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這個故事很好地說明了,在一個團隊中,團隊成員找到個人優勢的重要性。
在一次工商界的聚會中,幾個老板大談自己的經營心得。
其中一個老板說:“我有三個毛病很多的員工,我準備找機會炒他們的魷魚。”
另一位老板問:“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他們有什麼毛病?”
第一個老板說:“一個整天嫌這嫌那,專門吹毛求疵;一個杞人憂天,老是害怕工廠有事;另一個喜歡摸魚,整天在外麵閑蕩鬼混……”
第二個老板聽後想了想說:“這樣吧,把這三個人讓給我吧!”
第二天,這三個有毛病的員工到新公司報到,新的老板什麼也沒有說就開始給他們分配工作:喜歡吹毛求疵的,負責管理質量;害怕出事的人,負責安全保衛及保安係統的管理;喜歡摸魚的人,負責商品宣傳,整天在外麵跑。
這三個人一聽分配的職務,和自己的個性相符,不禁大為興奮,都興衝衝地走馬上任了。過了一段時間,因為這三個人的賣力工作,居然使工廠的營運績效直線上升……
上麵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企業還是個人,都要想方法找到自己的優勢,而且時時刻刻都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優勢所在。成功心理學創始人之一、蓋洛普名譽董事長唐納德·克利夫頓說:“在成功心理學看來,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成功,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自己的優勢。”
鴻星爾克在創業之初,與很多的製鞋企業一樣,都是仿造名牌產品的鞋。而像這樣的企業都麵臨著幾個重要的問題,一點是價格低(利潤空間小),第二點則是麵對同行業的競爭壓力太大。最後,鴻星爾克選擇了體育,用自己的團隊自主創新做了網球鞋,現在鴻星爾克已經發展成為有一定規模的體育用品製造企業。
如果鴻星爾克做籃球鞋、足球鞋,它將麵對的是品牌知名度、市場占有率都已經很高的阿迪達斯、耐克、李寧等強大對手。如果跟他們競爭,那生意能好做嗎?
鴻星爾克選擇網球行業,第一:做這個行業的人比較少。第二:鴻星爾克當時有自己的設計團隊,做網球行業也比較容易實現。
成功,常常光顧那些能夠找到自己優勢、發揮自己優勢的人。科學研究發現,人類有400多種優勢。這些優勢的數量對你來講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應該知道自己的優勢是什麼,之後要做的則是將你的生活、工作和事業發展都建立在你的優勢之上,這樣你就會成功。
大雁啟示錄:
1.職場是所有人的職場,包括你,也包括你的同事。作為個體,你有你的思維、技能和個人利益,你的同事也有他們的思維、技能和個人利益。團隊中每一個成員都具有其獨特的一麵,隻有在取長補短、互相合作之下,才能產生最大的力量,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2.在專業分工越來越細、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前提下,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合作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合作可以產生“1+1>2”的倍增效果。
3.一個人要成功,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須要善於借助外界的力量。這裏的“借力”既指借助別人的智慧,也指尋找有用的社會資源。縱觀曆史上那些功績顯赫的人,無不是由於善於借助外界力量的支持而都事業成功的。
4.無論企業還是個人,都要想辦法找到自己的優勢,而且時時刻刻都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優勢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