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雁結同心,打造共贏團隊 (3)(2 / 3)

她終於站了起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仿佛等了好久,她縱身一躍。我們都閉上了眼睛。我覺得那一刻,我比她更緊張。

她成功了,之後是雷鳴般的掌聲。我還記得當時我的手都拍疼了,不光是因為勝利,最主要的是完成了任務——我們的任務,還有她的任務。我們沒有丟下她,她也沒讓我們失望。

後來,這個女孩對我們說她有輕度的恐高症。“但是,我不能放棄,我的放棄會使整個團隊輸掉。”她的話敲擊著我們的心,我們知道,那是集體榮譽感,是我們團隊工作的靈魂。

我們贏得了最後的勝利,而且隻有我們這支隊伍完成了任務,也是第一支完成任務的隊伍。我們被授予了勇士勳章。

看過他們的故事,我們需要反省,是否能像這位女孩一樣,是否能像這個團隊一樣,是否能像大雁一樣,為了整個團隊的利益、榮譽而奮鬥?

共同努力,實現個人與團隊的雙贏

大雁在飛行時,總是以v字形排列。它們這樣飛行時,前麵大雁產生的氣流正好可以減少後麵大雁飛行的阻力,使後麵的大雁飛得更輕鬆些,也是通過這樣的飛行方式,領頭的大雁進行輪流的休息和體力調整,這樣它們就可以遷徙到幾千裏甚至更遠的地方去。其實大自然中像這樣的合作共贏的例子還有很多。

比如說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它本身具有固氮的功能,為豆科植物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同時它又可以借助豆科植物獲得生存的空間;再比如非洲熱帶雨林中的大象、犀牛等,它們身體表麵往往會有一些寄生蟲,一些鳥類等小動物也棲息在它們身上,以這些小寄生蟲為食,同時,大象、犀牛也避免了寄生蟲對它們的侵害,可謂是互惠互利。這種現象在生物學中統稱為共生現象。

公司和員工的關係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一方麵,公司的成長依賴公司內部所有員工的共同努力和不斷進步,每個員工的進步都會推動公司的成長,每個員工的努力都會為公司的進步增添一份力量;另一方麵,公司的發展又為每名員工提供了更好的發展機會和福利待遇。比如良好的培訓機會和員工利潤分享計劃,等等。

沃爾瑪是全美投資回報率較高的企業之一,其投資回報率為46%,即使在1991年不景氣時期也高達32%。它的曆史遠沒有美國零售業百年老店“西爾斯”那麼久遠。但在短短的40幾年時間裏,它就發展壯大成為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零售企業。當前,沃爾瑪的經營哲學、管理技能已經成為全世界管理學界的熱門話題,當然這也包括其成功的人力資源管理。

在沃爾瑪,員工有一個著名的稱謂——“合夥人”。一方麵,沃爾瑪把公司領導稱為公仆,而另一方麵又把員工稱為合夥人,這與許多企業強調管理者的領導地位迥然不同。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沃爾瑪非常看重員工的責任感和忠誠度,所以,公司以其對員工平等相待的態度來贏得員工對企業的忠誠。沃爾瑪員工的工資一直被認為在同行業不是最高的,但是員工卻非常忠實於企業,他們以在沃爾瑪工作為快樂,把沃爾瑪公司當做自己的家,因為他們在沃爾瑪是合夥人。

在沃爾瑪總部,一位女士因加入了公司的“利潤分享計劃”而感到由衷的慶幸,她名叫瑪麗,是一名普通的采購員。瑪麗很年輕的時候就進入沃爾瑪工作,是沃爾瑪的老員工。一開始,她的哥哥試圖說服她辭去工作,他認為瑪麗在沃爾瑪以外的任何公司工作工資都會比這裏高。然而,瑪麗留了下來,並成了公司“利潤分享計劃”中的一員。到了1991年,她的利潤分享數字變成了228萬美元,而她的職位也從原來的普通員工晉升為經理。瑪麗很慶幸自己堅持了自己的意見,沒有聽哥哥的話,也很高興自己對沃爾瑪忠心耿耿、盡職盡責。現在她不僅可以拿所掙的錢供她的寶貝女兒上大學,還在沃爾瑪公司這個舞台上實現了她的人生目標。

由此看來,員工和企業是一種互惠共生、共同成長、共同進步的共同體,隻有企業上下齊心協力,員工負責任地推動企業發展,企業發展了,又帶動了員工的發展,最終達到雙贏的目的。

易卜生說:“青年時種下什麼,老年時就收獲什麼。”由此我們想到的是,你在公司的土壤中種下什麼,公司就會回報給你什麼。如果你願意承擔成長的責任,那麼你就會獲得成長的權利;如果你把公司的成長當成自己的責任,那麼公司自然會為你創造成長的機會;如果你以積極的熱情和全心全意的努力對待公司中的種種事務,那麼你的事業、你的精神就會在公司中得到最大的進步。隻要你的行為和態度切實推動了公司的成長,那麼公司就一定會給予你相應的回報。