌頌,表現出詩人高尚的愛國情操。
道中喜雨①
曾 幾
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蘇,喜而有作②。
一夕驕陽轉作霖③,夢回涼冷潤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濕④,且喜溪流岸岸深⑤。
千裏稻花應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⑥。
無田似我們猶欣舞,何況田間望歲心⑦。
[注]①此題為編者所加。②蘇:今江蘇蘇州。秀:秀州,今浙江嘉興。③霖:一連數日的大雨。④此句語出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床頭屋漏無幹處。”⑤此句語出杜甫《春日江村五首》:“春流岸岸深。”⑥最佳音:這裏指雨打梧桐的聲音。⑦歲:指一年的農事收成。望歲:盼望豐收年成。
[鑒賞提示]曾幾(1084一1166),字吉甫,號茶山居士。河南(今河南洛陽)人,祖籍贛州(今江西贛縣),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提舉淮南東路茶鹽公事等職,後因反對秦檜議和被罷官。秦檜死,重得起用。他作詩以杜甫、黃庭堅為宗。語言輕快流暢,音律和諧,不事雕琢,也講究字句的錘煉。
這是一首充滿輕快旋律和酣暢情致的喜雨詩。這年夏秋間,久晴不雨,秋禾枯焦。至七月二十五日夜間止,大雨三日,莊稼得救。詩人歡欣鼓舞,寫了這首七律。時為浙西提刑任上。首聯從夜感霖雨突降寫起,人們盼望久已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將詩人的心田也滋潤得複蘇了。頷聯正麵寫一個 “喜”字,表現出一種體恤民艱的崇高感情。頸聯承“且喜”句。末聯突出了廣大農民對這場甘霖的狂喜之情,進一步表現詩人與農民同喜悅之心。
山 館
餘 靖
野館蕭條晚,憑軒對竹扉①。
樹藏秋色老,禽帶夕陽歸。
遠岫穿雲翠②,佘田得雨肥③。
淵明誰送酒④?殘菊繞牆飛。
[注]①竹扉:竹子做的門。②遠岫:遠處的峰巒。③佘田:開墾過三年的田。④淵明:陶潛,陶淵明。
[鑒賞提示]餘靖,生平不詳。餘靖因支持範仲淹改革,被貶官。此詩大約是他晚年所作,有陶潛、王維田園詩的遺韻,在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中帶孤獨惆悵之情。首聯描繪了一幅淒清孤寂的圖畫。頷、頸兩聯是詩人近看遠眺的秋天景色。末聯直抒胸臆,表達自己孤獨惆悵的心情。全詩采用由近及遠、從景到情的寫法,過渡自然,渾然一體。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①,風景舊曾諳②。日出江花紅勝火③,春來江水綠如藍④。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
劉禹錫
和樂天春詞,依 “憶江南”曲拍為句。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⑤。弱柳從風疑舉袂⑥,叢蘭挹露似沾巾⑦。獨坐亦含顰⑧。
[注]①江南:這裏指的是蘇州、杭州一帶。②舊曾諳:從前很熟悉。③ “日出江花”句:水邊盛開著的花,映著初出的陽光,比火花還要鮮豔。④藍:葉子可以製藍色染料的一種草。全句說,春天江水的顏色,就像用藍草染成的一片碧綠帶青。⑤洛城:指洛陽。⑥袂:袖子。全句說,柔弱的柳條隨風輕搖,不勝依依,恍如一位妙齡女子正揮手舉袖與春天作別。⑦挹:沾濕。全句說,為晶瑩的露水所沾濕的叢蘭好似少女在款款惜別之際淚灑羅巾。⑧顰:皺眉。
[鑒賞提示]蘇州、杭州是江南名郡,風景秀麗,人物風流。白居易於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到杭州任刺史,長慶四年五月任滿離杭。唐敬宗寶曆元年(825)三月,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次年秋天,因眼病免職回到洛陽,寫了不少懷念江南的詩作。這是他六十七歲時寫的三首《憶江南》中的第一首,是總憶江南風景。
劉禹錫的《憶江南》作於開成三年 (838),作者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時。它是一首流溢著淡淡哀愁的春詞。作者運用擬人手法,將人情物態糅為一體,相互映襯,相得益彰。全詞情調哀婉,語言工麗,卻又不流於綺靡。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①?往事知多少②!小樓昨夜又東風③,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④。雕欄玉砌應猶在⑤,隻是朱顏改⑥。問君能有幾多愁⑦?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⑧。
[注]①了:完結。②往事:這裏專指過去歡樂的事情。③又東風:又刮起了東風(是春天了)。④故國:已滅亡的國家。全句說:在皎潔的月光底下,回想起可愛的故國,精神上的痛苦真受不住。⑤雕欄:雕花的欄杆。玉砌:像白玉一樣的石頭台階。全句說:華麗的宮殿應該還存在吧。⑥朱顏改:紅潤的臉色變得蒼白、憔悴。⑦問君:假設的問話,把自己作為第二人稱來說。⑧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愁正像春天的江水一樣,滔滔滾滾,不斷地朝著東方流去。
