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日報社於一九五一年三月在蘭州創辦了《甘肅農民報》,一九八一年八月又創辦了《少年文史報》。這兩報一九九○年底的期發數分別為13萬份和21萬份。
《甘肅日報》第一任社長兼總編輯是阮迪民,以後至一九八九年,曆任總編輯或主持全麵工作的副總編輯為葉濱、張源、薛劍英、劉愛芝、流螢、宋靜存、田世英,藍雲夫。一九九○年底,《甘肅日報》的期發數為22.3萬份。
甘肅的報業逐步形成了以中共黨報為核心的多層次、多種類的結構。一九九○年底統計,甘肅全省共有公開發行的報紙50家。其中,中共黨委機關報13家,除《甘肅日報》外,有《蘭州晚報》、《平涼報》、《甘南報》、《民族報》、《隴東報》等地、州、市委機關報;有《甘肅農民報》、《甘肅經濟報》、《甘肅科技報》、《少年文史報》等專業性報紙22家;有《石油工人報》、《蘭州鐵道》報等企業報15家。
《蘭州晚報》是中共蘭州市委機關報。它的前身是一九五二年出版的《蘭州工人報》,後停刊。一九八○年七月該報複刊,改名為《蘭州報》,一九八五年元月正式改名為《蘭州晚報》。從一九八○年九月起,《蘭州報》開展了一場“關於美的討論”,在全國報紙中較早地進行這類主題的討論。一九八五年初,全國的鄉鎮企業的發展已經有了相當的規模,而在甘肅,包括在蘭州,鄉鎮企業是否應大力發展?對此,《蘭州晚報》總編輯黃應壽親自帶領記者深入調查。從一九八五年六月起到一九八六年,報紙就此連續發表了13篇報道,並配發了6篇評論。報道和評論認為甘肅鄉鎮企業起步遲,不是發展太多太快,而是太少太慢,應促使其加快發展。這對省、市領導的決策起了積極的谘詢作用,同時為蘭州的鄉鎮企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隴東報》是中共慶陽地委機關報。它的前身是創刊於抗日戰爭初期的《救亡日報》,後來更名為《救亡報》,一九四二年七月七日改名為《隴東報》。一九五五年十月二十一日停刊,一九八五年六月複刊。它堅持為老區人民脫貧致富服務的辦報宗旨,贏得了老區人民的讚揚。到一九八八年底,該報的期發總數比一九八五年增加了2倍多,在甘肅省內外32個縣市都有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