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向著共同的目標飛翔 (1)(1 / 3)

目標:為雁群導航

北方原是大雁的故鄉,為了覓食避寒,它們形成的遷徙習慣年複一年,從沒動搖或改變過。溫暖的南方便是它們的目標,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都阻礙不了大雁向著目標努力。

在現實生活中,沒有目標的人就好像沒有羅盤的船隻,不知道前進的方向,他們不是在航行,而是在隨波逐流,永遠漂流無定,隻會到達失望、失敗和沮喪的海灘。

在《愛麗斯漫遊奇境》中,小愛麗斯問小貓咪:“請你告訴我,我應該走哪條路呢?”

貓咪說:“這在很大程度上看你要去什麼地方。”

“去哪我都無所謂。”愛麗斯說。

“那麼你走哪條路都可以。”貓咪回答道。

“這……那麼,隻要能到達某個地方就可以了。”愛麗斯補充道。

“親愛的愛麗斯,隻要你一直走下去,肯定會到達那裏的。”

現實中,像愛麗斯那樣去哪裏都無所謂的大有人在。他們標榜努力工作、勤奮學習,卻從來沒有一個工作目標,更談不上職業規劃。他們機械地工作,瘋狂地工作,忘了自身的健康和家人的生活。但是,他們將在個人發展過程中走更多的彎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阿爾伯特·哈伯德先生說過,如果你並不想從工作中獲得什麼,那麼你隻能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無目的地漂流。隻有目標在前方召喚,才會有進取的動力。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成功,都渴望實現經濟自由,都渴望幹自己想幹的事、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但是要成功就要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或是實現自己的願望,否則,成功是不現實的。

一旦一個人心中有確定的目標,對生活、工作和獲得成功便永遠能感受到相同的喜悅,始終保持旺盛的鬥誌,精力充沛、日新月異地昂首向前,不論在任何時刻都不會喪失熱忱和創造力。

今年28歲的張立勇在清華大學第15食堂賣了8年饅頭,得了個外號“饅頭神”。這樣一個外號當然不是隨隨便便就安在他頭上的:英語口語流利,托福考過630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更是早早過關;在校外兼職英語家教,在清華餐飲中心英語培訓班任主講老師;還在報紙上寫了不少文章,一本關於他如何自學英語的書《英語神廚》已經出版——而他的身份,不過是一個高中沒有讀完、在清華食堂賣饅頭的小師傅。也因此,才有清華的學生將他與《天龍八部》中那位深藏不露的少林寺“掃地僧”作比。

張立勇做到了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而他成功的答案隻是一句話:“專注於做一件事。咬定一個目標,而後進行不懈的努力。”這個高二就輟學的年輕人,在8年的打工生涯中,堅持自學英語,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這份執著與毅力確實讓許多人汗顏。他克服了常人克服不了的困難,他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寂寞,他承受了常人不能承受的苦難,他遭受了常人不能遭受的誤解,因為,他隻有一個目標,隻有一個追求。

張立勇正是專注於他心中的目標,並全身心地投入,才創造出了令人讚歎的奇跡。

目標賦予我們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有了目標,我們才會把注意力集中在追求喜悅而不是避免痛苦上;有了目標,我們才知道要往哪裏去,去追求些什麼。沒有目標,生活就會失去方向,而人也成了行屍走肉。

心中有目標的人在達到一個目標後,他們會接著設定下一個新目標,再度接受挑戰,完成這個新目標。過去的夢想實現後,他們又抱著新的夢想,向更大、更能專心投入的目標努力邁進。

經常為自己定目標的人是不會認為自己已經完成了一生中的所有目標,甚至從沒這樣想過。他們心中有很多夢想,不斷擬訂計劃去嚐試新的目標,對一切都保持高度的興趣。真正的興趣、永無止境的快樂和幸福感是在朝向目標努力拚搏時才能品嚐到的,而不是在達到目標之後。擬訂新的目標,以不變的鬥誌和進取心再度麵對挑戰,這時候才會有真正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