[鑒賞提示]李煜(937—978),五代時期南唐的國君,又稱做南唐後主或李後主。在位十五年,過的是苟安、享樂的生活。公元975年,南唐被宋滅掉,他做了俘虜,被封為違命侯。最後被宋太宗趙光義毒死。他是寫詞的名手,亡國後寫的詞十分哀怨,內容隻是追懷過去宮廷生活的享受。可是他的表現才能很高,運用樸素、洗煉的語言,不加修飾,又生動、又深刻。
菩薩蠻 (人人盡說江南好)
韋 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①,遊人隻合江南老②。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③。壚邊人似月④,皓腕凝霜雪⑤。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⑥。
[注]①江南:長江以南地區。② “遊人”句:是說到江南來作客的人應該在這兒住上一輩子。③畫船:華美的船。全句說:躺在畫船裏聽打在船篷上的雨聲。④壚:酒店裏擺酒壇子的地方。全句說:賣酒的少女像月亮一般美麗。⑤ “皓腕”句:手腕像敷上了一層霜雪那樣潔白。⑥須:會。斷腸:形容極度傷心。
[鑒賞提示]這是韋莊避亂在南方時寫的一首詞,歌頌江南水鄉的景色和人物的秀麗。“未老莫還鄉”兩句,不是詩人不愛他的老家,而是為了說江南格外可愛。
木蘭花 (龍頭胙艋吳兒競)
張 先
龍頭舴艋吳兒競①,筍柱秋千遊女並②。
芳洲拾翠暮忘歸③,秀野踏青來不定④。
行雲去後遙山暝⑤,已放笙歌池院靜⑥。
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注]①龍頭舴艋:蚱蜢式的小龍船(古時競渡多用這種輕快的小船),宋時寒食(清明前二日)、清明節有玩龍船的習俗。吳兒:這裏指吳興(今浙江湖州市)的男人。②筍柱秋千遊女並:遊女成對兒打著秋千。筍柱秋千,竹子做的秋千架。③拾翠:古時婦女春遊,采集百草叫做拾翠。④秀野踏青來不定:郊野上披上了秀麗的景色,踏青的遊人往來不絕。踏青,舊俗,寒食、清明節出遊郊野,叫做踏青。⑤行雲:借指遊女。⑥放:停止。
[鑒賞提示]這首詞是張先八十六歲在故鄉吳興度寒食節時所作。張先 ((990一1078),字子野,吳興 (今浙江湖州市)人。宋仁宗朝進士,做過都官郎中。晚年往來於杭州、吳興間,過著優遊的生活。他的一些小令寫得比較含蓄。他喜歡雕琢字句,喜歡寫一種朦朧的美,以善於用“影”字者名:如“那堪更被明月,隔牆送過秋千影”、“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和本首的“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這首詞描繪出一幅歡樂的寒食春遊圖,同時又巧妙地表現了老人澄澈的心境。上片寫白天春遊,下片寫月下的庭院。
玉樓春
宋 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彀縐波紋迎客棹①。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②。
浮生長恨歡誤少③,肯愛千金輕一笑④。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注]①彀縐:即皺紗,用來比喻水的波紋。②鬧:熱鬧、濃盛。③浮生:飄浮無定的短暫的人生。“浮生若夢”,是古代封建社會知識分子一種消極的人生觀。④肯愛千金輕一笑:怎麼肯愛惜金錢財富而輕視歡樂的生活。
[鑒賞提示]宋祁 (998—1061),字子京,安州安陸(湖北安陸縣)人,後徙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宋仁宗天聖二年舉進士,曾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累遷知製誥、工部尚書、翰林學士承旨。他的詩詞多寫個人生活,題材較窄。其詞語言工麗,善煉字句,活潑生動,意切境新。這首詞是一首廣為流傳、膾炙人口的名作。其中“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尤為人津津樂道。上片是寫景,下片由寫景轉人抒情。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①?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②。
[注]①去年天氣舊亭台:用唐鄭穀《和知己秋日傷懷》詩句:“流水歌聲共不回,去年天氣舊亭台。” ②香徑:指滿是落花香味的路徑。徘徊:來回往複,流連不舍。
[鑒賞提示]晏殊(991—1055),字同叔,撫州臨州(今屬江西省)人。少以神童召試,賜同進士出身。出仕真宗、仁宗兩朝,官至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範仲俺、韓琦、歐陽修等都出自他的門下。晏殊一生富貴優遊,所作多為歌酒風月,閑情別緒,而筆調閑婉,理致深蘊,音律諧適,詞語雅麗。這首《浣溪沙》是晏殊的名篇之一,意思隻是悼惜春殘,感傷年華的飛逝。它之所以著名,在於其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一聯屬對工巧而流利。
