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合作:現代職場高效工作的成功模式
在動物界,很多動物都懂得分工,大雁也不例外。雁群既然創造了這個飛行陣,就有分工合作。它們自覺地承擔著各自的工作,不管是領頭的、壓陣的,還是隊列中間的,它們無一例外地拍動翅膀為整個群體出力,互相鼓勵打氣,才使群體的飛行效率得到提高。
v字形尖端的領頭雁是那些身體強壯的大雁。排在末尾的是那些年幼、病弱以及衰老的大雁,這樣做能使雁陣既保持較快的速度,又可進行長距離飛行而無須休息。
在漫長旅程的嚴酷考驗下,大雁明白隻有分工協作才更有效率,才最有可能實現目標。
大雁的分工合作彰顯了一個職場上的基本常識:科學分工,團隊製勝。職場是所有人的職場,包括你,也包括你的同事。作為個體,你有你的思維、技能和個人利益,你的同事也有他們的思維、技能和個人利益。團隊中每一個成員都具有其獨特的一麵,隻有取長補短、互相合作,才能產生最大的力量,創造更大的價值。
在廣袤的非洲大草原上,三隻小狼一同圍追一匹大斑馬。麵對著身材高大的斑馬,三隻兩尺多長的小狼一擁而上,一隻小狼咬住斑馬的尾巴,一隻小狼咬住斑馬的鼻子,無論斑馬怎麼掙紮反抗,這兩隻小狼都死死咬住不放。當斑馬前後受敵、疼痛難忍時,第三隻小狼就開始啃它的腿,終於,斑馬支撐不住倒在了地上。一匹大斑馬就這樣被三隻小狼吃掉了。
三隻小狼之所以能夠擊敗大斑馬,不僅由於它們自身優秀,還在於它們組成了一支優秀的團隊,並分工協作,優勢互補,假如它們沒有進行分工,而是各幹各的,是絕對不會得到它們想要的結果的。
一本書中記錄著這樣一個分工的故事,本書的主人公就懂得如何分工,讓每個孩子都避開缺點,發揮出他們最大的優勢。
一家人有五個兒子,但是五個兒子“各有千秋”,長子質樸,次子聰明,三子目盲,四子駝背,五子跛腳。如果按照常理看,這家人的日子一定過得相當艱難。可是出人意料的是,這家人的日子卻過得挺順當。有好奇的人一打聽,才知道這家的五個兒子各有安排。讓質樸的老大務農,讓聰明的老二經商,老三目盲正好可以按摩,背駝的老四可以搓繩,跛足的老五便成了守家紡線的好手。這一家人各展其長,各盡其長,日子過得能不順當麼?
試想,如果這家人僅僅考慮幾個殘疾兒子的命運,生活一定難以維持。但是換一種思維,從揚長避短的角度出發,這麼一來,全家就無一廢人了。
社會發展到如今,分工協作顯得越來越重要,這是因為科學知識在向縱深方向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人們不可能再成為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人總會有這方麵或者那方麵的缺陷,不可能事事精通。每個人都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完成自己人生的超越,於是這個世界充滿了競爭與挑戰,也充滿了合作與快樂。要學會與人分工協作,從而使自己的事業向前再向前。
清末名商胡雪岩,自己讀書識字不多,但他卻能把士、農、工、商等階層的人都攏集起來,以自己的錢業優勢,與這些人協同作業。由於他能說會道且重情重義,所以別的人也被他的行為所打動,對他產生了信任。他與漕幫協作,及時完成了糧食上交的任務。與王有齡合作,王有齡有了錢在官場上混,胡雪岩也有了機會縱橫商場。如此種種的互惠合作,使胡雪岩這樣一個小學徒工變成了一個執江南半壁錢業之牛耳的巨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