蝶戀花 (庭院深深深幾許)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①。玉勒雕鞍遊冶處②,樓高不見章台路③。
雨橫風狂三月暮④。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⑤。
[注]① “楊柳堆煙”兩句:煙霧籠罩著楊柳,深院裏簾幕重重數不清。②玉勒雕鞍遊冶處:遊冶的地方擺滿了豪家貴人的車馬。玉勒雕鞍,鑲玉的馬籠頭和雕花的馬鞍,指華貴的車馬。遊冶處,歌樓妓館。首句中的“庭院”也是指這種處所。③章台:漢朝長安有章台街,是妓女居住的地方。後來章台便成為妓女住所的代稱。④雨橫:雨勢很猛。⑤亂紅:零亂的落花。
[鑒賞提示]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自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廬陵 (今江西吉安)人。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參知政事(副宰相)。是北宋提倡古文的著名散文家。他的詞主要寫戀情遊宴、傷春怨別,表現出深婉而清麗的風格,這首詞細膩地描寫了封建社會上層的一個深閨思婦的愁苦心情,它以曲折深遠的意境與搖曳蕩漾的情思撥動著讀者的心弦。
鳳棲梧
柳 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①,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杷疏狂圖一醉②,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注]①危樓:高樓。②圖:考慮、打算。
[鑒賞提示]柳永(984?—1053?),字耆卿,初名三變,福建崇安人。他是大量作慢詞的第一個詞人,在詞的發展上有重大的貢獻。仕途坎坷,五十歲才中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他的詞以寫羈旅行役、離情別緒最為出色,感情純真、大膽,善於用鋪敘和白描手法,又善於向民間曲子詞學習,促進了詞的通俗化、口語化。柳永這首《風棲梧》(亦作《蝶戀花》),是懷念遠方戀人的作品,上片寫登高望遠,春愁油然而生,由望遠而懷遠。下片寫為消除相思的痛苦,打算借酒澆愁,強自寬解,但又覺強樂無味,最後痛下決心,執著地追求他思念中的伊人,為了她,可以不惜一切,寧願“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卜算子
送鮑浩然之浙東
王 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①。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②。
才始送春歸,又送春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注]①“水是眼波橫”兩句,向來把美人的眼比成水波;把美人的眉比成山峰,所以說眉峰。這裏是反過來說的意思,是借景寓情:水是眼淚橫流,山是愁眉攢聚。②眉眼盈盈處:比喻山水秀麗的地方。盈盈,美好貌。
[鑒賞提示]王觀,字通叟,如皋 (今江蘇如皋縣)人。宋哲宗朝進士。官至翰林學士(替皇帝草擬詔令的官吏)。因作詞得罪,受到貶謫,自號逐客。這首詞是作者送友人鮑浩然到浙東去時寫下的一首情真意切、構思新巧的送別詞。上片寫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達了別深情,下片直抒胸臆,兼寫離愁別緒與對友人的深情祝願。
桂枝香 金陵懷古
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①,天氣初肅②。千裏澄江似練③,翠峰如簇④。征帆去棹殘陽裏,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⑤,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⑥,歎門外樓頭,悲恨相續⑦。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⑧。
[注]①故國:指金陵,南朝的舊都,今江蘇南京市。②天氣初肅:天氣轉為清肅,蕭殺。③江:指長江。似練:像一條白色的綢帶子。④如簇:像箭頭一樣尖削。簇同鏃;也可釋為攢聚。⑤ “彩舟雲淡”兩句:寫的是遠景:長江像一條天河,遠望彩色的船如在雲端,水洲上的白鷺紛紛起舞(南京西南長江中有白鷺洲,這裏把地名活用,寫成“星河鷺起”的動景)。⑥繁華競逐:爭著過豪華淫靡的生活。競逐,競爭、追逐。⑦ “歎門外樓頭”兩句:隋文帝派大將韓擒虎率兵伐陳,從金陵朱雀門攻入。其時陳後主與寵妃張麗華正在結綺閣上尋歡作樂。門外,指朱雀門外。悲恨相續,是說六朝亡國的悲恨相續不斷。⑧“至今商女”三句:用杜牧《夜泊秦淮》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商女,歌女。後庭花,即《玉樹後庭花》歌曲,陳後主所作。有“玉樹後庭花,花開不複久”之句,後人把它看作亡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